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2.baidu.com/feed/34fae6cd7b899e51f856fdaa7a171d3bca950de9.jpeg?token=5d6fe82b34c3d09477aac3d036431229)
朝廷派来了带兵的统领,却没带来亏欠许久的军饷,淮军旧部们的抱怨声音此起彼伏,立马将袁世凯围住了。
马三俊到底是淮军元老,又是李鸿章的心腹之人,眼见袁世凯镇不住场子便立马站出来控制局面:
“听我说,听我说,袁大人有饷,不是给你们的!”
这句话一出,邱四毛骂骂咧咧地出现了。马三俊当然知道,邱四毛并非骂得自己,而是针对的袁世凯;只是,马三俊更知道此时正是袁世凯“杀人立威”的好机会;为了稳住局面,更为了避免邱四毛成为袁世凯立威的第一血,马三俊上去就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大耳光。
邱四毛懵圈了,委屈说道:
“三哥,你怎么伺候他呀!”
马三俊一听,这小子是生怕自己命长啊,还得继续打。一边打,还一边喊道:
“好好给我看清楚,他是袁大人。李中堂保谏,太后她老人家金口玉牙点将,专管你的!”
这句话就是在告诉邱四毛,更是在告诉这帮淮军旧部:今日的袁世凯已经今非昔比,千万别当出头鸟!
只是,马三俊毕竟是血性汉子,邱四毛一句“你怎么伺候他”无疑也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这个问题必须回答;更重要的是,他要想救下邱四毛还需要另外的说明。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6.baidu.com/feed/c75c10385343fbf209673efa87ce0e8867388fdd.jpeg?token=07993c5951b3187c6093034af893bd95)
一脚踢倒邱四毛后,马三俊继续喊道:
“你给我听着,我马三俊奉李中堂之命前来袁大人军前效力,临行前,中堂大人再三嘱咐,要我马三俊像孝敬他老人家一样孝敬袁大人!中堂大人还说,邱四毛是个混账,他是知道的!”
好了,邱四毛的问题回答了,自己的面子找回来了;更重要的是,马三俊还强调了李鸿章对邱四毛品行的熟知,也就等于告诉了袁世凯:这是李中堂的心腹旧部,一直都是这个德行,请手下留情!
只是,要想救下邱四毛,帮袁世凯稳住场子还需要最后一步,那就是让邱四毛和众将领下跪认错。
就邱四毛的脾气秉性而言,直接让他下跪认错基本不可能;马三俊虽能控制局面,但还不具备命令众将领的威信。于是,趁着局面被暂时控制的当口,马三俊又点名了姜正贵:
姜正贵呢?中堂大人还说,姜正贵可是个规矩老成的人!
注意,姜正贵资格老、地位高、影响力更大,只要压制住了姜正贵,就等于压制住了所有人。搬出李鸿章,压制规矩老成的姜正贵,姜正贵必然惶恐认错;只要姜正贵下跪谢罪,其他人就都会臣服。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2.baidu.com/feed/9358d109b3de9c82682a3e2e5431440218d84379.jpeg?token=df77fb26b7b577a4c3af89f62babd816)
好了,局势被控制住了!这个时候,再给出一道“有过即改,本官不会追究”的赦令,主动权成功转移到了袁世凯的手中。
有人说,马三俊一介莽夫,全无权谋智慧,才会被袁世凯当成了投靠荣禄的“投名状”;仅就这段表现而言,此言欠妥,他只是没玩过袁世凯而已!别忘了,在袁世凯崛起的过程中,,他几乎是全程开挂,无人能敌!
马三俊控制住了局面,接下来轮到袁世凯出场立威了!
第一步:明确自己背后那些无人能惹的后台
“经李中堂、荣中堂举荐,蒙皇上和太后的恩准,朝廷这次派袁某来小站,是想以驻扎在这里的淮军旧部为底子,淘汰整治,操练出一支新式的陆军。诸位,这可是我大清自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举措,也是诸位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希望诸位和袁某精诚合作!”
李鸿章,淮军创始人,这帮淮军旧部的旧主;荣禄,新式陆军的最高统帅,这帮淮军旧部的新主;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更是不用多说;面前这位新军统领的任命,乃系四人共同运作的结果,背景强大如斯、后台强硬如斯,谁人敢惹!
同时,袁世凯还强调了新军训练过程中的“淘汰整治”,这个关键点的作用何在,我们来看袁世凯的第二步!
![](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5.baidu.com/feed/63d0f703918fa0ec797590c71f279de63f6ddb87.jpeg?token=f61a1bb6493ef779cd6e7765502b8a49)
第二步:明确自己手中的砝码
“我知道,我知道你们关心的是军饷,不过实话实说,我袁某赴任之前龙门也跳了,狗洞也钻了,使出了吃奶的牛劲才搞到了这足额的兵饷。不过,刚才马三俊兄弟已经说了,圣谕凿凿,军饷乃新军专用,与旧部无干!”
所谓“手中无米难引鸟,手中无钱难聚兵”,袁世凯手中的足额军饷就是权威性的最有效保障。但是,袁世凯还强调了这笔军饷“乃新军专用,与旧部无干”;再加上袁世凯刚刚强调的“淘汰整治”;两步举措合起来就是完美的竞争机制,而掌握着裁判权和决定权的袁世凯,自然就拥有了权威。
只是,竞争机制的保障是严格的赏罚制度,罚,先放一边;袁世凯现在的目的是激励众将士积极参与到这个竞争机制中。所以,袁世凯必须先让他们看到“赏”的力度和诱惑。于是,袁世凯下达了这样一道命令:
“诸位,这点儿意思是我袁某个人给大家的见面礼,不在诸位的俸银之列,每人八百两,诸位千万别嫌少啊!”
啥事都没干,每人先给了八百两见面礼,袁世凯的豪气可见一斑;这种豪气对于拖欠军饷的众将士而言会造成多大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无人敢惹的后台,诱惑十足的军饷,此时的袁世凯已经完成了掌握军队的基础搭建;接下来,就是袁世凯强调规矩、树立权威的阶段。
![清朝那些人 走向共和:“小站练兵”的袁世凯,只用3招,便树立了绝对权威](https://www.lu-xu.com/pic.php?url=https://pics4.baidu.com/feed/37d3d539b6003af37e89f5680d9a02541038b63b.jpeg?token=26e954eb2d1a8ae30caa2e7fd87dc8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