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中,蜀国的国柞最短,只历二帝。即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刘备为汉宗室,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因其祖上犯事失侯而家于涿郡。黄巾起义时,刘备因平黄巾有功而被朝廷任命为安喜尉。刘备年少时就喜欢结交豪侠,刘备初发迹时,得力于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资助,同郡关羽、张飞皆为刘备所纳,后刘备为平原相,处理与刘巴的关系,可谓是刘备处理君臣关系的典范。刘巴为零陵郡人,刘表为荆州牧时,曾多次向朝廷荐举刘巴,而刘巴皆不就。

曹操征荆州,刘备败走江南

“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刘巴北归曹操,为曹操所用。曹操遣刘巴招纳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但三郡后皆为刘备所有,刘巴滞留零陵,不得北返。当此之时,刘巴仍不愿归顺刘备,而南走交止。诸葛亮曾遣人致书劝刘巴效力刘备,说:“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已可知矣。足下欲何之”而刘巴回答说:“受命而来,不成当还,此其宜也。足下何言邪”表示自己仍不愿归顺刘备,所以刘备“深恨之”君待臣以礼,臣侍君以忠。

正因为刘备能礼贤下士,故其所得人才,皆愿为其尽死力。如关羽、张飞,在刘备初起家时,即追随左右。“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诸葛亮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所感动,自出隆中后,随刘备东征西讨,出谋划策,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死后,他为不负刘备临终所托,竭尽全力辅佐后主刘禅,为实现君臣“恢复汉室”,一统中原的目标,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遗余力,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最后,累死于军营之中,给后人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

正是由于君臣戮力同心

刘备才能实力最为弱小的情况下,开创蜀国的基业。刘备死后,刘禅即位,是为蜀后主。刘禅暗弱无能,虽得诸葛亮、蒋琬、费棒及董允辅佐,而终不能有所作为。诸葛亮死后。刘禅没有了有力掣肘,更是毫无进取之心,耽于享乐,对秉公正直之臣日渐疏远。他宠信宦官黄皓,猜疑领兵在外征战的大将姜维。这种不正常的君臣关系,是最终导致蜀国很快败亡的重要原因。

魏国君臣关系中的道德生活魏国的开创者曹操,是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局面下脱颖而出的一代枭雄,其治术是循名责实,纯任申韩,功利至上,完全走的是法家的路子,其对待臣属的态度也体现了他的这种思维方式,清人赵翼认为曹操在用人上是“以权术相驭”,是为的论。对待臣属既以权术相驭,则爱之罪之皆以利害相计,为一时之权宜,并无真心实意。观曹操对待刘备之态度,可见一斑。刘备被吕布击破,来归曹操。

谋臣程昱对曹操说

“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因劝曹操杀掉刘备。曹操亦知刘备为一等一的人才,将来必成为自己强有力的对手,但是,他却认为,“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非但没有杀害刘备,反而与兵于刘备,遣其屯小沛。狂生祢衡多次对曹操不敬,曹操恨之入骨,极欲杀之而后快:“祢衡竖子,乃敢尔,孤杀之无异於雀鼠,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日杀之,人将谓孤不能容。

结语:

考虑到祢衡为当世之名士,杀掉他会给人留下不能容人的恶名,所以,他把祢衡送给刘表,欲借刘表之手杀掉祢衡,祢衡后果为刘表部将黄祖所杀。可见,曹操对人才或爱或罪,都是从个人的功利目的出发的。曹操的这些做法,尽管有欺骗性,但在当时确实为不少豪杰才俊所信服。又,曹操选人、任人重才不重德,只要有治国安邦之术,领兵打仗之能,他都倾心接纳,并通过种种方式在群雄和地方官吏以及一般士人心目中树立其亲贤爱十的形象。他的这一做法,效果也非常显著,三国之中,人才之盛莫过于魏,即是明证。

1.《苦难说历史 三国之中,蜀国的国柞最短,只历二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苦难说历史 三国之中,蜀国的国柞最短,只历二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