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每逢乱世,多战必多功,昔年唐秦王李世民击刘武周、平刘武周、诛杀王世充,因功劳过大封无可封,李渊只好任命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三国曹孟德,挟天子以令不臣,进魏公,加九锡,权势之大无人能及。

最后的结果便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惨死,李渊退居太上皇,曹操惜败于赤壁无力改朝换代,但其子曹丕却能依靠曹操留下的实力逼汉献帝刘协禅让称帝,一谈到权臣名将,大多在位极人臣后举兵造反,既是大势所趋,又是担忧自己的身家性命,北周宇文护蹉跎太师之位数十载为进一步,最终落得惨死。

1.王翦

一说起秦国名将,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想起素有‘人屠’名号在长平坑杀四十万赵军的白起,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王翦和白起并列,被称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翻阅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书,几乎每一国都有王翦的身影。

公元前226年,秦始皇打算对楚国下手,依旧打算派灭了赵、韩、魏、燕两国的王翦出马,可王翦张口就要六十万兵马,要知道这可是秦国近三分之二的部队,更何况王翦此时已经位极人臣,如果王翦有二心,秦国马上就能改天换地,恰好此时李信则坚称不过「二十万人」,因此秦始皇派遣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进攻楚国结果惨败。

迫于无奈秦始皇只好亲自向王翦请罪,让其率领六十万士卒出兵楚国,在上一次惨败后这六十万大军几乎就是秦国全部的兵马了,为了让秦始皇放心,王翦先「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再「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自污,公元前224年,王翦灭楚,王翦深知此时自己已经位极人臣,回到秦国后便退隐,不再过问朝政,以一位曾经的权臣身份终老。

2.韩信

同为汉初三杰,早在萧何、张良跟随刘邦时,韩信还在受着胯下之辱,如果不是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可能会就此埋没一生,在萧何的引荐下,韩信成为刘邦手下大将,先是靠着暗渡陈仓解了刘邦汉中之困,随后定三秦,灭魏国,破代国,诛赵国齐国后,韩信受封齐王,手中掌握着刘邦半数兵马,只要想,韩信马上就可以抛开刘邦自立。

然而韩信却没有这么干,韩信太傲了,《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敢对皇帝这么说话的人从古至今也仅有韩信一人,他和王翦一样,对帝位,对名声,对一切都不看重,但他也不像王翦那样洒脱,无法做出自污之事,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收场。

公元前197年,刘邦讨伐陈豨,《史记》中称韩信密谋造反,却因为内奸泄密导致被抓,不等刘邦回来吕后便动手杀了韩信,并将韩信夷三族,一代名将最终惨死,《史记·淮阴侯列传第》记载: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3.郭子仪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早年郭子仪以武举人入伍,恰逢乱世,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命勤王,先后收复了河北、河东,郭子仪虽然不像王翦、韩信那样有灭国之功,却在唐王朝即将破灭之时一举将唐王朝续命数百年,因为功绩,郭子仪官至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由此郭子仪一举控制了唐王朝的军政大权,经常有人将郭子仪和曹操相对比,两人都是在一个王朝即将崩塌之际扶大厦之将倾,而曹操最后进位魏王,篡汉之心已然暴露无遗,郭子仪却从头至尾都忠心的辅佐唐皇,哪怕因为小人奸计遭贬也没有心生不满,虽然位极人臣,却从未有过二心。

公元757年,郭子仪收复洛阳与长安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名义上能统领天下军队,随后郭子仪抵御党项人和吐蕃人的进攻,御敌于国门之外,先后经历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德宗即位后明升暗降夺了郭子仪的兵权郭子仪也没有任何不满,被赐号‘尚父’,公元781年郭子仪去世时,被追赠为太师。

郭子仪、韩信、王翦三人生前大多权倾朝野,王翦手握六十万大军却自污,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却能放下一切,韩信独占河北却能将兵权交还刘邦,只不过是韩信的政治顿悟力太差,屡次不把刘邦看作皇帝,为人又太傲,最终落得一个惨死的结局

1.《奇观史书 古代功高盖主的3名大将,可轻松取代皇帝,你知道哪几位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奇观史书 古代功高盖主的3名大将,可轻松取代皇帝,你知道哪几位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