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保持低调严谨的态度是绝对不会错的。所以,在《星球大战》导演瑞安约翰逊指导下,《007大战皇家赌场》主演丹尼尔克雷格《美国队长》主演克里斯埃文斯联袂精彩执导豆瓣评分8.3分的年度口碑新作《利刃出鞘》的影评时,我最大化的客观还原和解读这部电影的故事结构、隐喻和内部逻辑,仅在文章末尾讲述我个人的感想,是剧情投影化的核心。客观地介绍电影,真实地说感情,说出所有意见
《利刃出鞘》11月30日正式在国内院线上映,基本与北美市场保持同步,影片的中文译名让观众更自然地联想到军旅或英雄主义题材电影(国内确有一本同名军旅小说),然而实际上这却是一部带有阿加莎式风格的悬疑烧脑电影,并因为不断反转的剧情及大胆突破的玩法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19年十佳电影”(第7名)。
整部电影由安娜·德·阿玛斯饰演的护工玛塔作为引线串联起所有剧情与人物,她在富豪小说家哈兰·斯伦比85岁生日的第二天清晨发现他在书房里离奇自杀,知名侦探贝努瓦·布兰克(丹尼尔·克雷格饰演)受到匿名委托与当地警察一起展开案件调查,因为案件发生前一晚是死者的生日宴会,因此参加该宴会的所有人都被列为嫌疑人,这其中就包括商界精英大女儿琳达·罗宾逊(杰米·李·柯蒂斯饰演)和她的窝囊丈夫莫里斯·布里斯托(唐·约翰逊饰演)及浪荡公子哥的儿子兰森·罗宾逊(克里斯·埃文斯饰演)一家,管理父亲小说版权的儿子杰克·布雷斯勒(迈克尔·珊农饰演)以及独自抚养孙女的儿媳乔妮(托妮·科莱特饰演)。
多人物的设置加上悬疑的剧情,让观众们难以快速融入电影本身,我们在这里就以每个嫌疑人的身份为标签,将他们标注为:护工、大女儿、女婿、孙子、儿子和儿媳。女护工率先发现死者,侦探介入调查,并与以上嫌疑人逐个单独交流案发时的经过。
整部剧情的第一个反转就来自侦探反复试探下各子女间的互相爆料(体现了人性在面对诱惑和威胁时的自保和出卖),父亲是整个家族的支柱(经济来源),因此表面来看儿女们并不希望父亲离世,因为在不清楚遗嘱条款的前提下对于自己没有明确清晰地好处。
在老父亲生日会的结束后,当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讨论移民问题时,老父亲在书房里告知自己的女婿,他掌握了女婿出轨的证据并警告要将这件事告知自己的女儿;随后又通知自己的儿子将收回自己著作版权的经营权,这意味着儿子将无所事事;同时她又发现儿媳一直在骗取自己支付给孙女的高昂学费并警告说不会再支付这笔费用;最后还不忘关起门来跟自己的孙子大吵了一架并让每个人都听到。
我们都懂得这是电影的艺术加工,目的是剧情的推进和演变,但也不得不感叹这位老父亲真的是“实力作死”,谁都要“招惹”一遍。因此电影到了这里看似和睦的家族中,突然出现了多个的犯罪嫌疑人,每个人似乎都有理由将老父亲置于死地。
那么侦探又是如何发现每个人身后隐藏起来的杀机呢?导演给贯穿整部电影的护工玛塔增添了一个“只要说谎就会呕吐”的技能(个人并不觉得巧妙),侦探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自己的种种猜测一步步证实。
然而《利刃出鞘》与其他悬疑电影将杀人凶手放置在电影结尾的手法不同,将每个人物的犯罪动机介绍完毕后直接点出了杀人凶手本人,并且还原了犯罪的全部过程。
此时电影只播出了一半时间,那么剩下的时间电影还将讲什么?难不成还会出现反转?
人死不能复生,原本父亲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各位子女并没有表现出质疑,毕竟在自己身上的秘密被发现后,父亲离世的同时也意味着自己的丑闻从这个世界消失了,还能瓜分父亲遗留在的巨额财产,因此子女们并未表现出太多悲痛,然而剧情的二次反转又出现了,因为遗产全部留给了护工玛塔。
在文章开头我强调说护工玛塔是引线贯穿整部电影的剧情和人物,那么导演和编剧将富豪作家的遗产由护工继承这样的剧情设置是否突兀或不合逻辑呢?在笔者看来能够接受且一直都有铺垫。
影片开头,在玛塔因配合警察调查从家中返回庄园时,门外的警察询问她是否是那位女仆时,由凯瑟琳·兰福德所饰演的孙女梅格·斯伦比非常气愤地纠正警察说:她是哈兰爷爷的护工,更是他的知心朋友。这一剧情是对玛塔身份的说明,更是对她能够成为财产继承人做了铺垫。
当然知心朋友仍然无法与血浓于水的亲情相抗衡,于是编剧设置了第一次的剧情反转,让老父亲发现每位子女背后的丑陋勾当,从内心对他们失望,转而因为护工玛塔的陪伴和开导,从而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了玛塔而非“寄生虫”子女们。
玛塔是位非法移民者的女儿,表面上庄园里的每个人都对玛塔关爱有加,然而当遗嘱宣布玛塔为合法继承人时,每位子女的丑恶嘴脸立刻显现,对这样的结果质疑甚至对玛塔进行污蔑,就连电影开头在玛塔被警察误认身份时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的孙女,也在得知遗嘱结果后无法接受并将玛塔非法移民的母亲供了出来。
或许正是这种上流社会对于贫民阶层天然的歧视以及反映出移民问题的社会现象,从而将这部悬疑题材电影得以升华。
电影开头护工玛塔端着一个杯身上印有“MY HOUSE,MY RULES,MY COFFEE”的杯子发现了死者,电影结束护工玛塔手握咖啡杯站在二层平台俯视各位子女,刚好双手遮住了“MY RULES和MY COFFEE”只露出“MY HOUSE”一词也体现了贫民阶层对于上流社会的讽刺。
不得不说,此次饰演侦探的丹尼尔·克雷格与饰演死者孙子的克里斯·埃文斯均呈现出了与以往角色反差非常大的精彩演绎。
作为新一代的詹姆斯·邦德在《007》的多部电影中,丹尼尔·克雷格更加突出人物的硬汉角色,也因为这个角色获得了第18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中的动作片最佳男主角。此次在《利刃出鞘》中他饰演一位带有怪异口音的侦探,整部电影中没有卖弄聪明和睿智的成分,相反偶尔会突然脱线,更多地表现出人物可爱及神经质的一面。
更为颠覆的则是此前在《美国队长》饰演美队的克里斯·埃文斯,此前因《美国队长2》获得过第41届美国人民选择奖最受欢迎动作片男演员的克里斯·埃文斯,此次在《利刃出鞘》中则给观众呈现了一个浑身泛着油腻、轻佻、恣肆气息的浪荡公子,在古典风格的电影格调下,很多观影者起初甚至都没有认出这位形象大变的美队来。
整部电影采用故事推进+记忆闪回的拍摄手法,在案情推进的同时用玛塔的记忆还原事件的“真实”情况,在了解整件凶案的过程中,让观众对于阶层矛盾、移民问题产生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让观影者明白“看到的并非真实”。电影的题材分类中出现了“喜剧”,但这绝非中国式的喜剧电影,而是一部美国黑色喜剧风格电影,你不见得会因为人物、台词与剧情而发笑,但或许你会深思、启迪和颠覆。
从网友的评论来看也大都以“精彩绝伦、阵容强大、年度佳作”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对于此部电影的观后感。
然而此部电影并未让我有太多惊喜,我经常撰写书评,其中最为强调的一点是:不要因为别人的喜恶磨灭了自己读书的兴趣。
这个社会是分层的,这里的分层指的是方方面面的认知分层。首先关于此部电影《利刃出鞘》这个中文译名我个人认为并未走心(观影者只看片名会联想到其他题材),相反其他地区的译名《致命遗产》、《锋回路转》等都更加贴合剧情和被大众所理解与接受。
其次我不是《007》和《美队》系列电影的粉丝,因此对于剧中两位大咖人物形象塑造的反差感感受并不明显,也因此少了一些感性观感更多的是理性视角。无论是丹尼尔·克雷格饰演的侦探,还是克里斯·埃文斯饰演的公子哥,均未突破和颠覆我在以往美国电影或美剧中类似人物的形象,这也可以理解为剧情大于人物,这样的解读两人的表演均是合格的。
既然悬疑题材电影更为看重剧情,那么该部电影的剧情是否让我大呼过瘾以及出奇意外呢?抱歉的回答:并没有!
《利刃出鞘》是一部多人物嫌疑人的悬疑题材电影,然而电影130分钟的片场中开头并未对每位嫌疑人有足够清晰和引起观影者质疑的剧情铺垫,甚至在后续剧情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女保姆,很多观众观影时都会发出疑问“她是谁?她怎么出现在这里的?”
这样的剧情叙事让我在电影播出的中途就早早猜出了谁是凶手,又根据电影片长的剩余时间推算出结果一定还会再次反转。部分网友对于此片的评价为:“真相背后还有多重真相,反转之后还有疯狂反转”,这的确是客观事实,只不过真相并没有那么多重,反转也并没有那么疯狂。
其中作为侦探的丹尼尔·克雷格在轮番与嫌疑人一对一及审案过程中反复强调两条理论:万有引力之虹和甜甜圈里的甜甜圈。这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对于案情推导和融入剧情起到了反作用力,多数影评人自己都需要去科普以上两个概念再来反复解释给观众听。
实际上也正是看完这部电影,我才更加理解为什么很多国家的导演会去翻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一定影响力的知名电影。目的很简单,就是让长期受本国文化熏陶的观众更加流畅、深入地了解电影想要传达给观影者的多个方面。
一部电影在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题材喜好、不同理解力的观影者身上的疗效是不一的。我写这部影评的背景是:自己喜欢悬疑题材的影片、自己不是影片中演员的粉丝、自己具备独立思维能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评价此部电影从剧情上没有带来太大惊喜,然而每个人的着眼不同、需求不同、理解自然就不同。别人眼里的惊喜或许是你眼里的平庸,而自己眼里的庸碌又或是他人眼里的欢娱,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悬疑题材的电影编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电影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有是否打动自己之说,就像一首歌曲的名称一样,与你环环相扣的世间才是美好,符合你调调的电影自然满分。《利刃出鞘》不符合我,但不代表它不适宜你。不要因为一篇影评就武断地去否定或肯定,才是我们作为观影者最基本的初心。
1.《007系列电影国语专题之《利刃出鞘》“007”和“美队”之间的悬疑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007系列电影国语专题之《利刃出鞘》“007”和“美队”之间的悬疑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19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