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武帝(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时期,派遣张贤,派遣大月先生,夹击匈奴。
张骞历尽艰辛西行,到达大宛国。大宛国盛产良马,可日走一千夜行八百,流汗似血,故名汗血马,也叫天马。汉朝正同匈奴人交战,需要良马改良马种。汉武帝派使节携重金和金马求购汗马,双方谈判失败,大宛国王杀汉使,抢财宝引起战争,汉武顷全国之力万里远征,得汉血宝马。大宛国位于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费尔干纳盆地,汉武帝时期有三十万人,军队六万人,有大小七十多个城邑。其国居民以塞种人(斯基泰人)为主,古希腊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时曾征服过中亚地区。因此大宛国是西腊化的国家。大宛国农牧业非常发达,出产稻,麦,苜蓿,葡萄等农产品,也出产一种山地马,抗疲劳,蹄竖硬(那个时代没有马蹄铁),可日行五六百公里,流汗似血,故名汗血马,放在贰师城管理。
汉武帝为夹击匈奴,派张骞凿通西域,联络西迁的大月氏。此时,大月氏占据阿姆河流域,生活的非常滋润,已不想同匈奴人打仗了。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的目的,但是了解了西域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物产,还了解到大宛国出产一种名马,叫汗血马。
汉武帝对这个信息非常感幸趣,大汉王朝正同匈奴人打仗,非常需要优秀的良马。他决定用重金向大宛国求购汗血马,改良汉朝战马品种。汉使带黄金二十万两,黄金铸成的金马一匹来到大宛国。大宛国王母寡认为汗血马是本国国宝,不肯出售。那个时代的汉使是非常傲慢的,当场大骂,砸碎金马扬长而去。大宛国王咽不下这口气儿,杀尽汉朝使节,抢去金银财宝,从而引发战争。
汉武帝听说汉朝使节被杀,龙颜大怒,决定派兵西征大宛国。汉武帝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带兵数万及六千胡人轻骑兵西征大宛国。李广利是汉武帝爱妃赵娃的弟弟,海昏候刘贺父亲的舅舅。太初十年(公元前104年)汉军西征,沿途一些小邦国认为汉朝离他们太遥远,不可能取胜,拒不提供粮食和饮水,据城抵抗汉军。
贰师将军李广利一边行军打仗,一边安排兵力守粮道,到达大宛国的兵力只有几千人。汉军又疲劳又饥渴,久攻不下,死伤惨重。李广利不得不撤军至敦煌,两年间,士兵几乎十存一二,他上书汉武帝请求退兵。
这时候,浞野侯赵破奴攻打匈奴,两万骑兵全军覆没,西域诸国更加轻视汉军。汉武帝非常生气,下令给玉门关守将,不允许汉军一兵一卒入关。这关乎大汉王朝的国际声誉,堂堂的天朝大国丢不起这个面子。
汉武帝把反对出征大宛的邓光下狱,准备顷国之力出征大宛国。汉武帝赦免邢徒从军,征调恶少年及边骑六万人,加上自愿出征的人有十万之众。汉武帝又征集十万头牛,马三万匹,驴,骆驼上万计运输粮草和兵器。又调集十八万甲士驻扎在洒泉和张掖以北的地方,防御匈奴人的侵扰。前往敦煌的路上,人马络绎不绝,整个帝国都进入战争状态。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第二次率军西征。西域小国见汉军声势浩大,纷纷打开城门提供粮草和饮水。也有不长眼的,轮台国就拒城抵抗。李广利下令攻城,破城之后把整个城池给屠了,此后,再没有一个国家敢抵抗汉军。
汉军粮草充足,兵分数路西进,贰师将军李广利亲率三万主力大军同大宛国军队决战。大宛国军败退郁成抵抗,想要持久战脱夸汉军。李广利派千人监视,亲自率主力大军西进二百里,包围大宛国首都贵山城。
汉军绝断城中水源,日夜强攻四十余日,摧毁其外城。这个时候,大宛国内部发生分裂,贵族们认为是他们的国王杀汉使,藏匿宝马才引来灾祸。贵族们杀掉他门的国王母寡,把首级交给汉军谈判。
他们愿意提供汗血宝马,如果不允许,将要杀尽汗血宝马,同汉军血战到底。这个时候,援助大宛国的康居军队已到达,李广利又听说贵山城内的汉人帮助大宛国人凿了水井,大宛国粮草充足,短时间内不可能攻下来,如果继续打仗,汉军将会非常危险,双方便达成议和。
李广利从贵族中选出亲汉的昧蔡为大宛国王,国王把贰师城中汉血宝马赶出来,供汉军挑选。李广利选数十匹汉血宝马,中下等马三千匹,双方盟誓后,率军东归。
负责监视郁城的汉军轻敌,被城中派出的三千人马突袭,只有少数汉军逃出来报告李广利。李广利派搜粟都尉上官桀率军攻迫郁成城,其国王逃到康居国。康居国王见大宛国已败,便杀了郁成王,同汉军修好。
此后,西域诸国派使节同汉王朝通好,把子弟送到长安城做人质。汉武帝两次西征大宛国,损失兵力十万以上,开始在轮台等地军屯田,设置校尉管理西域地区,公元前六十年,汉宣帝时设西域都护,正式把西域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大宛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制度和城市建设,受希腊文明影响较大,因此,西方人把汉武帝时期的天马战争,称作是汉帝国同希腊人的战争,也是欧亚两大文明的初次碰撞。
1.《西汉天马之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汉天马之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3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