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3月2日新媒体专题:历史的另一面镜子——南昌西汉海魂后坟墓会成为“汉废帝”儒家吗?(上图)

新华社“中国互联网问题”记者余小忠袁惠京沈阳成帝

3月2日,“五色县瑶瑶——汉代海梦胡国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展品超过400件,延长至3个月。

在本次展览中,首次公布的文物及资料包括:有着“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字样的金饼,“臣贺”字样的奏牍照片以及有着“刘贺”字样的玉印印面投影。其中,刘贺私印为近期考古工作者在内棺中发现的。

至此,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主身份终于揭开。

在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的这个小山坳里,确实安葬着汉武帝之孙、“汉废帝”、第二代昌邑王、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截至目前,海昏侯墓园中已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套)(注1),对人们了解西汉列侯等级葬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更让人关心的是,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级的考古发现能否揭开一些历史背后的秘辛。刘贺称帝后的27天内真干出了1127件荒唐事吗?刘贺其人真如史书中记载的一样“行昏乱,恐危社稷”吗?且看考古学家怎么说。

(小标题)传奇人生,绝无仅有

年近70的信立祥以专家身份参与发掘过4000多座汉墓,是国内田野考古经验最丰富的秦汉考古学家之一。

从2011年被国家文物局任命为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起,信立祥就开启了焦虑模式。“海昏侯主墓保存完好、墓园结构完整、侯国遗址清晰,在西汉列侯等级墓葬的考古史上绝无仅有。”信立祥深感这次考古工作的重要性。

据雍正《江西通志》卷一百一十记载,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在建昌县西北六十里昌邑城内,有大坟一所,小坟二百许,旧称百姥冢。史料记载的刘贺墓位置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位置非常接近。

而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越来越多的线索也将墓主人身份指向刘贺。如,真车马陪葬坑中发现的四马安车(注2)、藏椁(注3)乐器库中出土的三堵悬乐、数量超过200枚的马蹄金和金饼、主椁室内两张2米多长的床榻等等。

“像刘贺这样的皇帝,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位27天,一生历经王、帝、平民、侯四种身份。”信立祥用了三个词来评价刘贺的人生——“曲折”“悲怆”“传奇”。

刘贺跌宕的一生在《资治通鉴》《汉书》等文献中均能找到相应记载——

公元前92年,刘贺出生,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王刘髆之子;

公元前88年,因刘髆早逝,刘贺5岁继承昌邑王王位;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27天后被废黜,随后遣送回山东封地,王位被削、食邑二千户;

公元前63年,汉宣帝将其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

公元前59年,年仅34岁的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小标题)荒淫无道?锋芒太露!

刘贺在史书中是一个标签化的人物。

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记载,霍光称其“行昏乱,恐危社稷”,上官太后斥之“为人臣子,当悖乱如是邪”,刘贺自己也表示“愚戆不任汉事”。

信立祥推测,刘贺被废黜时,没能带走宫廷中的一物一器。当时霍光以上官太后已下废帝之诏为由,直接上前“持其(刘贺)手,解脱其玺组”,扶其下殿,“出金马门”。这相当于霍光直接把刘贺拉下皇位、押出皇宫。

27天的帝王经历,给刘贺留下一个“荒淫”的烙印,以及“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的罪名。然而,史实果真如此吗?

姑且不论刘贺的私生活是否荒淫,先看看他的礼仪修养。

在刘贺墓主椁室的西面出土了一面绘有圣贤像的屏风,题字部分出现了“孔子”“颜回”“野居而生”等字样。专家称,这是我国考古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

根据汉代“事死如事生”的葬俗以及“东寝西堂”的椁室结构,主椁室西面模拟的是刘贺生前会客的场所。“崇儒在当时是上流阶层的一种时尚,屏风被摆在会客室,至少证明刘贺是尊崇圣贤的。”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介绍。

屏风的面板由漆板和铜板构成,这一制作工艺为汉代考古首次发现。也就是说,这面屏风极有可能是刘贺授意或命人打造的。

墓中出土的整套乐器,包括两架铜编钟、一架铁编磬、琴、瑟、排箫、笙和众多的伎乐俑,形象地再现了西汉列侯的用乐制度。信立祥认为,这也是刘贺个人修养的一个体现。

考古人员还在主墓藏椁中发现了大量竹简、木牍,经初步估算,竹简逾万枚、木牍两百余片。

“竹简即古代书籍,为刘贺生前阅读或收藏所用。试问一个不爱书的人,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多的书?”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这样说。

刘贺被废黜并非因其荒淫无道,而是触怒了权臣霍光——秦汉考古学界和秦汉历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对此普遍认同。

“史书上所谓‘荒淫’不足为凭。”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信立祥说,从出土文物能判断,刘贺受过良好教育,史书上也有关于他“簪笔持牍(注4)”形象的描述。他被废黜更多是因为辅佐他的昌邑群臣对朝中局势的误判,以及他过早地锋芒外露了。

“刘贺遭遇了人生悲剧,但历史因此发生的走向变化,提供了成就昭宣中兴的重要条件。”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认为,刘贺的际遇恰恰是霍光时代政治史的写真。

目前,大墓中出土的竹简、木牍正进行加固、扫描工作,文字识读将于今年开始。王子今认为,如发现记录刘贺政治经历和政治体验的文字,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昭宣时期情节复杂的政治史的认识。

(小标题)南迁豫章,心却未远

汉宣帝继刘贺之后登上帝位,多年蛰伏,终在霍光死后将其家族势力铲除。当时还在山东昌邑的刘贺成为汉宣帝的唯一忌惮,于是宣帝发出诏令:“封前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

公元前63年,刘贺南迁封地豫章(南昌古称)国,更加远离政治中心。政治上,刘贺由王变侯,比称帝前降了一等;经济上,刘贺继承了第一代昌邑王刘髆的全部财产,南迁后的食邑也倍增。

有专家认为,目前出土的1万余件文物门类丰富,正是得益于此。

“不加上内棺中文物,主椁室中已发现了48枚马蹄金、25枚麟趾金,前者非市面流通之物,后者更是罕见,猜测应属昌邑王刘髆得到的封赏,被刘贺继承后带来江西。”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认为。

此外,墓中被发现的写有“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字样的漆器,也可证明刘贺是携带着大量昌邑国旧物来到江西的。

“我们没有发现用来表明帝王身份的黄肠题凑(注5),以及诸侯王以上贵族使用的金缕玉衣。”信立祥认为,从规制上来说,刘贺的墓没有僭越西汉的列侯等级。汉代埋葬制度等级分明,汉律中有规定,一旦贵族葬埋过制被朝廷发现,会遭到惩罚。如“孝景三年,侯不害嗣,十二年,后二年,坐葬过律,免。”尤其像刘贺这样的身份,更是处于朝廷的严密监视中。

关于黄肠题凑,徐长青却有着大胆猜测:“在主墓藏椁与主椁室中间留有一个约70公分的‘回’形空间。有的专家认为那是过道,但我觉得也可能是丧主事先预留出的摆放题凑的位置。”

徐长青说,有此猜测,一是因为有先例,宣帝在霍光死后曾特赐一副题凑给其安葬;二是因为刘贺被封海昏侯时,宣帝曾援引象舜典故称“骨肉之亲,分而不断”,刘贺期盼宣帝念及情谊再次特赐。

“侯的规制、王的规模”是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则斌对海昏侯墓的评价。“刘贺当昌邑王的时间比海昏侯长,自己死后有可能被‘特批’以王的身份下葬,那么就会在墓葬中预留出题凑的位置。”李则斌说。

专家介绍,汉代贵族生前能决定死后用哪些东西陪葬,但这种决定权是有限度的。“从刘贺当时的身份和处境分析,他的家人就算有僭越葬制的想法,也只能通过一些随葬品来表达。”张仲立举例说,如主椁室东寝中出土的10只鼎,周朝时天子葬制是“九鼎八簋(注6)”,但到汉代已不再严格,不排除刘贺或其后人用鼎来表明其身份的尊贵。

另据《汉书·武五子传》记载,刘贺在豫章期间曾与原故太守卒史孙万世交谈,提及当日被废未作挣扎似有悔意,还认为自己不久后能被封为豫章王。这也证明了刘贺虽远离长安,但心中仍存有加封幻想。(未完待续)

1.《27天皇帝的是汉朝的刘贺墓在,干货看这篇!历史的另一个镜面——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能否为“汉废帝”刘贺“正名”?(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7天皇帝的是汉朝的刘贺墓在,干货看这篇!历史的另一个镜面——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能否为“汉废帝”刘贺“正名”?(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