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汤,即成汤、子城、明楼、又名川(殷河甲骨文称为城、党、大、宗主甲骨和徐州金文称为唐)、河南上口人。
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商丘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在今河南范县)、昆吾(在今河南许昌)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国号为“商”。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发布《汤诰》,要求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大罚殛汝”。注意“以宽治民”,对于夏国的遗民,允许保留“夏社”,册封大禹后人。统治期间,阶级矛盾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日益强盛。《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百岁而崩,庙号商太祖,因其长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继位。葬处据传有六处,说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二:外丙是商朝第二任君主,名胜,成汤之子,由于成汤的长子太丁早逝,因此成汤去世后就由他继位,伊尹摄政。
三:仲壬(?~公元前1582年),又名中壬,本名子庸,汤第三子,商朝第三任国王。
四:太甲(生卒年不详),子姓,名至。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
太甲继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尹的督促下,太甲在继位后前两年,其作为还过得去,但从第三年起就不行了,他任意地发号施令,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又破坏汤制定的法规。伊尹虽百般规劝,他都听不进去,伊尹只好将他放逐到商汤墓地附近的桐宫,让他自己反省,自己摄政当国,史称“伊尹放太甲”。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今河南省商丘市),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太甲在位第十二年时去世。
五:沃丁(?-?),亦称羌丁,子姓,名绚,太甲之子,商朝第五任君主,沃丁在其父太甲死后继位。沃丁以天子之礼将伊尹安葬于都城亳附近,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
六:太庚(生卒年不详),又作大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是商朝第六任君主。他是沃丁之弟,太甲之子。
七:小甲(生卒年不详),名高,太庚之子,是中国商朝的第七位君王。
八:商朝国王。雍已,生卒年不详。太庚子,小甲弟。小甲病死后继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狄泉。雍已在位时,商朝已衰落,不少小国都拒绝进贡。
九:太戊,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子姓,名伷,商王太甲之孙,太庚之子,小甲和雍己的弟弟,商朝君主,在位七十五年。太戊在位时期,勤政修德,治国抚民,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各诸侯纷纷归顺,使商朝再度兴盛。太戊与太甲、祖乙并称三示(即三位有贡献的君主)。太戊死后,庙号中宗,葬于太戊陵(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亳城乡刘次范村东侧)。
十:仲丁(生卒年不详),亦作中丁,子姓,名庄,商王太戊之子,商朝第十任君主。
十一: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名发,商朝第十一任君主。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弟,仲丁死后继位。在位15年(一说在位10年),病死,葬地不明。
十二:河亶甲(?- ?),甲骨文作戋甲,吕氏春秋作整甲,名整,是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商朝第十二任君主。在其兄外壬死后继位。河亶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迁都于相(今河南安阳内黄),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还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在一些方国的帮助下,使叛乱的诸侯重新安定下来。河亶甲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
十三:祖乙,生卒年不详,亦称且乙,子姓,名滕(一作胜),商王河亶甲之子,商朝第十三任君主。
河亶甲死后,祖乙继任君主之位。祖乙在位19年去世,庙号中宗,死后由其子祖辛继位。[祖乙在位时期,将都城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迁耿(今山西省河津市)。次年,又从耿迁到邢(今河北省邢台市)。后因邢发生河患,于是再次迁都于庇(即沙丘平台,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北大平台)。祖乙曾数次出兵平服兰夷、班方等国,解除东南方的夷族对商朝的威胁。并任用巫贤辅政,使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让商朝国势再度兴盛。
十四:祖辛(生卒年不详),甲骨文作“且辛”,姓子名旦,商王祖乙之子,祖乙去世后继位。
十五:沃甲,《世本》、《竹书纪年》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子姓,名逾,商王祖辛之弟,商朝第十五任君主。
十六: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商朝君主。祖辛之子,前任君主沃甲之侄,南庚堂兄,盘庚之父。
十七:南庚(生卒年不详),姓子名更,商朝第十七任君主。《史记·殷本纪》记载他是沃甲之子、祖丁堂弟,而殷墟卜辞说他为祖辛之子、祖丁之弟。祖丁死后继位。
十八:阳甲是商朝君主,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前任商王祖丁之子,后任商王盘庚之兄。《今本竹书纪年》称阳甲在位时曾西征丹山戎。阳甲时期商朝再度衰落。自中丁时期起,王位继承开始混乱,引致诸侯不来朝。
十九:盘庚,甲骨文作般庚,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旬,商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商朝第十九位君主(不计太丁)阳甲死后,盘庚继位,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盘庚迁殷后,整顿商朝的政治,发展经济,使衰落的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盘庚病死后葬于殷。
二十:小辛是商朝第二十位国君,商王盘庚之弟,商王祖丁之子,姓子名颂。小辛在盘庚死后继位,相传在位21年。
二十一:小乙(?-?),姓子名敛,商朝第二十一位君主。他是前任君主小辛之弟,元年丁酉,王即位,居殷(河南安阳殷墟)。《外记》载其在位21年。死后由儿子武丁继位。
二十二: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二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武丁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在位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公元前1192年,武丁去世,庙号高宗,死后由其子祖庚继位。
二十三:祖庚是商朝著名国王武丁次子,名曜。祖庚有长兄祖己,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为后母所生,为表示不愿与兄长争夺王位,便暗暗地离宫出走,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继位。祖庚在位7年,去世后由三弟祖甲继位。
二十四:祖甲(?- 公元前1152年),亦称且甲、帝甲,子姓,名载,商王武丁之子,商王祖庚之弟,商朝第二十四任君主,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三十三年,曾征伐西戎,他在位早期尚能照顾民众,商朝中兴。祖甲死后由其子廪辛即位。
二十五:廪辛,《竹书纪年》作冯辛,姓子名先,是中国商朝的君主,前任商王祖甲之子。他死后由弟庚丁继位。
二十六:庚丁(生年不详一前1147)姓子名嚣,甲骨文作康且丁,又作康丁,《史记》、《竹书纪年》作庚丁,祖甲的儿子,廪辛的弟弟。廪辛死后继位。 《史记·殷本纪》云:“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
二十七:武乙(?―公元前1113年),子姓,名瞿,商王庚丁之子,商朝第二十七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147年—公元前1113年在位。公元前1147年,庚丁去世,武乙继位。公元前1113年,武乙去世,死后其子文丁继位。武乙作为商代后期的一位重要君王,努力挽救国势,但是成效不大。武乙在神权政治向王权政治转变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但是他生性残暴,贪于享受,被后人评价为残暴的君王。
二十八:文丁(?—前1102年),《史记》作太丁,竹书纪年作大丁,子姓,名托,商王武乙之子,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在位11年。武乙去世后,文丁继位。武乙时,西方的周部落逐渐强大。文丁在位期间,周侯季历伐戎有功,文丁忌惮,先嘉其功而杀之,商周关系恶化。文丁死后,其子帝乙继位。
二十九:帝乙(?—公元前1076年),子姓,名羡,商王文丁(《史记》作太丁)之子,商朝第二十九任君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他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1101年—公元前1076年,共在位26年。公元前1102年,文丁去世,帝乙继位。帝乙继位后,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帝乙在位末年,迁都于沬(mèi)(即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公元前1076年,帝乙病逝,葬于殷。帝乙死后,其子帝辛(商纣王)继位。
三十:帝辛(?-前1046年?),子姓,名受(一作受德),商朝末代君主,世称“纣”(一说为“受”之音转)、“商纣王”等。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推定为三十年(前1075年-前1046年)。帝辛是帝乙少子,继位后,在内营建朝歌、加重赋敛、严格周祭制度、改变用人政策、推行严刑峻法,对外屡次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其种种举措既在统治集团内部引发矛盾,也动摇了商王朝的统治基础。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在传统史学叙述中,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终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相关典故有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牝鸡司晨等。后世就此存在争议。
1.《1 商朝的建立者是看这里!商王朝的帝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 商朝的建立者是看这里!商王朝的帝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4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