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一代帝王朱元璋的身世非常坎坷,是真正的底层人士出身,在历史上身份最低微的开国皇帝就是他了。朱元璋当过放牛娃,为了生计还在街边四处乞讨,他四处游历增长了不少见识,最后加入了起义军,在不断征战中推翻了元朝统治,登上皇位,建立起新的王朝。

元末明初是一个混乱的阶段,并非只有朱元璋一人争天下,可为什么他最终胜出,而其他人却以失败告终呢?据推测朱元璋最终能成就大业,不仅是刘伯温、徐达等有勇有谋之人的帮助,还和他自己的性格有关。从现代心理学分析,性格能够决定这个人事业的上限,朱元璋的性格就能够帮助他成为一位有勇有谋的帝王。

三国时期曹操的性格就非常复杂,可是朱元璋的性格更加复杂。朱元璋的性格特点很鲜明,非常自律,而且具备坚忍不拔、勇敢刚毅等优秀的品质,这样的优点让他从一个底层平民登上了皇帝的宝座。除去优点以外,他身上也有不少缺点,多疑猜忌、狠绝恶毒,这些也让他有了负面名声,这样的多面性让后世很难对他做出评判。

以明朝平民的视角来看,朱元璋是一位优秀的君王,他的身世和个人经历让他对百姓非常了解,明白底层人民的疾苦。朱元璋在位后,十分重视百姓的生活,对官员的腐败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作为皇帝他无疑是优秀的,并没有像历史上其他帝王一样铺张浪费、穷奢极欲,而是勤俭节约,减轻国库压力。

朱元璋在位时所实行的众多措施上看,他绝对算是一位明君,让国家更加的强盛,开创了著名的“洪武之治”。他在后世为何会留下暴君的称呼,同样和他的性格有关,他的疑心很重。在他当政后,将一大批开国功臣处死,他认为这些人可以助他夺得江山,将来也会争夺他的江山。

朱元璋之所以被称为暴君,不仅是因为对待自己的部下过于狠毒,还因为在他当政时出现了几件大冤案。朱元璋在处理的时候明明知道这是冤案,却还是采取极其暴烈的手段处置,让很多无辜的人都被牵扯到其中。例如,在后世都非常著名的“空印案”,让数万无辜之人失去了性命。

朱元璋极易猜忌他人,根据史料的考据,有一件事就非常能够证明朱元璋多疑的性格。朱元璋上位以后非常勤劳,常常批改奏折到深夜。宫中有一位宫女就注意到这一点,特地去御膳房给皇上端来了一碗粥,希望皇上能够补补身子。没想到这样的献粥举动让皇帝下令把端来的粥留下,但是把这位宫女处死了。

宫女选择在皇帝深夜批改奏折的时候献上热粥,除了希望皇帝能够保重身体之外,自然也有邀宠的意思。她希望用这样的举动引起皇帝的注意,这样说不定能够成为飞上枝头,给自己搏一个好的的前程。但是朱元璋却对宫女的行为产生了怀疑,担心这位宫女是借着献粥这一举动来谋杀自己。

朱元璋认为宫女是受他人的命令来向自己献媚,如果纵容下去很有可能会祸乱朝纲,为了让自己的猜测不会发生,他选择直接将源头灭掉。他下令处死宫女,这样也可以给他人一个威慑。宫女只是怀着侥幸心理,想要得到关注,未曾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这样一件事中就能够清楚地看见朱元璋性格中多疑猜忌的一面,对待宫女尚且如此,对待大臣更是变本加厉了。

朱元璋这样的性格直到快要去世时都没有改变,当初明朝的著名冤案“南北榜案”就是朱元璋亲手制造的,目的是为了将天下读书人的心都笼络到自己的手中,所以将新科状元远陈处以车裂之刑。为了自己的目的制造出这样的血腥冤案,能够看出朱元璋的狠毒和残暴的一面。

朱元璋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与谋略开创了“洪武之治”,但是性格中的多疑和猜忌也让自己留下了“暴君”的名声。朱元璋有勤政爱民的一面,因为自己的出生而了解百姓的疾苦,所以努力肃清朝中贪污腐败之气。但是又因为自己的私心,处死跟随自己一起开国的功臣,用暴烈的手段对待自己的臣子。一代帝王不可能只有一面,从多个方面来了解他们才能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玉壶吟》

1.《绫瑶文史 朱元璋批奏折到深夜,宫女献上一碗热粥,朱元璋:粥留下,人斩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绫瑶文史 朱元璋批奏折到深夜,宫女献上一碗热粥,朱元璋:粥留下,人斩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0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