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早的合纵应该是诸侯联合对抗魏国,而不是合纵抗秦。

公元前357年,新的诸侯混战开始酝酿。不过,最初三年倒是未见兵戈,主要的社会活动就是外交、谈判、和解、结盟,直到公元前354年,战争才正式打响。战争的第一主角是魏国,第二主角是赵国和齐国,而配角韩、宋、燕、楚,尤其是秦国也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作用。本来,魏国是把这次战争当做救赎之战,魏惠公非常希望借此重回巅峰,但形势今非昔比,最后魏国只能在黯然落寞中鸣金收兵了。

一、大战之前的外交风云。

诸侯之间举行会议,其目的不外乎两个:和谈或结盟。根据上述四次会议,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两个阵营,一个是魏国,一个是赵国。魏国分别与韩、秦举行了两次会谈,赵国分别与齐宋、燕国进行了两次见面。很显然,魏国的策略是团结韩秦,而赵国的策略则是联合齐宋燕。

对于鄗城会议,《史记魏世家》记载的是参与者魏赵两家,而鄗城位于赵国境内,这一说法倒也合乎逻辑。那么,以严谨著称的《资治通鉴》为何记录为魏韩会谈呢?是《通鉴》编纂组记录错误,还是经过考证,认为韩国也参与其中,而且还是发起者呢?因为经过数次血的教训证明:三晋团结一致,三家都会受益,三晋矛盾激化,三家皆会受损。所以韩国主持这次三晋会盟,意在缓解矛盾,共同对外。当然,三晋团结一致目标没有实现,但至少二晋不能互相拆台,否则就是两败俱伤。

毕竟魏国与韩国建立良好关系,既有现实利益需求,更有传统友谊基础。自从晋阳大战起,韩魏两家在大部分时间内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两家一同玩死了智瑶,又一起瓜分了郑国,是共同分过赃的好兄弟。当然,在魏国内乱时,韩国的确也有趁火打劫之嫌,但韩懿侯毕竟间接阻止了赵成侯消灭魏惠公的方案,也算对魏惠公有些恩情。

不过,韩魏并不是紧密的战略互助关系的盟友,后来魏国对赵国采取军事行动时,韩国并未参与其中。对魏国来说,让韩国保持中立,这也是可以接受的。

魏国与秦国的关系却不是那么容易达成和解的,它们既没有共同的利益,更没有传统的友谊。河西之地始终是秦国的心头之恨:河西之地被魏国强占,这既能截断秦国的东进之路,又能威胁秦国的政治中心。秦国人一直在拼尽全力夺回此地,但均未得逞。魏国希望与秦国达成和平协议,它能提供什么筹码呢?河西之地肯定不会拱手让出,魏国在东方搞扩张,而秦国位于西部,秦国也无法与魏国共享扩张收益。不过,此时秦献公去世不久,秦孝公任用卫鞅主持变法,也许魏国统治者认为秦孝公没有精力与魏国争斗,这会是双方达成和平协议的基础。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秦国在西线给魏国造成很多麻烦,这是阻碍魏国在东部大搞扩张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东部,赵齐宋燕似乎联合起来了,但其实这个联盟的本质是非常脆弱的。第一,存在较深的历史矛盾,当初六国攻齐,赵宋燕都占领了齐国大片领土,后来三晋内讧,才让齐国躲过一劫。第二,这些诸侯在地理上自成一体,天然就会发生利益冲突,它们都位于黄淮平原,地势相连,水道相通,打起仗来很是方便。第三,这些诸侯性质各不相同,宋燕两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高级血统的资深诸侯,而赵齐两国是通过干掉它们的主家而上位的新兴贵胄,它们的政治理念与是非标准存在较大差别。

虽然看起来这四家诸侯差异巨大,不可能团结一心对抗魏国,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个联盟对抑制魏国扩张起了关键作用。魏惠公对这些诸侯之间的矛盾关系,并没有深入思考与研究,好好加以利用,反而让一个并不牢靠的联盟共同对付自己。

二、围魏救赵的是非真伪。

公元前354年,战争爆发。在东线,魏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图一,楚国派景舍救赵;在西线,秦国在元里图四打败魏军,斩首七千人,夺取少梁图四。

按理说,魏国不应该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那样会牵涉很多精力。所以,其中肯定有一个是被动发生的。魏国不惜一切代价围攻邯郸,显然东线是主动的,那西线就是被动的。这也间接证明了一年前秦魏之间的会谈并不成功,秦国没有采取中立态度,只要魏国在东线发起战事,那秦国就要想方设法收复河西之地。不过,魏国在西线战役中以守为主,以保持现状为目的,并未投入很大的精力。至于秦军斩首魏军七千人一事,略有夸张,少梁一直都在魏国手中,秦国何胜之有?赵齐宋燕

很显然,邯郸是战争的焦点,魏军集中主力围攻邯郸,赵国处境极度危险,便又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救援赵国,孙膑做为军师为田忌出谋划策。孙膑建议田忌不要到前往邯郸施救,而是率领主力部队进攻魏国本土,理由是魏军听说本土受到攻击,一定会放弃攻赵而回军救援,这样既解赵国之围,又能打击魏国。不过,局势并没有按照孙膑的设想发展:魏军没有马上从赵国撤军,而是继续围攻邯郸,公元前353年,魏国占领邯郸城。之后,魏军再掉头攻打齐军,却在桂陵图三败给了齐军。

“围魏救赵”的名气甚响,一直都被当做经典案例加以宣扬,但恐怕是徒有虚名,夸大其词。评判这一策略的优劣,主要看它实现了哪些目的,依孙膑的说法,目的有两个:主要目的是救赵;次要目的占领魏国土地,或消灭魏军有生力量。很显然,赵没救成,赵都邯郸被魏军攻下,齐国失信于人。那齐国是否占领魏国领土或消灭魏国有生力量了呢?史书光说齐军在桂陵打败魏军,但究竟歼灭魏国多少甲士,没有交代,说明魏军损失并不大,或者只是魏国的一次战略撤退而已。桂陵位于齐魏两国边境,此时魏国国都还是安邑图三,位于山西运城盆地,齐军如果想翻过险峻的太行山,长途跋涉突袭安邑,那还真有点痴人说梦。这说明齐军并没有深入魏国,只是在边境线上搞搞事情。如此看来,齐国的两个目的都没有实现,所谓的“围魏救赵”不过如此。

三、合纵伐魏的重要影响。

公元前352年,秦国继续攻打魏国,而其他诸侯们围攻魏国的襄陵图三。

公元前351年,魏国将邯郸城归还赵国,与赵国在漳水之畔结盟。

公元前351年,秦国卫鞅夺取魏国固阳。

公元前350年,秦、魏彤地图四遭遇

两年后,魏国将辛辛苦苦拿下的邯郸城又还给你赵国,的确是一件非常令人懊恼的事情。不过,形势比人强,秦国在西部进攻魏国,而其他诸侯在东南方向围攻襄陵,这对魏国构成巨大压力。这应该是战国时期的第一次合纵行为,就是弱势诸侯联合起来对抗超级强国。魏国东西两线作战,战争规模逐渐升级,魏国无法长久维持这种局面。要知道,战争打的是钱粮,战争需要消耗巨额物资,魏国在军事实力上可以傲视群雄,但是,在经济总量上,诸侯各国的总和要远远大于魏国,如果魏国非要与天下诸侯为敌,那必然会耗光所有资源而亡。

因此,魏国必须尽快结束这一切!将邯郸还给赵国,与赵国签订和平协议,这是魏国向诸侯妥协的标志。世界大战应该结束了,魏国与除了秦国之外的诸侯达成和解。

但是,魏秦之间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一下。根据《资治通鉴》记载:从公元前366年,秦国在洛阳打败韩魏联军开始,之后秦魏之间发生了数次战争,都是秦国取得胜利,而且好几次战果辉煌。但是,秦国却在领土方面毫无所得,河西之地一直都在魏国手中。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所有关于秦国大胜的记载均不可靠,秦国对魏国在军事上真正扭转局面的时间是公元前340年,在这之前,魏对秦占有绝对优势。

公元前351年那次战役,魏国仍旧采取守势,因为它将主要精力放在与东部诸侯达成和解上。公元前350年那次战役,魏国形势大优,因为彤地紧靠秦国都城栎阳图四,说明魏军已经兵临秦国城下。不过,魏国发动此次军事进攻,它的主要目的是与秦国达成和解,而不是灭国。此前,魏国占领秦国的河西之地后,没有再进一步主动进攻秦国本土,主要是因为此时关中地区相比中原地区,文化落后、经济欠发达,魏国进攻秦国在经济效益方面是不太划算的,所以,魏国主动进攻秦国的欲望不强烈。另外,魏国当初攻占赵都邯郸,不仅没有完成吞并赵国的目标,而且激起诸侯们的强烈反对,最后无奈还得将邯郸还给赵国。此时,魏国面对地理纵深更广阔的秦国,就更不愿意重蹈覆辙了。

魏惠公经过十余年的修整,魏国的军事实力已经大大恢复,他非常希望重回魏文侯时期的盛世。可是,局面已经出现很大的变化,并不只是在军事方面恢复以往的能力,国家就能重振雄风那么简单。第一,魏文侯时期的盛世是在良好政治氛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此时的魏国已经将此远远抛弃一边;第二,魏国内乱对它的伤害很大,恢复元气并不容易;第三,军事扩张也需要外交谋略辅助,单纯的穷兵黩武肯定无法持久,魏国难道就不能以连横先行?第四,外部环境已然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三晋团结一致的局面恐怕无法再现,而秦国的崛起将不可逆转。魏惠公依仗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强行扩张,引发众怒,最后也是一无所获,徒劳一场!不过,魏国依仗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主动挑起战争,侵略他国,而当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时候,也能依仗自己强大的军力与诸侯达成和解,这也算是它的能力吧!

现在,诸侯之间暂时保持和平,魏国意欲再度崛起的势头被按住,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其他诸侯也无力或者没有意愿消灭魏国,各国以休养生息为主。此后,在近十年的时间内,诸侯之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直到魏国又参与了新的一轮大战,而那场战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时代的彻底结束。

1.《谢回说历史 诸侯合纵抗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谢回说历史 诸侯合纵抗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8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