民国合肥四姐妹分别为:张元和、张充和、张兆和、张允和。

四姐妹都嫁给了民国时期不同的名士,其中老三张兆和的丈夫为沈从文,张允和是四姐妹当中最小的,因为学识渊博而颇有名望,随着林徽因、张爱玲等人的去世,张充和被誉为民国“最后的才女”。

张充和在老张家地位颇高,其母陆英也是扬州名门之后,嫁入张家一口气连生四个女儿,张武龄一家本就男丁凋零,他们一直期盼着能有一个男孩出生,一连四胎都是女儿,老张家的姨娘们忧心忡忡。

老张家的人听说过继一个孩子,有希望生男孩,张充和在11月大的时候就过继给了二房的奶奶当孙女,虽然这种过继说法有点荒谬,但是陆英接下的几胎都是男孩,一生怀了14胎,存活下来姐弟九人。

张充和过继“有功”,养祖母对她宠爱有加,言传身教大家闺秀的行为举止,还花重金请来了考古学家朱谟当私塾老师,张充和打小就非常聪明,在读书的悟性上很高,4岁就能熟读《三字经》、《千字文》。

小时候她就受老师的影响对国学很感兴趣,因为过继给养祖母,直到16岁才搬到苏州,跟父亲、姐弟们生活在一起,母亲陆英是昆曲大家,大姐一直跟着他学昆曲,母亲去世之后,张武龄就请一些昆曲名师来教他们拍曲。

张充和在四姐妹中年龄最小,从小又过继给二房奶奶,对母亲的印象不深,不过对昆区很感兴趣,只要有空就跟大姐一起唱对手戏。

在苏州待了没多久,三姐张兆和跟沈从文结婚,她因此北上,因为学业上的需求,暂居沈从文家中,在姐姐、姐夫的建议下考北大,上世纪30年代的大学都是报名自考,北大设立了国文、史地、数学和英文。

张充和在这次考试上,干了两件很有意思的事,一是不懂数学,二是用了假名。

张充和生活在一个相对传统的家庭,没接触过数学,更不懂什么几何、代数,她干脆就放弃数学这一门,结果考了一个零分。

她用了“张旋”作为自己的假名,用假名一是怕给张家丢人,二是不想沾沈从文的光,避险。

数学是考了零分,但是国文却是满文,作文更是得到了老师的赞赏,阅卷老师(有说是胡适)还希望数学阅卷老师通融一下,谁知他软硬不吃,这件事被闹上了北大的新闻栏,最终校方决定破格录取。

张充和在北大读书、教书期间一直都住在沈从文家中,沈从文跟林徽因关系不错,通过这层关系自然认识了林徽因。

沈从文创办刊物时,林徽因还特地为他写了创刊词,在费慰梅的回忆当中说:徽因对沈从文有一种母亲般的关怀,而他就像她的儿子一样,一有问题就去找她商量。

沈从文、林徽因的关系是非常不错的,然而张充和对林徽因评价就偏低了,不是特别喜欢林徽因。

两人年龄相差十岁,在思想上就存在一些差异性,话题也不会太多。

她评价说:林徽因喜欢当焦点,只要有她在,所有人就得都听她的

这或许跟林徽因的直性子有关,她说法直来直去,为人热情,这样的性格在男性当中受欢迎一些,但在女性当中难免会引起一些非议。

张充和晚年时期也是表示过林徽因的一些行为举止有些失当,自己很不喜欢林徽因。

冰心在《太太的客厅》下同样写了一个游走于男人之间,功于心计的“太太”,钱钟书在清华大学教书期间,住在林徽因隔壁,两人是邻居,然而两人并没有什么太多来往,反而交恶,还写下了一本《猫》。

钱钟书写:在一切有名的太太里面,她长相最好看、请客次数最多……他的丈夫最驯良,最不碍事。

自古文人相轻,民国时期的文人同样也没有逃开这个定律,钱钟书、冰心不喜欢林徽因、张爱玲不愿将自己跟冰心对比、杨绛又说张爱玲长得不好看……

民国时期受西方思想影响,每个人价值观、思想观都不太一样。

《民国往事》是一本记录民国时期大小事件的文录,收集了民国时期许多的重要的人物,他们活跃在民国舞台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人生主角,感兴趣了可以看看。

1.《青灯白发品文史 张充和评价林徽因:喜欢做焦点,只要有她在,所有人就得都听她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青灯白发品文史 张充和评价林徽因:喜欢做焦点,只要有她在,所有人就得都听她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