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祖忽必烈建造的元朝前身是公元年爷爷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汗国。
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至忽必烈继位发行中统元宝交钞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也曾先后发行过一些纸币。太祖成吉思汗二十二年,便宜行元帅府事何实在博州印行会子;太宗窝阔台八年,即女贞人的金朝政权灭亡不满两年,便印行交钞,也称“蒙古交钞”。十二年,邢州安抚使刘肃也曾在邪州印行纸币;宪宗蒙哥三年年,在京兆设立交钞提举司,发行交钞等。史书中,对于以上这些纸币的记载都非常的简略,况且,至今还未曾发现这些纸币实物遗存,因此对其形制的方面已无从探究。究其原因:
首先,这些纸币的发行量是很有限的;短短几十年当中,发行如此众多类型的纸币,可以知道每种纸币的发行量应该不会太多。
其次,这些纸币的流通范围都很小,虽然当时,各道基本都发行过纸币,但都只限于在本道范围内流通;并具有临时性货币的性质,两三年一换。
1259年7月初,宪宗蒙哥在攻打南宋战争中,亲临现场督战,“为炮风所震、因成疾,死于金剑山温汤峡”。1260年初,忽必烈为了争夺汗位,在攻打鄂州前线同意了南宋“割江为界、且奉岁印、销匹两各二十万”的求和条件之后轻骑北上。1260年3月在开平即汗位,5月建元“中统”。同年4月,其留守在和林的幼弟阿里不哥召集库里台大会,在一些亲王的拥戴下继承了汗位。争夺汗位的内部斗争己不可避免。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初就在北方与其幼弟阿里不哥,在西南方与南宋对峙,不得不支出巨额军事费。”为了解决新建立的政权的巨大开支,必须迅速寻找到支付手段,以维护其统治。加上金银、铜钱的不足,世祖忽必烈为了拉拢贵族们以维护其统治,作为定例岁赐,大量赏赐金、银。“决定该年后支付银6万余锭作为定例岁赐”。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临时性的赏赐,用在赏赐上的金银数额非常大;铜钱是中国自古以来用的最广的金属货币,铜钱价值一直以来都是很稳定的。但是由于当时铜的来源不足,铜的价格上涨。“铸造一文的铜钱,则需要花费其面额二文以上的成本。”所以,如果发行铜钱,官府需要负担巨大的经费开支的压力。国家趋于统一,但因各路发行的纸钞只能在本路范围内流通,有地方性纸币的性质,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为了收兑各路旧钞,“当时中书省发中统钞50万贯来收兑旧钞。”再加上宋金两朝以及太祖、太宗、宪宗时期有过印行纸币的先例,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此经验基础上,于中统元年(1260年)十月,发行中统元宝交钞,建立了统一的纸币
元代发行与流通
元朝纸币的发行及流通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即:
中统元年(1260年)十月开始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为中统钞的流通时期;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到至大二年(1309年)为至元钞和中统钞并行流通时期;
至大二年(1309年)到至大四年(1311年)为至大银钞和至元钞并行流通时期;
至大四年(1311年)到至正十年(1350年)为至元钞和中统钞的并行流通时期;
至正十年(1350年)到元朝灭亡为至正钞与至元钞并行时期。
中统钞的发行流通
中统元年(1260年)十月,开始印行中统元宝交钞,亦称中统钞。其面额有贰贾文、壹黄文、伍佰文、叁佰文、贰佰文、壹佰文、伍拾文、叁拾文、贰十文、壹拾文共十等。中统钞以金银为本,以“贯"为单位,也可称其为“两".查贯也就是一两,百文称为一钱,十文为一分,一文为一厘。规定中统钞贰贯为白银一两,并在宣抚司所辖诸路,均可通行,不限年月。缴纳三分,即三十文的工墨费之后,还可用交钞向行用库换取同等价位的白银,并规定严惩阻坏钞法之人。发行中统钞的初期,元钞政府对其发行量的规定相当严格,虽然纸币的发行量逐年增加(见表3.1),但是由于元朝政权通过对外的军事胜利,搜集了大量的财富因此有足够的准备金,井且,“稍有廛滞,出银收锭”,用可以兑换金银的办法,保持了中统元宝交钞的币值,取得了初步的成效。1275年,为了便于零星交易,加发小额“厘钞”,有二文、三文、五文三种,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因厘钞不便于民而又罢印,从而退出流通领域。
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讨伐南宋之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后决定“置行户部于大名府,掌印造交钞,通江南贸易。”至元十四年(1277年)四月,“禁江南行用铜钱”,并规定“亡宋铜钱三贯,准中统钞贯."“至此,中统钞在整个江南地区流通开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中统元宝交钞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了二十余年,这期间物价基本平稳,币值直很稳定,被称作元钞纸币流通的黄金时期。至元十二年(1275年)纸币的发行额从至元十一年(1274年)的247440锭增至398194锭,至元十三年(1276年)又突然增至1419665锭(百贯)。至元十四年、十五年、十七年、十八年四年每年的发行量也均为100万锭以上。连续的战事以及大量的赏赐,使元朝财政亏空。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大大增多了中统钞发行的数量,至元二十二年(1282年)、二十三年,中统钞的发行数量都超过了200万锭。并将各路准备金运往大都,准备金制度受到破坏,引起物价上涨。因此,以金银为本的说法成为了空谈,纸币成为了不兑现的纸本位币,至元钞成为政府以法律规定强行流通的一种不兑现的纸币。纸币的价值不再受金银的约束,纸币的印行数量的无限制使中统钞迅速贬值,物价上涨十倍,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对币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至元钞和中统钞并行流通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对币值进行改革,开始印行至元通行宝钞。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到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期间,至元钞和中统钞并行流通。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尚书省平章政事桑哥、左丞相叶李倡导整治钞法,颁行至元宝钞。(元史.食货志)载,“然元宝交钞行之既久,物重钞轻,二十四年逐改造至元钞,自贰贯至五文,凡十有一等,与中统钞通行。每-贯文当中统钞五贯文。”'左丞相叶李拟定的《至元宝钞通行条画》里规定至元钞当中统元宝交钞五贯,白银一两官价至元钞贰贯,不准民间私自买卖,赋税可纳中统钞,也可纳至元钞;至元钞分十等,自贰贯至五文不等。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毁中统钞版,此后只印至元钞。但市面上的中统钞仍可继续流通。印行至元钞之后,物价依然是按中统钞来计算,因此,至元钞实际上成了大额中统钞。至元二十四年发行的至元钞(按中统钞计算)超过了500万锭。之后两年的发行数量依然很多,直到1290年发行数量才回降到200万锭左右。大德六年(1302年),至元钞的发行数量突破了1000万锭。虽然之后几年发行数量都是500万锭,但当时印行纸币并不只限于朝廷,如海盗出身的张璀降、朱清因海运漕粮有功,除了封其为官之外,还“赐钞印,听其自印,钞色比官造加黑,印朱加红”。这类纸币未计算在至元钞的印行数量当中。
印行至元钞,并没能解决元朝政府的财政亏空问题。由于发行至元钞,原来的中统纱越来越少,至元钞也以大面值的居多,造成了大钞多,小钞少的不合理的纸币流通结构。加上权势之家及库官的营私舞弊,民间小钞更少,结果民间用自已发行的代用币代替了小钞流通。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九月,元朝政府第二次进行币制改革。
至大银钞和至元钞并行流通时期
大德十一年(1307年)五月武宗海山即位,次年建“至大”年号。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九月,下诏颁行面额较高的。“至大银钞”。
《武宗传》里记载:“印造至元宝钞,逮今又复二十三年,物重钞轻,不能无弊,乃循旧典改造至大银钞,颁行天下。”‘至大二年(1309年)八月重设尚书省,九月宣布发行至大银钞。至大银钞-两准至元钞五贯,白银一两或黄金钱。由平准行用库买卖金银,倒换昏钞。禁止私相买卖金银。下诏颁行“至大银钞”之后,逐罢中统钞,限在诏书到日的一百天内到库倒换。至元钞可以继续流通,但停止印造。此外,还开放用钱,除流通的旧钱,还铸造至大通宝和大元通宝铜钱。新印行的至大银钞“自二两至二厘定为一十三等。每一两准至元钞五贯,白银一两,赤金一钱”。
至大四年(1311年)年初,武宗病逝。武宗的货币政策只实行了约一年零八个月。但是仅至大三年就发行1450368锭(百贯)至大银钞,相当于中统钞36259200锭。这个数额相当于1260年10月开始印行中统钞开始到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总数的1.5倍。这使物价进一步上涨。
仁亲即位之后,以倍数太多,轻重失宜,遂罢银钞,回复中统钞的印造,依旧和至元钞并行。从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到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都发行和流通中统钞和至元钞。
至元钞和中统钞的并行流通时期
至大四年(1311年),武宗死,其弟爱育黎拔力巴达即位,即仁宗。仁宗即位之后,便罢中书省。同年四月下诏取消武宗的货币政策。
仁宗回复中统钞的印造,与至元钞子母并行流通。1311年12月“遗官监视焚至大钞”,并规定限诏书到日五十天内到各处行用库倒换武宗时期铸造的大元通宝钱,旧钱停止使用。允许民间买卖金银,但不久又禁止。
元武宗至大年间虽然罢中统钞,但仁宗即位后又恢复中统钞与至元钞并行流通。一直到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改革币制-直被行用。除了至元钞和中统钞,还印行了许多钞本与纸币一起流通。钞本即大面额的纸币,长期在市面上流通。还有盐券也曾代替纸币在市面上流通。元钞的币制越发的混乱,直到至正十年(1350年)前夕,钞法问题已经相当严峻。
至正钞与至元钞并行时期
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四月跟十月,左司都省武祺和更部尚书偰哲笃先后建议实行变更钞法,得到了右丞相脱脱的支持。同年十月,设诸路宝泉都提举司,十月正式下诏印造至正交钞,和至元钞并行,取消了中统钞。并铸至正铜钱钱钞兼行。
至正钞一贯抵至元钞两贯,与至元钞并行流通于市,物价改以至正钞计算。表面看来这使物价降了十分之久。改革币制之后所印行的至正钞实际上是利用原来印中统钞的钞版印行的,只是在其背面加印“至正印在元宝交钞”字样。改制以后只有至正十二(1352年)、十三和十六年(1356年)有纸币发行的数额。至正十二、十三年的发行数额各为195万锭,至正十六年为600万锭,是历年的最高峰。
元朝末期因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行动屡行不止,所以元朝政府只能以加印纸币来维持。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年),还因陕西的军事需要,直接在陕西印发纸币。因大量加印发行至正钞,导致物价翔涌,民不聊生,民超沸腾,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引发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加快了元朝政权的灭亡。
元代是中国古代纸币最盛行的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即便是偏远的边疆地区,也基本都使用纸币。“二十年(1283年)立和林平准库”说明在蒙古地区和林-代行用纸币。至元十七年(1280年)立畏兀儿境内交钞提举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立畏兀儿地四处站及交钞库,畏兀儿地区普遍行用纸币。云南地区纸币与贝并用。“大德九年(1305年)十一月,朝廷以钞万锭给云南行省,命与贝参用。”吐蕃地区也曾行用纸币,元钞曾在“朵甘思、哈嗒、里唐、鱼通等地设立财政机构钱粮总管府,并配达鲁花赤员、副总管员及其他官员。”还有波斯、印度、高丽、日本等国曾仿形元代纸币,发行过自己的纸币。甚至元代纸币还有在海外流通的记载。“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当时国际商业往来中比较通用的一种货币
元代纸币的管理
元代绝大部分时间都实行单一的纸币流通制度,禁止行用金银和铜钱。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后,吸取宋金以及蒙古汗国时期乱发货币导致纸币严重贬值与纸币不统一所带来不便的经验教训,统一印行纸币:并定制密的纸币管理制度。
旧钞换新钞
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十月开始印造并发行中通元宝交钞以后政府下令强制流通。禁止金银、铜钱的流通,实行集中金银于国库的政策:并且停止使用蒙古旧钞、南宋会子等地方性纸币,对其实行了以旧钞换新钞的政策。当时用中统钞兑换南宋会子的兑换比价是“宋会五十贯,准中统钞一贯”'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统钞。
设管理机构
印行中统钞初期,在中央由户部主管户部尚书专司钞法。中统四年(1263年),设主管纸币印造的印造宝钞库:至元元年(1264年)设主管纸钞销毁的昏钞库,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有分设烧钞东西二库: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设主管纸币贮藏的宝钞总库。除此以外还设专门负责纸币兑换的行用六库。中统四年(1263年)五月,“诏立燕京平准库,以均平物价,通利钞法。”'至元元年(1264年)正月,又在各路设平准库,主平物价,定期检查准备金的库存情况,还负责买卖金银,兑换钞币,平准钞法,维持钞值。在地方,还有有诸路宝钞提举司。
颁布纸币管理条例
元朝政府还分别在1282年、1287年先后出台了(整治钞法条画)九条与(至元宝钞通行条画》十四条。《(整治钞法条画)主要内容为:强制纸币流通,无论是官府的税收还是民间的自由贸易,必须使用纸币,并且禁止民间的金银交易等等。尚书左丞相叶率拟定的《至元宝钞通行条画)包括了元代纸钞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在当时可以写作一部相当完备的纸币通行条例。该“条面"的颂行,对终元之世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使至元宝钞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其流通的稳定性,而且为以后元代继续实行纸钞制度奠定了基础。
严控纸币的发行数额
货币价值的大小与流通量的多寡正好是成反比。由于金朝末年通货脚胀的教训,元朝在其开始印造发行纸币的初期,对纸币的发行数额控制的非常严格。起初的十三年里,中统钞的发行数额除了至元二年和至元四年,都在十万贯下。至元十年(1273年)中统钞的发行额增至10万多锭,十一年20多万锭,十二年将近40万锭,之后,除丁至元十六年78万多锭之外,至元十三、十四、十五、十七、十八年都印造发行了100多万锭。可以看出自至元十年起,印钞数额有逐年增长的态势。但是总发行额最高也没超150万贯,可见元朝政府在起初的二十多年间对纸币的发行量方面还是非常审慎的。
制定发行准备金制度
蒙古汗国以及元朝初期,通过战争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富,因此发行纸币由足够的金银储备。发行纸币有这些足够的金银作为储备,基本上做到了有多少储备,印造发行多少纸币。各省设有钞库,管理发钞,有金银为本,以支持纸币的价值。《新元史郑介夫传》记载“国初以中统钞五十两为一锭者,盖则乎银锭也,以银为母,以中统为子。”钞本不可亏欠或挪用。
严禁造伪钞犯罪
伪钞既扰乱金融秩序,也损害纸币信誉度。从元代纸币票面上的“伪造者斩,赏银五键,仍给犯人家产”字样可以看出元朝对伪造纸币者是严想不息的。《刑法志》载“诸伪造宝钞,首谋起义,并雕板抄纸,收买颜料,书填字号,窝藏印造,但同情者皆处死,仍没其家产。两邻知而不首者,杖七十七。坊正、主首、社长失觉察,并巡捕军兵,各苔四十七。捕盗官及镇守巡捕军官各三十七,未获贼徒,以强盗立限缉捕。”‘由此可以看出元钞对伪造者的处罚很重,元朝政府对于伪造纸币者,起初还根据犯罪情节来科刑。比如,如果伪钞“堪以行使",则为首处死,其他从犯处以杖刑。随着形势的变化,统治者认识到对伪造者的惩罚过于轻,导致“伪造之人甚多”的情况,便加大了惩治力度。
昏钞的兑换与烧毁
印纸币的材质问题,流通一段时间会磨损破烂,文字变的漫德不清或是缺角少边,元代称其为“昏钞”。民众兑换金银或调换新钞到交钞库交工墨费三分,即三十文即可。世祖至元三年(1266年)工墨费改收二分,至元十二年(1275年)又改收三分。倒换条例规定的根详细,概括说就是纸币正面的面额不能少。比如兑換“查贯文省”如果损去其中的“查”、“查文”、“壹文省”、“壹贯文省"等部分,不得兑换。因为“若无数目字,虽是真钞,似难倒换"。对于国收的昏钞元政府规定了较为严格的烧毁制度,规定每一季度烧毁一次。
以上这些有关纸币的管理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元初的纸币币值非常稳定。至于后来纸币的贬值,主要是因为财政支出增加,收支不能平衡,国库的亏空,动用纸币的准备金,使准备金制度遭到破坏,加上不断的增加印发大量的纸币而导致的。
元代纸币的膨胀前后分三个阶段,伴随着膨胀的是对纸币的改革与调整。发行中统钞的初期,因严控发行量,并有足够的现金准备,其币值非常稳定。至元十年(1274)起其发行额达到24万锭,物价开始波动,至元十七年(1280年)以后进入通货膨胀第一阶段。导致,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不得不改革币制。第二阶段为纸币的继续膨胀贬值阶段,经过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的改革之后开始发行至元钞,1287年一年里所印行的至元钞折合成中统钞竞达5088285锭,比起中统元年的73352锭的发行额增加了69倍之多,比起中统二年的39139锭增加130倍。之后也是有赠有减,货币信用大大降低,物价继续上涨。
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的改革仅实行一年多又被罢弃,被恢复印行流通的至元钞与中统钞更失去了以往的币值。第三阶段为纸币币值严重膨胀的阶段,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改革币制,罢中统钞,改印至正钞与至元钞并行流通。“每日印造不可计数”,“钱贱物贵,无所于授”。纸币恶性通货膨胀。至正十二年(1352年),社会已经动荡混乱。纸币的严重膨胀贬值,导致信用破裂,加速了元政权的覆灭。
总结
元朝是正规发行纸币的一个朝代。纸币在元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元代是在宋金两朝以及蒙古汗国时期行用纸币的经验基础之上釆用纸币的,是中国古带史上纸币制度最盛行的时期。元朝在全国范围内行用纸币,自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十月到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前后退出流通领域为止,长达一个世纪。无论其发行数量,还是流通范围,远超宋金以及蒙古汗国时期。纯纸币流通制度的确立与实施,对元朝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以及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政治基础和经济保障;促进了元代社会经济大发展大繁荣,并通过与他国的经济往来,其影响遍及世界;对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虽然元末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但对其进步的一面还需给予肯定。
1.《通过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浅析元朝的纸币发行流通及管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通过元代纸币的通货膨胀,浅析元朝的纸币发行流通及管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59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