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叁 失一人,丢一城

为了避免和金国交战,北宋交出了辽国降臣赵温信。这样大失人心的愚蠢操作,北宋干了还不止一次,这些都直接地影响了燕京稳定。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五月,金国辖区一位叫张觉的汉人主动联络宋使,提出献地投降。

张觉何许人也?史书上声名不显。但在燕云这块地方,张觉却是手握三州之地、近十万大军的风云人物。这三州恰恰就是幽云十六州中宋军未曾掌握的营、平、栾三州。倘若宋军将这三州收入囊中,那么就意味着北宋离彻底收复幽云十六州、一雪石敬瑭投靠契丹人留给中原王朝百年耻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此等诱惑不可谓不大,因此张觉的主动示好迅速得到回应。

张觉本是辽国降臣,心向辽国,不得已降了金国。在听到辽国天祚帝和萧干重新扯起讨金大旗时,他果断斩杀金使拥兵自守。结果刚起兵,就传来天祚帝再次稀里哗啦打了败仗狼狈逃窜、萧干也被人杀死的消息。这就尴尬了,张觉只好投降了宋朝。这一幕颇有当年韩国太守冯亭献上当郡于赵国,引发秦赵长平大战的味道。

张觉言辞恭敬地上书表达忠心——鬼都知道这是假话,宋徽宗却当真了,他亲笔写了一封表扬信,并十分隆重地派出使者宣旨封赏张觉。

张觉收到信后大喜,大张旗鼓率队出城迎接宋史。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一队精锐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切断了张觉后路,将他与城中主力隔开。嗯,就是这么搞笑,来的时候好好的,结果回不去了。

随后发生了不可思议地一幕。张觉心急如焚待在宋军大营中,和数十万宋军一起眼睁睁看着金军陆续攻击失去主帅指挥的三州之地。甚至金军缺粮时,还大模大样找宋军要粮草,因为按照盟约,他们是战友。

战争一直持续到第二年。金人不仅攻破三州、抓获张觉的家人,还缴获了宋徽宗亲笔信。

这下理亏的是北宋了,肥肉没吃上,还落下背信弃义把柄。金国以此威胁北宋,要么交出张觉,要么开战。北宋的官员们干净利索地再次选择了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作法:交出张觉。

作为枭雄人物,张觉自然不愿意就这样窝囊地死掉,他也像赵温信那样苦苦哀求。而郭药师也表示坚决不同意,因为张觉是跑到他的大营中避难,他表态无论如何都会保住这名好兄弟。

于是北宋的文官们展示了他们对于武人一贯的蛮横和刻薄:来到郭药师军营之中,众目睽睽之下拖出张觉,砍下他的头颅交给了金国。

郭药师被这一幕惊呆了,他愤怒地对常胜军其他将领说:“倘若下一次要的是我的头颅,该如何?”自此,除了郭药师本人依旧对北宋心存侥幸之外,因张觉之死而心怀兔死狐悲之感的常胜军其他将领都不再相信北宋。

童贯敏锐地感觉到了常胜军离心离德,他想的不是如何弥补裂痕,而是迅速组建一支叫义胜军的军队来防备常胜军。讽刺的是,在随后战争中,当常胜军还在与金兵殊死搏斗时,义胜军却率先投降了金国。

此时,北宋上下仍未意识到,他们最大的失误是让金人看清了自己的虚弱。缴纳岁币和巨额赋税让宰相们焦头烂额,毕竟,经过宋徽宗多年折腾,财政早已不堪重负。“幸运”的是,很快他们就不用再为此事发愁了。

1123年9月,完颜阿骨打去世,更具侵略性的完颜吴乞买成为金国的新皇帝,他需要更多战功来树立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燕京乃至北宋成为吴乞买的下一个目标,女真人开始磨刀霍霍,前所未有的危机像遮天蔽日地乌云一样渐渐笼罩了燕京,宋金大战一触即发。

在宋金联盟中出力最大的赵良嗣、马扩和燕京知府蔡靖都认识到燕京形势越来越不乐观,但想法又各自不同。赵良嗣敏感意识到北宋已经不可避免地与辽国残余势力搅和在一起,这将恶化宋金关系,使战争提前到来。他满怀忧虑地向宋徽宗上书,但等到的是一纸贬书。

马扩则始终清晰地认识到宋金之间不可能维持长久和平,必有一战。他反复上书请求拨款四十万贯来修复、加固燕京及周边城防,但也被束之高阁,本人也被新来摘桃子、掌握燕京实权的高官们边缘化了。

最悲剧的是蔡靖,他连续向汴梁发出了一百多封警告信,却被宋徽宗匪夷所思地留中:皇帝陛下既不相信金国轻易背盟,也未曾把这些预警告知宰执们处理。

燕京成了新的名利场,宋徽宗陶醉在太祖、太宗也不曾建立的所谓“收复燕云”不世功勋之中,王黼、童贯、蔡攸等都加官进爵,百官纷纷上表祝贺,又立“复燕云碑”纪功。这个时候谁也不敢打扰宋徽宗美好的心情。他甚至为此下达了一条荒谬绝伦的命令:凡敢妄言边疆事务者,罚钱三千贯,流徙三千里,永不赦免。

从常理角度推论,我们实在无法理解为何北宋愿意赔付数百万贯,却不愿花区区四十万贯加固城防,随后又一再地做出抛弃赵温信、燕京百姓和张觉这样有失人和的愚蠢决策,却对此造成的危害浑然不觉。但这一切就这么不可思议、真实地发生了。到了此时,形势已恶化到无可挽回地步,战争只是早晚问题。短短两年多时间,北宋就把一手王炸的牌打的稀巴烂,做到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失。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肆 燕京之殇

最后,我们静静地观看燕京是如何丢失的吧。

宣和七年(1125)十二月初一,完颜宗望率金军越过燕山,攻破檀州。

初二,金军攻克蓟州。

初七,距离燕京战场一千里外的太原,宋军整个北方策略制定者,宣抚使、广阳郡王童贯决定抛下坐镇的太原和所有军队南逃。他冷漠又无耻对苦苦劝说他留下的太原知府张孝纯说:“我只是受命宣抚,不负有守土责任,如果要宣抚司守土,还要你们干什么?”

童贯的逃跑极大动摇了军心,成为宋军崩溃的导火索。此后北方各路军马无人节制,要么各自为战,被金军分头击溃,要么大队大队地投降。其中也不乏可歌可泣、勇于作战的人,只是相比投降者,英勇的人数量太少了。

同日,尚不知主帅已经跑路的燕京守军四万五千主力,在郭药师率领下主动渡过离燕京八十里的白河,背水列阵,欲和金兵决一死战。

这一场厮杀前所未有地残酷。宋军左翼郭药师所部率先向金兵发起猛烈进攻,面对将骑兵战术运用的登峰造极的女真铁骑,郭药师所部损失惨重。未到中午,他的三百亲卫便折损过半。但常胜军依然悍不畏死地向金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疯狂进攻,并打的金军连连败退。然而等郭药师向前突进三十里,一直打到金军大营门前时,却发现右翼两路宋军早已逃的无影无踪。郭药师只得撤退,丧失了战胜金军的大好时机。

更为致命的是,当夜,郭药师收到嫡系部下惊恐地汇报:那些吃了败仗的宋军将领正在密谋砍下他的头颅,作为投靠金国的投名状。

这一情况彻底压垮了郭药师的意志。第二天,他召集燕京所有官员议事。会上,郭药师泪流满面,悲愤地历数北宋的无能和无耻,然后胁迫这些人一纸降书投靠了金国。

这一日,燕京城内四处大火,绝望地情绪到处蔓延。能跑的都跑了,跑不了的溃兵开始四处烧杀劫掠,疯狂发泄着最后的残忍。

初八,金军昂然进入燕京城,接收全部燕山府地域,以及北宋留下的堆积如山的物资,主要有战马上万匹、铠甲五万副、降兵七万人。北宋就这样永久地失去了燕京。而中原政权再次收复燕京,要等到一个半世纪之后的1368年。

结语:时至今日,我们在浩繁如海的历史资料中寻找北宋覆灭真相时,始终无法理解从1125年十一月三十日金国发出讨宋檄文,到十二月八日拿下燕京,再到次年正月初八兵临汴梁城下,仅仅不足四十日,拥有百万大军的北宋帝国,便被金国打穿燕云、河北、山西,摧枯拉朽一般兵临汴梁城下。历朝历代之繁华富庶,无出宋朝其右者,而历朝历代中原王朝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也无如宋朝败得这样被动、这样迅速、这样匪夷所思者。

一行书生泪,不忍读宋史。每次读宋史,总有难以言说的压抑、郁闷。那些繁华无比却在战火中被焚毁的城池,那些被埋葬在瓦砾中的百姓尸骨,都无法唤醒统治者一丝丝雄起心志。有力不知使,有民不知恤,有城不知守,有兵不知战,宋王朝就像一个自缚双手的巨人,一次次心甘情愿地下跪,引颈就勠。这样的宋朝,叹!叹!叹!

参考资料《宋史》《金史》《三朝北盟会编》《陷燕录》《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汴京之围》。特别向《汴京之围》作者郭建龙老师致敬。

历史并不如烟,它如一位温念君子,一手持书,举手投足之间皆是精彩;一手舞剑,划开天幕,留下血与火、开拓与奋进的故事。我是赵子晟,终南山下读书人,长安城中一书生。喜欢,就加个关注吧!

1.《子晟谈史 血泪悲歌,从燕京到汴梁,金兵40天击败五十万宋军(燕京风云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子晟谈史 血泪悲歌,从燕京到汴梁,金兵40天击败五十万宋军(燕京风云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0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