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7.baidu.com/feed/9c16fdfaaf51f3de5387438d98c13f173b2979de.jpeg?token=6d6d1f192ed6dbea7ce323815f4f51ad)
最初记载关于楼兰这个地方的是司马迁创编的《史记》,据书中记载楼兰地处西域,现新疆境内有遗址。
提起楼兰一词,不得不提起的一定是边塞诗了。例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有李白的:“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群星璀璨。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建造了一个完整又流光溢彩的文学长河。在这条文学历史的长河中,边塞诗必不可缺。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5.baidu.com/feed/7dd98d1001e93901ae27a92c76c39bef36d196b6.jpeg?token=8de64f71d490d18903f728a33082f52d)
边塞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辽阔雄伟的风景图,肆虐在万里的黄沙、属于独特地域的风俗人情、气破长虹的凌云壮志、也有思念家乡亲人的绵绵柔情……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楼兰一词皆是敌国的代名词,那么楼兰到底做了什么呢?让中原人如此憎恨,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01夹在中间的“小松鼠”—楼兰
楼兰一词最常出现在唐代诗人手下,然而实际上楼兰是记载汉朝时期史书中的一个古国。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3.baidu.com/feed/6c224f4a20a44623bd11386f880dbd060df3d798.jpeg?token=00ccfb6be724cc510be1cb0fab7c7f26)
之所以频繁出现在唐人笔下,是因为唐朝时期盛行以汉代唐的写作习惯。
汉朝和唐朝是两个国力昌盛、万邦来朝的鼎盛王国,唐人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刻意以汉来代指一些人或者发生的事情。
虽然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唐朝时诗歌盛行,能舞文弄墨者数不胜数,其中不乏爱国诗人,借此抒发自己的满腔爱国之情,也不乏文能吟咏山河,武能征战沙场的爱国将领。
因而这不仅绚烂了唐朝的诗歌文化,也让楼兰这个小国,在中原家喻户晓,成为了诗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楼兰这一小国和汉朝的来往,主要是因为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开始密切合作。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7.baidu.com/feed/960a304e251f95ca5282fd1bc538b036660952db.jpeg?token=0d820d52c82135d33fd59112b5f74714)
不得不说在丝绸之路上楼兰是一个不容忽略、难以跨越的重镇,也就是说,想要走上丝绸之路必须经过楼兰。
楼兰的地理位置比较尴尬,坐落在中原和匈奴人中间,楼兰国力并不强盛,夹在中间只好实行“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措施”,也可谓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楼兰一国属于匈奴人管辖,在丝绸之路还未开启前,蛮横的匈奴人都会假借各种正当名义行强盗之事,楼兰国王也是敢怒不敢言。
楼兰国民遭受如此荼毒,却没有丝毫反抗的余地。还得好吃好喝的招待,因为一旦怠慢匈奴人,就会引起更大的报复。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0.baidu.com/feed/7af40ad162d9f2d3fa2c8f44a5c3451b6327cc10.jpeg?token=230f61a6318fe4cbe841a66ba1a243da)
面对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楼兰一国只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可就这样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小楼兰,如何会让中原人恨得牙痒痒呢?
02“人小鬼大”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实力雄厚的汉朝的势力也深入楼兰。楼兰国上下看到汉朝的使者和商队,带着不计其数的珍贵物品到来时,皆是两眼放光。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6.baidu.com/feed/b7003af33a87e9502949a7aa02179c4bfaf2b455.jpeg?token=498f9445a9dc75dc8f0888fc2a25ce1a)
中原的茶叶、丝绸、瓷器和经济作物葡萄等等一系列物品,西方国家毛织品、玻璃、宝石、香料等,特别还有汗血马等一系列物品,都可以在楼兰进行售卖。
楼兰这个风景优美,街道繁华,歌舞升平,美丽且神秘的地方小国,也随着处境的改变萌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俗话说:“树大招风”是有一定道理的,身怀宝藏就会引来饿狼的觊觎。面对如此富有的汉朝,楼兰王心思不再单纯,开始怀有狼子野心。
当惯了井底之蛙的楼兰王,从来不曾见识过汉朝强悍的军事实力,见识短浅地认为:
汉朝和楼兰中间隔着荒漠,并且路途遥远,要想攻打楼兰也不是一件易事,于是他扣留了汉朝派去的使者和商队,妄想吞下大量财物。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7.baidu.com/feed/14ce36d3d539b600247d6109fa7ffa22c75cb790.jpeg?token=ac251ddaef1499db8033bceba4abac4b)
与此同时,处于楼兰另一边的匈奴人,也匈奴人生出了危机感。
匈奴人担心任由汉朝继续进行商业往来,假以时日一定会危及到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惊弓之鸟的匈奴人,立即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针对汉朝的使团和商队进行杀人越货,以此来遏制汉朝的商业贸易。
无论是财力还是军事实力都处于强盛的汉朝闻及此事,怎能容忍?于是派遣军队护送商队前行。
这个繁华的西域小国,也因此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不平静,人心不足蛇吞象,楼兰终究因贪婪,让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5.baidu.com/feed/aa64034f78f0f73608a21015127a7c11ebc41379.jpeg?token=88a5095d62a3d0f64db5bb0270550d1e)
可难缠的匈奴尚未使中原人愤慨,为何对小小的楼兰,会如此恨之入骨呢?
03觉醒的狮子
不知可谓的楼兰,在尝到一点甜头后怎么可能轻易收手呢?又一次故技重施时,碰上赵破奴将领,亲自率领数百优良骑兵作为先行,不出意外的,楼兰国失去了他们的国王——楼兰王被俘虏。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4.baidu.com/feed/91ef76c6a7efce1b5e1b1065a17e3cd6b48f6521.jpeg?token=b3c5d67ef5d7c2de58cb4343681b88e3)
事已至此,已成定局的楼兰王,这一次清晰地认识到,汉朝这头沉睡的狮子是不能招惹的。
面对强军压境,楼兰王不得不向汉朝奉上归顺大旗。汉朝以绝对的实力,让楼兰国以及匈奴人,认识到了汉朝的国威不容挑衅。
然而楼兰注定是无法诚心归顺的,毕竟它是一只夹在两尊大佛之间可怜又可恨的小松鼠。
楼兰王殚精竭虑地思来想去,也无法破解这种局面,于是只好把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分别送入汉朝和匈奴人中当人质,从而获得短暂的和平。
难道楼兰王不清楚这是饮鸩止渴的法子吗?不,他十分清楚,只是他更清楚,楼兰只是一个小国,难以与汉朝的匈奴抗衡,不得不俯首称臣罢了。
楼兰的地理位置太过特殊,两位大哥随时都能吃掉这小小的楼兰,同时楼兰也很难得到两位“大哥”其中任何一位的庇护,因为无论是那一方,都不可能完全避免,楼兰免受另一方的骚扰。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7.baidu.com/feed/d000baa1cd11728bf1df976ddbd30cc6c2fd2c42.jpeg?token=2f0d7a110524683a59f59e309213449c)
楼兰归顺却又左右摇摆不定的态度,无疑惹得汉朝不满,只想一举端掉楼兰这区区楼兰小国。
无奈的是楼兰这个小国家关系到丝绸之路,权衡利弊之下,还是发展经济和国家势力比较重要,所以留得楼兰苟延残喘。
可是堂堂大汉王朝,却因一个小国而如此忍气吞声,实在让人不爽,于是楼兰也成为汉朝人心中的一根无法拔出的刺。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3.baidu.com/feed/8cb1cb13495409233aca81d186771e01b2de49b2.jpeg?token=50ca0a7e58d877aa42227264fd51b9d2)
汉朝人就把灭掉楼兰,当成了一种求而不得的执念,于是就流传下来了“破楼兰”、“斩楼兰”的说辞。
04结语
正是因为汉朝的国力强盛才能威慑了野蛮的匈奴人,压制了朝秦暮楚的楼兰,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思及此,不得不感叹一句,国力强盛的汉朝拽起来太带感了。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少因为自身落后就遭受欺凌和压榨的经历,无疑告诉了我们自身强大很重要,靠自己是最靠谱的。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7.baidu.com/feed/4bed2e738bd4b31cdf6876ba93f9e8779e2ff817.jpeg?token=0968d00be777d99fe29a5ff1ec9a5622)
布莱希特曾说:“不管我们踩什么样的高跷,没有自己的脚是不行。”
留在我们脚下的还有很长,希望我们都能永远无畏无惧,勇往直前。成为自己的底气和力量。
1.《青黛话史 弹丸小国楼兰,为何会惹得中原人震怒,“不破楼兰终不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青黛话史 弹丸小国楼兰,为何会惹得中原人震怒,“不破楼兰终不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06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