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湾位于兰州市榆中县,兰州东南部,丝绸之路风景秀丽。
20世纪七十年代,在朱家湾发现了唐代石棺墓葬遗址,它是甘肃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以山为陵的唐代贵族墓葬。唐代石棺的出土,为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同时引出了榆中籍国王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通过考证,朱家湾村与高昌国渊源颇深,它是高昌国几代麴氏国王的故里。高昌是唐代古丝绸之路的重镇,是古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
作为高昌国王故里,朱家湾被认定为是榆中县唯一出过国王的地方。朱家湾及其唐代石棺墓葬因此对研究高昌国历史,以及榆中历史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这对我们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初秋时分,我们一行人来到这个美丽、热情的村庄,实地了解和发掘曾经埋藏在这里的历史文化遗迹。
范家沟半山处 刘继衡/摄
李晓灵/摄
朱家湾后山有一山沟称范家沟,有一处半山窑洞,荒草杂生,无路可上,那里隐藏着唐代石棺的遗址。伴着一丝丝初秋的微风,我们来到这里。我们想从这里寻找那段辉煌的历史。
山是荒山,草是野草,需要我们探寻前行,踏出一条小道。我们捡起手指粗细的树枝作拐杖,左右撩拨,搜寻上山的路径。爬过几处几乎垂直的山隘,我们终于来到一个沧桑又不起眼的山坡前。山坡很陡峭,灌木密布,杂草丛生,山坡和直立的峭壁交界处隐隐看到一些破损的拱形墙壁,那就是古墓的遗迹了。
我们艰难地拨开荆棘和树枝,攀缘而上,花了好大气力,才爬到了墓室残壁的洞口。洞口附近长满了树木和杂草,黄土色砖瓦一层层堆砌成拱形,散落在地的土块和瓦砾成了唯一的装点,这就是1972年村民发现的唐代券顶单室石棺墓所在处。
据榆中县博物馆资料记载,朱家湾唐代古墓墓葬南北朝向,内有石棺一具,四面分别雕刻有浮雕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石棺内还有木棺一具,棺内有女性骨骸1具,棺外有《故交河郡夫人慕容氏墓志铭》一面。石棺墓及碑文的发现,弥补了兰州唐代地下文物的空白,在学术研究和地方史志研究上都有重要意义。
范家沟唐代石棺墓葬洞口 刘继衡/摄
据残缺不全的墓志铭可知,这座石棺墓葬的主人是唐代高昌王麴文泰后裔麴崇裕的夫人,即交河郡夫人慕容仪。慕容氏属鲜卑族,原籍在河北省昌黎县,后来嫁给高昌国的皇亲国戚。据记载,某年的八月初一,墓主人因为火灾溺水死于金城。按照皇族丧葬规制和汉文代礼仪,用3个多月雕刻了石棺,将墓地选择在麴氏祖籍地榆中,于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安葬于榆中兴隆山下的朱家湾村。
朱家湾宋金古墓顶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谈到古墓的发现,当地农民张自成很是健谈,他说,1990年开拖拉机从自家门外经过时,压开了地面一个小洞,顺着小洞挖掘发现了这个古墓。
据资料显示,墓室由青砖砌成,条砖封墙,方砖铺地,顶部八角穹形,用青砖层层叠压而上,最顶端用一块八角砖封顶。追溯到12世纪的朱家湾,当时金人统治了榆中80年,和平无战事,大约就是那个时代,一对金人贵族葬于兴隆山下朱家湾。该金墓占地面积8平方米,属单式砖雕墓,为夫妻合葬。墓室四壁砖雕仿木建筑,设有8幅行孝图,如孟宗哭竹、王祥卧冰、董永行孝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钱斌先生认为“孟宗哭竹”雕刻得最为精美传神,他说:“一株翠竹从左下弧形边长出,用刀简洁明快,线条细腻流畅,竹根旁数根竹笋的表现手法更为简洁粗犷。孟宗跪在竹前弃篮掩面而哭,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态,在神工鬼斧的刀工之下,雕刻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墓内砖雕艺术性极高,保存完好,这对研究榆中乃至兰州地区宋金时期社会、人文、经济和人们的生活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金时期贵族砖雕墓的发掘,呈现出朱家湾村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它也将成为朱家湾独特厚重的旅游资源。
兰州大学校园记者 黄淑君 刘继衡 指导教师 李晓灵 张维民 王臻
1.《【1972年河北发现唐朝古墓】专题高昌国王故居今何在?——榆中朱家湾唐代石棺墓葬访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972年河北发现唐朝古墓】专题高昌国王故居今何在?——榆中朱家湾唐代石棺墓葬访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2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