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暗藏革命宗,入我洪门莫通风,养成锐气复仇日,誓灭清朝一扫空。"这是清朝时期一大反清组织天地会的口号,他们号称要反清复明、匡扶大义,替天行道、劫富济贫,是令清朝极为头疼的反动分子。

随着清朝的暴政镇压,天地会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罗芳伯曾是清朝落魄秀才,屡次科考,也屡次名落孙山,一气之下他便投身天地会。

在天地会遭清廷的围追堵截下,他逃难到南洋,建立了新的国家与政权。罗芳伯一手建立的国家面积是韩国的两倍,但他始终心系故土,一辈子说着不变的广东话。

文武双全却只是一个屡次落第的落魄秀才

罗芳伯原名芳柏,他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兰芳共和国,还为印尼婆罗洲的开发作出巨大贡献。罗芳伯是清朝人,出生于1738年,前半生科考不顺,生计困难,后半生于南洋创立一番惊天伟业,轰轰烈烈,享年58岁。

清乾隆三年,罗芳伯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的石扇堡一户耕读家庭出生。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读书人是很多人敬仰的存在,读书科举也成为了很多读书人出人头地的最佳方式,罗芳伯自然不落于俗。

寒窗苦读数十年,一朝只为榜上名。罗芳伯从小坚定知识改变命运,勤学苦读,只为有朝一日跨越阶层,光宗耀祖。罗芳伯可不是只会读书,他还坚信技多不压身,所以在读书之余他还好习武。练武可是非常辛苦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一日不落,坚持习武。

因此,罗芳伯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习得一身好武艺,可谓是文武双全,也为他未来创建新国打下基础。他平时为人勤奋、狭义,在家乡颇受乡亲们的称赞,有资料记载道:“尝于读书习剑之余佐治耕牧,遇事勤奋,乡里称之。”

他前半生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科考之上,可惜他虽满腹经纶,却怀才不遇,屡次落第。1772年,罗芳伯再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惜仍然名落孙山,此时的他生活落魄,只能靠当个穷书匠勉强过活。

郁郁不得志下转投天地会,后逃难于南洋

科考之路行不通后,罗芳伯愤而投入天地会这个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的民间组织,希望大展拳脚,用自己的能力对抗清廷,为百姓服务。在天地会中,罗芳伯在领导几次反对政府活动后,遭到了清政府的严酷打击,组织结构逐渐松散。

后来,在清政府的全力打压下,天地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为了活命,他只好带着一些队伍避走南洋。罗芳伯来到婆罗洲后,看见这里的生活非常原始和贫瘠,他在《游金山赋》对当地做了一个简单的评价,他说:“此地虽属蛮夷之域”。

罗芳伯在婆罗洲继续当一名教书先生,然而看着老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又遭到海盗的侵袭,他无法冷眼旁观,于是决定用自己一身本事改变这里的生存环境。

首先必须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让人们有饭吃有地住有衣穿,其次保障当地人们的安全,抗敌外地的伤害。这两件事是当务之急必须尽快解决的事情。

罗芳伯发现虽然这个岛上人们不富裕,物质也不充足,但他们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拥有大量的金属矿产资源。于是罗芳伯将华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采金公司,开始了他在南洋的奋斗历程。在罗芳伯的努力下,公司越做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起色,然而他们还有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婆罗洲海盗横行,经常欺压抢夺当地百姓,为了抗击海盗,罗芳伯成立了以华人为主的“同乡会”,再联合婆罗洲的苏丹,共同维护治安。从此罗芳伯之名不仅在南洋华人圈中流传,在当地住民中也相当有名气,人们格外尊敬他。

建立新国家,仍心系故土

在罗芳伯的带领下,婆罗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居民一致推举他为新任领袖,就看婆罗洲的苏丹也表示将王位禅让。罗芳伯一开始婉拒了苏丹的提议,但后来为了让婆罗洲发展得更好,最后他决定接下这个重担。

公元1777年,罗芳伯以东万律也就是如今的坤甸为首都,建立了“兰芳大总制”共和国,是亚洲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共和制度的国家。在他的领导下,婆罗洲人口不断壮大,在他建立共和国那年,足有110万的人口。人们都尊称罗芳伯为“大唐总长”或者“芳伯”,如今普遍称呼为“坤甸王”。

罗芳伯虽然已贵为一国之王,且是面积大于韩国两倍的王国之领导人,但始终记得自己是中国人,至死不改他的广东音。

罗芳伯建立兰芳共和国和积极想与清朝政府保持良好关系,甚至想要成为清政府的附属国或者藩属国。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他本是中国人,虽然流落海外多年,但他心中仍对故土有所眷恋与归属感;其二,当时荷兰对兰芳共和国虎视眈眈,实力相差悬殊之下,他只能寻求当时还强盛的清朝给予保护。

但可惜,那时候的清政府国力还处于“天朝上国”的状态,四方来朝寻求庇护的国家甚多,他们便看不上这些“天朝弃民”建立的小国家。

不过,当时清朝虽然没有接受兰芳共和国的归顺,但也同意与他们进行贸易往来。机智的罗芳伯便扯清政府大旗,向外宣称受清政府庇护,因此,不敢得罪清廷的荷兰最后悻悻而归。

结语

清朝时期,下南洋成为中国人一种逃难或谋生的手段。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罗芳伯的能力,以“逃难者”的身份,不仅在南洋扎稳脚跟,还创建了一番伟大事业。

他的前半生和后半生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前半生为考取功名,埋头苦读,勤奋练武,然而却是穷困潦倒,生存困难;而他的下半生却是异常精彩,靠一双手“白手起家”,创建新国家,受一方百姓敬仰。

他的人生经历与为人处事不得不令人佩服。所以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时的失意并不能代表一辈子的失败,换个地方,换个方式,没准就能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1.《老头爱侃历史 天地会残部逃到此国,建立一国家,面积大韩国2倍,依然说广东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老头爱侃历史 天地会残部逃到此国,建立一国家,面积大韩国2倍,依然说广东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