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集电视剧《三国演义》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CCTV制作、王富林担任总导演、蔡晓青、张作霖、孙光明、张中日、沈浩芳支部导演、孙彦军、唐国强、保国安等。

总导演王扶林探班

该剧演述的是三国时代的故事,是魏、蜀、吴的兴亡史,共分为《群雄逐鹿》(1—23集)、《赤壁鏖战》(24—47集)、《三足鼎立》(48—64集)、《南征北战》(65—77集)、《三分归一》(78—84集)五大部分。着重表现的是乱世中多个政治集团间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斗争;这种斗争发展成为连接不断的对政治权力的争夺和军事冲突,造就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将近一个世纪中的风云变幻。

《三国演义》在当时是一部耗资巨大的鸿篇巨制,然而,这一剧组全体工作人员,为了把这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搬上荧屏,历尽了千辛万苦,拿到的却是当年全国影视界最低的酬金。唐国强更是笑称:“我们人人都是二百五(每集片酬只有250元左右)。”为了拍片,许多人一二年没回家。一位新加坡导演曾考察过《三国演义》剧组,他感慨万千地说:“你们真正是在为中华民族拍戏!”

陆树铭——塑造了最经典的关公影视形象

《横槊赋诗》拍摄现场;鲍国安,白天排练晚上演戏

剧中需要大量铠甲,但剧组认为用金属制作加工困难,而且太重,最后采用了在塑料中兑入颜料压成甲片的办法来代替,实拍效果很好。

1989年7月,王扶林被任命为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总导演。1990年6月,“三国”领导小组成立。8月,剧本创作会议召开,编剧组成立。剧组达成共识:充分尊重原作《三国演义》,同时参考《三国志》中有价值的史料,把120回的章回小说改编成80集的剧本(最终剪辑成84集),大的框架由群雄逐鹿、赤壁大战、三足鼎立、南征北战、三分归晋五部分组成。截至1990年12月15日前,累计完成文学剧本中的76集,不久初稿全部完成。领导小组专门组织了一个剧本讨论小组,对剧本进行反复讨论,剧本经过数次易稿,最后定稿红皮书时,是1991年12月30日。实际上,《三国演义》的编剧们是和主创人员同时进驻,同时工作,修改剧本也和开机拍摄交叉进行。

1990年8月中旬到10月初,演员遴选李法曾和顾凤莉走访了北影、八一厂、北京人艺、青艺、儿艺、总政、空政等单位,确定了第一批候选演员78人;导演组又陆续选看了各地送来的演员录像资料,并派出三位副导演分赴各地物色演员。遴选演员工作进行了将近10个月,于1991年5月底结束。角色基本确定后,剧组于1991年7月在北京举办了演员学习班,有6位专家分别为演员授课,内容包括三国的时代背景、汉代礼仪、汉代风俗、古代战争与阵法、古典名著的改编等。学习班中,总导演王扶林谈了导演总体构思,他提出电视剧的改编宗旨是:在大关节上,基本符合原著《三国演义》;根据电视剧的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艺术加工;尊重原著“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突出“提倡仁政,反对暴政”的价值观;赞美三国英雄们的忠义精神。

导演沈好放给荀彧讲戏

《三国演义》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近1亿元用于建造拍摄基地,7000万元则直接投入拍摄。剧组在涿州搭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两个摄影棚,每个棚的面积为1200平方米,两棚共耗资约4000万元;无锡的“三国城”和同期为电视剧《唐明皇》而建的“唐城”共耗资约2000万元;涿州的“汉城墙”、“街道”、“铜雀台”约耗资3000万元;服装1000余种、3万多套,耗资约500万元;道具近7万余件,耗资约700万元;共耗资1亿多元。涿州和无锡的两大影视基地此后仍在为各影视剧组服务。

剧组动用了规模空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动用群众演员一项就达到了40余万人次。其中,1992年6月拍摄的“官渡之战”,便动用了解放军一个师的兵力,耗资40万元左右;拍摄“火烧赤壁”时,剧组动用了9台摄像机和1架直升机,分别从水、陆、空三个方向同时拍摄,动用船只72艘,大火烧掉50多车木柴,20多吨汽、柴油,并请来3000多名群众演员参与拍摄。拍摄期间,五个剧组还曾辗转包括河北、内蒙古、四川、宁夏、甘肃、青海、西藏、江苏、湖北、云南等在内的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取景。

造型师在制作逼真的道具

1994年,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中国大陆播出,随后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全部或部分播出。许多海外人士在肯定此剧的同时,建议中国电视工作者对其予以精编后打入国际市场。从1995年8月开始,中央电视台组建了由电视剧的主创人员组成的创作集体,将84集电视剧重编为每集90分钟、共19集的精编版。保留《三国演义》原著中名段名篇,突出主要人物和事件,从桃园三结义始,至诸葛亮北伐中原失败病逝五丈原止。删节部分以旁白的方式贯穿,并在各集开头增加吴晓东的串讲,以便不太熟悉中国文化的西方人了解故事。

孙权的扮演者吴晓东

尊重原著 主题鲜明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去芜取菁、删繁就简,成功地展现了原著的精髓和三国时代的历史风貌。原著中脍炙人口的段落以及为人们所熟知的故事情节,都在剧中或以磅礴的气势、恢宏的场景,或以抒情的意境、生动的细节,让观众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而赞叹、感慨、惋惜、落泪;随着人物命运的演变及悲剧的结局而领悟人生的哲理。(周金华评)

电视剧的导演牢牢把握住原著“拥刘反曹”的基本思想倾向,保留原著固有的人民性的思想精髓,从多方面开掘剧作的意蕴。此外,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评述,对三国时代精神的再现,还是对统治者和黑暗社会的揭露,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对明君贤相、国家和平统一的渴望,在电视剧中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张宗伟评)

表演精湛 人物生动

《三国演义》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卓有成就,不仅各类人物立场分明、爱憎清楚,而且主要角色都个性生动、色彩鲜明。电视剧成功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周瑜、黄忠、赵云、姜维等。原著作者把一些人物神化、夸张,甚至笼罩上封建迷信的色彩,电视剧则把他们还原为人,使他们既是超群的英雄,又有常人的喜怒哀乐,再加上演员精彩的创造,使剧中的主要人物更加真实可信,栩栩如生。(周金华评)

艺术成就高历史感强

电视剧《三国演义》制作的精良,构思的独特,剧中极具渗透力的文化气息以及那份似乎是浑然天成的大气磅礴,使人叹为观止。(电影网评)

编导从全剧的把握、人物的塑造、舞美设计、音乐、歌词的创作以及历史氛围的营造,都追求一种豪放、雄健、古拙、悲壮的艺术风格,这种美学风格,与东汉、三国时代的美学风貌是相一致的。《三国演义》电视剧恰当地体现了这一美学风貌。对白采用原著中较为浅显的文言,保留了原著对话语言的精炼、生动、传神,也与全剧的艺术风格相和谐。音乐风格古朴、典雅、凝重,与全剧的风格浑然一体。歌词蕴藉、典雅,有汉魏乐府五言诗的风韵和人生哲理的况味。(周金华评)

美术、服装、化妆造型、灯光、道具,一直到总剪辑,都在原著的“电视化”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历史氛围的营造,还有场景的设计,都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战争戏不尽如人意

对于千军万马的交战,编导注意了阵势的布置与变化、指挥联络的方式等等,对几大战役的决战场面拍得很有气势;也有不少交战场面流于一般,缺乏特点,甚至显得马虎;至于许多交战场面只有将领的厮杀,众多士兵却只是摇旗呐喊,不合古代战争的实际,则是因为受制于小说原著而不得已。总的来说,战争场面既有超越小说之处,也有未能充分传达小说韵味之处。

马上交战的场面可谓比比皆是,然而真正打得精彩的并不多见。相对而言,第52集“夺占西川”中张飞与马超的激战,倒是比较真实、紧张、好看的。可惜多数马上开打的设计显得招式呆板,节奏缓慢,激发不起人们的观赏激情。

部分情节改编不足

改编者的辛勤努力,使剧情曲折合理、摇曳多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富于情致,艺术感染力超越了小说而获得较大成功。但也有一些地方,改编者只是用电视语言简单地演绎小说情节,就显得比较单薄,感染力不强。

在风格上过分强调“写实”,使得剧作对原著空灵、浪漫的传奇风格表现不大充分,比如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就不如原著传神。

演员更换过于频繁

电视剧中有些角色甚至是重要角色,几次更换演员,影响观众的情绪。赵云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电视剧中却用了三位演员扮演,第二位演员比第一位演员更年轻,观众看了经常怀疑这是不是赵云。东吴鲁肃本是忠厚长者,第一位演员演得很成功,不料也更换了,观众很难将两个鲁肃联系在一起。还有魏延、姜维等角色,也是如此。后来的演员未必不如前者,但一经更换,观众对角色的印象就会模糊了。

1.《94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背后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94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背后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