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讲究“体毛、接收父母”,头发不能随便剪。所以不论男女都是长发。今天我们的各种时尚短发、波浪头发、大浪卷都不用想了。但是你认为这样做会为难智慧的古代人民吗?
答案当然不行!自古以来,爱美之心不能改变头发的长度和颜色,但光是那长发就能充分发挥,委婉秀丽,优雅或优雅的古代套裙,最能展现中国女性的经典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而在历朝历代之中,唐朝的发型可说独领风骚。各种造型的发髻
纷繁多样的头饰
深宫后院
街头巷尾
又一种发型流行啦
好优美的身姿
好时尚的发式
高高低低
真真假假
唐风要刮向世界啦
所谓发髻,是把头发归拢在一起,于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因挽束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不一。挽束发髻在不同时代有自身的特点,展示出不同的时代风貌。最早的发髻形式,可以上溯至西周时期,到战国以后,束发形式开始普及,人们不再任由头发披散。
在几千年的发髻演变中,唐代女性的发髻占据了重要地位。唐代妇女的发髻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见诸于各类文献记载的唐妇女发髻名目繁多有云髻、螺髻、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回鹘髻、愁来髻、抛家髻、倭堕髻、堕马髻、乌蛮髻、长乐髻、娥髻、义髻、飞髻、锥髻、囚髻、闹扫妆髻、双环望仙髻、垂髻、峨髻、三角髻等近百种。
初唐时身份较高的妇女,已一改隋代的平云式,单纯向上高耸,作成种种不同发展。《妆台记》“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绾髻、乐游髻。”上行下效,成为风气。大臣曾请唐太宗下令,唐太宗虽也加以训斥但后来又问近臣令狐德,妇女发髻加高是什么原因?令狐德以为,头在上部地位重要,高大些也有理由。因此高髻不再受限制而更加多样化。
初唐时,发髻一般都缠得比较紧,高高的立在头顶上,元微之在《李娃行》曾提及“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又如李贺的“峨髻愁暮云”等来形容当时高髻之高度。当然一般的妇女的头发不足以达到这种高度,所以假发非常流行,在头发中加垫上木头做的假冠、发垫等,把头髻垫高,杨贵妃就喜爱用假发,当时叫它义髻。
快跟小编一起见识下唐代几种主要发髻
云髻,其式样在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中反映得比较具体,画中九个宫女的发髻完全相同,都作成朵云之状,连额发的处理也作成云朵形,可视为云髻的典型。
醉后题李马二伎
白居易
行摇云髻花钿节,应似霓裳趁管弦。
艳动舞裙浑是火,愁疑歌黛欲生烟。
有风纵道能回雪,无水何由忽吐莲。
疑是两股心未决,雨中神女水中仙。
阎立本《步辇图》,画中九位女子均束云髻
螺髻,因其形状似螺壳而得名,螺髻起于唐初,盛行于武则天时代,与佛教信仰有关。据说释迩佛的发型就是螺髻,释迦牟尼佛的别称为“螺髻仙人”。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石椁线刻画(螺髻)
半翻髻,也称作翻荷髻,它的形状和翻转的荷叶相似,流行于唐代初期,梳理时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梳理至头顶时出现倾斜的姿态。半翻髻在唐宫中最流行。唐《髻鬟品》:“高祖宫中有半翻髻”,《妆台记》“唐武德中梳半翻髻”。在初唐大量陶俑壁画中都有体现。
西安市东郊王家坟村90号墓出土(半翻髻)
反绾髻,从两侧各引一股头发向脑后梳理,也有编理成辫的,最后由下向上的反绾到头顶。流行于唐代初期,在后期颇为少见。
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石椁线刻画(反绾髻)
双环望仙髻,由正中将头发分开,分别在左右两侧各自梳理。这种发髻青春活泼,以少女为主。流行于初唐到盛唐时期。
古兴
李嘉祐【唐】
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
蛾眉暂一见,可直千金馀。
自从得向蓬莱里,出入金舆乘玉趾。
梧桐树上春鸦鸣,晓伴君王犹未起。
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
君看魏帝邺都里,惟有铜台漳水流。
西安羊头镇唐李爽墓壁画(双环望仙髻)
双髻,梳这种发髻多为未出嫁的少女。妇女未成年时多将头发集束于顶,结成两个小髻。其状左右各一,与树枝丫杈相似。
木兰花令·可怜翡翠随鸡走
黄庭坚【宋】
可怜翡翠随鸡走。学绾双鬟年纪小。
见来行待恶怜伊,心性娇痴空解笑。
红蕖照映霜林表。杨柳舞风腰袅袅。
衾余枕剩尽相容,只是老人难再少。
北窑湾唐墓出土伎乐俑(双髻)
三角髻,是民间传说中上元夫人所饰的一种发髻。一般将发分为四组,前额部分编为一髻,左右两侧各作一髻,垂于耳际,脑后之发则任其下垂。
河南洛阳谷水唐墓出土三彩俑(三角髻)
倭堕髻,盛唐时期,最为流行的是倭坠髻,把头发从两鬓梳向脑后,然后向上掠起,在头顶上挽成一个或两个向额前方低下来的发髻。出土的盛唐女陶俑,大多是做成倭坠髻。至今日本妇女穿和服时梳的发式,还是沿用唐朝的倭坠髻。
折柳篇
许景先【唐】
春色东来度渭桥,青门垂柳百千条。长杨西连建章路,
汉家林苑纷无数。萦花始遍合欢枝,游丝半罥相思树。
春楼初日照南隅,柔条垂绿扫金铺。宝钗新梳倭堕髻,
锦带交垂连理襦。自怜柳塞淹戎幕,银烛长啼愁梦著。
芳树朝催玉管新,春风夜染罗衣薄。城头杨柳已如丝,
今年花落去年时。折芳远寄相思曲,为惜容华难再持。
寄微之
白居易【唐】
帝城行乐日纷纷,天畔穷愁我与君。秦女笑歌春不见,
巴猿啼哭夜常闻。何处琵琶弦似语,谁家呙堕髻如云。
人生多少欢娱事,那独千分无一分。
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倭堕髻)
堕马髻,将发髻置于一侧,呈似堕非堕之状,故名。唐德宗贞元末年,京城长安流行堕马髻,是种把头发挽到头顶上做成衣簇大髻,然后使它偏向一侧,形成像偶然得到的发式,活泼自然,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就出现了这种发式。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堕马髻)
(堕马髻)
娥髻,流行于中晚唐时期,发髻向上高高耸起。娥髻可以梳理得很高,有甚者娥髻高达一尺以上。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二月
李贺
二月饮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
蒲如交剑风如熏,劳劳胡燕怨酣春。
薇帐逗烟生绿尘,金翅峨髻愁暮云,
沓飒起舞真珠裙。津头送别唱流水,
酒客背寒南山死。
来源:丝路博物馆之城(微信号: slbwgzc)
编辑: 芥末花生 | 制图:豆豆
审核:司源
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新媒体中心
1.《12岁唐朝发型教程,干货看这篇!小姐姐专供丨还在跟着抖音学盘发?有这份唐发型大全就够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2岁唐朝发型教程,干货看这篇!小姐姐专供丨还在跟着抖音学盘发?有这份唐发型大全就够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