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即位时,国库实际存银只有6万余,远不如一些大户人家的积蓄(光胡雪岩的个人资产就有2000万两)。

同治时,清虽然已过盛世,但毕竟还未到油尽灯枯之时。

要知道,即使到了30多年后,慈禧六十大寿时,朝廷还考虑拿出3000万两银子的专款来大办特办呢!

那么,为何就同治这么穷呢?

大清国库的原系统

入关之初,天下未定,清倾全力入主中原,连年征战,基本上有多少花多少,基本上没有太多储蓄。

顺治时期,国库最少在20万两存银。

康熙时期,随着统治的稳定,国库充实起来,到康熙五十八年时,国库银子已达4400万两。

康熙晚年,准噶尔再起。大清在青海、西藏、漠北等地连续用兵,路途遥远,耗费巨大,到康熙趋势时,国库又只剩下800万两了。

雍正即位后,大力整顿财政,又通过“摊丁入亩”等政策鼓励生产,使国库迅速充实起来。到雍正九年时,国库存银达5037万两!

乾隆时,清达到鼎盛,乾隆三十九年时,国库存银达到7390万两,即便乾隆晚期连连对外大举用兵,其库银也保持在6000万两以上。

总体上,大清在早期的财政是稳定发展的。

在当时的财政收入中,“地丁”占到了7成以上,其余盐课、关税、杂赋属于从属地位。

在当时的财政支出中,最大额的支出是军费。而鸦片战争前,清帝国的国防形势尚可,对于用兵时机、规模,基本上康熙乾隆自己能把控。

自三藩之乱后,内地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农耕经济稳步发展,财政收入也稳步增长,康雍乾多花一点,库银就相应少一点,基本上是“定额”,整个系统相对稳定。

可是,很快,系统失灵了。

原系统失灵

随着鸦片输入增多,大量白银流出。

自1807年以后,白银越发稀缺,出现了“银贵钱贱”的情况。

官府按照原先的比例收钱,收完后,需换成银上缴朝廷。

可是,银又涨了,同样的钱,换不到足额的银。

因此,各省拖欠税收的情况日益严重。“税金不能入库”,国库空虚。

而这,只是恶性循环的开始。

朝廷收不齐钱,自然要催促地方,地方只好加紧盘剥,导致“官逼民反”。

朝廷要镇压造反,就需要更多的钱···

恶性循环。

而系统的失灵,还不只是在农业领域。

由于当时老百姓日常的生产、生活资料多是以钱结算,商人、手工业者卖出商品,收的都是钱,却也要按照银来纳税。

所以,手工业者、商人也都无利可图,生活困难,要么放弃本行回到农村,要么偷税漏税,否则根本无法生活下去。

因此,不仅仅是丁银,就是关税、杂赋等税收也在急剧下降。

原先运转良好的旧系统,如今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自1840-1849年,清朝收入3.9亿两,支出4.64亿两,赤字7000余万两,已进入“坐吃山空”模式。

到道光去世时,清户部存银只剩下900万两。

接下来,他们迎来了致命一击。

太平天国对旧系统的致命一击

给旧系统致命一击的,是太平天国。

太平军起兵后,迅速壮大。

到1853年时,大清在耗费了巨额军费后,得到的结果是:太平军攻占了以南京为中心的富庶之地。

这一年,咸丰看了看国库:“部库仅存正项待支银二十二万七千余两”,能支配的实际银两只有22万7000余两了。

而据当时清军间谍汇报:对面的太平天国国库,已达1800万两!

要不是太平天国自己不靠谱,大清这时候就该完了···

然而,最沉重的打击才刚刚开始。

1860年,大清再遭受两次沉重打击。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北京条约》签订,大清割地赔款,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李秀成等人发起东征,富庶的苏南、浙江悉数被太平军占领,并在接下来的战乱中遭到近乎毁灭性破坏。

因此,大清国库,也就在这时候进入到了史无前例的寒酸阶段。

咸丰八年到同治三年,国库实际存银仅6万多两!

新系统逐步确立,使清续命

太平天国失败后,反清运动陷入低谷。

然而,如果仍然按照老系统,不需要别人来,清帝自己能把自己穷死。

不过,新系统,使清得以续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以及清有识之士“求强”、“求富”,清的工商业得到了相当发展。

厘金,原本是清为镇压太平天国临时之举,但随着国内贸易的发展,厘金收入大幅增加。

而在英国人赫德等人完善海关制度以及中外贸易的发展,关税收入也大幅增长,到清帝国灭亡前,关税总额比鸦片战争前增加了近百倍!

因此,清帝国的财政收入开始迅速增长。

有了钱,就办海军、兴洋务,看起来有中兴之像。

一不小心,这位险些穷死的同治,还留下了一个历史名词:“同治中兴”。

然而,这只是“纸糊”的中兴。

“纸糊”的中兴

稍微缓过一口气,大清统治者就“得瑟”了。

1872年,刚刚渡过“窘迫”日子,同治大婚,朝廷令各省添京饷100万两。

1887年,光绪大婚,慈禧令户部县拨银200万两解交礼仪处。

而在举世闻名的慈禧大寿中,清廷居然准备要拨出3000万两专项款来!

而外战的失败,则使清“再多钱也不够花”。

《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不计利息,都需要6.5亿两赔款!

更“纸糊”的是:所谓财政收入,其实自己可支配的并不多。

关税为英国人所控制。

每年的关税收入,先以一部分用于支付赔款。

此外,剩下的钱,赫德也没有义务全部给朝廷。

而其他各类税收,许多也在借外债时被抵押给了洋人。

因此,表面上大清的财政收入急剧膨胀,但是实际上“库储一空入洗”。

辛亥革命爆发后,洋人支持袁世凯。

英国人扣留了关税,洋人也不再给清廷贷款。

袁世凯“苦恼”地说:要平叛就要钱,可是洋人不贷款,没有钱,如何镇压?

大清亡了。

清代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旧有的经济体系崩溃了,建立在旧有经济体系上的财政系统也无以为继了,所以,到同治即位时,国库空空。

新的财政体系,使清帝国得以延续,甚至即位时窘迫不堪的同治还给历史留下了以自己年号命名的“同治中兴”。

然而,所谓“同治中兴”,是以“半殖民地化”为代价的。大清,终究被历史所淘汰。

1.《鲜花畅谈历史 大清最穷的皇帝,继位时国库只剩10余万两,他是哪位皇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鲜花畅谈历史 大清最穷的皇帝,继位时国库只剩10余万两,他是哪位皇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08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