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民国

一日一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

【书院推荐信】在当今节奏快、海量的信息环境下,@泽光书院将有效、快速地捕捉一本书的精髓,爱读书,读好书,好好读书,通过书中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视角、新主张,让你和我在这场阅读盛宴上启发智慧和润泽的心。

关注@泽光书院 头条号,读书,为遇见更好的自己,为遇见更大的世界。

图书:《银元时代生活史》

作者:陈存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5月

ISBN:9787563365371

【推荐理由】《银元时代生活史》的作者系30年代上海名医,他以亲身经历为主要线索,描述了上海近半个世纪的物价变动;描摹了作者所接触到的各阶层人士的生活、思想状况,其中不乏名人逸士、政界要人,如章太炎、丁福保、于右任、吴稚晖等。作者从市民的视角出发揭示了这些人物的普通生活的一面,对老上海的民情风俗、市井生活有详细而真实的描写。该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其对物价的真实记录、对取缔中医案引发的中医集会抗争的内幕等的描述,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我童年时,是使用银元的时代。

“银元”早期在上海,叫做“银饼”,这是咸丰六年(1857)上海富商私家所铸造的。这些富商都是经营“沙船”生意的。所谓沙船,是十丈有余的木杆大帆船,由北方运盐到上海,由南方运黄沙到北方。这种黄沙混合了石子和泥土,叫做三合土,是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这种沙船厂,雇用员工数以百计,每月发工资时,免得称量碎银引起争执,所以就由富商王永盛(即王信义沙船厂)、郁深盛(即郁子丰沙船厂)等自铸银饼,规定每一饼有白银五钱。银饼是用手工打成的。这种银饼,是咸丰五年(1856)所铸,我也见过。

后来墨西哥的银元(俗称墨银)流入中国,这是用机器铸造的,分量更准确。外国人到中国来购买物品,都使用这种银元。

【作者简介】陈存仁(1908-1990),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医。原名陈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家。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1929年自设诊所,独立行医。

1928年,创办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

1929年3月17日,被中医界推选为五个代表之一,赴南京国民党政府抗议“废止中医案”。

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后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

1937年,东渡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整理出版《皇汉医学丛书》。

1949年,赴港行医。

1957年,被推选为香港高级慈善机构东华三院总理。

1964年,获韩国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同年,编撰出版“中国医学史》。

1970年,被选为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

1979年,应日本“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共四大册,1982年正式出版)。

1980年初,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名誉博士衔。

1990年9月9日,病逝于美国洛杉矶寓所。

【读后感】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叫做《银元时代生活史》,它的作者叫陈存仁,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中医,他一生除了治病救人之外,还在中医的推广和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作为当时的名医,陈存仁见证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并与许多名人交往密切,对历史掌故、名人轶事如数家珍。

1949年,陈存仁迁居香港,在从事老本行之余,也为杂志撰写专栏,这些文章后来又结集成书。《银元时代生活史》便是其中的一本,这本书以银元为贯穿始终的脉络,通过作者的个人经历,介绍了旧上海几十年间的变迁,引人入胜。

本文围绕几个关键的问题,带你进入丰富多彩的银元时代。它们分别是:

第一个问题,银元作为货币,基本情况是什么样的?

第二个问题,银元时代的物价水平如何,陈存仁自己的收入状况又怎么样?

第三个问题,作者身处银元时代,积累了哪些和钱有关的处世之道?

首先介绍一下银元的由来,以及人们对银元的基本态度。

银元产生有三种主要途径。最早银元是清朝咸丰年间一些富商私自铸造的,由于给工人发工资时,使用散碎的银两容易引起纠纷,于是商家就自己铸造银饼、统一规格,每个银饼含白银五钱,这就是比较早期的银元。后来墨西哥银元流入中国,由于这种银元是用机器做的,分量更为精准,每个银元均含银七钱三分,所以也迅速得到普及,这种银元上面都有一只老鹰的图案,因此也被俗称为“鹰洋”。

中国人自己也觉得这东西方便美观,于是也开始用机器来造银元。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清朝光绪年间和民国初年铸造的两种,由于这两种银元上分别有龙的图案和袁世凯的头像,所以它们就分别被俗称为“龙洋”和“袁大头”。

陈存仁年幼时钞票已经开始流行了,但是老一辈的人只看重银元,毕竟身处乱世,银元是贵金属,容易保值。老人们认为钞票不过就是一张纸,即使对于美元也会采取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但金属毕竟比较笨重,因此银元在保管上又十分麻烦。当时经常能看到钱庄的职员在清晨用黄藤编程的笆斗背银元,数目特别大时,还要用焊上铁框的大木箱来运送。

除了搬运之外,储藏银元更要费一番功夫。有一年作者的姑父去世了,他被带到姑父家去看众人分家产。大家把书房中的四个大木箱搬开,箱子里装的都是文玩字画,十分沉重,每个箱子都要四个人才能搬动。

箱子搬开之后将下面的地板撬开,竟然出现了一块类似水泥一样的大石板,其实这是用糯米和石灰搅拌而成的凝合土,这种材料十分坚固,起着防护作用。众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块石板打烂,石板下面露出了八个缸,每个缸又都很重,大家把这八个缸全都抬出来打开一看,缸里保存着银元和银元宝。这些白银本来都是用桑皮纸包裹的,现在纸已经腐烂了,但根据纸上模糊的字据可以知道,这批东西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埋藏的。根据陈存仁的回忆,这一年他八岁,而他又是1908年出生的,所以这一年应该是1916年。也就是说这批元宝大概已经在地下埋了四五十年了。大家又继续向下挖,最后一共挖出了20个大缸,最后清点出来每个缸含1000个银元和一对银元宝,这就是姑父一生的积蓄。陈存仁开始学医后,也遇到了一位善于保存银元的同行。这位同行平时的日常消费只用铜元,银元全部放在方形的汽油桶里,积满一桶之后,就搬到密室里去。

刚才说的都还是银元打造保存的一面,刚才我们提到,银元有着多种来源。那不同的通货,不同的银元之间进行兑换流通,又是怎样进行的呢?

上文介绍的银饼、鹰洋、龙洋、袁大头,其实也是银元基本的种类。这几种银元在同一时期并存,彼此之间可以等价使用。而在银元之下还有两级辅助货币。第一级称之为“银角子”,南方称之为“毫子”,样子要比银元小些薄一些,大概就是类似于今天硬币一元和一分的关系。再次一级就是铜元,俗称铜板。不过银元和铜板的兑换价格不是固定的,而是由银价和铜价决定,但这个数字的基本范围还是稳定的,一块银元大概可以兑换128枚左右的 铜元。

当然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之外,还有一种银元,这种银元使用的银料较少,用两只手指头夹住其中心,用嘴向其边缘处吹气,听不到任何声音。而材质充足的银元则会发出轻微而悠长的“嘤”的声音。所以这种银元其实就是成色不足的假货,而在当时假银元颇为泛滥,和钱财打交道的人从小就要学会辨认各种银元的真假,如果不懂得这些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上面这些还都是银元的一些基本特征,下面要谈的则是银元的一些金融故事。

由于银元易保值,在银元通行的时代,它的地位在大多数时候都很稳定,是人们信赖的最主要的货币。不过与钞票相比,铸造银元的材料、价格本身都会发生相对较大的波动,这便会对银元本身的价值有所影响,引发一些交易套利活动。

作者早年间就去过香港,那时的1银元就等于港币的1元,但有时银价下跌,银元也随之贬值,1银元只等于0.95港元。而有时候银价上涨,银元也就跟着升值,1银元便等于1.1港元。有人便利用这种价格的涨跌来牟利,这个做法和今天利用汇率赚取差价区别不大。

有一次陈存仁在去香港的轮船上遇到一个有钱人,此人家中本有一些积蓄,遇到银价上涨、金价下跌时,他便将银元带到实行金本位的地区去换成金子。遇到银价下跌金价上涨时,再用金子去换银元。由于当时的海关对于个人随身携带的金银数量没有限制,所以一来二去,这人的财富就越倒越多。

不过这种金融上缺乏管制的局面,最终还是发生了改变。1935年年底,民国政府规定,由当时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还有中国农民银行发行钞票作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用法币来代替银元,这就切断了白银作为通货的可能,使银价的变化难以再影响中国货币的稳定。当时所有的银元都被要求兑换成法币,催生了许多有趣的景象。如民间收藏的银元很快就兑换完毕,但银行和钱庄当中大量库存的银元却不易兑换,所以这些机构每个月都要向中央银行做汇报,列明手中具体还有多少银元。

同时由于大量的库存银元很难搬动,所以中央银行也对各机构每日上交的银元数量作登记。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各地上交银元的进度也不一样。当时广东地区在政治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就迟迟不将收集的银元上交,北京方面也以保存古都文化财富为理由,将银元列为文物,不予上交。而民间也有自己的需要,比如银楼要打造自己的首饰,需要储备一定的白银。于是政府规定,银楼使用白银必须向中央银行申请,并且按照指标配给。有些银楼就只好去收购古钱币来救急,同时有的古董商人又再向银楼求购这些钱币,从而形成了地下市场。

不过总体来说,法币在发行之后一直很坚挺,市面物价稳定,一般民众很快就习惯了使用法币,忘记了银元。即使在抗战爆发之初这一局面也没有改变,但随着战争的进行,物资供应越来越紧张,法币贬值,物价开始上涨。这一趋势愈演愈烈,到最后用钱买装修材料太贵,有人索性就把纸币贴在墙上做装饰。此时日本人也趁势把储存的银元交给小贩,让他们去兜售,造成中国货币制度的混乱。人们见到银元重新上市,感觉贵金属总比纸币可靠,于是也开始抢购银元。这种交易最盛的时候,只要有人把手里的银元敲几下,马上就有人凑上去问价。陈存仁自己也是在美国两个钟头就把收到的纸币换成银元用来保值。

不过,国家法定的纸币取代银元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一幕奇特的景象不过是这一趋势当中的插曲,也成为了银元时代的尾声。1949年银元才算彻彻底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说完了银元时代的基本情况,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银元时代大概是一个怎样的物价水平,作者自己的收入应付得来吗?这个问题比较接地气,也有助于我们,对当时人的生活有更加直观的认识。由于陈存仁自幼家境贫寒,因此对物价极为敏感。在书中几乎记录了不同时期的各种物价,作者当时记录物价都是以银元为计量单位的。

现在的人对于银元的购买力已经没有直观的感受了,因此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必须先对银元的购买力做一番换算,这可以拿日常消费品的数量来做参照。简单说就是某个时期一个银元能买些啥日用品,大概就能了解银元的购买力了。

其实早就有人做过类似的计算,有人用大米、白糖、猪肉、植物油、棉布等物品来做参照,算出在1911年到1936年之间一块银元的购买力大概等于2002年30到50元人民币。同时有学者还提到一类比较典型的情况,当时的一个五口之家每年总收入400个银元,每个月平均收入33元,这一年下来吃的方面要花掉218元,穿衣大概是37元,租房子一年刨去28元,燃料水电再去掉24元,剩下的92元花在子女教育个人爱好上面,收支刚好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摊到每个人头上,一个月也就是六个银元的生活开支,花掉一个银元相当于花掉你一个月开支的将近五分之一。

在了解了当时银元的购买力、还有一般家庭的开支情况之后,我们来看看陈存仁在自己的书中都描述了哪些他自己吃穿用度的价目明细。

我们先来看看穿衣方面。作者小的时候,一双袜子大概是5个铜元,但是质量不行不到半个月就破了。比较贵的是皮鞋,一双儿童皮鞋大概要1个银元。作者小学毕业的时候,希望母亲能买一双皮鞋给自己,母亲坚决不肯。稍微长大一点后,作者开始稍微注重仪表,做了一件长衫、一件马褂,一条短衫裤,一共花了不到10个银元。

再来关注吃的方面。作者年幼时父亲带他吃西餐,每人大概0.2个银元,可以吃到炸猪排、牛油面包等食物。到了1930年代中期,物价有所上涨,作者有一次在外面吃了个便饭,点了回锅肉、干炒牛肉丝、干烧鲫鱼,还点了一个汤,喝了一点酒,一共花了3块多银元。除了日常餐饮,还有酒席应酬。在作者不到20岁的时候,上海摆一桌酒席大概要10个银元。如果有鱼翅等名贵菜肴,大概需要12个银元,而这笔钱当时还可以买一两吉林人参。几年后的1929年陈存仁诊所开张了,于是就大宴宾客来庆祝,45桌酒席一共是花了600银元。

在住的方面,价格就相对较高了,这一点倒是和现在颇为相似。作者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寻找新居,但却无力承担房租。当时一个很小的房子每个月都要10个银元,而一个亲戚家有一处大房子,里面有四间大屋,一个月只收2个银元的友情价,因此解决了作者一家的居住问题。

在出行方面,作者小时候坐电车是每人1个铜元,如果租马车出去玩,则是每半天0.6个银元。后来作者为了方便,在订婚的时候买了一辆汽车,花了1100多银元。如果到外地去,交通费要花多少呢?1930年代中期,作者到日本去出差,买的是二等舱,二等舱是两个人一间,每位客人可以获赠两盒日本寿司,往返加起来是62银元。

除了衣食住行之外,生活中还有一些其他开销是绕不开的。比如作者小学毕业时要参加毕业典礼,得打理一下形象,就花了8个铜元理了一次发。之后作者上中学,每学期的学费是16个银元。吃穿住行再加上仪表打理、教育开支,陈存仁来了一回现身说法。那么作者的收入情况如何,对这些花销他应付得来吗?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一些收入情况。根据作者的记载,1920年代末,卫生局的一个科长每月拿30银元,普通书记员只有8银元,但是相对于普遍收入,1个银元还是很值钱的。

上文我们提到,一个五口之家,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一个月每人大概都要花6个银元,1个银元就相当于拿出月用支出的五分之一左右,所以当时人们对一个银元看的很重,超过1银元以上更是一件大事。不过对于作者来说,1块银元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因为他的收入比较高。还在求学期间,就有人来找作者看病,门诊费就接近每人半个银元。后来陈存仁自己在今天的上海山东中路一带开诊所,门诊费涨到了每人1.2个银元。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每日的门诊量也固定在十人左右.比较前面那个五口之家,作者一天的收入就相当于人家两口人一个月的花销,真可以说是很能赚钱。再后来,诊所附近的三友实业社又邀请他为实业社的500多位职工担任常年的医疗顾问,每月给他50银元。

除了行医外,作者还有其他一些赚钱的途径。1928年开始,作者创办了介绍健康常识的《康健报》,一期订阅量就有8000份,每户收银元2块,立刻便获得了16000银元的现金,一下子就进入了小康生活。他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销路很不错,于是就有出版商邀请他再编一本《皇汉医学丛书》,并且二话不说愿意先预支7000银元的稿费。因此作者在当时属于绝对的高收入阶层。1930年前后,他曾说自己在银行里的存款接近一万银元,根据一般人的心理,在谈及自己财产时总会有所保留,所以真实数字很有可能比这还要高。

说完了当时的物价,还有作者的收入情况,我们进入最后一个问题:陈存仁他自己是怎么理解钱的?他又是如何处理自己手中的钱呢?围绕这一中心,作者主要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借钱之道。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谁都有手头不宽裕的时候,难免需要找他人帮助。而借钱便是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加上中国是人情社会,借钱背后又牵涉到复杂的人际往来。具体到作者来说,刚刚开始开诊所的时候,来借钱的人要求不高,最多也就借两个银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借钱者的胃口越来越大,所借的银元少则五十多则数百,而借出去的钱很少有人主动归还的,强行讨要又容易破坏彼此间的感情,作者非常的烦恼。后来在前辈的提点之下,作者总结出了一套借钱之道。

第一,绝对不要贪利息。任何人像你许以高额利息,都应婉言拒绝。如果真正值得帮忙的亲友就不要希望他还钱,如果他到期还了钱,反而要视为意外之喜。

第二,如何去应付借钱中的人情?有的人对自己有恩,或许是真的很需要钱,就应该很爽快地加以自助,并说明这不是借贷,而是赠予,抱定施恩不图报的态度,反而没烦恼。

第三,对于有的人千万不可以借钱给他们。比如年轻人借钱应该立刻拒绝,借一分钱给他们就是害他一分,养成他借钱的习惯便会断送他一生。有不良嗜好的人更是借不得,千万不要怕伤感情,因为这种人一旦得手一次,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开口,到那时便会使感情受到更大的伤害。

总的来说,作者对于借钱这件事情不是很赞成,觉得借钱会最终使人失去自尊,甚至一辈子都以借钱为生,带来巨大的伤害。之所以会有这种观念,可能由于作者自幼家境贫寒,故极为看重钱财的进出。而且随着作者财产的增加,名声越来越大,借钱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且多数不予归还,认为作者不在乎这点小钱。但作者却为此而牵肠挂肚,心神不宁,最终便总结出以上这番借钱的哲学。

作者关注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如何理财。与借钱相比作者更主张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经济条件。这个强烈的理财意识贯穿在这本书当中,成为本书的另一条线索。所以这本书也可以当做一本理财的教科书来读。在1930年前后,作者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积蓄,此时大收藏家丁福保向他提出了建议,认为将钱存在银行那虽然安全但只拿一些利息不上算,应当买一块地,在坐等地价上涨。然后在丁的指导下,作者以5000多银元买了一块地皮,三年之后以3万银元卖出,但丁福保认为卖早了,这块地还会涨价,结果是果然突破了10万银元。作者对丁的判断力颇为惊讶,便向他请教,丁福保就想出了一套生财之道。

他认为策划一件事如同看病一样,了解病情之后先制定一个治疗方案,并计划好第一步怎么办,有了进展之后又该怎么办。而在有了方案之后必须以200%的精力予以投入,以防止在方案实施过程当中效果打折扣,预备事情随时发生变化。在这一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作者举一反三,干脆和丁福保一同合作拓印古钱币。

当时丁福保出了一本《古钱大辞典》,根据这本书有的人就能将一些有名的古钱币的下落查访清楚了。虽然这本书是专门类图书,销路不广,但丁福保在古钱收藏圈里还是出名了。许多人来找他请教,他也赚了一些钱,他觉得这是个赚钱的路子,就要求作者按照自己之前的指导,拿出一个具体计划。作者经过思考,想出一个很妙的计划。首先由丁福保以介绍人的身份出面,引见作者将某古玩市场上的古钱币全部买下,市场上的商家听说有这么大的买主,就纷纷前来招揽生意,互相竞争杀价,买者自然得偿所愿。第二步,将这个消息到处传播,其他市场上的商家听说了也纷纷把大量古钱币卖给作者,作者再把这些钱币拿到丁福宝家。第三步,丁福保亲自鉴定,从送来的大量钱币当中挑出精品。

第四步,将上述方法推广到其它地区,进一步扩大古钱币的搜索范围,并继续从中挑出精品。第五步,将挑出的钱币精品进行拓印,也就是做复制品,同时明确说明这是复制品,防止被人指责为做假古董。接下来便是将拓印的复制品向各处推销,虽然推销的都是复制品,但由于都是精品,顺应了当时收藏者的需要,因而大赚了一笔,每套复制品最后卖到了400银元。这样的商机当时还不为一般人看重,而且很少有人敢事先投入巨额资金来大量的收购古钱币,结果凭借着先发优势以及后天的努力,陈存仁获利颇丰。

《银元时代生活史》是作者前半生所见所闻的回忆,原本是为杂志专栏写的随笔,所以和一般图书相比显得非常的零散,信息十分丰富。同时,这本书纯粹是私人的回忆,且时间跨度极大,阅读时要务必留意。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有一本《抗战时代生活史》,可视为本书的姐妹篇,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将这两本书对比着阅读,或许会有更多的发现。

【分享荐书】荐书一向是我乐意做的事,因为读书既是一个人的事情,又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所谓“一个人的事情”,是因为读书本来不是群体性行为,独自一人面对青灯黄卷,也能思接万里,穷览千载,和古圣先贤心有戚戚。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不怕孤独,甚至期待有孤独下来的时间和能力。所谓“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因为《礼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看人、看事、看书,都有可能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扰,而把自己的心得与他人分享剖辩,不仅自己能获得更深更广的见解,一日一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一日一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也能启发同好者的视野与思维,让信息和见识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分享荐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把自己认为最值得阅读,乃至一读再读的书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切磋琢磨,于人于己,不亦乐乎!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 ,让思想充实生活。阅读可以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

1.《一日一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日一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6165.html

上一篇

18岁民国最痴情女人,干货看这篇!民国最痴情女子,曾红透半边天,80年前自杀时,很多人为她殉情

下一篇

关于.民国银元我想说想知道民国时期一块银元,拥有多少购买力?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吗

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干货看这篇!山东历史上的今天:5月13日

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干货看这篇!山东历史上的今天:5月13日

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相关介绍,1935年(民国24年),日本人控制的四川煤矿北大井发生严重的投手事故,534名矿工淹死,另有1名中日司机。   1938年(民国27年) 日军包围金乡城,将修筑工事的2000余名民工大部屠杀,并杀死...

【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一日一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

  • 【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一日一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
  • 【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一日一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
  • 【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一日一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
关于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我想说多难之秋 盘点民国时期中国百姓经历了多少灾荒

关于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我想说多难之秋 盘点民国时期中国百姓经历了多少灾荒

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相关介绍,民国时期中国人经历的灾害几乎每年都没有。据1912 ~ 1937年统计,大灾害超过77次,水灾24次,干旱14次,地震10次,蝗虫9次,风灾6次,瘟疫6次,冰雹4次,饥荒苹果2次,霜冻雪灾。 北洋政府...

关于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我想说一日一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

  • 关于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我想说一日一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
  • 关于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我想说一日一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
  • 关于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我想说一日一书 ‖《银元时代生活史》
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专题之多难之秋 盘点民国时期中国百姓经历了多少灾荒

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专题之多难之秋 盘点民国时期中国百姓经历了多少灾荒

1935 年是民国多少年相关介绍,民国时期中国人经历的灾害几乎每年都没有。据1912 ~ 1937年统计,大灾害超过77次,水灾24次,干旱14次,地震10次,蝗虫9次,风灾6次,瘟疫6次,冰雹4次,饥荒苹果2次,霜冻雪灾。 北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