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阿尔米塔市博物馆元青花蒙古包

元朝灭亡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其他韩国来救援?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隐藏着非常重要的世界史的意义。蒙古可以说是第一个全球化时代,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已经处于统治之下,其分裂衰落的真正原因值得特别关注。

一枚出土银钱揭开隐秘:元朝之前的蒙古叫做大朝

1986年,宁夏拜寺口双塔发现一枚银质钱币,铭文为“大朝通宝”,背面为维吾尔文“蒙兀儿、合罕、钱宝”。据专家考证,该钱属于窝阔台之后、忽必烈之前的蒙古时期。而大朝通宝四个字,印证了文献中偶尔出现的“大朝”字眼并非虚饰之词,而是蒙古国曾经正式使用的国名。

大朝通宝 背面为畏兀儿文

但在东亚人的眼中,元朝之前的蒙古似乎是一个茫昧草创的时期,不存在严格的正统观念,也不存在世系、谱牒等等贵族亲属和封建法律,似乎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才将一切变得有序起来。忽必烈本人和《元史》作者显然都持有这个观念。但很显然,忽必烈在大都的统治,是远远不如窝阔台、贵由在哈剌和林的统治那么强有力且有序的。而且,历史资料并非只有一本元史,波斯方面也有诸多记载,足以窥见大朝气象及典章制度也曾经颇为完备。

失传的成吉思汗法典 大札撒

汗位继承法被蒙哥违背,蒙古种下分裂种子,但并非不可挽回

大朝的汗位继承也是有法可依的。波斯人记录的《瓦撒夫史》、《史集》等不止一处提到成吉思汗遗言和窝阔台即位时诸王的盟誓,都明确要求汗位继承人必须出自窝阔台一系。

《元朝秘史》提到,成吉思汗指定窝阔台即位时,窝阔台谋虑长远,引用了一句著名的蒙古谚语,反问道:“久后,我的后代纵然裹着青草、牛也不吃,裹着油脂、狗也不吃……出了如此不肖子孙,则将奈何?”按照波斯方面史料《瓦撒夫史》引用《大札撒》的话,成吉思汗回复道:“只要窝阔台还有一个吃奶的后代存在,他在继承祖先的皇位、国家的旗帜和军队的统帅权方面,就要优先于其他的儿孙。”

蒙古帝国版图

不仅如此,窝阔台一系的分地也非常特殊,明显不同于其他诸王,而是有点类似中原的王畿(王室直领封地或即位前的公国之地),按蒙古人自己说是给窝阔台系统的汗位继承人以驻马之地。这些封地位于哈喇和林周边,面积很小而且分散。但这符合大多数封建惯例:汗位继承人的公爵领地往往不大,但地位尊崇;面积很大的那些往往是侯伯之国。这点跟西周封建可谓高度相似。

忽必烈

但托雷系的蒙哥破坏了这条规定,即位后还打压窝阔台系,将王畿领地迁徙到中亚地区,其中将窝阔台之孙海都的领地迁到了海押立(伊犁河附近),也就是把窝阔台系的人马领地打散了。由于拖雷系实力非常强大,而窝阔台系太过分散,就没有力量对抗。直到蒙哥忽然暴死,窝阔台系复辟的机会才来临。

但忽必烈早早就为这天做好了充分准备,合法继承人阿里不哥的复辟行动没有成功,汗位继续由拖雷系把持。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夺位之战中,漠南汉地的军力、物资、人才、民力均发挥了巨大作用。

《元史·世祖本纪》:是日,大军北还。己丑,至燕。脱里赤方括民兵,民甚苦之,帝诘其由,托以宪宗临终之命。帝察其包藏祸心,所集兵皆纵之,人心大悦。是冬,驻燕京近郊。中统元年春三月戊辰朔,车驾至开平。亲王合丹、阿只吉率西道诸王,塔察兒、也先哥、忽剌忽兒、爪都率东道诸王,皆来会,与诸大臣劝进。帝三让,诸王大臣固请。辛卯,帝即皇帝位……

元上都遗址 即内蒙古金莲川

忽必烈按照本土化原则建立元朝,引发了更深层的分裂

在阿里不哥失败的同时,窝阔台之孙海都继续矢志不渝。他之所以能够在阿里不哥失败后继续兴风作浪,是因为忽必烈连续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转向,引发了各大汗国离心,加入到支持海都的行列中来。

1263-1269年之间,忽必烈在西北诸王蠢蠢欲动的复杂形势下,连续做出几个决策:一是改开平为上都;二是改燕京为中都;三是改元为至元元年。在改元的同时,忽必烈颁布《至元改元诏》,明确宣告他的改元依据是《易经》“至哉乾元”。这就是释放了最明确的信号:忽必烈已经决定将统治重心转移到中国,显示出强烈的本土化倾向。

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大朝时期为蒙古王畿)

与此针锋相对,海都于1269年在答剌速河召集了库里台大会,窝阔台、术赤、察合台三系诸王参会,正式宣告另起炉灶,出兵攻取帝国之都哈喇和林,海都本人并建立窝阔台汗国。这个时机恰到好处,因为术赤、察合台、伊尔三个汗国刚刚死了先王,海都的资历陡然上升。稍后,忽必烈也于1271年正式建立大元,定都大都,并逐步建立起中原式的礼制、架构,两个王廷即正式对垒。

海都诸王与忽必烈的战争旷日持久,被后世称为“蒙古诸王战争”,战争原因有各种解释,一种合理的说法是:1269年答剌速河库里台大会上,西道诸王盟誓永远保守草原游牧生活方式和《大札撒》。无论何种原因,这场战争已经造成了永久性伤害,虽然后来海都失败,察合台汗国后王向忽必烈效忠,但分裂已经不可挽回,诸汗国之间的联系再也没有达到大朝时期的水平。更糟糕的是,各汗国内部也很快出现了分崩离析态势,大蒙古帝国从巅峰跌落。

元朝壁画

俄罗斯一件馆藏青花瓷为这段历史画上句号

2012年,上海举办了“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展”,其中一件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品“青花瓷蒙古包”引起轰动。“蒙古包”瓷器属于元朝中后期一种特有的瓷器形制,似乎只有观赏价值,没有什么实用性。这件藏品属于钦察汗国名王月即别时期(约为忽必烈死后20多年)的元帝赐品,显示了元朝与诸汗国的真实关系。

因为在元史记载中,月即别可能是与元朝最紧密的汗王了,他的遣使记录最多。但从文字内容看,这种关系其实很一般,说到底就是来要钱的。但元帝似乎非常高兴,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管理诸王分地岁赐的机构。不仅如此,元帝还特别殷勤,充分理解月即别的伊斯兰教信仰,在瓷器上烧制了穆斯林风格图案……但这个物件并非敕造品,它虽然充分显示了两国的友好,但没有王室的堂皇气象和敕令威严,这就暗示了诸王之战的负面影响之大,远超后人想象,元朝权威之单薄,亦可见一斑。

《元史·术赤列传》:至元二年,月即别遣使来求分地岁赐,以赈给军站,京师元无所领府治。三年,中书请置总管府,给正三品印。至大元年,月即别薨,子札尼别嗣。其位下旧赐平阳、晋州、永州分地,岁赋中统钞二千四百锭,自至元五年己卯岁始给之。

元朝壁画

蒙古分裂肇因于托雷系的蒙哥(宪宗)、成型于忽必烈(世祖),正如大朝通宝铭文显示,这个倾向其实早就存在了,帝国王廷一直存在着本土化压力,忽必烈只是完成了这个过程而已。这段历史说明,在人类技术经济尚未同质化之前,蒙古帝国的分裂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的第一次全球化注定要失败。

元朝壁画

1.《一枚奇特银币铭文揭秘元朝与诸汗国真实关系:1000年前错失全球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枚奇特银币铭文揭秘元朝与诸汗国真实关系:1000年前错失全球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