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一篇关于大西北的游记。我带您去感受具有深厚历史色彩的河西走廊。
但是在写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这个地方,那就是西北最具魅力的地方——河西走廊。
也许你对这个地方历史文化的了解仅仅限于课堂上的历史课本和地理课本枯燥的叙述,只知道它是地理版图中很重要的一块,只知道它是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段,那我希望可以把这些知识变成鲜活生动的故事,把规矩的文字变成一副美丽的画卷,让我们慢慢的展开画卷,细细的品味其中的韵味。希望能激起你们对河西走廊文化的探索欲望和对大西北无限美好的想象和向往。
如果你有闲暇的时间,想更深入更深刻的了解这个地方,推荐你看一部能让人激情澎湃又能潸然泪下的纪录片《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为了契合国家提出的“一路一带”重大战略,在历史、文化、地缘多个角度阐述了河西走廊对中原地区发展的重大作用。
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高质量的纪录片,采用一半纪录片一半电视剧的表达模式,通过美丽的风光图片和电视剧的故事叙事手法还原河西走廊的历史变迁。音乐大师雅尼创作的主题音乐《河西走廊之梦》与解说员中国之声的主持人苏扬醇厚而有磁性的声音简直是天作之合。
河西走廊是甘肃省中部的一条大通道,一块狭长的平原。长约12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东起乌鞘岭,西至星星峡,南侧是祁连山脉,北侧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因为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于是被人们称作——“河西走廊”。
这里拥有地球上除了海洋以外的所有地貌景观。
这里是中原通向中亚,西亚的必经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黄金通道,所以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注定从这里穿过。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河西走廊关乎一个国家政治经略,经贸促进,文化交融的宏图大梦。对于生活在中原的人们,打通河西走廊进入西部对他们有重要的意义。
世界版图上,两条丝绸之路,恢弘而壮美。
千年的丝路辉煌,张骞策马西行,郑和扬帆西下,一段久远的故事,一段让人感怀岁月沧桑。
河西走廊的故事,就从汉朝说起。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建立西汉。刘邦也有抗击匈奴的决心,可是与匈奴正面交锋的第一战就遭遇白登之围,被困在白登七天七夜,几乎全军覆没。当时北方匈奴过于强大,高祖刘邦无奈只好忍辱负重实施和亲策略,休养生息。后来的吕后、惠帝、文帝继续执行这一政策,直到汉武帝刘彻登基。此时汉朝已经运行64年,休养生息也使国力日渐强大,此时的刘彻对北方的匈奴已经忍无可忍,不愿再被匈奴牵制和压榨,一心想要改变这种格局。
当时的河西走廊格局非常混乱,被大大小小的部落控制,比较大的两个部落是月氏和乌孙。先是月氏赶走了乌孙,后来的匈奴又赶走了月氏,匈奴占领了这块底盘。月氏的首领被匈奴单于杀害,月氏想要报仇却无能为力,于是向西迁徙。刘彻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只要能穿越河西走廊找到月氏,再联合月氏对匈奴形成夹击之势,必定可以打败匈奴。于是,开始选拔使臣前往西域寻找月氏并说服他们合作一起歼灭匈奴。
公元前138年,那一年,刘彻19岁,张骞27岁,世上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拉开序幕。
张骞觉得这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于是勇敢的站出来接受了这个任务。大家都知道出使西域困难重重,除了大漠戈壁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各种未知的风险之外,当时的河西走廊是匈奴的地盘,想要安全的通过绝非易事,一旦不小心被匈奴人抓住可能性命不保。所以当张骞站出来的时候,刘彻非常高兴。他亲自为张骞挑选了随行人员,并把归顺的一个匈奴人堂邑父给张骞做向导和翻译。张骞和堂邑父也是13年后使团中唯一返回长安的两个人。
尽管对于穿越这条通道的艰苦与险与恶有着充足的心理准备 ,但随着日渐深入河西走廊,他们还是感到了自然环境的压力——戈壁坚硬,黄沙漫漫,阳光炽烈如火一般燃烧 ,走上很远才能看见一片绿洲和稀疏的人烟......然后又是荒漠,戈壁,劲吹的风沙铺天盖地......
危险无处不在。
彪悍的匈奴军冲到了眼前。
张骞和他的使团被俘虏了。
他们被押送到匈奴王庭,即今天的呼和浩特附近去见当时的匈奴王 —— 军臣单于。军臣单于得知张骞使团打算前往月氏部落之后,阴沉着脸对张骞说:要是我们要穿过你们国家去南方的越国,你们会同意吗?张骞自知理亏,无话可说。
军臣单于希望能从张骞口中得知更多关于汉朝的情报,并试图说服张骞和使团为匈奴效命。张骞拒绝了。于是他们被匈奴软禁了。
为了瓦解张骞的思乡情感,他们给张骞娶了一个匈奴妻子。
貌似归顺的张骞就这样生活在匈奴的地盘上。可是这也给了他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匈奴人的生活,他们的军队,文化等等,张骞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日后汉帝国击败匈奴起到了重大作用。
看似平静,无数个日夜,张骞却无数次的眺望着东方。那是长安的方向。
时光匆匆,转眼张骞已经在匈奴生活了九年。
终于,大家都觉得张骞的意志已经被消磨殆尽的时候,所有人都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在一个合适的时机,经过周密的筹划,张骞和随从堂邑父逃出了匈奴。
这一次,张骞没有带上他的妻子。
不知道张骞的逃走对他的妻子意味着什么,她将面对怎样的指责和处罚,又将如何面对将来的生活,面对自己对丈夫的思念。
可是,逃出匈奴的张骞并没有折返长安,而是选择了继续西行寻找月氏部落,去完成汉帝国交给他的使命。
这是一次艰险的跋涉。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张骞他们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塔克拉玛干,世界第二大沙漠。两千年前,张骞和随从堂邑父曾经从这里穿过,前往西域。茫茫无际的沙漠中时而飞沙走石、时而热浪翻涌,今天的我们依然无法想象张骞是如何在强大的信念支撑下,横穿大漠,翻越帕米尔高原,来到大月氏的。这相当于从今天的内蒙古,走到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
可是当时的月氏部落对张骞的提议并不感兴趣。他告诉张骞:这里土地肥沃,大月氏部落已经逐渐由游牧生活过渡到安居下来发展农业生产的状态,已经无意东还。张骞在大月氏滞留了一年多,再三邀请大月氏王却得不到明确的答复。尽管他感到有些失望,但他的内心深处依然觉得不虚此行。
他途经大宛、康居、大 月氏、大夏等西域数国,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深入了解了西域社会。这里人们的风俗习惯以及草木、畜产都与中原不同,更有一种名为汗血宝马的优良马种,高大俊朗,绝非中原所见。如果能够打通河西走廊这条沟通汉帝国与西域的咽喉要道,中原与西域的贸易往来就可以畅通无阻,汉帝国的视野也将更加开阔。带着这样的想法,张骞决定尽快返回长安。
为了避开匈奴控制区,张骞决定改变路线,通过青海羌人地区返回,以免遭到匈奴人的拦截。他们再次翻越帕米尔高原,沿昆仑山北麓,经莎车、于阗——也就是今天的和田,迂回北上返回长安。意外的是,此时羌人也已沦为匈奴的附庸。
张骞实在是时运不济,再次成为匈奴骑兵的俘虏。
这一次。张骞认为自己必死无疑。
但,令人惊奇的是,匈奴首领再一次宽恕了这个逃跑的汉人使者。
在匈奴人的营地里, 张骞几经周折,回到了他的妻子—— 那个善良的匈奴女身边。
公元前126年春。匈奴军臣单于病逝,张骞抓住机会,再次出逃。
这一次,匈奴妻子义无反顾地和他一起踏上了东归的行程。
时隔13年,张骞从遥远的西域神奇归来,京城为之轰动。
此时的他,已经从一个英姿焕发的青年变成年近不惑、饱经风霜的中年人。当年出使的使团,今天回来的也只有他和堂邑父、匈奴妻子,还有他带回来的西域地图和从未见过的植物种子,以及他未曾泯灭的梦想。张骞将西域诸国丰富的物产、奇异的风俗,以及山川地貌,向汉武帝和众大臣做了详细汇报。张骞的讲述,让包括汉武帝在内的所有人都听得入了迷。张骞13年起伏跌宕的出使经历对于汉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地理大发现。这位探险家的独特经历及其一番域外奇谈,立刻引起汉武帝的强烈兴趣,并被史官司马迁收录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成为后人了解西域最宝贵的资料。司马迁称赞张骞通西域的壮举有“凿空”之功,绝非妄言。
张骞的所见所闻让地处亚洲东部的汉帝国视野大开,他们的目光已经可以越过巍蛾的崇山峻岭,穿过河西走廊,看到了西域、中亚、南亚,一直到罗马帝国。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那么振奋。汉武帝封张骞为太中大夫。授堂邑父为“奉使君”。
但跟随张骞的匈奴妻子在历史典籍中鲜有提及,我们只知道,一年后,她染病故去。在漫长而艰辛的出使西域途中,因为这个女人,张骞不再孤独。
汉武帝对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成果非常满意,这将是汉帝国随后在西域开展军事和外交攻势的基础,也使汉武帝最终坚定了打败匈奴的信心。这些宝贵的情报使得汉帝国与匈奴人的决战不再是一场盲目的复仇。尽管距离分出胜负还为时尚早,但打通河西走廊这条通往西域的必经通道,斩断匈奴右翼,并且让它永远成为帝国的一部分,成为汉武帝的国家战略。
张骞出使西域被软禁的期间,汉帝国和匈奴一幕围绕争夺河西走廊的政治大计已经展开。
公元前133年,张骞出使西域的第5年,仍然杳无音讯,汉武帝刘彻彻底失去了耐心,决定不再等待张骞的消息,发起对匈奴的反击。汉武帝刘彻计划亲率30万大军,以和亲为诱饵,在马邑围剿前来迎亲的匈奴部队。虽然这次被称为“马邑之谋”的军事行动由于消息泄露而被迫中止,但汉帝国自此揭开了对匈奴战略反击的序幕。
公元前129年,张骞出使西域的第9年,当匈奴又一次对汉帝国的北方发起袭击的时候,汉武帝决定派出四路大军回击匈奴。这是汉帝国面对匈奴袭扰的第一次全面反击。但结果却是,四路大军中一路无功,两路折损,唯独车骑将军卫青领衔的一支, 出其不意地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并且在汉帝国历史上首次俘虏了匈奴将士近千人。这就是名噪一时的“龙城之战”。
公元前123年,张骞回到长安之后的第3年,卫青率六路大军先后两次进攻匈奴,张骞以校尉军衔跟随卫青出击漠北,此时17岁的霍去病以骠姚校尉的军阶随军出征。张骞利用他熟悉匈奴军队特点、具有沙漠行军经验和丰富地理知识的优势,为汉朝军队做向导,指点行军路线和扎营布阵的方案,确保了战斗的胜利。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从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狂扫匈奴五个部落,追击休屠王和浑邪王残部一直追击到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才收兵撤回。此次河西之战由于只有平推没有聚歼,所以没有达到围歼匈奴主力的目标。
3个月后,新的作战计划形成。为了迷惑敌人,由老将公孙敖率军从东面进攻,吸引匈奴的注意力,霍去病趁乱绕道闪击匈奴后方,同时,张骞,李广各带一路人马,分两路纵队切断匈奴援军的路线。如果计划顺利实施,那么霍去病和公孙敖将在河西走廊会师,形成东西夹击,彻底聚歼休屠王和浑邪王部落。但是这次战役却出现了意外——公孙敖部由于在行军中迷失了方向,未能按预定的计划和霍去病会师。这时霍去病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罢兵而归,要么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河西歼敌的重任。他选择了后者,铤而走险,向匈奴休屠王和浑邪王的部队侧背发动攻击。这次攻击的胜利让霍去病接收了焉支山下匈奴人饲养战马的天然牧场。至今这里仍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马场。他们的第一任场长就是霍去病。从此,汉帝国有了理想的军马养殖基地,高原环境培养出的马匹质量远远超过中原马。匈奴退出祁连山牧场。
愤怒至极的匈奴王决定召回并杀掉休屠王和浑邪王。听到风声的休屠王和浑邪王万般无奈决定归顺汉帝国。汉武帝刘彻派出霍去病率部队前去受降——这是霍去病一年之内第三次受命出征河西走廊。
在霍去病尚未到达之前,休屠王临时变卦拒绝降汉被浑邪王杀掉。之后浑邪王投降。
历经3次河西之战的霍去病和他的部队纵横驰骋,将河西走廊全线打通,著名的“河西之战”落下帷幕。
河西走廊并入中原版图。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22岁。为巩固河西战果,卫青和霍去病各带一路大军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直击匈奴单于本部。霍去病部队在全歼匈奴主力之后,一路冲到被匈奴人视为圣地的狼居胥山,并率大军进行了祭天仪式。史称“封狼居胥”。
从此,匈奴再也没有能力和汉朝进行大规模的作战。
汉帝国通往西方世界的大门终于打开。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他率领一支300人的庞大使团,携带帝国出产的丝绸,瓷器,茶叶和牛羊币帛等财物浩浩荡荡地向西域进发。
张骞和他的使团将来自中原的物产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到了西域;西域的名马、银器及毛织品等当地特产也源源不断地传到了中原。西域各国纷纷遣使来汉,开始了政治、经 济方面的广泛交流。
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纷纷进入中原,我们今天熟知的葡萄、胡萝卜、石榴等瓜果蔬菜,以及骆驼、狮子、鸵鸟等物种也陆续沿着这条走廊传人中原内地。毫无疑问,张骞的第二次出使,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奠定了中原王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的基础。
遗憾的是,河西走廊上出现的繁荣景象,霍去病无缘再见。
公元前117年九月,年仅23岁的霍去病突然去世。
这位打通河西走廊的功臣,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犹如一颗耀眼的彗星, 光芒四射地划过天宇,又匆匆的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之中。
1.《1.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有哪些看这里!河西走廊之张骞出使西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有哪些看这里!河西走廊之张骞出使西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