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朝教育官员主要是东宫讲官,并非专职教育太子。从史料的记载可以得知,担任东宫讲官的同时,也肩负着经筵官的头衔,如毛纪,“登进士,选庶吉士。弘治初,授检讨,进修撰,充经筵讲官,简侍东宫讲读”。刘忠,“成化十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弘治四年,毛纪和刘忠都是先担任经筵讲官才被选为太子讲官,因此可以推测,太子讲官是从经筵讲官中选拔出来的,因此想要成为太子之师必须满足经筵讲官的选拔标准。“英宗初立,与士奇、荣请开经筵,豫择讲官,必得学识平正、言行端谨、老成达大体者数人供职,且请慎选宫中朝夕侍从内臣”。

选择太子讲官的核心标准

也必须是崇尚儒家经典的儒雅士大夫,不仅要学识广博,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因为皇帝相信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才具备培养未来优秀储君的能力。太子的讲官大多是进士出身,且成绩出类拔萃。如东宫讲官黄子澄“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由编修进修撰,伴读东宫,累迁太常寺卿。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

“杨守陈举景泰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孝宗出阁,为东宫讲官。时编文华大训,事涉宦官者皆不录。守陈以为非,备列其善恶得失。书成,进少詹事”。总而言之,明代太子教育虽历经变化但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太子讲学的内容和教材,也都与皇帝的经筵、日讲相差无几,不外《四书》、《五经》和史鉴书,反映明代意识形态的一致性和思想的高度统一。由于太子教育有其特殊性,因此皇帝对太子教育的控制十

太祖时曾构建完善的东宫官制

一度让朝廷大臣辅导太子以培养其治国能力,但皇权专制的本质使皇帝很快对太子的教育产生警惕,担心官员与太子结党营私,对皇权构成威胁,于是将东宫官制虚置,东宫讲官特旨简选、太子教育因此打上了明代皇权强化的时代烙印。皇帝是大明帝国唯一的裁决者,对太子教育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太子教育的成败,因此明代太子教育的成效有优有劣,既取决于太子自身的悟性,也取决于皇帝对太子教育是否重视。

经筵和日讲是专门为皇帝开设研读经史的御前讲习,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皇帝的道德素养和政治能力,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尤其是在皇权高度集中的中国古代社会,皇帝和太子的教育关乎着国家的兴衰和民众的生死,甚至帝王的个人素质直接导致“一人兴邦”和“一人丧邦”。因此,通过宫廷教育的手段培育出勤政爱民的君主,是维持一个王朝长治久安的必备条件。

经筵和日讲虽然都是为塑造君主的道德人格和治世能力而设立的,但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学习制度。其举行的时间、进讲的礼仪、教授的内容都有所不同。明朝建立之初虽未将经筵制度化,明仁宗登基之前,明太宗曾对他寄予厚望:“自今更宜夙夜勤励,读书明理,以广其智识,将来德成业就,为天下瞻仰,亦不负朕期望之意。”[1]仁宗在位期间,曾对诸臣提到:“朕青宫久矣,勤慎小心,始终不懈,又以笃实令侍诸子讲读,朝夕启迪,资益良多”。

最后

明太宗对皇长孙朱瞻基甚是喜爱,因此对他的教育也尤为重视,永乐五年四月,就让他出阁读书。他曾召太子少师姚广孝、翰林侍召郑礼等,谕之曰:“人之学问,常以先入之言为主,朕长孙天资明睿,尔等宜尽心开导。”明宣宗继位后,对自我教育更是重视。他经常与臣子们讨论治国安邦之道,纵观明太祖至明宣宗统治时期,尽管有诸多史料记载皇帝与大臣讲读,但几乎都是凭皇帝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政事的勤勉才得以维持,却始终没有将经筵制度化,规范化。直至英宗冲龄继位,正统元年二月才将经筵作为一项制度,得以延续下来。

1.《正根说历史 制度化的宫廷教育,经筵日讲制度是什么样子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正根说历史 制度化的宫廷教育,经筵日讲制度是什么样子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05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