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博物馆当中,有一件展品为破破烂烂的小棉袄,整件棉袄上打着十多个大小不一的补丁,原本白色的棉袄几乎要被补成黑色,哪怕如此也依然有几处破口露出里面发黄的棉絮。

这件棉袄的主人叫马毛姐,原名马三姐,是安徽无为县马坝村人,1935年九月出生,因为家中姐弟八人而生计艰难,自小被送人当童养媳,后来因为常受苛待而逃回马家。

作为江边长大的孩子,马三姐和其他孩子一样,有着一身高超的划船和游泳本领,并且幼小开始就经常打鱼补贴家用。一九四九年二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渡过长江,将解放的光辉撒向大江之南。

听闻解放军准备渡江,闻讯而来的数十万百姓自发地成为了后勤的主力军,纷纷使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支持这支人民自己的军队,马三姐也是其中的一员。

在这之前,国民党害怕解放军要渡过长江,就将长江沿岸的船只全部凿沉,给解放军的南渡制造了很大的困难。

而数十万群众除了架桥铺路、运输物资之外,纷纷献出之前隐藏起来的渔船,并且将之前被沉到河底、池塘的船只打捞出来修补,借此以帮助解放军完成解放全中国的大业。

在长江沿岸数十万百姓夜以继日的辛劳支持下,半个月的时间,人民解放军就征集到了一万余船只,与此同时,沿岸的百姓纷纷自发报名,参与到运输大军的渔民就达两万多人,马三姐的哥哥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就在渡江战役展开的时候,原本不在其中的马三姐也希望能参与到其中,但看着个子只到成人腰间的马三姐,解放军拒绝这个热血的孩子。

毕竟马三姐当时只有十四岁,而且渡江工作可是提着脑袋在冒险,太过于危险。谁知道当船只离开岸边的时候,这个浑身充满活力的小女孩竟然跳上了船只。

此时战争已经一触即发,回岸已经来不及,无奈之下,这个整支运输队伍中年龄最小的存在,就这么加入到了全国解放的事业当中。头顶上飞机轰鸣,炮弹炸起水柱四溅,前方子弹穿梭,整个长江成为了血与火交织的险境。

无数解放军和支援的百姓,顶着枪林弹雨,躲着从天而降的炮弹,一步步向着长江南岸迫近,许多的船只在运输途中被炮弹击中,但无畏地军队和拥护他们的人民,依然用意志铸就了中国解放事业上的又一次奇迹。

而在这个夜晚,年仅十四岁的马三姐,和数万的父老乡亲,往返穿梭于长江两岸,马三姐兄妹俩横渡长江六次,甚至还被子弹击中手臂,期间还挽救了多名被袭击而落水的解放军战士。

当渡江战役取得了胜利之后,马三姐成为了三千一百零七名获得渡江功臣称号的一员,被授予“一等功臣”称号,而且在三千多功臣当中,她是年龄最小的那一个。

两年之后,十六岁的马三姐作为英模人物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对于这个小姑娘,主席给他起了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名字——马毛姐,马三姐的马,毛泽东的毛。并且鼓励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从这个名字当中,就可以看出,我们的领袖和我们人民始终站在一起。马毛姐是一名英雄,是我们党领导的解放事业当中的万千英雄中的一员。当共产党将华夏民族唤醒的那一刻,无数各个年龄段的中国人民就已经从精神上站立起来,跟随在党的身边,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而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们所熟知的小兵张嘎、王二小、刘胡兰、海娃、王朴、雨来等,都为了抗日、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英雄不分大小,英雄不分高低,当党的号召发出之后,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席卷了神州大地,中华民族这只沉睡的雄狮终于醒来。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党和人民的这场生存之战中,这只名为“儿童军”的少年英雄们,纷纷从全国各地加入到抗争的队伍当中,甚至在解放军建立初期,这样十岁出头被大家亲切的称呼为“小鬼”的英雄们比比皆是。

解放事业已经胜利,新中国已经矗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的大国梦正在实现。而无数代表着华夏未来的少年,正在健康茁壮的成长,他们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

前有刘胡兰、王朴、马毛姐等英雄志士,后有少年英雄赖宁、爱撒藏区的谢伊、环保小卫士张晓茹等,我们的党的光辉依然在传递,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依然在延续,我们未来也更加灿烂辉煌。

1.《文化小思维 百万雄师过大江,第一艘船竟是14岁小女孩开的!真是吾辈楷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文化小思维 百万雄师过大江,第一艘船竟是14岁小女孩开的!真是吾辈楷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