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战役从战役规模和战术水平来看,无法与之前的豫东战役相比,但济南战役的部署和实施却比豫东战役复杂得多。自1947年华东野战军七月分兵后,西兵团在粟裕的指挥下转战豫皖苏,与刘邓、陈谢共同经略中原,华野东兵团在许世友、谭震林的指挥下在山东半岛牵制大量敌军,1948年初韦国清率二纵南下加入苏北兵团,因此华东野战军在过去一年里是长期处于分兵的状态。

1948年7月粟裕指挥的西兵团从豫东战场撤出,大部转入鲁西南休整、一部转入睢杞以北,不久中央致电华野祝贺豫东战役取得的成就,同时建议山东兵团许谭部攻占兖州之后应向济南进攻,吸引邱清泉、黄百韬兵团北上,然后寻歼一部。此前山东兵团已消灭胶济线上的整编三十二师3万余人、整编四十五师4万余人,7月份解放兖州,济南周边300公里被解放军完全控制,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城,为解放济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中央的意图是“分散敌军,保证华野主力休整”,豫东战役华野主力损失3万多,四、六纵纵已基本失去战斗力,如果此时两大兵团在鲁西南会和可能会促使邱黄兵团抱团,不利于下一步分割歼敌,中央指出要达到这一目标“似以许谭部攻击济南最为有效”,起初该电报还是以征求意见的口吻,不久中央一连七封电报,催促华野许谭部北上攻济,必须于10日内解放济南;粟裕拿着中央的电报心里思绪万千。

豫东战役后粟裕对当前战略形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针对济南问题他有更深层的见解;济南作为徐州的门户,解放后华东野战军便可长驱直下无后顾之忧,为南线歼敌创造有利态势;另一方面济南作为国民党在山东最后一座重镇,政治和战略意义重要,蒋介石绝不会坐视不管,驻守济南的王耀武有11万兵力,南线徐州方面有邱清泉、李弥、黄百韬三个兵团,机动兵力17万,如果北上增援济南,解放济南势必会演变成一场规模比豫东战役更大的军事决战。因此无论是从战争发展趋势还是敌我态势上,要解决济南问题必须集中更多的兵力、作更充足的准备;此时华野主力尚未从豫东战役的损失中恢复元气,部队分散在豫皖苏、苏北等地,集结尚需要时日,仅靠山东兵团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另外,要完成部队休整的目的也并非只有一条路,山东兵团与华野呈犄角之势分布,谅敌军也不敢轻易进入鲁西南。

粟裕将此看法同华野陈士渠等人沟通后上报中央,建议“我们与山东兵团争取时间休整一月,然后协力攻打济南,并同时打援,争取消灭邱兵团大部,只要攻占济南便能将战局迅速向南推进,今冬攻占徐州之计划似有极大可能。”历史已证明粟裕的对解放济南的军事定位完全符合解放战争走向,周恩来曾说过:“济南战役是三大战役的开端”,其根本意义便在于此。自豫东战役后中央对粟裕的军事建议非常信赖,不久粟裕这封电报便得到了认可,中央指出:“你们决心进入休整是正确的”。

1948年8月上旬,粟裕率领华野指挥机关转到曲阜,与华野副政委谭震林汇合,并召开了华野前委扩大会议,这此会议目标是统一解放济南的指导思想、调整华野各部会合后的内部关系、制定攻城战的具体部署。在战役部署上粟裕公布了中央攻济打援的作战方案;以前解放军在军事和技术上长期处理劣势,攻城打援主要以打援为目的,如今华野总兵力首次超过了国民党在山东战场可能部署的总兵力,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为了促使南线决战的到来,粟裕在会上强调,对于济南不仅要完全解放还要成功歼敌援军一部,中央要求对济南即要真打,但更要集中绝对的主力用于阻援和打援,并为此作长期攻城的准备。

作战思想确定了,作战部署方面粟裕与许世友产生了意见分歧,许世友认为当以攻城为主,兵力使用上当以侧重于攻城部队,粟裕主张在满足攻城需要的前提下,当集中优势兵力准备打援,只有如此才能为攻城提供更多的时间,双方各执己见,在前委会议上激烈讨论。最后中央致电许世友,详陈攻城与打援的辩证关系,虽然以攻城为主,但兵力使用却要以打援为主,绝对保证攻城的安全和打援的成功,最终在中央的介入下,兵力使用问题得到解决,但困难还不止这一点。

关于济南战役的分工问题,中央早已明确,攻城兵团由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指挥,打援兵团由华野司令部指挥,整个战役由粟裕统一指挥,指挥关系非常明确,但在具体的进攻方向上许世友有不同意见,粟裕主张将进攻重点放在西线,理由是控制机场掐断王耀武的空援,同时给吴化文部以重大打击,促使其主动投降,事实证明这种方案更加有效,但许世友不甘心做配角,硬是把粟裕的要求的“助攻”打成了“主攻”,一夜之间便拿下了济南东面的门户茂岭山和砚池山,加速了战役步伐。

国民党对济南的态度是坚持固守,蒋介石曾向王耀武保证援军会及时到达,为此王耀武还向蒋介石讹了一师,不过刘峙给打了个折,只送了一个旅,看来国民党内部对固守济南不报多大希望;王耀武回到济南后虽然加强了防御并做了大量政治工作,但背地里却在偷偷安排后路,战斗打响前还通过无线电话跟南京的家人联系,此段内容被黄前来增援的黄百韬监听到,他对身边人说:“此行必是白忙一场了”。

打攻济南是在我军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准备的,因此时间和空间相非常富裕,战前攻城部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训练,在爆破、穿插等方面下了功夫,9月16日野司下令开始进攻,按照粟裕的部署,进攻分为东西两线钳形进攻,又以西线为主、东线为辅,但开战后东线打出了主攻的气势,打乱了粟裕的部署,不过也同样打乱了王耀武的部署,把他在西线部署的两个旅又掉回了东线,随着战斗的进行,王耀武也搞不清哪边是主攻;另外,吴化文见到华野的气势后主动投降,减轻了西兵团的压力,使攻城部队迅速占领了机场,王耀武见失去了空援也有些乱了阵脚不断向徐州方面请援。

杜聿明是国民党中颇有大局观的将领之一,济南战役开始后便迅速集结三个兵团北上,杜聿明让王耀武坚持15天,增援部队便能推进到济南城下,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解放军攻城太猛烈了,白天黑夜不停攻击,甚至连坦克都用了,最终只用了8天就攻下了济南城,而此时南线援军还以龟速向前推进。

济南战役虽然歼灭王耀武守城部队八万多,但却有一个遗憾,战前制定的打援目标没有实现,杜聿明得知济南失陷后命令部队迅速后撤返回了徐州,沿途埋伏在运河两侧的十多万解放军没用上,粟裕精心策划的方案虽然迎合了敌增援情况,但最终无用武之地,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和前线指挥员是什么态度呢?从现有的资料分析,粟裕对攻城应该有必胜的信心,要不然也不会以仅仅多于守城之敌3万人的兵力负责攻城,兵法云:“倍则攻之 十则围之”,之所以将主力放在打援上,还是想策划一起豫东战役规模的歼灭战,完成年初中央制定的消灭第五军的计划。

攻城节奏太快了也是打援落空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粟裕部署西线主攻、东线助攻,打仗以勇猛著称的许世友不甘心作配角,致电聂凤智要求最先攻入济南城,经过一夜的激战便拿下了茂岭山和砚池山,此两处号称济南门户,王耀武自以为可以守半个月,王耀武的参谋长被捕后同样称此两地失守是济南迅速陷落的主要原因。

济南作为吸引南线的敌援的重要砝码,在敌还未进入阵地前便攻占,援兵还会继续向前吗?兵法有云:“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此前豫东战役时,中央命令山东兵团向兖州进攻以吸引牵制黄百韬兵团,后者还未进入阻援阵地山东兵团却撤了对兖州的包围,从而使黄百韬提前脱离战场并过早地进入了豫东战场,使华野压力大增,不了解中央的战略部署,不明白上级指令的战役用途,只是一味地向前冲怎能驾驭大兵团作战,怪不得豫东战役后陈士渠对山东兵团大为关火。

错过了打援,未能削弱徐州力量,致使华野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压力很大,相反如果济南战役能歼灭黄、邱兵团一部,则南线决战之压力将大大降低,这也是为何粟裕一直强调济南战役事关南线决战的原因;针对山东兵团的两次“失误”,济南战役后中央致电华野:“华野此次战役(济南战役)后,必须有一时期休整,那时拟请陈毅同志回至该部,帮助粟裕对内部关系加以调整”,让陈老总回华野其用意不言而喻,虽然后来陈毅没去,但中央派饶漱石去华野,不久后山东兵团进行了改组。

1.《从武德年说起 济南战役没达到粟裕目标,山东兵团攻城太快使打援落空,战后重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从武德年说起 济南战役没达到粟裕目标,山东兵团攻城太快使打援落空,战后重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10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