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喜欢看电视剧的我这样的人来说,知道《琅琊榜》只是听说这部电视剧很用心,所以对服装和道具都不太合得来,再播放电视,电视上有一手历史剧的时候,有时候觉得这些电视剧好像都不是一个时代的,但有时候觉得他们都是朝代。(莎士比亚)。
比如上面这幅图,全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电视剧。
这张图就好像是卖家秀和买家秀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是欧洲铠甲的加强版啊,歪果仁的对比起来真是弱爆了。
那么到底哪一种才是最接近真实的历史呢?
首先我们先从描绘魏晋南北朝及唐代关于风俗习惯、文人雅聚及服饰发型的绘画来了解一下。
东晋《列女图》(局部)
东晋《洛神赋图》 (局部)
东晋《斫琴图》
唐《捣练图》(局部)
唐《高逸图》
这些画作或多或少的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服饰特点,首先从发型上看,《礼记·王制》上说“东方曰夷,被发文身”,由画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大多数成年后就要束发,古代散发,往往被看作是未开化之地的象征,到了魏晋南北朝,散发就有点非主流的感觉了,所以如《琅琊榜》中,梅长苏、琅琊阁阁主蔺晨在江湖中可以散发,可是梅长苏入了朝堂就要束发,李白也说“明朝散发弄扁舟”,除了朝堂,自由自在才可以散发。而女子发型,由于南北朝时假发逐步流行,都以发髻为主,如撷子髻、灵蛇髻、飞天髻等等,像《洛神赋图》中,做成上竖的环式的发型就是飞天髻,大多要把头发束在脑后,而垂发的有流苏髻、垂鬟分肖髻等。
服装上,根据记载,魏晋时期宫中朝服使用朱色,常服使用紫色,朱色、紫色自古即是王公大臣才可使用的颜色从古代绶带品级颜色的划分就可以体现出来,故而如《琅琊榜》中皇子可以用大红色,而如平民,则要用浅色,《三国演义》中“吕子明白衣渡江”,就是穿白衣装作商人,因为“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低下,要穿白色。这一时期以襦(短衣、短袄)、裙、袴(同‘裤’)为主,裘为非正式的服装。男子衣服多宽衫大袖,褒衣博带(当时名士多服食五石散,导致身体发热,这种装束便于散热,后来渐渐成为当时时尚),中原一带为右衽(现在大多数影视剧中都注意到了),而女子服饰,衣身紧身合体,袖口相对肥大,裙为多折裥裙,下摆宽松,裙长及地,装饰有金环、银约指(戒指)、跳脱(手镯)等,如《列女图》所示。
南朝以襦裙为主,有些甚至衣长蔽脚,这一点很多电视剧中都有体现,当时要求穿裙不能露袴,同时衣服上还会有缕雕花纹,电视剧中各种各样的卷草花纹就是从汉代的云纹图案发展来的,但是至于是否有那么多样式,可就说不好了,如《捣练图》所绘,到了唐代,衣服上虽有纹饰,但相对于电视剧中的还要简单,图为贵族妇女捣练缝衣,早于唐代的几幅绘画中基本上看不什么纹饰。同时,‘袍’、‘衫’、‘帔’、(类似于披肩)、‘鹤氅’(汉服的一种)都以相对普遍,而‘裘’则相对珍贵。
颜色上朝服以黑色为主,戎装多为红色,三品官以下不得穿杂色绮(绮:有文彩的丝织品),六品官以下正能穿七彩绮,不能使用罗绡(罗绡:以生丝织成的薄绸)。
北朝以红色单衣为朝服,便服多为裤褶(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平民妇女主要穿襦、袄,还曾下令,身份为庶人以上的,朝祭以外的衣服可以用绸、锦、绫、纱等九种材料,而且王公以下的妇人不允许用锦绣、金玉、珠玑,奴婢只能用缦缯(无花纹的丝织品)及布做衣服,这么说来好像有些戏中设计的过于华丽了。
鞋上来看,晋朝时男女皆穿方头履,到了唐朝,样式才开始多样化。
通过这三点,想必大家对于当时的服饰,以及电视剧中服装道具设计的走不走心,就有个大体的了解了,每个朝代都会由每个朝代的特点,千篇一律,又或者乱作设计,会使观众对历史产生误解,也许不会有人发现,但是如果真的去用心了解一下,用心去做一下,得到的可不仅是观众的口碑,更是对历史的普及。
作者:朔雪渔翁;历史百家争鸣特约作者
1.《100以下晋朝汉服专题之从《琅琊榜》到《孤芳不自赏》魏晋南北朝服饰究竟是什么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0以下晋朝汉服专题之从《琅琊榜》到《孤芳不自赏》魏晋南北朝服饰究竟是什么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3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