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周朝

分封是一项技术活,图解西周封建天下

第一,每个男人都犯了可能犯的错误吗?嗯?

对于“周”这个王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历代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这是个富有创造性的时代,而从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的角度看,周的贡献有二:

一是前面讲到的分封制。即将自己的血亲分封至各地,以从上至下将各边缘地区与核心地区整合为一个整体;二是重子嗣、重生育的宗法传统。这实际上和第一条是一体的,或者说很大程度上是为第一条服务的,当然这主要是就贵族而言。不过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要知道,在传统社会,一切争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能够生产出农产品的那块土地,而多一个儿子多一份力量,在这种争夺中也就必然居于优势地位。

宗法制示意图

说到周人的生育观,有一个传说是周文王有一百个儿子,《封神榜》里甚至言之凿凿的说他的第一百个儿子叫雷震子,并且还有一对翅膀。封神榜当然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文王也未必真有一百个儿子,但多子应当是肯定的。

只是这么多孩子不可能是一个人生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文王有很多的妃子替他生育子嗣。

周人这种所谓“一个茶壶配N个茶杯”的做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通过父系传播最终确立了华夏族在东亚的核心地位。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中国为什么一直很难有女性帝王的原因,因为仅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周文王如果有足够的配偶,是有可能完成他的百子大业的。

清末学者辜鸿铭关于“茶杯与茶壶”的比喻历来屡有争议

而武则天即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生育大业中去,恐怕也最多只能够诞生周文王子嗣的数分之一。按照自然法则来看,周人将传宗接代的地位提升到如此之高的地位,注定了整个中国的古典时期是以男性为主。

但对于最先开始分封制的周王来说,尚无可能将此做的非常彻底。这一方面是在由于在周王朝的时代,尚未形成有效的中央集权,而还必须依靠王室以外的势力;另一方面则是难以持续产生足量的、可供独挡一面的子嗣。

要做到这些都需要时间的磨合,事实上,在秦汉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后,帝王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了。到了这时要是再出现一些异姓的封王,他们的下场多数十分悲惨。

二、周人的算盘经

既然一开始将自己的子嗣宗亲分封至所有地区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周王室最初是怎么做的。

从上面这张分封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人首先将西部族群的传统覆盖区域分封给了自己的宗亲。这些区域包括三个地理单元,即渭河平原、河洛地区、汾河谷地。

西部族群传统上的三个分布区域——关中平原、汾河谷地和洛阳盆地

对于商人在黄河以北的故地(多属现在的河北中南部地区及河南北部),以及商人在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所拓展的领地,周人仍给予了一定空间,只是将他们集中起来,给予封国的地位,并在其周边建立与周王同姓的封国以对其进行监督。

这其中最为主要的商人旧部即为“宋”(中心位置在今河南商丘),为了表示周人的大度,周王破例给子宋国“公”的级别。要知道,这一般是给周王直系子嗣的待遇。这也使得“宋”有机会在春秋时期去争夺霸主的地位,不过地理位置注定了他失败的命运。

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

要想弄清楚周人到底分封了多少同姓及异性诸候国是非常困难的,不过我们没有必要做到那么细。我们需要关注的仍然是那几个重点地区。

在之前的部分,我们曾经分析到,周以前的历史可以说是东西两大族群的争斗史。即使是周人已经决定创造性的用自己的宗亲和族人,自上而下的改造那些边缘地区的血统和文化时,他们仍然要面对东部族群可能的反抗。

因此尽管自夏以来,中原地区的地缘中心位置已经确立了,而周人也将主要的宗亲用来巩固这一核心地区,但他们仍然需要在几个“原始东夷”的边缘部属上自己嫡系力量,以达到最终融合的目的。

早在炎黄部分我们就已经分析过了,原始东夷部有三个地缘中心,即辽河流域、山东丘陵、环太湖平原。经过长期的博弈,这三个地缘中心的族群成分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变化。

原始华夏文明地缘结构图

但不管这三个地缘中心的族群、文化变化如何,对于从黄王高原走下来的周人来说,他们无疑都是属于需要重点融合的边缘危险地区。

因此可以发现,周人十分精密的在这三个地区分别分封了三个重要的封国,它们都一一对应原始东夷的三个地缘中心。

三、齐鲁大地的“大靠山”

这三个地缘中心应该说离中原核心区都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在最北的地缘中心位置上建立起来的燕国和在最南的地缘中心位置上建立起来的吴国。

但无论是对于最初的黄帝族,还是现在的周人而言,山东丘陵所在的海岱地区(泰山以东直至海滨)才是东部文明区里最为直接也是最致命的敌手,因此周人需要让他们当中实力最强的人去经营这一区域。

这个人大家应该很熟悉,就是封神榜中那个用直勾在渭水钓鱼的姜太公,正式的名称应该是“姜尚”(即姜姓吕氏)。至于姜太公在功成名就时是否真的是一把年纪了,一直没有定论。

清宫藏南薰殿图像里的姜子牙(尚)图像

太公更有可能是其后人的尊称,而不是他当时实际年龄的体现。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姜尚是周人入主中原时最为重要的军事家。以至于在后世,他也曾长期居于武圣的要职。

另一个重要的信息则是在这个“姜”字上,这个姓表示这位军事家是属于炎帝族(黄帝为姬姓)。之前在炎黄部分我们已经分析过了,炎黄二族在经过一场战争之后已经实现了融合。毕竟大家本质上是同属一族了。而姜尚为自认为黄帝族后裔的周人所重用,也正说明了这种融合是成功的。

传说中炎黄部落争夺彼此主导权的战争——阪泉之战

不过对于重视血缘关系的周人来说,在分封时血缘的远近关系还是会放在第一位的。姜尚的封国(也就是“齐”)被封在泰山以东,也可以被理解为让这位远亲去啃那块最硬的骨头。

在随后的历史中,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甚大的人物即将登场了,他的影响是那么的深远,以至于我们很多人做梦之后都会立即想到他,他就是“周公”。

做为与周武王关系最为亲密的弟弟,周公的封国一一“鲁”被封在了泰山的西面,一面可以与中原核心相接,一面又可得泰山之势,可谓地缘条件得天独厚。由于和齐国都是以“泰山”为靠山,因此两个国家的名字经常会被放在一起表示一个地理单元。后来所谓的齐鲁之地也就开始代指现在的山东省了。

齐鲁大地与今山东省

尽管这两个国家有诸多地缘上的联系,也经常被混为一谈。但实际上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别,双方还是具备了不同的气质和命运。与中原核心区的地缘关系,以及先祖的文化创造力,使得鲁国的贡献更多的是在文化事业上。左丘明(传说中是《左传》的作者)、孔子、鲁班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而齐国在征服海岱地区之后,完整的继承了当地的地缘优势。这一优势一为“海”,二为“岱”。前者一方面提供的是沟通的便利,并可据此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则让齐国只需应对西面的地缘压力;而后者“岱”则提供了战略屏障,并可据此向四周的华北平原渗透。这二点地缘优势使齐国最终能够成为诸候国中的最强者。

当然,比之华北平原的其他封国,有“靠山”的齐鲁两国都比较长寿。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靠山”,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很难有好的前景。

作为秦统一战争最后一个消灭的国家,齐国从公元前1044年一直存在到前221年。堪称整个先秦史的活化石

四、下一块土地分给谁?

略知中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古时有“三公九卿”之说,“三公”的概念始于西周,最初指的是三个具体的人。至此,其中有两个已经出场了,那就是封于齐的姜太公,和封于鲁的周公。

最后一个则在是后世名气稍小的“召公”,他的封地则在“燕”,也就是在现在的北京左近。这个“燕”字得名于燕山,据说是召公自己改的。

从地缘的角度看,周王之所以要把三个最重要的大臣分封在燕山与泰山两个边缘地区。是因为泰山是东夷族的中心所在,由一文一武两位最有实力的宗亲去消化属于“好钢用在刀刃上”。

而在燕山以南插入一颗钉子,一则可以切断黄河以北的东夷族(也就是商族旧部)与辽河平原的联系,并与分封于黄河北岸的姬氏封国一道,控制商族的重新作大;二则可以抵御来自辽河平原军事压力。

在理论上消除了来自北面和东面的地缘压力之后,周王终于可以放心的经营中原核心地区了。尽管对于周人来说,最大的压力来源于东、北两面,但这并不表示南面就不会有压力了。由于周人在灭商中曾经得到来自黄淮、江淮二地“夷”族的支持,因此再将宗亲分封于此显然并不十分妥当。

不能对黄淮、江淮平原进行直接控制,并不代表周人不会想其他办法。这个时候需要周人的视野再开扩一些,跳出黄河流域,将长江流域纳入经营范围。

上一篇:中央之国系列6封神演义:原来商周是这样争夺中原,附详细地图

(待续。下一篇主题为 分封是一项技术活2)

原文:温骏轩 重编:程澄

本文地图绘制于“发现中国”——地图分享知识

1.《分封是一项技术活,图解西周封建天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分封是一项技术活,图解西周封建天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2842.html

上一篇

2000年前商朝祭祀看这里!揭秘殷商时代令人战栗的恐怖宗教祭祀活动:活人祭祀、分食人牲

下一篇

1600年商朝看这里!商朝为什么又称为殷商?原来是因为盘庚迁都

【16 周朝分封诸侯国的级别】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有哪些?

【16 周朝分封诸侯国的级别】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有哪些?

16 周朝分封诸侯国的级别相关介绍,徐州地图 秦 秦朝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 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