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明史》记载:明宣宗宣德三年,也就是公元1428年,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个儿子朱祁钰出生了。不过,虽然贵为明宣宗的儿子,朱祁钰却似乎注定与皇位无缘,因为他不是明宣宗的长子。根据《明史》记载:朱祁钰的异母哥哥朱祁镇一出生就获得了太子之位。明宣宗去世后,朱祁镇即位,即明英宗。朱祁钰被哥哥封为郕王。看样子,朱祁钰这辈子只能做一个平平淡淡的大明王爷罢了。

天有不测风云。根据《明史》记载:明英宗在成年后亲政,宠信太监王振。和历朝历代的许多坏太监一样,大明朝堂被王振一党糟蹋的乌烟瘴气。根据《明史》记载,此时北方的瓦剌(蒙古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有窥视大明江山的野心。明英宗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王振的挑唆下,决定效仿曾祖父明成祖朱棣,率领大军北伐瓦剌。因为儿子朱见深年幼,明英宗留下郕王朱祁钰在北京处理朝政。

然而明英宗根本没有曾祖父那样的英明神武,根据《明史》记载:明英宗和王振的胡乱指挥,最终导致几十万明军损失惨重,连明英宗自己也做了瓦剌人的俘虏,即“土木堡之变”。大明帝国的京师北京直接面临着瓦剌军的威胁,大明帝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满朝上下人心惶惶。

就在这个危机关口,兵部尚书于谦挺身而出。根据《明史》记载:于谦请孙太后下旨,让郕王朱祁钰监国。由于北京已经受到瓦剌军的威胁,部分大臣提议放弃北京,迁都南京,避开瓦剌军的兵锋。于谦坚决反对,并且举出两宋的教训,告诉大家绝对不能重蹈历史覆辙。群臣进言郕王,要求清算王振一党。于谦劝郕王答应大家的请求。郕王同意了,严惩王振的党羽,将王振一家满门抄斩,举国上下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由于明英宗落入了瓦剌手里,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根据《明史》记载:在于谦等大臣的请求下,孙太后下诏让郕王即位,即明景帝。瓦剌人本来希望利用明英宗,狠狠地敲诈大明王朝一下。然而明景帝登基后,大明有了新皇帝,明英宗就瞬间失去了价值。瓦剌人并不死心,他们兴兵进犯北京,意图夺取大明江山。北京保卫战打响。根据《明史》记载:于谦调集各地明军,保卫北京,并且惩处逃兵,打击避战的言论。在于谦等人的出彩指挥下,瓦剌军惨败于北京城下。瓦剌人终于明白了:他们没有办法战胜大明帝国,只能同意与大明通好,释放了明英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让大明帝国免于落得南宋的命运,为大明帝国续命将近200年。

谈到北京保卫战,大家往往都会提于谦的功劳。毫无疑问,于谦当然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但是北京保卫战并不完全是于谦的功劳。他背后的明景帝其实同样功不可没。何出此言呢?因为于谦所做的一系列稳定人心的举措,如坚守北京、清算王振党羽,以及调兵遣将准备迎战瓦剌军等等,最终批准的人,其实都是明景帝。我们来看一个反面案例:于谦的偶像—另一位我们熟知的民族英雄岳飞。岳飞与于谦一样忠心为国,却由于宋高宗赵构一心求和,不支持岳飞,导致岳飞十年战功毁于一旦,冤死风波亭。

相比之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于谦能打赢北京保卫战,他个人的坚毅、勇敢固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同时也离不开明景帝对于谦的坚定支持。明景帝下定决心守卫北京,不逃亡南京,也是一个很勇敢的抉择。如果没有明景帝对于谦的坚定支持,于谦不一定能取得如此之大的英雄业绩。此外,明景帝临危受命,继承皇位,接手明英宗留下的烂摊子,也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人心。从这个角度看,大明国祚在土木堡之变后得以继续200年,明景帝的功劳同样不容忽视。此后,根据《明史》记载,明景帝广开言路,任用贤臣(于谦等人),并且抚慰百姓。对于那些遭遇灾祸的地区,明景帝下诏减免赋税。大明王朝出现了中兴之象。明景帝确实堪称一代贤君。

但是,接替哥哥做皇帝的明景帝,也逐渐尝到了做皇帝的快乐,不想再让出皇位了。根据《明史》记载:面对被瓦剌人释放回国的哥哥明英宗,明景帝并不是很欢迎,将之软禁起来。明景帝废掉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降为忻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不过,明景帝本性比较善良,他并没有向哥哥明英宗和侄子朱见深下毒手,他们并无性命之忧。

然而后来,太子朱见济因病离世。明景帝虽然有好几个孩子,但是只有朱见济一个儿子,其他的都是女儿。结果太子之位就空了出来。当时大明宗室之中,和明景帝血缘关系最近的晚辈,是明景帝的侄子、前太子忻王朱见深。朱见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最佳太子候选人。但是明景帝依旧希望能再生一个儿子,不愿重立侄子为太子。

天不遂人意。没过多久,明景帝也得了病。根据《明史》记载:有一群不得志的臣子为了加官进爵,抓住这个机会,迎立被软禁的明英宗复位。明英宗复位以后,废明景帝为郕王。几天以后,明景帝就去世了。明英宗给了他一个很不好的谥号:戾,朝死去的弟弟大倒脏水,并且杀害了当时拥立明景帝的于谦等人。

明英宗死后,朱见深即位,即明宪宗。明宪宗即位后,为于谦平反。此后,陆续有朝臣抗议:郕王在大明危难之际,临危受命,挑起重担,击败瓦剌,守住了大明江山。若没有郕王,大明江山难以保全,明英宗也不可能安全回国。可是郕王却得到了“戾”的谥号,太不公平了。

明宪宗也比较宽容,他并没有因为被叔叔废去太子之位而怨恨叔叔。根据《明史》记载:几经考虑之后,明宪宗终于下诏:承认叔叔的功绩并恢复帝号,改谥号为“景”。众所周知,“景”是一个相对较好的谥号。(参考“文景之治”的汉景帝)为王朝续命200年的大明贤君朱祁钰,在他去世近20年后,终于获得平反。

1.《中外未解之谜 于谦如何为大明续命二百年,朱祁钰和明英宗经历怎样跌宕起伏人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外未解之谜 于谦如何为大明续命二百年,朱祁钰和明英宗经历怎样跌宕起伏人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9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