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经国的日记中,曾经有关于在内外夹击的环境中对于蒋介石的记录。他认为当时的蒋介石内心非常沉痛,在蒋经国的日记中,他认为蒋介石迁往台湾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李宗仁再三逼他出国。

而蒋介石认为自己不是军阀,他可以不管政事,但是听从李宗仁的意见出国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蒋介石隐退后,在1949年6月份转到了台湾。在那个紧张的时局中,除了应邀到达菲律宾和韩国访问之外,他进出大陆也只在重庆和广州作较久的停留。

那么,蒋介石是什么时候决定了迁往台湾呢?他迁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蒋介石决定迁往台湾并不是仓促之间下的决定,也不是在他未隐退前所决定的,而是他的退路之一。

迁往台湾并不是他唯一的退路,从首都以及中心的角度来看,南京是国民党政府成立的首都,在抗战期间虽然首都曾经迁往重庆,但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就马上迁回南京。

在国共内战之时,也曾经有人提过迁都这回事儿,但是蒋介石并没有回应,并且他认为因战事吃紧就迁都实在没必要。1949年1月时,蒋介石在给妻子宋美龄的信中表示“政府绝不迁台”。

当时,宋美龄正在美国积极争取援助,蒋介石非常明白地表示他不去台湾也是出于当时形势的考虑,即使在他不管政事之后,也没有将政府迁到台湾的打算。

1949年2月1日,蒋介石还在日记中写到因为蚌埠战事吃紧,迁都与政府裁员问题导致人心动荡,谣言四起,因此在行政院院会决议上表明绝对不会迁都,以此来辟谣。

同年的4月23日,蒋介石致电宋美龄,说南京国民党军队的全部人员已经撤退,但是上海是绝对不会放弃的,他们会坚守住上海,他决定离开家住在别的地方,但是住在哪里还没有确定。

这个时候的地点其实已经确定了,但是因为避免消息被泄露,因此不敢明白地告诉宋美龄。但是即使是这样,蒋介石还是宣示了他守住上海的决心。而在蒋介石的部署方面,他在隐退之前表示了对于坚守南京的决心,并且做了许多的军事部署。

宋美龄

第一目标是守住长江,长江不保后再全力守住上海,而在上海被占后,又将重心转移到了东南的广州、西南的重庆和台湾。台湾是蒋介石最重视的地区之一,大概在1948年年底,他就已经开始安排各项相关事宜了。

他本人是在国共两党在北平的谈判失败之后,李宗仁一再紧逼,加上共产党横渡长江,上海十分危险,所以就决定去了台湾。而整个政府迁往台湾,则可能是在5月份的定海军事会议决定的。

在5月17日蒋经国也在日记中提到这个时候“中枢无主”,江南的半壁江山已经风雨飘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蒋介石决定去台湾,“重振革命大业”。5月18号,台湾省就简化入境申请手续,国民党的军政机关以及相关的人员陆陆续续就都迁到了台湾。

台湾虽然是蒋介石计划中的一部分,但是最后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迁往台湾则是因为时局的变迁。总的来说,蒋介石最后迁往台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蒋介石对于台湾的比较有好感

1946年10月21日,蒋介石和他的夫人一起到台湾巡游,认为台湾没有被共产党渗透,可以视为一片净土。他认为台湾以后积极建设,可以成为一个“模范省”。同时他深觉巡视台湾的收获比广东收获大得多,感受到了全国的民心所向。

根据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张其昀回忆说,早在迁往台湾后蒋介石就曾对记者说过只要有台湾,共产党就拿国民党没有办法。而祝绍周也建议由张发奎主持海南岛军事,把台湾作为中心。

在军事上来说,应该有一个坚强的组织,台湾作为基地,万一东南地区军事受挫,就可以在台湾配合国际形势演变来恢复国民党的事业。

共产党在台湾的影响力和势力都十分有限,相对于重庆来说,台湾的政治环境比较单纯,又有台湾海峡作为保护。因此对于缺乏海上和空中作战的共产党来说,台湾比较安全。

二、其他人的建议

在局势比较紧张的时候,手下也有人建议重视对于四川的防御,但是陶希圣则坚持台湾的重要地位。他认为从台湾来复兴国民党是未来的希望。

陶希圣

因为英美国家是海权国家,台湾可以以海洋为基础,依靠当时美国的强大力量,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发展。而魏德迈也认为把台湾作为反共的基地,台湾的资源丰富,可以尽量开发来增进人民的福利。

但是胡适的看法和他不同,他认为台湾人口比较少,所以必须在大陆保持一个“自由中国的规模”,要维持一个世界承认的“正式政府”。但是从地理的角度,台湾海峡能够阻止共产党的追击。

因此张其昀认为把台湾作为国民党复兴的基地更好,因为台湾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满足国民党的军民所需。同时台湾岛内交通便捷,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基础,非常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军事上的防守。

而自从蒋介石隐退后,蒋经国一直陪侍在他身边,也曾经代表他处理过一些问题,对台湾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蒋经国甚至还建议蒋介石出国去加拿大。对于大的局势蒋经国也曾经对蒋介石做过报告,建议蒋介石迁往台湾。

从蒋介石的性格来看,他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因此我们很难确定是谁的建议让蒋介石确定了迁往台湾,但是陈诚应该对于蒋介石会有一定的影响。

陈诚

陈诚对于台湾的态度就使认为在和平谈判决裂之后,剿灭共产党一定是一个长期的战争。为了号召国内外爱国分子与仁人志士,联合国家上的反共势力,国民党驻扎的地点必须早日确定。

而关于马公岛的情势,他在实地探查后认为这个地方的交通和通讯都非常不方便。因此他认为没有其他顾虑的必要,就可以直接把台湾作为国民党人革命复兴的最后根据地。

因此他恳请蒋介石早日迁往台北,并长期驻扎在台北,在指挥各方进行战斗也非常便利。并且他还建议,在上海、重庆等地,设置一个行省,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巡行指挥。

后来陈诚还一再催促蒋介石早日迁往台湾。5月份,他多次致电蒋介石,一直在请求蒋介石坐飞机迁往台北。5月17日,蒋介石乘飞机抵达马公岛。

陈诚接到他后,面对人们不断向台湾涌入,中间夹杂的散乱兵力以及潜伏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有可能会破坏台湾的安定。因此必须要有一些相关的措施来阻止可能会由大陆进入台湾的不安定因素。

于是,他们先是由台湾省的警备总司令司令部公布了台湾省入境军公人员及旅客暂行办法,同时,又公布了入台军公人员及旅客注意事项,相关的出入境管理措施和政策陆陆续续地发出。

虽然也引起了一些大陆籍民意代表的抗议,但是蒋介石并没有对此发表任何意见。

虽然陈诚和蒋介石之间关系比较微妙,就像薛化元教授曾经针对陈诚在台湾当权的问题中说的,陈诚随二胺在台湾省掌权不到一年,但是不管是在解决当时台湾内部存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还是在解决台湾内部可能存在威胁到国民党统治力量的问题上都十分有成效。

因此陈诚对于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后统治体制的稳定以及之后在台湾发展的基调这些问题上,都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陈诚建议蒋介石来台湾,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李宗仁再三逼迫蒋介石出国

李宗仁一直都对蒋介石在国内操控政局有很大意见,加上有一些挑事的人不断造谣,导致他们之间的隔阂日渐加深。之前在上海和平代表团到北京前,就请黄启汉转达他的意见了。他认为蒋介石留在国内对于国共两党的和谈非常不利,因此希望蒋介石出国。

李宗仁

南京的《救国报》还曾经以“蒋不出国则救国无望”等类似的标题来攻击蒋介石。尽管雷震等人非常努力地调解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的纷争,甚至还认为他们应该为蒋介石在当前的处理考虑,南京政府对于蒋介石的批评过于穿凿附会,从而导致的误会。

而那些批评蒋介石的语言尖酸刻薄,“有失恕道”。王世杰则认为一味地逼迫蒋介石出国对于国家的局势是没有一点利益的,并且没办法让东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将领接受命令。但是逼迫蒋介石出国的声音并没有变小,反而日渐增大。

直到4月1号,和谈代表张治中、章士钊等人乘飞机抵达北平,张治中还在临行前建议蒋介石出国,并分析了他出国的利弊。

首先,如果蒋介石出国,就可以避免成为攻讦目标,同时,还可以模糊实现,卸掉战败的责任,也可以减少那些一般将领对他的依赖心理。去国外也能够使他增长见识,了解到国外的形势,同时在国内也能够转移人民的观感,使人民对他产生怀念的心理。

但是对于出国,也有一些弊端,首先在军事上,国民党骤然失去军事中心,可能会产生人心涣散的状态。蒋介石的安全问题也不能得到保障。

在北平谈判出现问题时,张治中仍然致电蒋介石让他下定决心,暂时先放下国内的一切,先出国。面对当时的局势,蒋介石的态度与他们的完全不同,始终认为他们逼迫他“下野”可以,但是“亡命”不行。

但是李宗仁却一再逼迫蒋介石表态,蒋经国也曾经记录了这些。他道在38年的4月份,蒋介石在上海支撑当时危难的局势,谁知道李宗仁竟然写了一封信过来,要求蒋介石离开上海。

而在蒋介石离开上海的时候,没有说具体的目的地,当舰船到了舟山,也没有上岸,只是到舟山附近的一些小岛上去视察工作与政治环境。这段时间他们在海上一直漂泊,漂泊了十天之久。

处在这样的困境里,任谁都要心灰意冷,只有他的父亲蒋介石泰然处之,还在日记上记录:只要前进,不变其方向,即使无路处,亦可新辟道路,达到目的。在那个风雨飘摇的环境中,蒋介石正要力挽危机的时候,李宗仁突然又来信了。

据蒋经国的记载,那个时候的李宗仁不仅在桂林滞留,不会广州处理工作,还写信给蒋介石谈条件。他向蒋介石索要已经运到台湾保存的黄金,并且要求蒋介石不要再过问政事,建议蒋介石早点出国。

蒋经国

在这种内外夹击的环境里,蒋介石内心非常沉痛,因此非常坚决地回信给李宗仁,大概意思就是说要他不管政事是可以的,但是要求他出国坚决不行。

但是也很明显可以看出,李宗仁的逼迫是具有十分有用的,因为蒋介石在回信的第二天就离开了上海,转到定海以及附近的群岛进行视察,后来又经过马公岛到达台湾。

总而言之,政治环境的变化、国内时局的改变、身边人的建议以及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都可以说是蒋介石迁往台湾的原因。但是就如同蒋经国在日记中记录的那样,在和平和谈失败之后,李宗仁的再三逼迫蒋介石出国,是他迁往台湾的直接原因。

参考文献:

[1] 散木. 张其昀首提国民党迁台[J]. 晚报文萃, 2016 (5): 24-24.

[2] 肖如平. 台湾省主席陈诚与蒋介石的合作与冲突[J]. 台湾研究集刊, 2014, 1.

[3] 张小满. 毛泽东, 蒋介石, 李宗仁与 1949 年北平谈判[J]. 兰台世界, 2015, 1.

[4] 李宗仁. 李宗仁: 我当面教训蒋介石[J]. 收藏, 2009, 4.

[5] 陈红民, 傅敏. 蒋介石 1950 年在台湾之 “复职” 研究[J]. 江海学刊, 2010 (3): 154-163.

[6] 王舜祁. 蒋介石迁台下野的最早行动[J]. 民国春秋, 1998, 2.

1.《读史阅世 蒋经国日记揭秘蒋介石迁台直接原因:李宗仁再三逼他出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读史阅世 蒋经国日记揭秘蒋介石迁台直接原因:李宗仁再三逼他出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05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