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项羽见势不妙,立刻掉头往回冲,他不能让自己的部队被切成两段。待他一转身,韩信下达命令:全面围攻。这是一道绝杀反击令,汉军从四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上演了一出笼里兽斗的好戏,项羽率领全军拼死相搏,杀出一条血路,逃回垓下大营,清点人数,几乎崩溃十万大军,剩下不足三万。尽管汉军也死伤了十余万,但总兵力仍占极大优势。项楚的末日就这样到来了。

项羽突围至乌江

夜幕悄然降临,楚军将士的身心已极度疲意,他们饥肠辘辘,仰望星空,眼中没有任何内容,心里却充满深刻的恐惧。他们担心汉军会夜袭,因此神经紧,大营外的一丝风声,一草晃动木颤抖,都会让他们脆弱到极致的神经铮然断裂。深夜,万籁俱寂中,汉军果然来了,但不是来袭营的,而是来唱歌的。曲楚国歌谣响起。悠悠缓缓,一字一句,有韵有律地送进楚军将士耳朵里,真叫人肝肠寸断。也不知谁出的这损招,让在外奔波征战多年的战士听家乡曲,且是在战败绝望之时。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紧张工作一天回家后,猛然听到CD机中传出首抒情的老歌,那感觉仿佛走的狗,闻到主人的气味,整个身子顿时就软了,松弛了,懈怠了。难怪有人说,百无一用是抒情。汉军唱楚地的抒情曲,不就是想让楚军将士百无一用么?楚地抒情曲,不仅抒情,而且凄楚,凄凉的凄,楚军的楚。

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垓下荒野,他们还有何斗志可言?所有的信念,所有的士气,所有的希望,尽在这歌声中土崩瓦解了。项羽倒没绝望,他只觉惊恐,莫非楚地已被汉军全面占领了?他不敢相信,楚歌竟然是汉军将士吟唱的。他的第一反应仍是死战到底,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能東手就擒。但他身边的亲信已不愿死战,都劝他说,我军中了十面埋伏,现已兵少将寡,士气全无,硬拼注定是死路一条,还是逃吧。

这话没错,大战开始,汉军就把士兵分成十队,十里埋伏布阵,阵与阵之间,层层接应,紧密有序。楚军就在这种布阵中消耗掉了最后的精锐。再说将领,刘邦麾下有英布、樊哙、曹参、周勃、彭越、灌婴等一干猛将;项羽身边单有大将两员,钟离味和季布。钟离味虽勇,却不能独挡一边,季布却长期未受重用,直到龙且死后,他才顶了班。几场突战打下来,他们的胆也被韩信摘了。况且,刘邦身边还有张良、陈平等智谋超群之士。而项羽惟一的得力谋士范增,现在只是一具尸首,那尸首恐怕已开始腐烂了。

如此对比,纵然项羽心中ー万个不想逃,却也不能不逃。逃离中,汉军的歌声依然在荡漾,忽近忽远,忽大忽小,挥之不去逃之不开。项羽胸中的霸气、做气、怒气、勇气终被这歌声消磨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无尽的悲凉,他仰天悲収,忍不住也唱起一首老歌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唱罢,潸然泪下。身边的虞姬更是泪珠儿断了线,哽咽道:大王意气,贱妾何聊生!只这一言,已让项羽泣不成声。左右人等皆垂首闭目,不忍不敢抬头项王的脸。悲伤了一会儿子,项羽忽而想到了身后事。他对虞姬道:我此番突围约要与你长相别离了,你可自寻出路。

虞姬泪流满面,拉着项羽的手说:生是大王的人,死也与大王不分离,项羽拨开她的手,抚其脸庞,感伤道:你一个弱女子,怎可说到此处,项羽竟然说不下去了,手和声音都抖得不成个样。贼妾蒙大王厚恩,只愿生死相随!虞姬抹去泪,望着项羽,凄然一笑。紧接着,她突然伸出手,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横在自己白晳透明的脖颈上。项羽想喊喊不出,忙用手去擒,无奈为时已晚。虞姬拉小提琴似的,将横在脖上的剑一拉,颈喉顿时开了一条口子,血珠儿冒出,只一刹那,大股鲜血由伤口处任性喷出,很快,遍身殷红。虞姬软软倒下,脸色状如白纸,神态却极安详,没有呻吟,没有恐惧,只是嘴唇嚅动,似默念项王名字,一滴血,一个你。

项羽抚尸痛哭。虞姬已经永远地去了,她再也不能为他斟酒,再也不能为他披衣,再也不能在他烦闷时,为他歌舞一曲以舒心怀。她对他刻骨的崇拜和浓烈的爱恋,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终结了。什么江山红颜,什么英雄美人,什么天下威名,皆是过眼云烟。这一刻,项羽看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只能为自己画上个句号,让灵魂有个安住。这个句号便是宁死不降!作为ー个女人,虞姬爱上这样一个刚毅不屈的男人,短暂的一生也算没白活。她最后凄然的一笑,便是一种没有遗憾的倾诉,这笑容将永恒地刻在项羽心中。

在垓下荒野,项羽命人掘地为墓,把虞姬安葬。随后,他上乌骓马,率领最后的800子弟兵,继续突围。他们趁夜黑冲过汉军营寨,天亮时,渡过淮河,800子弟兵只剩下百余人,又不辨方向地逃窜一阵,不知前方是何处,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他们神色仓皇,逃到一个三岔路口,遇见一个农夫,项羽问询:彭城该往哪个方向走?农夫知他是楚霸王,便往左一指:朝那边,一直走。项羽信了,带领百余人往左一头扎下去,跑了一阵,觉得不对劲,前面哪里有路,只有一片沼泽,这醒悟上了当。那农夫面目极忠厚,竟说谎话欺骗,其心何其歹毒。不由让人想起钱钟书《围城》中的一句话: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项羽乌江自刎

此时,后有追兵,前有沼泽。项羽也没有时间多想,只能绕过沼泽地向南跑。一路上,百余人又伤亡不少,到最后,他身边只剩28个骑兵。而汉军的追兵却有5千余人,他们把项羽等人重重包围。项羽仍不服输,他把28名骑兵分为四队,面朝四方突围。他自己身先士卒,纵马冲杀。他的勇猛依旧是举世无双,单枪匹马杀退一帮汉军,并且还取了一个汉将的首级。他将首级提在手上,继续冲杀,28名骑兵一看这个阵势,也来了劲,一通狂砍乱杀,生生杀出了重围,到了乌江边上。

乌江对面,便是楚地。隔江相望,家乡就在不远处,可江上没有一条船,只有江水无波无澜似绸缎,平静地缓流而过。项羽眼望乌江,心里明白,这下再无退路了。其实不然,乌江亭长此时已把船停泊在岸边,等候项羽坐船过江东。这亭长官虽小,却颇有些见识,他说江东地尚有民众数十万,过江后,项王仍可称王,。若项羽真的过了江,也许历史会被改写。因为,当时即便汉军的追兵赶到,也没有船只渡江。可是,项羽却悲惘地说了四个字:天亡我也!既然天要亡我,我为何还要渡江?想当初,我带八千子弟兵由从江东来,现在却无一人生还,我还有何脸面去见江东父老?项羽不是刘邦,他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

何况虞姬已死,他苟活于世间更无意义;刘邦则不然,只要能生,管他娘的什么方式,只有先生存下来,才会有将来。其实,世上并没有所谓愧疚和不愧疚的事,大多是面子上挂不住罢了。当年,江东父老拥立项羽为王,并没指望他常胜不败。项羽胜也罢,败也罢,永远是他们心中的王。而项羽不干,他觉得无颜没脸面,这就是自讨苦吃。换个角度讲,容忍不下自己的一次惨败,又何以容得了天下人?既然容不下天下人,天下自然也容不下他。项羽就是这样活生生把自己逼入了最后的绝境,并且他还做出了绝地反击。他把心爱的乌骓马送给了乌江亭长。此马伴他征战多年,曾一日千里,十分英勇,如若战死,委实可惜。

他的虞姬他的马,似乎都比他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乌江亭长一时无语他真没想到,这个驰骋疆场,勇猛无敌,又坑杀过无数人的将领,也有颗柔软的心。这不奇怪,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只是柔弱点不同了。包括杀人如麻的土匪和洋不音的流氓。送出了马,项羽在这世间似乎再无牵挂,他命令二十余个将士也下马,手持兵刃,与汉军作最后的搏斗。此时,汉军已经围了上来。20余人对战5千人,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项羽杀了几百个汉军士兵后,身体已受了多处重伤。杀至最后,楚军将土全部阵亡,独剩他一人,他的下腹已被刀剑捅穿,肠子进射而出,坠于裤垮之间。

他右手持刀,左手抓肠,往腹腔里塞,肠子滑,脂肪粘黏握捏不住,肚子剧烈起伏,呕吐猛然来袭,痛楚到了极致,他仰天长啸,横刀自刎,刀如风,飞过脖颈,鮮血四溅。须臾,刀从他手中滑落,他的双眼塌陷,皮肤枯萎,英武威猛面容刹那化作焦土颜色,与血液浸泡的铠甲,恰成鲜明对照。汉军中,有一名骑兵,名唤吕马童,原是项羽部将,而后降了汉。此人看到项羽倒下,想起刘邦的许诺:谁取了项羽的头颅,就赏千金,封万户侯。于是,吕马童不顾一切扑上前,欲斩项羽人头。可想得赏的不光他一个,汉军将领王翳、杨喜、吕胜、杨武等人,也同时扑了上来。

五个人犹如五只急红眼的疯狗,对项羽尸体进行争夺。争夺中,各不相让,你撒我扯。王翳力大手快,砍了项羽头颅;杨武砍去项羽右脚;杨喜砍走项羽左脚,吕胜切下项羽左臂,最先扑上去的吕马童手脚却最慢,只拾得项羽徒剩的一把零碎残骨。项羽已被肢解得不成人形,年仅31岁的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如此英年早逝,更想不到的是,自己死后,连个全尸都留不住。

也许,他曾想过,刘邦亦是楚人,即便自己战死,刘邦大约也会将他妥善安葬,且不会为难他手下的士兵。刘邦是不会亲自肢解他,但他悬了赏,他的手下才不会放过这个立功的机会,他们兴高采烈地拿着项羽的头颅、胳膊、腿脚、骨头去领赏。刘邦说话算数,不仅给砍下项羽头颅的王野封了候,也给另外四人封了侯,千两黄金自然是五人平分,一人二百两。这就是项羽在刘邦心目中的价钱。

刘邦称帝封王

恭喜刘邦的人还真不少,刘邦也兑现了自己署的合同,改齐王韩信为楚王,封彭越为梁王,封臧荼为燕王,封张耳的儿子张为赵王,封英布为南王,封吴芮为长沙王,原来的韩王信仍为韩王。被封之人既喜悦又纠结,先前咱们都是在刘邦的领导之下打天下的,如今得了天下,咱们是王,刘邦也是王,汉王。这就有点儿不对劲了。一念及此,诸王们很知趣地共同上书,请求刘邦即位称帝,您必须被拔高,必须登顶峰,必须在我等之上,俯瞰众生,指点江山。如此这般彼此都安全。

联名书到了刘邦手里。刘邦眯起眼,反复看了几遍,美滋滋地着嘴皮,脸上闪出腼腆而含蓄地笑:这个,扭捏半响,刘邦道:我听说,皇帝这尊号,贤能之人方可拥有,我可当不起。大伙看看,还有无别的人选,那个被项羽奉为义帝的楚怀王,他还有没有后代啊?底下人觉得煞风景,这大喜的日子您提那个死鬼干吗?他哪还能有什么后代,纵然有,也早被甩墙上了。可刘邦还推让,他觉得单凭几句请求,言语空洞,极不充实。诸王们如果懂事的话,应该举出些实例,说明我可以称帝,必须称帝。韩信等人猜透刘邦的心思,汉王这是要求咱们写议论文啊,议论文讲求三大要素:论据、论点、论证。

先前咱们只说了结论,确实不行。于是,一帮人重新上书,称刘邦出身虽贫寒,却大义凛然率众扫灭暴秦,诛杀不义的楚霸王,为天下谋了福利,功劳自然远超于诸王,称帝乃天下众望所归。如不称帝,国家受损失,黎民受损失。刘邦读罢这篇议论文,仍装模作样辞让了一番,见实在推辞不过,时机已成熟,便说:既然大伙都觉得我合适,那为了国家和苍生,我就勉为其难登基吧。刘邦在山东定陶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册封原配吕氏为皇后,儿子刘盈为太子。这一年是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54岁,吕40岁。

又过三个月,刘邦在洛阳的南宫举行庆功宴。已当上皇帝的刘邦,感觉众人拥立他为帝的力度还不够,很多人并没真正看到他的沧桑。于是酒过三巡,刘邦举杯问众臣:大家说说,我是如何得的天下,项羽又是如何失的天下?群臣一下就反应过来了,陛下这是要听吹捧啊!那就吹呗,拍马屁谁不会?这就错了。拍马屁说起轻巧,可要拍准、拍爽、拍得恰到好处,又仿佛没有拍,则须具备极深的技巧和极高的境界首先讲究明拍和暗拍。

明拍就是颠倒黑白,吮痈舔痔。譬如说上司干瘦如猴,可说是玉树临风:上司肥胖如猪,可赞其月朦胧鸟朦,胖得很有诗意;上司随地吐口痰,当拍手惊叹:竟吐得如此圆,宛如一个铜钱;上司夸店中酒美,当立刻狂饮三杯;上司偶然嘣出一屁,当抢先捧于掌心,盛赞其味,异香扑鼻,绕梁三日,亦不会绝。暗拍则是先抑后扬,表面批驳,实则赞颂。讲究一个当头棒喝;领导你太不像话了!待其惊诧,立刻作痛心状接着道:您废寝忘食,只顾拼命工作,长此以往,您身体垮了,公司的损失大了!领导惊喜,货真价实的先惊后喜。当时,在南官的宴会上,刘邦混黑道时的老友王陵便采用了暗拍。

结语

王陵道:陛下你为人傲慢,嘴还特脏,喜欢损人。人家项羽就不同了,他仁厚,懂文明讲礼貌,温存待人。他有条不紊地继续说:但是诸如这些,皆是表面,陛下派人攻城略地,胜利之后,便实行分封,与人共享,项羽则不然,他嫉贤妒能,有功的他妒忌,有才的他怀疑,手下有功也不奖励,夺了地盘也不分。他不失天下谁失天下?而陛下不得天下谁得天下?

1.《叶青文史 乌江对面便是楚地,项羽为何宁愿战死,也不愿过乌江再次称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叶青文史 乌江对面便是楚地,项羽为何宁愿战死,也不愿过乌江再次称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0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