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我从书中来 什么是“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子婴在仅当了46天的秦王后,向刘邦投降。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樊哙和张良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下令封闭王宫,并留下少数士兵保护王宫和藏有大量财宝的库房,随即还军霸上。

为了取得民心,刘邦把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并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三国时期,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这样,骑马的士卒都下马,仔细地扶麦而过。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他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执法官对照《春秋》上的道理,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

曹操则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下属由此更信任曹操。

有一年冬天,唐太宗因参加朝廷科举铨选的人中,有许多人伪造官资履历或假冒祖上有功,来参加铨选,于是下令,要求诈伪资荫者自首,否则的话,就将其处死。

  不久,有一名伪造资荫的人被发觉,唐太宗打算将其处死,大理寺少卿戴胄上奏说:“根据法律应当处以流刑。”

  “你想为了维护法律而使我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吗?” 唐太宗怒气冲冲地说。

  “您的命令是凭一时的喜怒而发出的,法律是国家用来取信于天下人而制定的。皇帝您不满铨选人多有欺诈,因此打算处死他。然而,您也知道他们不应处以死刑,所以才要以法律来判决他们,这是隐忍小愤而伸张信用啊。”

  唐太宗心平气和下来,说道:“你能秉公执法,我还有什么忧虑的呢?”

  戴胄不怕触犯皇帝尊严,秉公执法,直谏如同泉涌,唐太宗都听从了他的正确建议。因此,当时天下冤屈的案件很少。

俗话说,“信则有,不信则无”,由此可见,信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之重。信既包含信仰,信任,也包含诚信,守信,两者相辅相成,一以贯之。信是为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个极重要因素。孔子先生就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軏,小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颜渊篇》中有一则子贡与先生问政的对话,这里面也充分说明了信的重要性。

子贡问治理国家的要点,孔子回答道:“粮食储备充足,军备充足及人民的信任。”子贡又问道:“如果不得已要去掉其中的一项,应该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充足这一项。”子贡接着又问:“如果不得已还要取舍,剩下的两项中应该先舍掉哪一个呢?”孔子回答:“舍掉粮食储备充足这一项,人生自古谁无死,君主失去了民众的信任也就失去了立国之本。”(原文: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夏说:“君子须取得民众信任之后才去役使他们,否则民众就会以为是在虐待他们。君子要先取得信任,然后再去进谏;否则,被进谏者就会以为是在诽谤他。”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我从书中来 什么是“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我从书中来 什么是“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6532.html

上一篇

白芍谈文史 身为“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一生立功无数,为何不被刘备重用?

下一篇

冰听说历史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我从书中来 什么是“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我从书中来 什么是“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