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野生黄鼠狼”
越南战争的经验表明,西方国家随着地对空导弹的出现,只有对地攻击机、轰炸机是不够的,携带专用装备和武器的战斗机引诱和猎杀敌人的地对空导弹是防空压制机。(威廉莎士比亚)(美国)。
动物中野鼬鼠正好有引蛇出洞然后再进行巧妙攻击的特点,于是美军给执行SEAD任务(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ces)的防空压制机起了个绰号“野鼬鼠”。【图片故事】1968年2月14日情人节,一枚萨姆-2导弹击落了一架F-105,导弹并未直接命中,但近炸破片击伤了飞机,39岁的飞行员罗伯特上尉当场阵亡,这位悲催的飞行员的遗体直到1998年才在丛林中被人发现。为了压制地空导弹,同时消除飞行员的恐惧,必须有人执行危险的SEAD任务。“野鼬鼠”臂章上写有“YGBSM”,这是因为有“野鼬鼠”飞行员前往长滩接受训练,在北美航空机库,他们见到了空军部长,指挥官向飞行员解释了“野鼬鼠”的使命。一名叫多诺万的电战官听完后,表示“你让我坐在疯子战斗机驾驶员后面,你让我去巡逻,成为萨姆的目标?你是在耍我!”最后一句“你是在耍我”的英文是“YOU GOT BE SHITTING ME”,缩写为“YGBSM”,这就是“野鼬鼠”臂章上字母的来历。
EF-4C "野鼬鼠IV ",与F-105G "野鼬鼠III "平行发展
越战中美军发展了四种“野鼬鼠”,初代是F-100F,随后是EF-105F“野鼬鼠II”。EF-105F加装了AN/ARP-25雷达定位和告警系统、AN/APR-26导弹发射告警系统和IR-133红外线搜索系统,当SA-2导弹发射时,能够很快截获雷达信号,捕捉发射阵地。EF-105F主要武器是AGM-78“标准”、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以及CBU-24集東炸弹等。EF-105F一般与2-4架F-105D配合作战,“野鼬鼠”负责定位,然后引导F-105D发动攻击。
秀一下低速机动性
执行任务时,“野鼬鼠”小队一般在攻击机队前50公里处,提前进入战斗空域,等到轰炸机编队离开后才能离去,危险性比其他任务大的多。获得美国最高奖章--国会荣誉勋章的2名F-105飞行员均是驾驶“野鼬鼠”执行危险任务,其中莫林·戴斯雷夫森在授勋后不幸阵亡,利奥·索尼斯少校因战机被击落在越南当了6年战俘,获此殊荣主要是因为被囚禁前,他已经解决了3个萨姆导弹阵地与2架米格机。之后美军装备了更先进的F-105G“野鼬鼠III”与EF-4C “野鼬鼠IV”。
德国“狂风”ECR型,机腹是2枚“哈姆”反辐射导弹,副油箱边上是“响尾蛇”导弹,右侧外翼下是电子战吊舱。
正是看到了“野鼬鼠”巨大的实战价值,英德意也计划装备类似机型,由“狂风”平台改装欧版“野鼬鼠”就是不错的选择。其中,德国的需求最为强烈,计划用新机替代RF-104G与RF-4E,并要求新机具备防空压制能力。“狂风”ECR(电子战及侦察型)由对地攻击型改进而来,去掉了机身前部下方的两门机炮,增加了新的传感器、干扰机、辐射定位系统、电子对抗吊舱等侦查与电子战设备。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空军分别装备30、35和16架,各国电子设备不尽相同。该机保留了对地攻击能力,德国与意大利的“狂风”ECR一般携带2至4枚“哈姆”反辐射导弹,并可携带2枚响尾蛇空空导弹用于自卫;英国则换装了国产的ALARM反辐射导弹(Air Launched Anti-Radiation Missile),图片最多可见9枚。
数数一架携带多少枚ALARM反辐射导弹
ALARM反辐射导弹长4.06米,弹径0.23米,翼展0.73米,发射重量280千克,最大射程超过20千米。弹体与中距空空导弹相当(研制之初确实想采用“天空闪光”导弹的外壳),可像空空导弹一样装载在“狂风”翼下复合挂架两侧的非主挂架上。ALARM反辐射导弹研制时间较AGM-88晚,性能更为先进,有消息称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军超南联盟特定目标发射多枚“哈姆”反辐射导弹均未成功,英国空军最后用1枚ALARM就击毁了目标。这与战术、两种导弹的不同设计有关,如果地方迅速关机,“哈姆”导弹可能失去目标,相比之下,ALARM导弹发射后会爬升到较高的位置,打开降落伞缓缓下降,滞空捕捉目标信号的时间大大增加。此外,南联盟装备的俄制辐射诱饵对“哈姆”效果可能也更好一些。“狂风”还差点被美军选中作为F-4G的接班人,成为纯正的“野鼬鼠”,最终计划有变,类似任务由F-16负责。
“狂风”ADV要替代的对象
“狂风”ADV截击机
由空优战机衍生出对地攻击型较为常见,如【记忆中的战斗机】系列文章曾介绍过的F-8战斗机与A-7型攻击机。反过来,攻击机或战斗轰炸机受到速度、机动性能限制,衍生出制空战斗机就困难多了,“狂风”防空型(Air Defence Variant,ADV)就是少数之一,最吸引设计师的就是它可变后掠翼的基础设计带来的速度优势(最大速度2.2马赫)。上个世纪60、70年代曾掀起过可变后掠翼飞机的潮流,苏联米格-23战斗机、苏-24战斗轰炸机、图-22、图-160轰炸机,美国F-14战斗机、B-1轰炸机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欧洲的产品就是多用途的“狂风”。
看出是哪些战机了吗?
“狂风”防空型的主要假想敌正是同样采用可变后掠翼设计的图-22、图-160轰炸机。为了获取速度优势,可变后掠翼也付出了结构复杂、重量大、可靠性差、成本高等代价;活动外翼的载荷全部集中在枢轴上,固定翼内部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容纳缩进的外翼部分,固定翼与活动翼之间还需要有密封罩,以减小阻力等等。机翼内部本来可以设计安装油箱的空间被挤占,航程缩短20%以上,所以到后来,当人们发现战斗机的速度没有那么重要的时候,可变后掠翼很快就失宠了。
活动外翼的载荷全部集中在枢轴上,强度实在是厉害
上篇说过,“狂风”的基础是多用途战斗机(MRCA)项目,欧洲战机研发实力最强的法国从北约退群后,受制于英德意三国的技术水平,很难在一个机体上同时满足对地攻击与制空双重任务需求,帕纳维亚公司成立后,最初是按照一机多型的方法来研制的,最初的设计方案分为是以对空作战为主的“帕纳维亚100”型单座战斗机和以对地攻击为主的“帕纳维亚200”型双座战斗轰炸机。后来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帕纳维亚100”型单座战斗机性能较F-4E提高有限,单座设计又无法很好地满足对地攻击任务,降低研发和使用成本,三国决定取消单座的“帕纳维亚100”型设计,集中力量研制“帕纳维亚200”型双座战斗轰炸机,最终的成果就是上篇提到的“狂风”IDS对地攻击型。
机徽显示近处的是英国的PA200双座型,远处是西德和意大利的PA100单座型
“帕纳维亚100”研发计划取消了,但英国对战斗机的需要并没有消失。地处海岛的英国作为北约的后方基地,不会像德国一样承受苏联钢铁洪流的潜在冲击,但同样在苏联远程航空兵和战术空军远程战斗轰炸机(主要是苏-24)的打击范围之内,随着苏联超音速轰炸机和空射超音速巡航导弹投入使用,这种威胁在加剧,英国空军迫切的要一种性能先进的战斗机执行防空作战任务。英国也考虑过F-14、F-15与F-16。F-15基础型是单座版,F-14可靠性差一些,价格高昂,要发挥其全部战斗力必须同时引进昂贵的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加之需要培育自身的航空工业,遂决定在“狂风”对地攻击型基础上研制一款制空战斗机。好在图-22、苏-24等假想敌都是擅长高速突防的“笨家伙”,对机动性要求不高。由于德国、意大利并没有类似需求,“狂风”ADV与雷达的研发费用由英国独立承担。
历史上的今天,“狂风”ADV原型机1979年10月27日首飞
“狂风”IDS在基础设计时已经考虑了空战需要,所以防空型80%可与之通用,英国人操刀将机头拉长48.8厘米,主要是为了容纳“猎狐者”空对空新型截击雷达(Foxhunter),该雷达可以探测185千米外的目标,将中段机身加长71.12厘米,主要是为了在机腹半埋挂架挂载4枚“天空闪光”导弹,同时机内也有空间多容纳更多电子设备和额外10%的燃油,这样“狂风”ADV携带2个1500升的副油箱就能在距基地550公里处巡逻2小时以上。“狂风”ADV型拥有更高的爬高率和加速性能,它起飞后很快能加速到高亚音速,在高空很快能加速到2倍音速,从起飞爬升至万米高空仅需2分钟。
“狂风”ADV的机身长18.62米,比IDS型有所增加
“狂风”ADV原型机1979年10月27日首飞,量产型1984年3月首飞,共生产197架,英国和沙特阿拉伯空军分别装备173架与24架,分别于1984年和1989年开始交付。英国装备的“狂风”ADV型有FMk2和FMk3两个批次,前者于1984年至1985年间交付,共生产了18架,后者于1986年开始交付,共生产了155架。由于“猎狐者”雷达在1985年才研制成功,大多数FMk2型交付时都未安装雷达,取而代之的是配重压舱物。“狂风”FMk3换装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安装了机翼自动后掠系统(AWS)和自动机动系统(MDS),可自动控制机翼掠动以及襟翼、缝翼的运动。后来英国又按FMk3的标准对FMK2型机进行了升级,但发动机没有更换,改进后的型号称为FMK2A。
英国人操刀在狂风IDS基础上,将机头拉长48.8厘米、中机身再拉长71.12厘米,实现对地和对空适应性转换
“狂风”FMK2机身下有4个半埋式挂架,每个挂1枚“天空闪光”中距空对空导弹,机翼可动部分装有一个大型复合挂架,主挂架用来吊装1500升副油箱,挂架过渡梁的肩部内侧可挂1枚“响尾蛇”近程空空导弹。典型的火力配置是1门机炮(前机身左下方的27毫米口径“毛瑟”机炮被去除)加上6枚空空导弹,包括4枚“天空闪光”中距空空导弹与2枚“响尾蛇”近程空空导弹。“狂风”FMK3在机翼下采用3合1复合挂架,增加了2枚“响尾蛇”导弹的挂点,使挂载的导弹数量增加到8枚(4中+4近)。后期经过改进,升级了挂载更为先进的AIM-132近距空对空导弹(ASRAAM)与AIM-120中距空对空导弹(AMRAAM)的能力。
“狂风”FMK2,4中+4近共8枚空空导弹
有人说“狂风”ADV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因为它难以像同期的F-15、F-16那样灵活,但事实上它的剪式机动超过“猎人”,加速方面超过“闪电”,转弯、爬升、航程等方面超过F-4“鬼怪”。非要给它找个参照对象的话,恐怕是F-111B与雅克-28P截击机。尽管“猎狐者”雷达预算严重超标、姗姗来迟,其性能并没与先进到哪里,“狂风”ADV最多只能跟踪两个目标,使用半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天空闪光”导弹需要雷达一直跟踪照射目标,且目标必须保持在机头前方一定区域内。
像翻书一样开启雷达设备舱盖
“狂风”的海外客户
“狂风”的性能吸引了许多国家的注意,其中就包括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与西方进入军贸“蜜月期”,空军考察了多种西方战斗机,其中就包括“狂风”。图中军人身着87式军装,可能为御寒,都穿了西德军队的风衣,拍摄时间应该在1988年秋冬。当时进入视野的主要包括F-16、幻影2000和“狂风”,F-16美国只愿意提供“猴版”,使用J-79涡喷发动机,是最先被排除的;法国幻影-2000性能不俗,达索战斗机在实战和国际市场上也积攒了一定人气,卖家也很诚心但议价困难。拎不清的法国人一激动将幻影-2000卖给了对岸,迎接他们的只能是贸易反制。
拍摄时间应该是1988年或1989年初
“狂风”性能均衡,搭载先进的地形自动跟踪系统,可保证飞机在低空以跨音速突防,加上9吨最大载弹量,攻击力强大。没能成交,除了北约国家意见不是特别一致,最大的问题还是价格,1980年,“狂风”的出厂价单价高达2800万马克(近1000万美元),每架折合人民币近1亿元。随着引进国外先进飞机的外汇预算被压减,这一交易折戟沉沙。我们只是看看,可在中东土豪眼里,看上了就买呗。沙特在1986年一口气买了48架“狂风”IDS/GR1型战斗轰炸机和24架FMk3批次的“狂风”ADV截击机;1996年又增购了48架“狂风”IDS。
土豪的沙特空军,战机是好,可战斗力略渣
但之后,沙特空军的兴趣转向美制F-15E“攻击鹰”,还看上了EF2000“台风”战斗机。要那么多飞机浪费啊,卖掉不失为一种选择,可土豪的心思常人不懂,沙特将数十架尚可使用的“狂风”扔在沙漠里直接报废。上世纪90年代,在“台风”战斗机还未成熟时,意大利空军从英国租用了24架“狂风”ADV,用于弥补防空战斗机的缺口,这批战机于2003年到期。之后意大利还从美国租借了34架F-16A/B ADF 战斗机,随着“台风”陆续投入使用,意大利自2010年6月开始将F-16退还给美国,2012年5月退还完毕。
土豪的世界咱不懂
服役趣闻
1.无盖飞行。1983年9月27号,英国空军损失了第一架“狂风”(编号ZA 586),后座领航员成功弹射,但前座飞行员与飞机一同坠落。事后有疑虑认为抛盖后,前座飞行员的双臂被气流吹出座舱不能动弹,无法进行弹射操作。为消除其他飞行员的疑虑,BAE公司安排了一次无盖飞行测试,让试飞员 Keith Hartley在空中伸展双臂,解除其它飞行员的恐惧。
居然还能笑的出来,飞行员身体素质果然不一般,这也说明风挡还是很管用的
2.昂贵的雕塑。沙特空军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空军基地门口有一座特别的战机雕塑,它可不是退役的功勋战机,而是嘎新的“狂风”,沙特空军再土豪也不至于买架新飞机摆上去,这架飞机有什么故事呢?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沙特空军派机参战,参战第3天,这架编号为765的“狂风”IDS战斗机执行完任务返航途中,按照任务计划需要接受空中加油,再返回基地。
昂贵的雕塑
当沙特飞行员驾驶“狂风”与负责加油的美国空军KC-135加油机接头后,突然愤怒地拒绝美机空中加油。原因是加油机上有位女技师,按他们的信仰,无法接收女性机组成员,更无法接受女技师操纵加油杆,对接他的战斗机。这架“狂风”的两名飞行员坚持不加油飞往备降机场,结果在距离机场跑道只有几公里远的地方,燃油耗尽,被迫提前迫降在沙漠里,飞行员幸存,飞机也还有修的价值,有钱任性的沙特人没费这个力气。1993年沙特人从沙漠中挖出了这架战斗机,直接将其做成了雕塑。
1.5倍音速飞行的“协和”超音速客机
3.“协和”摄影师。“协和”是在航空史拥有重要地位的超音速客机,可超音速巡航,最快飞行速度超过2倍音速,1996年2月7日,“协和”客机完成了一次横跨大西洋最快的飞行,从纽约到伦敦用时仅2小时52分59秒。相比之下,当今主力客机在伦敦和纽约之间平均飞行时间为6小时13分钟;2020年初,英航一架波音747借着速度320千米/小时的大风,将最快飞行时间定格在4小时56分钟。
仔细看,一架伪装的“协和”。近距离监视轰炸机的“狂风”
“协和”要是飚起来,一般喷气式飞机是追不上的,想给超音速飞行的“协和”拍张不糊的照片,那得找个有实力的主。1985年4月,艾德里安.梅雷迪思驾驶的“狂风”在爱尔兰海上空与“协和”客机会合,为了拍张漂亮的照片,“协和”将速度降至1.5马赫,战斗机高速飞行时油耗极高,跟随了4分钟照片拍好后,“狂风”即刻脱离,“协和”客机加速飞往纽约。
“狂风”颜值颇高
1.《【kc三国玩具值得购买哪些】记忆中的战斗机11|远去的“狂风”(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kc三国玩具值得购买哪些】记忆中的战斗机11|远去的“狂风”(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