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国家领导干部对子女严加管教,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而不是纨绔子弟。高干子弟生于和平时代,他们很难体会到父辈在战争年代所付出的血与泪,心中难免会产生妄自尊大的心理。而有一位高干子弟却大为不同,他的父亲是原总后勤部部长,而他依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杰出将领,在中印边界冲突期间被印军称为“毒药”,那么这位将领又是何许人也?

01

1955年,黑龙江的冰封大地上诞生了一位不平凡的男婴,他的名字叫作赵宗岐。身为将门之后,赵宗岐的父亲虽是总后勤部部长兼陆军上将,但他却从未沾到过父亲半点光。为了磨砺赵宗岐,父亲早早地将他送入部队,年仅15岁的他便穿上厚重的军服,扛起沉重的枪杆接受训练。

起初,赵宗岐在部队中担任侦察兵的职位。由于当时正处和平时期,赵宗岐没有太多的机会建功立业,仅获得两次三等功。直到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赵宗岐得以大显身手,凭借自己多年侦察兵的经验为后方部队提供许多有利的情报,在长达十年的反击战期间,赵宗岐屡获嘉奖,最终得到了提干的机会。

02

1970年至1984年间,赵宗岐从一名普通的侦查科战士一路高升,先后成为侦查班长以及排长。战争结束后,赵宗岐被调任陆军第14军司令部侦查处长,年仅30岁的他便成为了同龄人之中的佼佼者。20世纪末期,中国与坦桑尼亚关系日益密切,相继向坦桑尼亚派遣数名技术人员以及军官向坦桑尼亚传授知识,赵宗岐也位列其中。

赵宗岐在接受完国内培训后,跟随部队来到坦桑尼亚担任武官。由于当时非洲战乱不断再加上坦桑尼亚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赵宗岐等人需要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并时刻提防战乱的冲击,但他始终亲力亲为,妥善处置了多起冲突事件,他的事迹也受到了当地人民以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03

归国之后,赵宗岐来到了环境极其恶劣的青藏高原工作,他也被任命为西藏军区山地步兵第52旅旅长以及军区副参谋长。西藏地区的恶劣环境以及边境问题对赵宗岐来说无疑是不小的挑战,不过这位杰出将领成功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以及边境的种种矛盾,他的表现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为赞赏。

1999年,赵宗岐来到西南地区担任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2004年,赵宗岐升任陆军第14集团军军长,在此后数年间,赵宗岐一路高升,先后担任陆军第13集团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参谋长等重要职位。2001年,46岁的赵宗岐晋升少将。2009年,晋升为中将,2015年再次晋升上将!

2016年,赵宗岐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司令员。不久之后,中印发生了边境冲突,双方边境守军摩擦不断,火药味十分浓重。此时的赵宗岐早已积累了不少处理边境矛盾的经验,他凭借着极其强硬的手段与印度边境军交手,令印军无机可乘,因此印军将他称作“印度的毒药”。

结语

如今66岁的赵宗岐将军年事已高,只得卸下西部战区司令员的重任回归到普通生活中,然而他的余威依旧让印军不敢轻举妄动,为中印边境的稳定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1.《南派将军 他15岁参军,参加过对越作战,46岁成为少将,60岁上将,今年66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派将军 他15岁参军,参加过对越作战,46岁成为少将,60岁上将,今年66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6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