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截至当天,位于北京南部108公里的熊县及其旁边的安新、龙城三个北方小城将不亚于其周边的“中国北方购物天堂”白九镇。
可是随着新华社的一纸通稿,一个崭新的名词横空出世——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
雄县,位于北距首都北京108公里,东距天津100公里,西距古城保定70公里,东依廊坊霸州,西部与容城县相连,南部、东南部隔着大清河与任丘、文安两地相望,东北与廊坊固安接壤,西南隔“华北明珠”白洋淀与安新县相连,西北与高碑店市毗邻。全境东西长26公里,南北阔25.5公里,县域面积524平方公里,2012年,雄县总人口60万人。
雄县区域位置图
这些天人们说起雄县,多是会说“雄安新区”有着多么光明的前景,或者是说这些天雄县经历的炒房团,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的去回头看看雄县的过去。今天,我们不去聊什么房价、炒房,也不去聊美好的前景,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城雄县的过去,看看那个在历史长河里的雄县。
雄县大牌楼
雄县历史悠久,早在夏朝就有人类居住活动。不过在五代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雄县在地图上出现的并不是”雄“而是“易”。大禹治水成功后,天下定九州,至夏朝时有“有易氏”在此居住繁衍,属于并州。
夏朝“有易氏”
至周武王封召公奭于燕,召公奭长子燕侯克代封,雄县之地属燕地。周庄王三年(公元前694年)山戎南下攻燕,燕桓侯(公元前698-公元前691在位)被迫迁都临易。临易者,取濒临易水之意,“易”就是雄县最早的名字。今天距离雄县县城6公里的古贤(旧名古县)村就是”易别都“旧址(古贤村今属容城)。
雄县新志
临易
春秋时雄县之地为为北燕之域,至燕襄公时(公元前657年)燕国都城从易都迁回蓟城,雄县为燕国易邑地。燕王喜十二年(公元前243年),燕王喜派剧辛率军讨伐赵国结果被庞暖挽赵国狂澜于既倒,大败燕军,杀死剧辛,包围了燕国国都,燕国割武遂(今徐水西北)、易邑(今雄县)、方城(今固安)求和,雄县之地入赵。
易
公元前221年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天下分36郡(后40郡)。雄县之地建易县,治所即为易别都处,先属上谷郡,后属广阳郡。
秦地图(局部)
楚汉争霸,汉五年(公元前202年)燕王臧荼谋反,刘邦亲自率军征讨。九月,击灭臧荼,封卢绾为燕王,改上谷为燕国分置涿郡,易县属涿郡(今河北涿州一带),治所仍在古贤村。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改属河间国。
卢绾
东汉地图(局部)
公元前144年(汉景帝中元六年),卢绾的孙子卢他之以东胡王的身份向汉投降,被封为亚谷侯,今天的雄县亚古城村即为亚谷城旧址。东汉时公孙瓒于境内筑易京城(今容城县昝村,旧属雄县)。汉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大举进攻公孙瓒,易京城破,公孙瓒自杀而亡。公孙瓒死后,易京城被破坏,但其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规模尚存。易京城被彻底毁灭,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咸康三年(公元338年)后赵皇帝石虎在征辽西归来,路过易京,看到城池的规模和坚固程度,十分厌恶,以为非吉祥之兆,遂派两万士兵大加毁坏,城壁被夷平,从此易京城在雄县大地上彻底消失。后来,元朝诗人陈孚在《过雄州》诗曾回忆这段历史中凭吊古迹,吟咏伤怀,诗中说:
晨出鄚州城,回首古易京,
百楼不复见,草白寒雉鸣。
鸣角角,黍篡篡,昔谁城比公孙瓒。
城南城北陂水满,寒蒲如剑出水短。
大火焚巢天不忧,野凫醉眠沙土暖。
燕南陲,赵北际,
昔年巍峨铁可砺,城上风火明如慧。
只今残叶黄云噎,老榆半枯悬霹雳。
市翁叱马声嚖嚖,叩以瓦桥潸出涕。
英雄虎斗空万世,北风吹沙秋鹤唳。
公孙瓒
三国时雄县之地为魏之易县,后改易城县,晋时属河间国。北魏道武帝天兴二年(公元399年),复故名易县,改属高阳郡。
雄县新志(部分)
北魏地图(局部)
北齐天宝七年(公元556年)、废易县入莫县(今任丘市北),属高阳郡。易县这个名字从此正式在雄县的历史上消失,而它再次出现时,已经到了今天雄县的西北方向。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灭北齐,莫县入北周,仍属高阳郡。隋仍为莫县地,属涿州,后涿州改涿郡;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属河间郡。
隋地图(局部)
嘉靖雄乘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固安县和莫县原易县属地,置归义县,属北义洲,县治于州中,治所在今县城西北15.4公里容城县王路村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州县俱废,入河北道;八年(公元634年)复置归义县,属幽州;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改属莫州,同年还属幽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属范阳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又还属幽州;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改属涿州。
归义县
五代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归义县入燕,属涿州;四年(公元914年),后唐灭燕,归义县入后唐,仍属涿州;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归义县随燕云十六州入辽,属涿州;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世宗亲征伐辽,收复瀛、鄚二州,取瓦桥关(五代初建,旧址在今雄县城关)。瓦桥关和霸州益津关、瀛州高阳关相犄角,控扼幽蓟,为当时军事重地。世宗于瓦桥关建雄州,戍重兵,“雄”字第一次出现在雄县的大地上。“雄”者,与霸州相呼应,名取威烈,以彰武功,有威慑北辽之意。至此,唐置归义县以白沟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县,南归义先属后周,次年属宋,北归义属辽。
雄州
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为避宋太宗赵光义讳雄州之归义改归信,以雄州之新镇(今属文安县)置平戍军。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使曹利用与契丹于今雄县狄夏头定和议,遂以白沟河为宋辽分界,县境亦以白沟河为界,分为南北。南为宋之归信,属雄州;北为辽之归义,属涿州。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雄州赐名易昜郡,属河北东路。
北宋
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金灭辽,涿州辽将郭药师降宋,宋收归义后仍置归义。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郭药师叛宋投金,归义为金土,属涿州。靖康初,宋之归信陷于金,金将归义并入归信,仍隶属雄州,为州治所在地。同时在雄州置永定军,增领保定(今文安新镇),隶河北东路。金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改隶中都路。
金
元初太祖年间,雄州领归信(州治所在),容城、保定(今文安新镇)。先隶燕京路,后改隶顺天路。至元二年(1265年)废雄州,四年,归信县并入容城县。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雄州、归信县同时复置,县仍治于州中,雄州属大都路,二十三年(1286年)改属保定路,雄县与保定的隶属关系由此开始。
元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废归信县入雄州,属保定府。七年(1374年)四月降雄州为雄县,雄县始名于此,属保定府。同年容城县并入雄县。此后,虽然隶属多经变更,但”雄县“之名未改。十三年(1380年)一月复置容城县。
明
清朝顺治元年起(1644年)继续沿用明置,雄县仍隶属保定府。
清
1859年直隶與地图
1884年雄县與图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3年2月改属范阳道;1914年1月范阳道改名保定道,雄县改属保定道;1928年直隶省政改河北省,属保定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雄县区划几经更迭,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雄县属天津专区。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雄县改属保定专区。
1926年地图
1949年
千里堤四十八村西起任丘县的大苟各庄村,东至今文安县的史各庄镇,延绵坐落共四十八个自然村庄,历史上,四十八村除了其中的大苟各庄属任丘县外,其余都隶属于雄县管辖。1942年文安县与新镇县合并的文新县改为四联县时,将雄县所辖的今史各庄至兴隆宫一线的村庄划属四联县管辖。1944年恢复文新县建置后,此一线村庄为其所辖的八区。1945年文新县分治为文安县和新镇县,此一线的原四十七村(无大苟各庄),划属文安县管辖至今,始终是文安县的兴隆宫,史各庄两乡镇的所辖村庄。廊坊边上有这么一个村落群体 打响了文安抗战的第一枪
1.《一夜成名天下知 透过地图看北方小城雄县的前生今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夜成名天下知 透过地图看北方小城雄县的前生今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