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
公元前210年10月,秦始皇嬴政继续巡游天下。
在20多个儿子中,秦始皇嬴政选择了带胡亥出巡。秦始皇的出巡路线:咸阳——云梦(11月)——藉柯——海渚——丹阳——钱唐——浙江——会稽山——江乘——琅邪——之罘——平原津——沙丘平台(7月)——井陉——九原——咸阳
秦始皇嬴政7月在沙丘病死。秦国大权掌握在李斯手中。秦始皇死后秘不发丧,是李斯的决策,原因是“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由于秦始皇没有遗诏立谁为太子,如果公开秦始皇病死的消息,秦始皇二十多个儿子就会在咸阳争夺帝位——按当时的形势,谁能够在咸阳成功夺位,谁就能够继位。想要继承帝位的,不仅仅是胡亥、扶苏二人,按照史记的记载至少有15人有权继承帝位,还不包括10个秦始皇女儿。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路线
如果李斯公开秦始皇嬴政病死消息的话,那么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扶苏、蒙恬带兵从九原杀入咸阳;
咸阳15公子彼此相杀,直到最终胜利者出现;
咸阳的胜利者和扶苏、胡亥进行对决;
秦国各级官员将领选择站队支持各公子,导致秦国事实上的割据——尤其是有秦始皇儿子逃出咸阳到外地之后;
大一统不再出现,秦国变成事实上的赢姓诸侯分封。
因此,李斯封锁秦始皇病死的决策是正确、合理的。
李斯支持胡亥即位又应该如何看待呢?
第一点:秦始皇给扶苏的遗书,只是允许扶苏回咸阳参加葬礼,秦始皇不立扶苏为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确,否则直接说立扶苏即可。
第二点:胡亥是被秦始皇病死前立为太子的吗?按照史记的记载,秦始皇直到病死,始终没有留下遗诏、确认继位人选。
从秦始皇仅仅允许扶苏参加他死后的葬礼来看,应该可以看出:秦始皇知道自己要死了;秦国继位人选应该已经确定了,否则秦始皇不会安排他死后葬礼事宜(允许扶苏参加葬礼)。
秦始皇给扶苏遗书是“与丧会咸阳而葬。”与丧,加入胡亥、李斯等的随从队伍,即以胡亥、李斯为主;会咸阳而葬,明确了扶苏的职责:会葬咸阳。在秦始皇给扶苏的遗书中,已经明确了扶苏是从的地位,那么主是谁呢?与丧会咸阳,已经明确了胡亥的主地位。
也就是说,如果胡亥不是秦始皇病死前亲立的太子,那么秦始皇给扶苏的遗书就存在扶苏为从的逻辑错误。胡亥是秦始皇亲立的太子,那么李斯和赵高的沙丘密谋就不存在。
赵高和胡亥、李斯所说的话语逻辑存在问题。
赵高劝说胡亥的第一句话就是“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柰何?”无诏封王诸子,即是分封诸公子为王。秦国已经确定郡县制,赵高怎么可能要用分封诸公子为王作为理由来劝说胡亥?
胡亥的言语“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 今大行未发,丧礼未终”。废兄,说不过去,扶苏被贬外地,并非太子,谈不上废。秦国并无长子继位的传统,否则李斯也不必担心诸公子有变这种诸公子争夺帝位的情况而秘不发丧。
赵高、胡亥二人的话语充满了儒家观点,因此二人话语是西汉儒家伪造、黑化赵高、胡亥的可能性很高。
最关键的一点是,史记中对于赵高和胡亥、李斯二人的密谋话语记载得详详细细。但秦始皇病死的消息只有李斯、胡亥、赵高和其他5、6个宦官知道。而比秦始皇病死更紧要的赵高和胡亥、李斯二人密谋,居然能够清清楚楚的记载下来,不是很反逻辑吗?既然是密谋,应该只有他们三人知道,其他人怎么知道他们当时的言语?因此,沙丘密谋在逻辑上就存在问题,伪造的可能性更大。
另外,当时赵高只是一个小小的中车府令,胡亥即位后才升为郎中令,有什么资格能够和大权在握的丞相李斯说“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即便符玺在赵高手中,也只是一个保管者而已,根本无关紧要。而胡亥,和在咸阳的诸公子一般,根本没有权势。而李斯能够决定秘不发丧,说明了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时,权力最大的是李斯。赵高和胡亥根本没有扭转局势的能力。
相比之下,扶苏和蒙恬手握的30万秦军,才是最大的威胁。这也才是扶苏被赐死的根本原因。
扶苏墓
如果以史记记载事实正确、沙丘密谋存在的情况下,李斯不过是在胡亥和扶苏、蒙恬之间做出一个选择而已。相比扶苏、蒙恬、蒙毅三人强力集团,势单力薄的胡亥更符合李斯等秦国文武官员的利益。
在当时的情况下,若是扶苏继位,丢官的不只是李斯一个人,还有右冯去疾、将军冯去劫两兄弟等大小不一的官员。
扶苏的名号之所以大振,原因是陈胜、吴广以扶苏的名义反叛。在当时扶苏并没有显示出才能。
在胡亥以秦始皇名义赐死扶苏书中,扶苏的罪名是“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
可以看出,扶苏:没有战功,至少没有大的战功;士卒战死人数较多;几次上书劝谏秦始皇不要杀方士、儒生;抱怨不得归咸阳。
而陈胜、吴广在利用扶苏时所谓的的贤能名声,其实就是扶苏上书劝谏秦始皇不要杀方士、儒生一事给楚地儒生所带来的好印象。但也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扶苏这个人是个直性子、没有机心、执着。扶苏数次上书劝谏秦始皇导致被放逐到上郡,也说明了即便是扶苏即位,他比胡亥的治理可能还差:因为扶苏的执着,很难听从大臣的劝谏,固执的以自己的意见治理秦国。再加上文有蒙毅、武有蒙恬二大势力的支持,外人建言更难被扶苏接受。
因此,相比扶苏的执着、势力大而稳固,势单力薄的胡亥,更符合李斯的政治利益。
总结:公元前210年的沙丘密谋是否存在,还是一个问题!即便沙丘密谋存在,秘不发丧是李斯基于秦国稳定大局作出的正确决策,支持胡亥继位是李斯对自身政治利益所做出的最佳选择。无论沙丘密谋是否存在,和秦国是否灭亡的关联不大,只是大秦帝国继位人的权力争斗。无论是胡亥,还是扶苏,或者其他公子即位,他们都面临一个相同的局面:皇帝没有威望,大臣大权在握(胡亥或其他公子是李斯、冯去疾等当权,扶苏是蒙毅、蒙恬等当权,李斯、冯去疾等被排斥)。这也是为什么胡亥赐死扶苏、杀死12个兄弟的根本原因——杀死有继承权力的兄弟,大权在握的大臣无法更换皇帝。
最后回答下为什么扶苏自杀而不起兵造反的原因。因为扶苏并不知道秦始皇已死,胡亥赐死扶苏的诏书是以秦始皇的名下发下的。因此即便扶苏想造反,也没有多少秦军愿意反抗秦始皇。
1.《公元前210年沙丘密谋——葬送大秦帝国的关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公元前210年沙丘密谋——葬送大秦帝国的关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1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