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木华黎的军队在1213年逼进了他的家乡,史秉直作为当地地主武装他深知用这支武装抵抗农民起义军的进攻是有力量的,但要抵抗蒙古军的铁蹄就力不从心了,他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他把全族人召集起来,商议对策,他说:“方今国家丧乱,吾家百口,何以自保!”他忧心如焚,不久他得知,蒙古军的政策时,不杀投降者,只要投降就能活命,甚而被重用,于是他备办酒食礼品,带领家乡老幼数千人到涿州木华黎军门下投降。

只要投降就能活命

对史氏的投降,木华黎是喜出望外的,他希望中原大地都放弃武装反抗,蒙古军便可不战而胜。他要封史秉直一个职务,史秉直说:“我老了不中用了,如果承蒙国王厚爱要封的话,那就请封我的长子史天倪吧。

木华黎同意了史秉直的请求,按照成吉思汗给他便宜行事的权力,立即就封史天倪为河北西兵马都元帅,而史秉直管理降人家属,电住于霸州。史秉直有了蒙古人作靠山,也为了中原人民的身家性命,他努力宣传投降不杀的政策。于是远近闻声而归附他的有十余万家几十万口。

这些投降的汉族人户,他们没有想到,蒙古统治者是不会让他们就那样在原地的。要把他们迁到蒙古草原上去,作为降人,只能听人驱使了,要向冰天雪地的漠北而去,他们在路上没有粮食,蒙古人把一些牛羊给史秉直,他全部宰杀分给这些降人吃,一些人因此而没有饿死,但也有一部分人饿死在道路上。

史天倪在真定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的职务上干到1225年,发生了二起惨祸,副帅武仙阴谋叛乱,他趁史天倪出击宋将彭义斌进攻之时,盘瞩腰水、铁壁二察而叛,史天倪率军直捣其巢穴,武仙十分恼怒,但他深知要与史天倪硬碰硬地打,他是打不过的,只有另图良策,于是他摆下了鸿门宴,邀史天倪去赴会。当时有一些知情人,力劝史天倪别去,但他不听劝阻,去了就再没有回来。

素史直曾对史天倪说:“据我观武仙之词气,终不为我用,你应有所防备。”史天倪说:“我以赤心待人,人若相负,天必不容,请父亲无虑。”据说,在这个惨祸发生前不久,一天,史天倪击鞠夜归,他骑在马上,忽然见一颗流星陨落在他的马前,而且流星坠落有声,他当时心中很不愉快,过了不久,就遇害了。

他的妻子程氏,听到他遇害的消息,恐叛兵污辱她,也自杀了。有三个儿子死于这场惨祸,另两子被秉直带走免于难。这年史天倪オ二十九岁。的副元帅武仙杀死了史天倪,真定作为叛乱的根据地,当时有一个叫王缙的人急忙将这事通知了史天倪的弟弟史天泽,请他出任代理元帅。

王缙说:“这次事变仓促,兵土们都撤走了,但多数还在近郊,如果您能回警南行,兵可以不招自至。”史天泽身长八尺,音若洪钟,善骑射,勇力绝人,听了王缙的一番话,他说:“兄弟之仇,义所当报,虽死不避,何况还未必就会死呢?”史天泽马上派人去向木华黎之子孛鲁汇报祸的经过,并请求派兵去平定武仙之叛。

鲁派肖乃台率精兵三千,与史天泽一道围攻中山,武仙派其骁将葛铁枪迎战。肖乃台与葛铁枪大战两天两夜,才擒拿了葛铁枪,打下中山。武仙一看,慌忙抛弃真定而逃,肖乃台和史天泽进了真定城,对老百姓进行安抚。

不久,武仙又卷重来,他在真定城内还有暗藏的叛乱分子三百余人,集中在城中大历寺,他们打开了真定城南门,武仙又占领了真定城。蒙古军官肖乃台夜半得知变故,仓促之间率步兵七十人从城墙上用绳索放下去,弃蒿城而去,到天亮时,跑散的士兵又集合起来,再次进攻真定,武仙又一次弃城而逃。

蒙古土兵们对降而复叛,反复无常的城民十分愤恨,把城中一万多人驱赶到城外,准备屠杀。肖乃台说:“金朝统治下的人民负担很重,望我蒙古来苏其困苦,这些百姓为叛贼所驱胁,他们没有罪,如果我们不能克制我们的愤怒心情杀死了他们,不仅减损了我们的力量,而且还坚定了那些想投降又不敢投降的城池居民的不降之心。”

肖乃台的一席话,救活了真定一万多人的性命。不愧是木华黎教育出来的将士,能识大局。武仙既投降蒙古,后又发动叛乱,杀死了元帅史天倪,宋朝方面的将领彭义斌这时在大名,暗中和武仙勾结。蒙古派“长汉万户”王玉和他们作战,王玉原本是金朝的万户,木华黎南下时,投降了蒙古。因为他个子高大,所以被人们称为“长汉万户”。

王玉和笑乃带、史天泽合军攻败武仙,活捉了彭义斌,驻军于宁晋县东里。武仙派人去包围了王玉的家,让王玉的妻子王玉投降,王玉的妻子对武仙的引诱严词拒绝,她说:“妾岂可使夫怀二心于国家耶?”不投降武仙,武仙包围了数重,杀了王玉的儿子宁寿。

王玉听说儿子被武仙杀害了,他万分悲痛,率领数骑突围,斩杀武仙军几百人而还,武仙派军追他,这些士兵都胆小如鼠,他们不敢去追,个个都说:“王将军胆气骁雄,我辈非敌也。"一武仙对王玉毫无办法,他就派士兵挖王玉的祖坟来泄心中之愤,共计挖了二十七座坟,把尸骨丢弃得到处都是。

王玉得知祖坟被挖,心中怒火燃烧,和史天泽去攻打武仙。这时武仙军队断粮了,他逃到双门赛,王玉军包围了武仙,当时刮起了大风,武仙乘着大风逃脱,他的四十三个将领被斩杀。成吉思汗知道后,加王玉为定远将军,任真定五路万户,庆源军节度副使。

二伐金朝

成吉思汗闲暇时,他会找一些士兵谈话,他从这些谈话中吸取智慧如有一个人叫噫木海,他是蒙古八忽、氏人,与其父字谷合出一起供职于成吉思汗的部队,一天,成吉思汗见到醃木海,就问他:“攻城略地什么兵器最重要?”木海不假思索立即回答:“攻城以炮石为先,力重而能及远故也。”

成吉思汗认为,这个小伙子还真有点见识,就任命他为炮手。1214年,蒙古国的太师国王木华黎奉成吉思汗命要南伐金朝,成吉思汗对木华黎说:“魔木海说,攻城用炮,这个办法真好,如果你能任用他专负此责,没有攻不破的城池。”于是,就任命醃木海为随路炮手达鲁花赤。让他选500多人来教练。

这是蒙古国历史上第一个炮兵团,木海就是第一个团长,“后定诸曾,多赖其力”,炮兵在攻城略地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木海的子孙后来就成了世袭的炮兵军官,由炮手总管升为炮手万户。成吉思汗当时考虑建立一支炮兵部队,首先是想用炮轰开金中都城墙金中都(今北京城)。

过去被蒙古人称为汗八里,元朝建立后,称为元大都。金朝在中都及其附近布下了重兵守卫这座都城。1214年春,成吉思汗驻扎在中都城郊,对金朝首都形成包围之勢。金朝皇帝和一班大臣有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金宣宗召开了御前会议,让大臣们发表意见。曾与成吉思汗打过仗的九斤元帅说:“蒙古军不习惯于天气热,全都病倒了,现在我们就去同他们作战吗?”完颜福兴丞相说:“不行,我们征集来的军队,妻子、儿女都在外地,无法知道他们每个人的想法。如果我们败了,他们全部走散,即使我们把蒙古人打败了,我们的军队也全部跑到妻子、儿女处去了。祖宗社稷所在、帝王之尊,岂可为此孤注一掷!事情务必三思而行!

现在只好遣使请降,等蒙古人退走后,我们再另作商议吧!”在金朝朝廷上,一派主降之声,怎样才能保住首都,保住江山社稷,一直是金宣宗这个金朝皇帝近日来考虑得较多的问题。只要他一闭上眼晴,他就似乎看到一个威武、英俊、强悍的草原英雄成吉思汗站在他的面前,并且嘴角还挂着蔑视的微笑,这时,他就会打一个寒颤。

不行,不能和他来硬的。这时在宣宗的脑海里又出现了另一个人的脸庞,他就是完颜福兴丞相,是啊,他说为了帝王之尊,不能孤注一掷,说得多好啊。不管怎么说,成吉思汗的大军就在中都城外,这总是事实吧。得想个什么法子让他撤军呢?打是不行的;送些金银匹缎吧,又怕他拒绝。

因为这些年的成吉思汗金银匹缎有得是的了。对了,我怎么就没想起来呢,听说成吉思汗包围西夏时,西夏把公主送给他,他不是就撤军了吗。这一段时间,金宣宗老是被这个问题所困扰,他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最后他作出决定:将卫绍王允济的女儿岐国公主献给成吉思汗,以保住首都的平安。当他把这个决定向朝中大臣宣布时,赢得了人们一片赞美声。

当他把这个决定向公主宣布时,她也想通了,这几天她一直在想,一个女人究竟有多高的价值,人的生命又有多少价值,应当学习汉代王昭君出塞和番,唐朝文成公主入蕃。更何况,近年来,蒙古方面屡屡传来边情,偶尔也听说成吉思汗是个人物,嫁给她也不枉活一世。

于是,公主破涕为笑,心情好多了。她向宣宗表示愿意为保国家社稷而走向成吉思汗的身边,他向宣宗要了许多汉文书籍作为嫁妆,因为她从小爱的是儒家文化的教育,汉文化是她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切准备就绪,就等选择重臣送到成吉思汗处了。这时的成吉思汗在中都城外,连做梦都梦不到这件事。

金朝为了表示对成吉思汗的真诚,选派了德高望重的宰相完颜福兴充当送亲使者,并带去很多贵重礼品,到了成吉思汗的营帐,完颜福兴传达了金宣宗愿修旧好,化干戈为玉帛的愿望,并将公主献上。成吉思汗一看金朝公主年轻貌美,如花似玉,生于中原帝王家,虽称不上倾国倾城,但那几分羞涩、几分儒雅,已是让他满意了。

这是意料之外的,同时又是他意料之中的。兵锋所向,哪里不是向我贡献美女和金银玉帛,只是金朝首先未打声招呼,就把公主送来了,这是他意料之外的事,他心中一阵狂喜之后,对完颜福兴说:想不到当年我给金朝贡献马匹,今天金朝反而向我贡献公主,这几年光景,你回去对金帝说,让他安心睡觉,我的马首不复南顾了。

但是每年得给小婿一些金银玉帛、粮食茶叶就行了。完颜福兴只好唯唯称是。成吉思汗说撤兵就撤兵了,他掠获的物品和金朝的贡献,使得他原有马匹都驮不完,又从当地征发了不少马匹来一起运。

以完颜福兴为首的送亲使一直把成吉思汗送过察木察勒关隘,又一直送到麻池地方,和公主道别,回朝复命。岐国公主挥泪告别了送亲使,随着蒙古人的骑队向北而去。她在马背上想着自己的前程。由于她是金朝的公主,出身高贵,在成吉思汗诸妻中位居第四,称“公主哈教”,应当说,岐国公主是受到了很好的待遇的。

1214年春季,金宣宗把岐国公主献给成吉思汗后,他总在想,万一成吉思汗又来包围,怎么办,难道再送上一个公主,哪有那么多公主!于是他想到了迁都,迁到什么地方合适呢?他选中了开封,北宋的首都,过去叫汴京,“这座城位于哈剌沐涟(黄河)岸边,据人们断言,这座城特别大,四周达四十程,在古代,它就是乞台(中国)君主的京城,城有三重特别坚固的墙,有河,还有无数花园、菜园”。这当然是比较理想的迁都之处,就这么定了。

金宣宗决意南迁

1214年五月,金宣宗“决意南迁,诏告国内”。他的这个决定,引起了当时有头脑的人们的思考,“大学生赵等上章极论利害”。大意是迁都只能避一时之危难,而非长久之计,欲长久只有加强对土卒的训练,巩固国防,不迁都可安定民心。金宣宗以大计已定,不能中止,对上章的太学生们慰谕而遣之。

金宣宗率文武百官去原庙奉辞,他的心情是十分凄凉的,想到烈祖烈宗入主中原多少代,江山到了自己的手里,居然要迁都了。想到这里,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位五十二岁的君主在宗庙里长跪不起决定出发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一天,天下着大雨,似乎是要挽留金宣宗及百官不要离开中都,他们已做好一切动身准备而又被大雨留下来,那种心情一定是阴晦得很的。过了三天,动身南迁,“车驾发中都”,但这天仍然是下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天之后才放晴。可怜宣宗那些嫔妃,留在中都,他们中有许多人还想与宣宗鸳梦重温。

这只能成为泡影了。不合语金宣宗迁都,不是一件小事,文武百官、扈从军士加在一起,也是浩浩荡荡的,他们所过之处,践蹂民田,老百姓的庄稼被踩坏,宣宗下诏不许踩踏民田,并且要“计直酬之”。即付给踩坏庄稼一定的报酬,这到还见出金宣宗在南逃途中也还关心了一下民众疾苦,整个六月。

迁都的队伍在路途上,每到各府县,均由地方接待,并且释放当地囚犯,以示皇帝恩泽。就在这南迁的途中,“大元乙里只来”。乙里只是“使者”之意,至于使者来,金宣宗在途中如何接见,使者说了什么,史书没有为我们提供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推知,那一定是成吉思汗得知金帝迁都,派使者来指责,因为在成吉思汗看来,既献女而求和,复又迁都,是对蒙古人的不放心、不信任。直到秋七月,金宣宗才到达南京(开封)。

在金宣宗看来,蒙古人的马跑得快,首都就在蒙古人的马鼻子下,他们几时来就来了,是不会通知一声的,不如离开他们远一点,一有风吹草动,还有点缓冲作个准备。但是这一回,金宣宗又想错了。1215年2月,“大元乙里只来”,这批使者直接到开封,金宣宗“敕宰臣馈乙里只酒”他们来干什么呢?可能是剌探军情,看看所迁新都究竟比中都结实多少。金宣宗离开了中都,但并没有放弃对这座城市的管理和防务。

结语

他把中都交给了御史中丞李英、元帅左都监乌古伦庆寿,并给了他们“空名宣敕,许视功迁叙”,即给了他们一些没有填姓名的委任状,用来奖励立功者正当金宣宗等把朝廷迁都开封不久,成吉思汗得知此事,他十分恼怒,你金朝为什么耍这些阴谋诡计,献女求和,不是诚心,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于是,成吉思汗向他的兵发布了战争动员令,目标,进攻金中都。很多蒙古士兵听说中都财富堆积如山,美女如云,彩绘的宫殿,过去只听说过,如今就要去打,兴奋得合不拢嘴。

1.《怪咖文史 金宣宗害怕被成吉思汗攻打,他把金朝的都城迁到了哪个地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怪咖文史 金宣宗害怕被成吉思汗攻打,他把金朝的都城迁到了哪个地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7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