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海地已故总统莫伊兹。/IC photo
这是海地时隔106年后再次发生在任总统遇刺身亡之事。
1915年7月28日,海地前总统让-维布伦·纪尧姆·桑(Jean Vilbrun Guillaume Sam)因为下令杀死167名政治犯,被愤怒的民众从法国大使馆中拖出处死,并肢解示众。
在两任总统遇刺间的一个世纪,海地经历了重重磨难:外国势力长期干预,军事独裁引发暴政,再加上频繁的政变、冲突、暴力,以及大地震、强飓风和霍乱等灾害轮番来袭,可以说,海地的危机从未停止。
而莫伊兹突然遇刺身亡,更是为海地危机全面爆发敲响了警钟。
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为独立“还债”122年
海地当前的危机和其历史上痛苦的挣扎不无关系。
位于加勒比海北部、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的海地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492年被哥伦布发现,此后先后被据为西班牙和法国殖民地。
1791年至1804年,海地爆发了反对殖民统治和奴隶制度的革命。最终,海地于1804年1月1日正式宣布独立,成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第一个宣布独立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共和国。
海地革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个加勒比国家成为第一个废除奴隶制的现代国家,也是第一个由黑人奴隶成功革命后建立的国家。
资料图:海地太子港的贫民窟。/IC photo
但是,海地的独立付出了严重的代价。法国于1825年提出,海地必须支付1.5亿法郎的“赔偿金”,才愿意承认海地的独立。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海地历史学家玛琳·道特(Marlene Daut)解释称,法国要求的这笔资金是为了“补偿殖民者的损失”,而“海地若是拒绝毫无疑问将引发战争”。
迫于压力,时任海地总统让-皮埃尔·布瓦耶(Jean-Pierre Boyer)同意分五期支付这笔资金。道特称,法国要求“赔偿金”的举动“不是外交……而是勒索”。
学术新闻媒体“The Conversation”指出,这笔资金让年轻的海地共和国欠下巨额债务,海地花费了122年——也就是直到1947年才最终还清。
美国迈阿密大学法学教授欧文·斯特兹基(Irwin P. Stotzky)曾是海地首位民选总统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的律师和顾问,并在海地前总统勒内·普雷瓦尔政府担任过顾问。
他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海地革命前曾是美洲最富庶的殖民地之一,但是殖民历史、种族主义、奴隶制等问题成为海地乱局的根源。而且很不幸的是,即使结束殖民历史、推翻奴隶制,海地面临的外部局面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事实上,在海地独立后的第一个世纪内,法国、美国等国家控制了海地的经济命脉,让海地背上了巨额债务,其自主发展举步维艰。19世纪中后期,海地政变频繁、总统不停更换,整个国家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美洲和加勒比研究中心秘书长王鹏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海地脱胎于殖民地社会,在独立之后主要吸收西方的内政外交体制,却缺少支撑这套体制的社会基础。
此外,海地长期面对外部列强的干涉,一直充当世界体系之中的外围角色,无法实现自主发展,这是海地长期处于政治、经济、社会危机中的历史性根源。
美国:海地背后的“幽灵”还是“救世主”?
殖民地历史让海地的发展之路开局艰难,而美国等外国势力的干预某种程度上直接破坏了海地自主发展的能力,让海地的危机愈演愈烈。
当地时间7月9日,海地太子港集市。/IC photo
事实上,在过去百年的海地之乱中,美国的身影一直若隐若现存在着。
1804年海地独立,成为西半球第二个独立共和国,仅次于1776年独立的美国。但是,由于担心海地推翻奴隶制会推动美国领土上黑人奴隶的反抗,美国直到1862年才承认海地独立——这一年,时任美国总统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进入20世纪,美国对海地这个“后花园国家”的干预逐渐明显。
1915年,海地前总统让-维布伦·纪尧姆·桑遇刺身亡后,美国时任总统威尔逊下令当时正停靠在太子港港口的美国海军占领海地首都太子港,随后控制了海地全国。其理由是,为了维持海地的和平与稳定,同时避免德国入侵海地。
此后,美国对海地的军事控制持续了19年,直到1934年美军才撤出海地。
专门研究海地经济的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人类学家文森特·朱斯(Vincent Joos)指出,在此期间,美国控制了海地政府,制定了海地的经济社会政策。然而,虽然声称将帮助海地吸引海外投资、发展经济,但最终受益的只有美国自己。其间,海地大量财富流入美国,而其本国经济则遭受重创。
美国军队虽然撤出海地,但其对海地政治、经济强大的影响力仍在。
据新华社报道,1971年到1986年间,由美国扶持的军事独裁者让-克洛德·杜瓦利埃执政期间,美国农产品在几乎没有关税的优待政策下大量流入海地,彻底摧毁了海地原本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结构,海地经济衰败愈发严重,自主发展能力被进一步削弱。
拥有1000余万人口的海地逐渐沦为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