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就有“女人取悦自己者容”的说法,因此古代女性装饰文化的发展成果流传至今。

而谈起女子的装饰文化,就不得不说起唐朝,唐朝是中国古代发展史上最繁荣,也最开放的国家之一,并且唐代对女子的管束相较于别的朝代而言,相对于松弛。

就如唐代诗人李白在《清平调》中所说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可见,唐代女子对装饰的运用之纯熟,所以,让我们翻阅唐代历史的篇章,浅谈唐代审美风尚变迁下的女子装饰发展,以及它的发展所带来的的影响。

一、唐代装饰文化的起源

说道女性的“装饰”文化,那它的历史可是十分悠久的。无论在什么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其中尤为是女性的审美最为敏感和多变。早在原始时期,女性们就会用一些色彩艳丽的东西来装饰自己,使自己变得更美丽,这是一种人类的本能;而后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女性真正开始运用“装饰”的技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期的女性把对美丽的追求,当做成一种取悦夫君,取悦君王的一种手段,这是“装饰”文化得以发展的最初始的目的。

而“装饰”文化,从字面上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装”和“饰”,“装”指的是化装,装扮,“饰”指的是“头饰”“服饰”等,两个组在一起,意思就是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更美观。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装饰”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这个时代民风比较开放,经济比较繁荣,致使女性们有更多的空间与金钱来“装饰”自己,她们对美的追求也比较高。所以,唐代的女性装饰文化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唐代的女性装饰文化。

二、 唐代女性“装饰”的发展

唐代,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发展最繁盛的国家,没有之一,它的国土面积有1237万平方公里,比我国当代所拥有的国土面积还要大。这足以表明唐代国力之兴盛,经济之发达。而这良好的经济基础,使唐代的百姓安居乐业,民风开放。而这一现象的发展,促进了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不再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她们享有从商,继承财产的权利。而她们经济上的富裕,也致使她们加大对“装饰”方面的投资,这极大的促进了唐代女性“装饰”文化的发展。

1. 重过性命的“发式”

《孝经》中曾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可见在古代头发是多么重要了,在我的印象当中,古代的女子大多是又长又直的头发,她们很少剪发,这使得她们的头发打理起来很麻烦,也十分讲究。在唐代,女子的发式种类繁多,有堕马髻,半翻髻,反绾髻等等,其中就属反绾髻最为常用, 而反绾式指的是女子梳头从头部的右下方,向上梳,陇结于头顶后,再向外反绾的一种发式。在《妆台记》中就曾记载:“唐武德中梳半翻髻,反绾髻,分髫臀”。

而以反绾的形式梳理的头发,整体上给人一种干练,简洁的风格,并且在反绾的时候,也可以翻绾出各种样式。有如惊鸟双翼欲展的“警鹄髻”,也有如单刀或双刀的“翻刀髻”,也有如盛开的百合花的样子,称为“百花髻”。并且反绾髻多适用于宫妃、名贵女流等,如果女子尚未出阁,还可以在反绾的时候,髻下留一发尾,使其垂在肩后,称之为“分髫髻”。可见,女子发式之复杂,也可以看出唐代女子对头发“装饰”的重视程度。

2. 简约与精巧的“头饰”

通过唐代女性对“发式”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也可看出,她们对于发式上的“饰品”,也是很重视了。“头饰”分为步摇,华胜,梳篦,笄,簪,钗等,其中簪是最为常用的“头饰”。在唐代,根据女子的地位,把簪子分为金簪,玉簪,银簪;其中的玉簪极其受到贵族女子所喜爱,它又叫做“玉搔头”,在《西京杂居》中曾记载:“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玉价倍贵焉。”很多女性羡慕李夫人的圣宠不衰,所以女性们大多喜爱用玉簪来装饰自己的发式。

在白居易所著的《长恨歌》中也曾有它的描写:“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可见唐代女性对玉簪应用之广;同时,也因为玉的质地通透,温和,再加上古人对“君子如玉”的追求,使得玉簪的应用更加的频繁。并且,玉簪来做“头饰”也不是每个女性都享有的,由于它价格的昂贵,很多身为平民的女性,都以银簪作为自己的“头饰”,银簪的造价工艺相较于玉簪来说,制作流程更加的简单,材料也没有那么昂贵,所以银簪的价格相对比较低,适合平民百姓所佩戴。无论是,配代哪一种簪子,都会是女性的整体形象上,更加的美丽。

三、审美风尚变迁下的“装饰”演变

1.初唐至盛唐:“装饰”大胆开放

唐朝从建立到灭亡总共有三百多年,在这期间,它从鼎盛走向衰败,而随着它时代的变迁,也带动着唐人审美风尚的变迁,先从初唐至盛唐的时期谈起,从李渊建国称帝到武则天称帝,这段期间唐代被称为“开唐盛世”,国家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民风开放大胆;同时,女性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致使女子的“装饰”文化发展迅速。女子们着装上具有“袒胸的短襦,半臂的飘幔”的特点。

唐代女子的衣裙大多是袒胸无领、窄袖紧身、长及腰、上窄下宽的瘦长短襦裙,并且唐代女子的衣裙颜色大多以鲜亮的颜色为主,其中绯、黄、紫、青为最流行。并且这个时期女子的裥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彩拼接而成,极其受贵族妇女所喜爱。

影视剧人物——武则天

并且也由于唐代民族之间往来频繁,致使唐代“胡风”盛行,而胡人擅长骑射歌舞,崇尚强悍英武,这使得胡服大多是比较男性化,而唐代女子因受胡风审美的影响,很多女性都穿男装,在《大唐新语》中曾记载:“天宝中,士流之妻,或依丈夫服、鞭衫、鞭帽,内外一贯矣。”可见,女子着男装是唐代的一大流行趋势。

3. 中唐至晚唐:“装饰”逐渐保守

随着中唐至晚唐时期的到来,唐代开始走下坡路,国家经济也有所下滑,而这也致使唐代民风相较于盛唐时期,对女子的要求有所拘谨,这时期的女子上穿衫襦,宽衣大袖,披帛,下著瘦长裙,外著蔽膝或围裙,包裹的很严实,像“胡服”和“半臂襦裙”的服饰已经渐渐没落。甚至,这时期还出现了类似于我们中国当代的女性的内衣,它被称作“无裆裤”,指的是女子穿衣裙时,要从膝盖至足踝处,所绑好布料。

就如《陌上桑》中所描写的:“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从这看出,唐代女性衣着逐渐趋于保守,这也昭示着唐代对女子的态度开始拘谨,致使唐代女性的地位开始有所下降。唐代女性地位的变迁也使得女性的审美观念发生改变,而这样的审美观念的变化,也为后世宋代女子的“装饰”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深渊的影响。

四、唐代女性“装饰”发展的影响

随着唐代“装饰”文化的日益发展和演变,导致唐代的女性的幸福指数是中国古代最高的朝代之一。同时,唐代女性“装饰”文化的发展,也给唐代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因唐代女性对“装饰”的高标准要求,使得很多的商家专门为她们量身定制出适合她们的一些商业模式和商业手段。甚至,因为有的“装饰”在唐代本国并没有,这致使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和外商进行贸易的往来。这为我国唐代海外贸易的发展带了巨大冲击,这也间接的促使一些外来的文化的流入。

并且,唐代女性“装饰”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唐代文学和绘画艺术方面的发展,女性通过装饰,使得自己更加的美丽与得体,而美丽的女性也刺激了唐代诗人与画家创作的欲望,为中国的文学与艺术的论坛注入新的活力。就如白居易所著的《长恨歌》,李白《清平调》所写“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等等,都是因为女性的美丽,而创作出的著名的文学作品。也如张萱《捣练图》中通过描绘唐代仕女的美丽,而产生的绘画作品。

五、总结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唐代作为极其特殊的一个时代,它是中国古代第一位产生女皇帝的国家,致使唐代女性的审美风尚比较特别,而审美的独特,也使得唐代“装饰”文化发展的独创性,同时,它也间接性的为我们展示了,它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风向和思想观念,这为中国后世女性“装饰”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新鲜的血液,也为我们当代社会女性“装饰”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独特的启迪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唐代审美风尚变迁下的女子妆饰发展研究》 晏净天

2、《盛世华妆-唐代女性妆饰文化探究》 孟可

3、《长恨歌》白居易

4、《清平调》 李白

5、《捣练图》 张萱

6、《大唐新语》

1.《【8唐朝理发】从“头”开始:通过唐代女子装饰发展,谈谈唐代的审美风尚变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8唐朝理发】从“头”开始:通过唐代女子装饰发展,谈谈唐代的审美风尚变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8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