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初,东北解放军一举消灭了陈诚组建起来的新五军,军长陈林达自杀身亡。陈诚在东北待不下去了,死活都不肯干了,托辞说自己身体不好,胃病复发,必须要去南京和上海养病,为此不惜让他老婆私下去找宋美龄说项。

无奈之下,常公只好走马换将,同意陈诚辞职,将他的八大金刚中此时还声望比较高的卫立煌派到了东北,接任东北剿总总司令。

有意思的是,这不是卫立煌第一次替陈诚擦屁股。早在抗战时期,远征军重建时,因为是准备接收美援装备,所以驻扎在滇西的远征军部队,组建为远征军的时候,常公派他最信任的陈诚担任总司令。

这也不难理解。驻印军此时有五个师,除了新编38师和新编22师之外,剩下的三个师全部出自陈诚的土木系,驻扎在滇西的国军部队中,包括54军,也是土木系的骨干部队之一,在土木系内部的地位仅次于十八军。所以,陈诚担任了远征军总司令。但之后不久,陈诚就又被调走了,接替陈诚担任远征军总司令的,正是卫立煌。

卫立煌和陈诚一样,也是常公的八大金刚之一,能征善战,在围剿鄂豫皖苏区时表现突出,四方面军主力被迫向西转移,离开鄂豫皖苏区之后,常公特地在原苏区新成立了一个县,以卫立煌的名字命名,也就是立煌县。

抗战开始后,卫立煌调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实际负责作战指挥,此时正在第二战区作战的八路军也归他指挥。所以,卫立煌和八路军合作得不错,不仅曾调拨了八十万发子弹给八路军,并且曾在作战时将一部分国军部队临时划归朱老总指挥。

驻扎在滇西的国军远征军部队,主要是71军、第二军、第八军、五十三军和五十四军,编为两个集团军,宋希濂为十一集团军总司令,下辖71军、第二军和第八军,五十四军军长霍揆彰兼任二十集团军总司令,下辖五十三军和五十四军。

五十四军是土木系骨干部队,总司令霍揆彰又是土木系核心骨干,陈诚的亲信,所以在武器装备分发等问题上,霍揆彰出处克扣、为难东北军出身的五十三军。五十三军此时只是后娘样的,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一直到陈诚调走,卫立煌到任之后,在检阅部队时,卫立煌才发现五十三军的武器装备不齐全,于是问怎么回事。五十三军下属的师长王理寰回答说,没有收到上级答应调拨的武器。卫立煌大怒,责问霍揆彰,霍揆彰才赶紧补齐。

在卫立煌指挥之下,远征军先后克复龙陵、腾冲,虽然远征军此时已经装备美国援助的武器装备,兵力又有绝对优势,但在龙陵、松山和腾冲之战中,都遭到了日军的顽强抵抗,伤亡惨重。但最后毕竟还是消灭了这些已经孤立无援的鬼子。

滇西反攻结束之后,卫立煌又被调任闲职,解放战争一直到突然被调往东北接盘之前,也一直都是赋闲状态。等到陈诚在东北吹的牛已经破了,国军在东北已成死局,常公才又紧急将卫立煌调往东北接盘,让他收拾残局。

这也是非常有趣的事。黄维在抗战后期调往后方办军事教育,到淮海战役之前被拉去充任十二兵团司令官,何应钦抗战结束后被派去联合国,到陈诚在华东吃了败仗,又把何应钦调回来担任国防部长,实际负责军事指挥。卫立煌也是一样。

这也是常公用人的一个显著特点。有好处的时候都是让自己的嫡系和亲信先来,让别人靠边站。等遇到困难了,局面比较糟糕了,才又把他已经不完全信任的人拉出来,但又不肯充分信任和放权,又要通过各种安排掣肘,让这些人无法放手大展拳脚。

所以,1948年上半年看上去国军形势还一片大好,但是常公内部的矛盾先掩盖不住,爆炸了,人事和派系上的各种问题纷纷暴露出来,等到常公一顿操作,这些临时拉出来抗活儿的人不仅没能帮他逆天续命,反而加速了国军的溃败。

卫立煌到了东北,常公又不信任,先让范汉杰去掣肘,后面发现卫立煌靠不住,又企图直接指挥廖耀湘。等到辽沈战役已经打成了烂摊子,迫不得已又让正在筹备徐蚌会战的杜聿明再去东北,收拾残局。转了一圈,最后还是杜聿明。

1.《萧武 蒋公微操之东北人事布局,让卫立煌接替陈诚,又安排范汉杰去掣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萧武 蒋公微操之东北人事布局,让卫立煌接替陈诚,又安排范汉杰去掣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