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周朝

1073江西发现商朝专题之发现长城天山文明走廊

长城天山一线不仅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而且确立了中华民族农耕和游牧二元文明格局,形成了长城天山文明走廊,很多游牧民族都从长城天山一线迁移过。

北方东西走向长城位于阴山山脉、燕山山脉一线,是东方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分界线,形成长城文明走廊。天山山脉是西域南疆农耕文明与北疆游牧文明分界线,形成天山文明走廊。在长城天山以北,大兴安岭和阿尔泰山不仅是满疆、蒙疆与西域北疆的分界线,而且沿线形成了大兴安岭文明走廊和阿尔泰山文明走廊,许多森林百姓曾沿大兴安岭和阿尔泰山迁徙,也曾进入两翼草原成为草原百姓,比如鲜卑曾在大兴安岭文明走廊北上南下,并在森林百姓与草原百姓、森林游牧族群与草原游牧族群之间实现生业转换。如果说长城天山一线是中国的一级南北分界线,那么贺兰山、六盘山(陇山)和横断山脉一线则是中国长城天山以南地区的一级东西分界线。汉代张衡《西京赋》云,“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在长城天山以南,横断山脉不仅是东部农耕文明与西部青藏高原游牧文明的分界线,而且形成了横断山谷文明走廊。

长城文明走廊位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过渡带,北方东西走向段落位于蒙古高原南部边缘地带、蒙古草原南部游牧边区,又属南方农耕文明的北方边塞,所以又可称为北塞文明走廊。横断山谷文明走廊主要位于东方农耕文明与西方青藏高原游牧文明的过渡地带,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青藏高原东部游牧边区,又属东方农耕文明的西方边塞,所以又可称为西塞文明走廊。北塞文明走廊与西塞文明走廊可以合称沿塞文明走廊。与沿塞文明带相对应的是沿海文明带,与沿塞文明走廊相对应的是沿海文明走廊。如果说沿海文明走廊位于农耕文明边缘地带,那么沿塞文明走廊位于游牧文明边缘地带。辽西、云南分别是沿海文明走廊与沿塞文明走廊的东北和西南交汇地区。从历史地理来看,沿海文明走廊和沿塞文明走廊与秦朝领土边界大体重合,两者连接起来可谓环秦文明走廊。《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朝领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按照先秦所谓四夷概念,环秦文明走廊曾为四夷文明走廊,其中沿海文明走廊曾为东夷百越文明走廊,沿塞文明走廊曾为西戎北狄文明走廊或者西羌北胡文明走廊。

环秦文明走廊围合区域大体曾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对峙、分淮而治,南北朝、金国与南宋大致皆以秦岭淮河一带为界隔岭对峙、分淮而治。其中北方地区东西对峙大体为分陕而治,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曾以晋陕黄河为界东西对峙、分陕而治。西周初年,周公、召公分陕而治是后世分陕而治的先声。《公羊传•隐公五年》云,“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南方地区东西对峙大体为分峡而治,三国时期东吴与蜀汉曾以峡江为界东西对峙、分峡而治。中国秦域以河陕江峡一线为纵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横轴,形成一个大型不规则田字格。

在环秦文明走廊围合地区,黄渭文明走廊和江岷文明走廊分别作为北纬文明走廊和南纬文明走廊构成两条横向纬线,太行山脉两翼南达荆湘盆地文明走廊、秦陇巴蜀文明走廊分别作为东经文明走廊和西经文明走廊构成两条纵向经线,它们纵横交织,形成一个不规则的九宫格。清代胡渭(1633-1714年)《易图明辨•九宫》云,“古之制度,大而分州,小而井田,莫不以九为则,明堂亦然。其制皆起于皇帝,在伏羲画卦之后,八卦之分位已定,并其中数之则为九。九州、井田、明堂皆黄帝所以法八卦也。九宫盖即明堂之九室。”

春秋时期,齐晋秦楚成为四大霸主,简称四霸、四伯或者四岳。《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赵孟云,“晋楚齐秦,匹也。”《国语•郑语》云,“及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史记•周本纪》云,“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云,“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兴,更为伯主,文武所褒大封,皆威而服焉。”天子居中,四大霸主各据一方,把天子京师洛邑与东霸齐国、西霸秦国都邑连成横轴,与南霸楚国和北霸晋国都邑连成纵轴,也可以形成一个大型不规则田字格。战国七雄之中,赵国、魏国、韩国都邑分别从太行山西文明走廊迁到太行山东文明走廊。以五岳为地标,西岳华山、中岳嵩山、东岳泰山都在黄渭文明走廊轴线上,三者连成一线作为横轴,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都在东经文明走廊,三者连成一线作为纵轴,亦可得到一个大型不规则的田字格。汉武帝曾以安徽省霍山(天柱山)作为南岳。相对而言,衡山位于东经西翼文明走廊,安徽省霍山位于东经东翼文明走廊。《明史•礼志•岳镇海渎山川之祀》记载,“今依古定制,并去前代所封名号。五岳称东岳泰山之神,南岳衡山之神,中岳嵩山之神,西岳华山之神,北岳恒山之神。五镇称东镇沂山之神,南镇会稽山之神,中镇霍山之神,西镇吴山之神,北镇医无闾山之神”。以五大镇山为地标,北镇医巫闾山、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西镇吴山皆在环秦文明走廊上,中镇霍山(山西省霍太山或称太岳山)在太行山西文明走廊上。

夏族经由太行山西文明走廊或称山西文明走廊作为主线南下中原西部地区,经由陕北文明走廊作为辅线南下关中地区,而后曾经沿着黄渭文明走廊东西迁徙,又曾继续经由晋楚文明走廊作为主线南下荆楚地区,经由秦陇巴蜀文明走廊作为辅线南下巴蜀地区。商族经由太行山东文明走廊作为主线南下中原东部地区,经由沿海文明走廊作为辅线南下海岱地区,而后曾经沿着黄渭文明走廊东西迁徙,又曾继续经由大别山西文明走廊作为主线南下荆湘盆地,经由大别山东文明走廊作为辅线南下江西盆地。事实上,综合分析各种史籍记载可以发现,夏族主体正是经由太行山西文明走廊南下中原建立夏朝,商族主体正是经由太行山东文明走廊南下中原建立商朝。

城邦是文明的第一要素,城邑、宫室、祭坛又是城邦的标配。长城文明带发现了许多石构城堡、宫室和祭坛,说明当时已经跨入城邦时代。从史籍记载来看,陕西省石峁石城遗址位于长城文明走廊和西经东翼文明走廊上,有可能是炎帝或者黄帝族系故都遗址,也有可能是先夏或者先周族系故都遗址。西汉已有神农氏石城之说。《汉书•食货志》记载晁错引《神农之教》云,“有石城十仞,有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西汉《氾胜之农书》云,“神农之教,虽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弗能守也。”西汉时期又有黄帝创建城邑之说。《淮南子•原道训》云,“黄帝始立城邑以居。”《史记•封禅书》云,“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战国时期已有夏鲧作城之说。《吕氏春秋•君守》记载,“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淮南子•原道训》云,“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后世胡夏赫连勃勃都城统万和羌夏嵬名元昊都城兴庆府分别位于西经东翼和西翼文明走廊上。

中国古代曾经划分九州五方,如今划分华东、华南、华西、华北和华中,合乎五方五行学说,但皆局限于环秦文明走廊内。《礼记•王制》云,“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孔颖达疏:“五方之民者,谓中国与四夷也。”《史记•天官书》云,“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四夷”。中华末代皇朝——清朝曾经分为内地和满疆、蒙疆、回疆、藏疆四大边疆地区,又被称为本部、满部、蒙部、回部、藏部五部地区。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根据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学说和黄红蓝白黑五色辉映学说采用五色旗作为国旗,正好符合中国古代五色五行学说。《史记•天官书》云,“天有五星,地有五行。”1995年,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发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后来采用五星旗作为国旗,恰好暗合中国古代五星五行学说,五星格局亦与五部地理格局正相对应。但这仅就陆疆而言,如果四大陆疆加上四大海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可谓八大边疆地区,连同中央本部合计九部、九区、九域或者九大部区、九大区域,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对外开放的九宫图或者井田形。汉代刘騊駼《郡太守箴》云,“大汉遵周,化洽九区。”明太祖朱元璋《御制大诰》云,“胡元入主中国,非我族类,风俗且异,语意不通,遍任九域之中,尽皆掌判。”相对于传统的以九州为指称的九区九域图解,这是一种更加广阔的大九州、大九区、大九域图景。

当然如此勾画的只是中华文明走廊在秦朝辖区的纵横干线和经纬网络,其实实际迁徙路线不只是经线和纬线,也有各个网络节点之间互相穿插的斜线和对角线,形成四通八达的棋盘格局。比如禹都阳城、禹会涂山、禹穴会稽,勾勒了一条从中原到越地的迁徙路线。《淮南子•齐俗训》记载,“昔舜葬苍梧,市不变其肆;禹葬会稽之山,农不易其亩。”沿海文明走廊水路可以元代大运河为代表,而隋代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则显示了中原地区对于幽燕地区和吴越地区的强大吸引力和辐射力。

环绕蒙古大漠,蒙古高原同样存在环漠文明走廊——漠北文明走廊和漠南文明走廊、漠东文明走廊和漠西文明走廊。青藏高原存在以雅鲁藏布文明走廊为代表的藏南文明走廊、以青海文明走廊为代表的藏北文明走廊、以横断山谷文明走廊为代表的藏东文明走廊等组成的荒原环线文明走廊。古代东北满洲地区在北大荒时期各个族群同样优先选择依山傍水的迁徙路线,从而形成荒原环线文明走廊。西域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同样分别存在环漠文明走廊——北疆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文明走廊和南疆环塔克拉玛干沙漠文明走廊。蒙古环漠文明走廊属于草原文明走廊,青藏高原环漠文明走廊属于高寒草原文明走廊;西域南疆环漠文明走廊主要属于绿洲农耕文明走廊,西域北疆环漠文明走廊主要属于草原游牧文明走廊。

三皇五帝时代是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难免众说纷纭,人言人殊,也许每一种传说都是后人的虚构,永远无法得到证实,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这些传说中发现古人在构拟中国古史体系时候的深层思维、潜在规律及其期望的宏观格局。特别是中国古代许多学者向往四海一家、天下一统的大一统理想图景,信奉三道循环、五德终始的历史演进学说,致力于构拟三皇一系、五帝一家和三王同源、五霸同本、七雄同根的帝王世系,难免要求三皇五帝以及三王完成许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现许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使命。比如出生地点、成长地点、建功地点和埋葬地点分散配置、分工配合,尽可能照顾到各个大的地理板块,努力从地理上体现天下一统的格局布局;比如在世系上追根溯源,让各大族群君长万水归宗,努力在血缘上构建四海一家的根系谱系。

一、发现长城文明走廊

炎黄族裔有可能在长城文明带沿着长城文明走廊迁徙。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东南)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葬于上郡阳周县桥山(在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而邑于涿鹿之阿”,皆在幽燕地区,但是“迁徙往来无常处”,“黄帝崩,葬桥山”,陵墓位于陕北地区。正义引《括地志》云,“阪泉,今名黄帝泉,在妫州怀戎县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涿鹿东北,与涿水合。又有涿鹿故城,在妫州东南五十里,本黄帝所都也。《晋太康地里志》曰:‘涿鹿城东一里有阪泉,上有黄帝祠。’”索隐引《汉书•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汉书•地理志》上郡阳周县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如果《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属实,那么黄帝部族必定曾经居于长城文明带,经历了从幽燕地区大体沿着长城文明走廊自东向西抵达陕北地区的迁徙过程。轩辕台是黄帝轩辕氏的文化地标。唐代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认为轩辕台在幽燕一带,“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唐代李白《北风行》认为轩辕台在幽燕一带,“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秃发鲜卑和吐谷浑鲜卑先后沿着长城文明走廊从辽西地区向河西走廊一带迁徙,进而登上青藏高原。秃发鲜卑自幽朔地区经由塞北迁于河西地区。《晋书•秃发乌孤载记》记载,“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在今甘肃省靖远县境内)、牵屯(在今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境内),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在今青海省贵德县境内),北接大漠。”秃发利鹿孤自称河西王以后,其将鍮勿仑进曰:“昔我先君肇自幽朔,被发左衽,无冠冕之义,迁徙不常,无城邑之制,用能中分天下,威振殊境。今建大号,诚顺天心。”秃发鲜卑源出拓跋鲜卑,拓跋鲜卑祖庙嘎仙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嘎仙洞森林公园内,嫩江支流甘河北岸噶珊山半山腰花岗岩峭壁上)在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魏书•礼志》记载,“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其岁,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拓跋鲜卑从鲜卑山沿着大兴安岭南下辽河流域,而后西迁阴山一带。拓跋、秃发同音异译。秃发匹孤率领部众又从塞北迁于河西地区。《魏书•源贺传》记载,“源贺,自署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也。傉檀为乞伏炽磐所灭,贺自乐都来奔。贺传容貌,善风仪。世祖(拓跋焘)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谓贺曰:‘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

吐谷浑鲜卑经由长城文明走廊从昌黎迁徙阴山再迁陇西。《晋书•四夷传》记载,“吐谷浑,慕容廆之庶长兄也,其父涉归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隶之。及涉归卒,廆嗣位,而二部马斗,廆怒曰:‘先公分建有别,奈何不相远离,而令马斗!’吐谷浑曰:‘马为畜耳,斗其常性,何怒于人!乖别甚易,当去汝于万里之外矣。’于是遂行。”“于是乃西附阴山。属永嘉之乱,始度陇而西,其后子孙据有西零已西甘松之界,极乎白兰数千里。然有城郭而不居,随逐水草,庐帐为屋,以肉酪为粮。其官置长史、司马、将军,颇识文字……地宜大麦,而多蔓菁,颇有菽粟。出蜀马、牦牛。西北杂种谓之为阿柴虏,或号为野虏焉。”吐谷浑之孙叶延云,“《礼》云公孙之子得以王父字为氏,吾祖始自昌黎光宅于此,今以吐谷浑为氏,尊祖之义也。”“吐谷浑分绪伪燕,远辞正嫡,率东胡之余众,掩西羌之旧宇,纲疏政暇,地广兵全,廓万里之基,贻一匡之训,弗忘忠义,良可嘉焉。”慕容吐谷浑大体沿着秦汉长城一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从辽东迁徙阴山,晋怀帝永嘉七年(313年)左右又从阴山迁徙于陇。《宋书•鲜卑吐谷浑传》记载,“阿柴虏吐谷浑,辽东鲜卑也。父弈洛韩,有二子,长曰吐谷浑,少曰若洛廆。若洛廆别为慕容氏,浑庶长,廆正嫡。父在时,分七百户与浑。浑与廆二部俱牧马,马斗相伤,廆怒,遣信谓浑曰:‘先公处分,与兄异部,牧马何不相远,而致斗争相伤?’浑曰:‘马是畜生,食草饮水,春气发动,所以致斗。斗在于马,而怒及人邪?乖别甚易,今当去汝万里。’于是拥马西行,日移一顿,顿八十里……于是遂西附阴山。遭晋乱,遂得上陇……浑既上陇,出罕开、西零。西零,今之西平郡;罕开,今桴罕县。自桴罕以东千余里,暨甘松,西至河南,南界昂城、龙涸。自洮水西南,极白兰,数千里中,逐水草,庐帐居,以肉酪为粮。西北诸杂种谓之为阿柴虏。”“(吐谷浑之孙叶延)颇视书传,自谓曾祖弈洛韩始封昌黎公,曰:‘吾为公孙之子,案礼,公孙之子,得氏王父字。’命姓为吐谷浑氏。”《南史•西戎传•吐谷浑传》记载,“河南王者,其先出自鲜卑慕容氏。初,慕容弈洛干有二子,庶长曰吐谷浑,嫡曰廆洛干。卒,廆嗣位。吐谷浑避之,西徙上陇,度枹罕,出凉州西南,至赤水而居之。地在河南,故以为号。事详《北史》。其界东至叠川,西邻于阗,北接高昌,东北通秦岭,方千余里,盖古之流沙地焉。”“其后吐谷浑孙叶廷,颇识书记,自谓曾祖弈洛干始封昌黎公,吾盖公孙之子也,礼以王父字为氏,因姓吐谷浑,亦为国号。”

二、发现天山文明走廊

月氏及其后裔昭武九姓从河西走廊经由天山文明走廊向西迁徙到中亚地区。《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其南则大夏,西则安息,北则康居。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故时强,轻匈奴,及冒顿立,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今阿姆河)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魏书•西域传》记载,“康国者,康居之后也。迁徙无常,不恒故地,自汉以来,相承不绝。其王本姓温,月氏人也。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遂有其国。枝庶各分王,故康国左右诸国,并以昭武为姓,示不忘本也。王字世夫毕,为人宽厚,甚得众心。其妻突厥达度可汗女也。都于萨宝水上阿禄迪城,多人居。大臣三人共掌国事。其王索发,冠七宝金花,衣绫、罗、锦、绣、白叠;其妻有髻,幪以皂巾。丈夫剪发,锦袍。名为强国,西域诸国多归之。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安国、小安国、那色波国、乌那曷国、穆国皆归附之。有胡律,置于袄祠,将决罚,则取而断之。重者族,次罪者死,贼盗截其足。人皆深目、高鼻、多髯。善商贾,诸夷交易多凑其国。有大小鼓、琵琶、五弦箜篌。婚姻丧制与突厥同。国立祖庙,以六月祭之,诸国皆助祭。奉佛,为胡书。气候温宜五谷,勤修园蔬,树木滋茂。”

《隋书•西域传》有关记载大同小异,“康国者,康居之后也。迁徙无常,不恒故地,然自汉以来相承不绝。其王本姓温,月氏人也。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遂有其国。支庶各分王,故康国左右诸国并以昭武为姓,示不忘本也。王字代失毕,为人宽厚,甚得众心。其妻突厥达度可汗女也。都于萨宝水上阿禄迪城。城多众居。大臣三人共掌国事。其王索发,冠七宝金花,衣绫罗锦绣白叠。其妻有髻,幪以皂巾。丈夫翦发锦袍。名为强国,而西域诸国多归之。米国、史国、曹国、何国、安国、小安国、那色波国、乌那曷国、穆国皆归附之。有胡律,置于祆祠,决罚则取而断之。重罪者族,次重者死,贼盗截其足。人皆深目高鼻,多须髯。善于商贾,诸夷交易,多凑其国。”“安国,汉时安息国也。王姓昭武氏,与康国王同族,字设力登。妻,康国王女也。都在那密水南,城有五重,环以流水。”

沙陀部族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天山文明走廊和长城文明走廊的大部分段落。唐朝初年,沙陀突厥居于天山山脉金娑山(今新疆自治区尼赤金山或者博格达山)以南、蒲类(蒲类县治所在今新疆自治区昌吉州奇台县境内,蒲类海为今新疆自治区巴里坤湖)以东,因为临近沙陀大碛得名。《新唐书•沙陀传》云,“处月居金娑山之阳、蒲类之东,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云。”涿邪、朱邪、处月同音异译,沙陀主体为西突厥处月部。元代耶律铸《涿邪山诗》注云:“涿邪山者,其山在涿邪中也。涿邪后声转为朱邪,又声转为处月……处月部居金娑山之阳,皆沙漠碛卤地也……即今华夏犹呼沙漠为沙陀,突厥诸部遗俗当今亦呼其碛卤为朱邪,又声转为处月,今又语讹声转而为川阙。”唐高宗永徽四年至五年(653-654年)征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乱,在处月地置金满(治所在今新疆自治区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北庭镇金满城)、沙陀(治所在今新疆自治区昌吉州木垒县境内,木垒、蒲类同音异译)二羁縻州。《旧唐书•高宗纪》记载,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八月,“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与贺鲁所部歌逻禄获剌颉发及处月预支俟斤等战于榆幕谷,大破之”。《新唐书•沙陀传》记载,“贺鲁来降,诏拜瑶池都督,徙其部庭州之莫贺城,处月朱邪阙俟斤阿厥亦请内属。”武周长安二年(702年)处月首领沙陀朱邪金山因从征铁勒有功,被授予金满州都督。《新唐书•沙陀传》记载,“龙朔中,以处月酋沙陀金山从武卫将军薛仁贵讨铁勒,授墨离军讨击使。长安二年,进为金满州都督,累封张掖郡公。金山死,子辅国嗣。先天初避吐蕃,徙部北庭,率其下入朝。开元二年,复领金满州都督……(辅国)死,子骨咄支嗣……(骨咄支)死,子尽忠嗣。”后因吐蕃逼迫,金山之子朱邪辅国率部迁至北庭。《旧唐书•地理志•安西大都护府》云,“(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河西军镇多为吐蕃所陷,有旧将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府,二镇与沙陀、回鹘相依,吐蕃久攻之不下。”唐德宗贞元五年至六年(789-790年)沙陀七千余帐归附吐蕃共陷北庭以后被吐蕃迁到甘州(在今甘肃省张掖市),以辅国孙朱邪尽忠为统军大论,经常充当吐蕃攻唐前锋。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朱邪尽忠和长子朱邪执宜率部三万余落投归唐朝,途中尽忠为吐蕃追杀,执宜率领残部到达灵州(治所在今宁夏自治区吴忠市东北)。唐朝将沙陀部安置在陕北盐州(治所在今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设阴山都督府,以朱邪执宜为兵马使,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迁徙晋北定襄神武川(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应县西北)。《新唐书•沙陀传》记载,“顷之,(范)希朝镇太原,因诏沙陀举族从之。希朝乃料其劲骑千二百,号沙陀军,置军使,而处余众于定襄川,执宜乃保神武川之黄花堆,更号阴(陉)山北沙陀。”《新五代史•庄宗纪》记载,“希朝徙镇太原,执宜从之,居之定襄神武川新城,其部落万骑,皆骁勇善骑射,号沙陀军。”唐懿宗时,执宜子朱邪赤心被授予大同军节度使,赐姓李,名国昌,后又迁为鄜延(治所在今陕西省富县境内)、振武(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境内)节度使。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李国昌子李克用袭据云州(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逃奔鞑靼。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李克用因为讨伐黄巢有功被擢升为河东节度使,居于太原。其子后唐庄宗李存勖于天佑十年(913年)攻破幽州,夺取幽燕地区。沙陀部族在经过天山文明走廊和长城文明走廊穿越整个唐朝大约三百年的长途迁徙以后,在后唐庄宗李存勖带领经由太行山东文明走廊南下。天佑二十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称帝,建立后唐,建号同光,随后攻破汴州,灭亡后梁,迁都洛阳。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高祖刘知远、北汉世祖刘崇等皆为沙陀人。

河西走廊是东土与西域东进西出的东西通道、蒙部游牧族群与藏部游牧族群南来北往的南北要地,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内陆区、青藏高寒区三大地理区的交汇地带,也是农耕文明、草原游牧文明与高寒农牧文明的过渡地带。当西来文明和西来族群穿越河西走廊以后,将由四条传播路线继续传播和迁徙,第一条传播和迁徙路线是长城文明走廊,上述沙陀人通过河西走廊以后就是经由长城文明走廊迁徙。第二条传播和迁徙路线是黄渭文明走廊。《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春秋时期,“陆浑戎自瓜州迁于伊川,允姓戎迁于渭汭,东及轩辕”。第三条传播和迁徙路线是江岷文明走廊。三苗曾从鄱阳湖、洞庭湖地区经由江岷文明走廊、河西走廊迁徙到达敦煌一带。第四条传播和迁徙路线是横断山谷文明走廊。乌孙一部曾从河西走廊经由横断山谷文明走廊南迁云南大理地区。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由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整个丝绸之路的起始路段与分布于天山山脉地区的交通路网组成,它从中国古代的洛阳和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进入天山山脉地区,路网跨距近5000公里、总长达8700多公里,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3国境内,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以看出,长安天山廊道主要分为三段,东段属于黄渭文明走廊,中段属于河西长城文明走廊,西段属于天山文明走廊。

三、发现黄渭文明走廊

太昊伏羲氏族裔有可能曾在黄渭文明带沿着黄渭文明走廊迁徙。太昊伏羲氏生于成纪(在今甘肃省天水市境内),都于陈(在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左传•昭公十七年》云,“陈,大皡之虚也”。《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云,“任、宿、须句、颛顼,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汉书•地理志》云,“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莽曰填戎,明帝改曰汉阳,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云,“成纪县,本汉旧县,属天水。伏羲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生伏羲于成纪,即此丘也。”唐代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云,“太暤包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都于陈。”

炎帝神农氏族裔有可能曾在黄渭文明带沿着黄渭文明走廊迁徙。炎帝神农氏长于姜水(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初都于陈,迁都曲阜。《国语•晋语》云,“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唐代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云,“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初都陈,后居曲阜。”

黄帝轩辕氏族裔有可能曾在黄渭文明带沿着黄渭文明走廊迁徙。黄帝轩辕氏生于寿丘(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北)或者天水或者有熊(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内),长于姬水(在今陕西省武功县境内),国于有熊,居于轩辕之丘(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境内)。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云,“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生寿丘,长于姬水。龙颜,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号。”《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正义云,“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水经注•渭水》云,“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大明一统志》云,“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

少昊金天氏族裔有可能曾在黄渭文明带沿着黄渭文明走廊迁徙。少昊曾经居于东海之外大豁,又曾居于积石山西的长留之山。《山海经•大荒东经》云,“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山海经•西山经》云,“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少昊曾经建都曲阜。《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周灭商践奄以后,“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墟”。《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武王“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汉书•地理志》记载,“周兴,以少昊之虚曲阜封周公子伯禽为鲁侯,以为周公主。”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地在鲁城北。”直到春秋时期,东夷地区仍有众多嬴姓之国。《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周有徐、奄”,杜预注:“二国皆嬴姓。”但是商朝时期,作为少昊嬴姓族裔的秦族先民已经西迁秦陇地区守卫边疆。《史记•秦本纪》记载,“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其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周武王灭商以后,秦族先祖飞廉在东夷地区参与叛乱,周公东征,飞廉被驱逐杀死于东夷沿海地区。《孟子•滕文公下》云,“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秦族归降周朝以后,秦非子因为周朝养马有功受封秦邑(在今甘肃省天水市境内)。《史记•秦本纪》记载,“于是(周)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汉书•地理志下》记载,“后有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汧、渭之间。孝王曰:‘昔伯益知禽兽,子孙不绝。’乃封为附庸,邑之于秦,今陇西秦亭秦谷是也。”《国语•郑语》云,“嬴,柏翳之后也。”韦昭注,“柏翳,舜虞官,少皞之后伯益也。”《说文解字》云,“嬴,少昊氏之姓。”

帝尧陶唐氏族裔有可能曾在黄渭文明带沿着黄渭文明走廊迁徙。帝尧曾居陶丘(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西南)。《竹书纪年》记载,帝尧“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说文解字》云,“陶,再成丘也,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说文解字注》云,“《释丘》曰: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禹贡》曰:道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泆为熒,东出于陶丘北。《地理志》曰:济阴郡定陶县。《禹贡》陶丘在西南。按定陶故城在今山东曹州府定陶县西南,古陶丘在焉。”“谓尧始居于陶丘,后为唐侯,故曰陶唐氏也。”帝尧葬于城阳(在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境内)。《吕氏春秋•安死》云,“尧葬于谷林,通树之;舜葬于纪市,不变其肆;禹葬于会稽,不变人徒。”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尧葬济阴成阳西北四十里,是为谷林。”“尧葬谷林,谷林即成阳。”“尧冢在济阴成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成阳有尧冢、灵台,今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通鉴外纪》注引郑玄曰“尧游成阳而死,葬焉。”裴骃《史记集解》引《皇览》曰,“尧冢在济阴城阳。”

帝舜有虞氏族裔有可能曾在黄渭文明带沿着黄渭文明走廊迁徙。《孟子•离娄下》云,“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汉代赵岐注:“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负海也,在东方夷服之地。”《韩非子•难一》记载,“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史记•五帝本纪》云,“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雷泽又称雷夏泽。集解引郑玄云,“雷夏,兖州泽,今属济阴。”正义引《括地志》云,“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北宋曾巩在齐州知州任上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所作《齐州二堂记》云,“以予考之,耕、稼、陶、渔,皆舜之初,宜同时,则其地不相远,二家所释雷泽、河滨、寿丘、负夏,皆在鲁、卫之间,地相望,则历山不宜在河东也。”《汉书•地理志》云,“陈国,今淮阳之地。陈本太昊之虚,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为胡公,妻以元女大姬。”

夏族有可能曾在黄渭文明带沿着黄渭文明走廊迁徙。夏鲧死于羽山。《尚书•舜典》云,“殛鲧于羽山”。《史记•夏本纪》记载,舜“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汉书•地理志》东海郡祝其县(在今江苏省赣榆县境内):“《禹贡》羽山在南,鲧所殛。”《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夏禹初都阳城(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辖登封市告成镇)。《史记•夏本纪》云,“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集解引刘熙云,“今颍川阳城是也”。《水经•颍水》云,“颍水出阳城县少室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颍水》云,“颍水东合五渡水,经阳城县故城南。昔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亦周公以土圭测日景处。县南对箕山”。东汉宋忠《世本•居篇》认为阳城在陈留郡浚仪县(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阳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陈留浚仪是也。”夏禹葬于成纪。《晋书•武帝纪》云,“昔舜葬苍梧,农不易亩;禹葬成纪,市不改肆。”秦地音乐曾被称为夏声,说明秦地曾为夏朝领地。《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国季札在鲁观乐,“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见舞大夏,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及之?’”《汉书•地理志》云,“故秦地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居什六。吴札观乐,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旧乎?’”夏禹后裔曾被周朝封在杞国。《汉书•地理志》云,“雍丘(在今河南省杞县),故杞国也,周武王封禹后东楼公。先春秋时徙鲁东北,二十一世简公为楚所灭。”

商族有可能曾黄渭文明带沿着黄渭文明走廊迁徙。《史记•六国年表》记载,“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集解引徐广曰:“京兆杜县有亳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史记•秦本纪》记载,“宁公二年,公徙居平阳。遣兵伐荡社。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荡社。”索隐:“西戎之君号曰亳王,盖成汤之胤。其邑曰荡社。”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历代州域形势一》云,“殷商革命,《诗》称九有,因夏之制,无所变更。《都邑考》:契始封商(今陕西商州),相土迁商丘(今河南归德府附郭县)”。

徐旭生《中国古史传说的时代》云,“大约华夏集团从陕西、甘肃一带的黄土原上,陆续东迁,走到现在河南、山东、河北连界大平原上,首先同土著的东夷集团相接触。始而相争,继而相安,血统与文化逐渐交互错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中华文明•曙光初照》云,“在华山脚下,我们找到了仰韶文化的源头。仰韶文化的一支强大的部落,居住在离华山不远的西安半坡”;“黄帝和炎帝都起源于渭水流域”。

四、发现江岷文明走廊

蜀国开明王族有可能曾在江岷文明带经由江岷文明走廊从长江中游地区向岷江流域迁徙。《蜀王本纪》记载,“望帝积百余岁,荆有一人名鳖灵,其尸亡去,荆人求之不得。鳖灵尸随江水上至郫(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如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为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曰开明。”

楚国东征西讨,沿着江岷文明带扩张,西讨巴国至于巫郡(治所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灭越国直达大海。《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昭王二十七年十月,“昭王病于军中,有赤云如鸟,夹日而蜚……卜而河为祟,大夫请祷河。昭王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而河非所获罪也。’止不许。孔子在陈,闻是言,曰:‘楚昭王通大道矣。其不失国,宜哉!’”《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孝公元年(前361年),“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蜀守(张)若伐楚,取巫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战国策•楚策一》记载苏秦说楚威王云,“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泾之塞、郇阳,地广五千里”。

西汉扬雄先祖曾从汾河流域经由晋楚文明走廊南下楚国巫山地区,而后又经江岷文明走廊西迁巴郡江州(在今重庆市),进而又迁于郫(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汉书•扬雄传》记载,“扬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会晋六卿争权、韩、魏、赵兴而范中行、知伯弊。当是时,逼扬侯,扬侯逃于楚巫山,因家焉。楚汉之兴也,扬氏溯江上,处巴江州。而扬季官至庐江太守。汉元鼎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

五、发现沿海文明带和沿海文明走廊

越国都城曾在沿海文明带经由沿海文明走廊迁徙。根据《越绝书》《吴越春秋》记载,“无余初封大越”以后,越国曾经多次迁都,越王勾践(前496—前460年在位)于周敬王三十一年(前489年)迁都会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灭吴以后于周贞王元年(前468年)迁都琅琊(在今山东省临沂市),越王翳(前411—前376年在位)于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年)迁都姑苏(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越王无颛(前360—343年在位)迁回故都会稽,周赧王九年(前306年)其弟越王无强(前342—前306年在位)被楚国所杀,越国灭亡。《越绝书》云,“勾践大霸称王,徙琅琊都也”。《山海经•海内东经》郭璞注:“今琅琊在海边,有山嶕峣特起,状如高台,此即琅琊台也。琅琊者,越王勾践入霸中国之所都。”《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一》云,“《竹书》:越王勾践二十九年,徙都琅邪。《越绝书》:勾践既灭吴,欲霸中国,徙都琅邪,立观台于山上,周七里,以望东海”。

西汉时期闽越王无诸和东海王摇皆为越王勾践后裔,分别都于东冶(在今福建省福州市)和东瓯(在今浙江省温州市)。《史记•东越列传》云,“闽越王无诸及越王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曰闽君摇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后来汉武帝又立闽越王无诸之孙繇君丑为越繇王,立余善为东越王。《史记•东越列传》云,“乃使郎中将立丑为越繇王,奉闽越先祭祀”,“因立余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处”。

北方姑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和南方姑蔑(在今浙江省龙游县)异地同名。《左传•定公十二年》记载,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年)“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国语•越语》云,“句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清代王先谦《汉书补注》云,“姑蔑故城在龙游,太末县亦治龙游,其地实兼有今西安、江山、常山、开化、遂昌、玉山及汤溪县之半。”姑幕(在今山东省莒县)、姑蔑有可能同音异译。元代于钦《齐乘》云,“姑幕城,商侯国,汉晋为县,姑幕在莒县东北百六十里”。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莒州东北百六十里有姑幕故城,古为蒲姑氏国,汉置姑幕县”。

沿海文明带又可称为东夷百越文明带,沿海文明走廊又可称为东夷百越文明走廊。《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说苑•君道篇》云,“越王勾践与吴人战,大败之,兼有九夷”。《淮南子•齐俗训》云,“越王勾践劗发文身,无皮弁搢笏之服、拘罢拒折之容,然而胜夫差于五湖,南面而霸天下,泗上十二诸侯皆率九夷以朝。”《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云,“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九夷百越似乎并非泾渭分明。《谷梁传•哀公十三年》云,“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欲因鲁之礼,因晋之权而请冠端而袭。”《史记•天官书》云,“秦楚吴越,夷狄也,为强伯。”《论衡•恢国篇》云,“夏禹倮入吴国。太伯采药,断发文身。唐、虞国界,吴为荒服。越在九夷,罽衣关头。今皆夏服,褒衣履舄。”扬州大体属于沿海文明带、东夷百越文明带。《书•禹贡》把彭蠡泽(今鄱阳湖或者巢湖)、震泽(今太湖)和三江地区归入扬州,“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吕氏春秋•有始览》以越国故地为扬州,“东南为扬州,越也”。后世把百越地区皆归扬州,统称扬越。《新唐书•地理志七上》云,“岭南道,盖古扬州之南境”。《艺文类聚》引《太康地记》云,“交州本属杨州,取交阯以为名,虞之南极也。”南越亦属扬越,南越原住民亦属百越族系。《史记•南越列传》云,“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吕思勉《中国民族史》甚至把东夷百越归为同族,“此族见于古籍者,自淮以北皆称夷,自江以南则曰越。作粤同。夷之见于《禹贡》者:有青州之嵎夷、莱夷,冀州、扬州之鸟夷,徐州之淮夷”。

战国后期,阴山分隔胡夏,南岭分隔楚越,北胡南越地位凸显。《荀子•儒效》云,“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西汉前期,北胡南越成为汉朝主要外敌。《淮南子•俶真训》云,“六合之内,一举而千万里。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云,“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为边境征伐哉!自是后,遂出师北讨强胡,南诛劲越,将卒以次封矣。”西汉扬雄《凉州箴》云,“陇山以徂,列为西荒。南排劲越,北启强胡。”《汉书•地理志》云,“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抚海内。至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

西晋末年,中原动荡,衣冠南渡,优先选择东南沿海地区。《晋书•元帝纪》记载,“东海王(司马)越之收兵下邳也,假帝(晋元帝司马睿)辅国将军。寻加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俄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司马)越西迎大驾,留帝居守。永嘉初,用王导计,始镇建邺,以顾荣为军司马,贺循为参佐,王敦、王导、周顗、刁协并为腹心股肱,宾礼名贤,存问风俗,江东归心焉。”其中晋元帝司马睿本为西晋琅琊王,顾荣为吴郡吴县(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江南士族领袖;王敦、王导为琅琊临沂(在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周顗为汝南郡安成县(在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人,刁协为渤海郡饶安县(在今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人,皆为江北士族代表。唐代刘知几《史通•邑里》云,“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雒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

金灭北宋,中原动荡,再次衣冠南渡,同样优先选择东南沿海地区。元灭南宋,南宋官民继续在沿海文明带坚持斗争,力图恢复。《宋史•高宗本纪》记载,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壬寅下诏,“奉元祐太后如东南,六宫及卫士家属从行,朕当独留中原,与金人决战。”乙巳,手诏,“京师未可往,当巡幸东南。”随后宋高宗经由扬州逃往杭州。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宋高宗辗转到达明州(治所在今浙江省宁波市),“壬午,定议航海避兵”,于是乘船在闽浙沿海一带逃窜,金兵退后才敢返回,绍兴二年(1132年)正月“丙午,帝至临安府”。宋恭宗赵㬎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宋恭宗被迫投降。同年宋端宗赵昰在福州继位,改元景炎,不久乘船逃往海上。景炎三年(1278年)宋端宗在雷州去世,宋末帝赵昺继位,改元祥兴(1278年)。次年,宋军在崖山(在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海战中覆灭,宋末帝随同部属蹈海自尽。

六、发现横断山谷文明带

和横断山谷文明走廊

乌孙本来与月氏都在河西走廊一带游牧,后来受到月氏攻击,被迫迁徙。《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云,“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大月氏攻杀难兜靡,夺其地,人民亡走匈奴。子昆莫新生,傅父布就翕侯抱亡,置草中。为求食,还,见狼乳之,又乌衔肉翔其旁,以为神。遂持归匈奴,单于爱养之。及壮,以其父民众与昆莫,使将兵,数有功。时,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昆莫既健,自请单于报父怨,遂西攻破大月氏。大月氏复西走,徙大夏地。昆莫略其众,因留居,兵稍强。会单于死,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遣兵击之,不胜,益以为神而远之。”乌孙君主称号昆莫,又可译作昆靡、昆弥、昆明。《汉书•西域传》记载,“未出塞,闻乌孙昆弥翁归靡死,乌孙贵人共从本约,立岑陬子泥靡代为昆靡,号狂王。”《资治通鉴》卷二七记载,“初,肥王翁归靡胡妇子乌就屠,狂王伤时,惊,与诸翎侯俱去,居北山中,扬言母家匈奴兵来,故众归之。后遂袭杀狂王,自立为昆弥……冯夫人锦车持节,诏乌就屠诣长罗侯赤谷城,立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皆赐印绶。”乌孙遗民一部分逃亡匈奴,后来向西攻取大月氏西迁故地,另一部分南下成为昆明(在今云南省大理市一带),继续保持游牧传统。《汉书•西南夷传》记载,“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十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编发,随畜移徙,亡常处,亡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乌孙、阿史那同音异译,突厥汗族阿史那氏为乌孙后裔。乌孙昆弥狼乳神话与突厥先祖狼哺神话有可能为同一神话的不同变体。《隋书•突厥传》记载,“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后魏太武灭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茹茹,世居金山,工于铁作。金山状如兜鍪,俗呼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或云,其先国于西海之上,为邻国所灭,男女无少长尽杀之。至一儿,不忍杀,刖足断臂,弃于大泽中。有一牝狼,每衔肉至其所,此儿因食之,得以不死。其后遂与狼交,狼有孕焉。彼邻国者,复令人杀此儿,而狼在其侧。使者将杀之,其狼若为神所凭,欻然至于海东,止于山上。其山在高昌西北,下有洞穴,狼入其中,遇得平壤茂草,地方二百余里。其后狼生十男,其一姓阿史那氏,最贤,遂为君长,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

南迁乌孙以其君主称号昆弥作为族称。《新唐书•昆明蛮传》记载,“爨蛮西有昆明蛮,一曰昆弥,以西洱河为境,即叶榆河也……人辫首左衽,与突厥同,随水草畜牧,夏处高山,冬入深谷。尚战死,恶病亡,胜兵数万。”《唐会要•昆弥国》云,“昆弥国者,一曰昆明,西南夷也。以爨之西洱河为界,即叶榆河也。其俗与突厥同……胜兵数万人。相传云:与匈奴本是兄弟国也。汉武帝得其地入益州郡部,其后复绝。”《资治通鉴》卷一八九记载,“昆弥遣使内附。昆弥即汉之昆明也。”

七、发现东经文明走廊

炎帝曾与黄帝战于阪泉,后来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在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说明炎帝族裔有可能经由太行两翼文明走廊南下荆湘盆地。《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晋代皇甫谧著《帝王世纪》记载,炎帝葬于长沙。宋代罗泌《路史》记载,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炎帝南下荆湘,葬于茶陵,成为南方火帝。《礼记•月令》云,夏季“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宇文鲜卑自称炎帝后裔。《周书•文帝纪》记载,鲜卑宇文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

黄帝族裔有可能曾经沿着太行两翼文明走廊南迁。《魏书•神元平文诸帝子孙列传》记载北魏高祖云,“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唐代李泰《括地志》云,“黄帝征战蚩尤,初都涿鹿,即位乃都有熊。”黄帝南下中原,成为中央土帝。《礼记•月令》云,“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史记•五帝本纪》云,“(轩辕)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拓跋鲜卑自称黄帝后裔。《北史•魏本纪》云,“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之子曰昌意,昌意之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慕容鲜卑自称黄帝后裔。《晋书•慕容廆载记》云,“慕容廆,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

帝颛顼高阳氏族裔有可能曾沿太行东翼文明走廊北上幽燕,南下荆湘。颛顼建都帝丘(在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左传•昭公十七年(前525年)》记载辛慎曰:“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汉书•地理志》记载,“卫本国既为狄所灭,文公徙封楚丘,三十余年,子成公徙于帝丘。故《春秋经》曰‘卫迁于帝丘’,今之濮阳是也。本颛顼之虚,故谓之帝丘。夏后之世,昆吾氏居之。”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颛顼“始都穷桑,后徙商丘”,“岁在鹑火而崩,葬东郡顿丘广阳里”。大棘城又名棘城(在今辽宁省义县西北),曾被认为是颛顼之墟。西晋惠帝元康四年(294年)鲜卑慕容廆由徒河之青山迁都大棘城。《晋书•慕容廆载记》记载,“廆以大棘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附禺、鲋鱼、务隅、夫余、扶余相通。《山海经•大荒北经》云,帝颛顼葬于东北扶余山,“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海外北经》云,“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海内东经》云,“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根据五行帝系学说,颛顼被尊为水帝、北帝、黑帝、冬帝。《淮南子•天文训》云,“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楚国公族出自帝颛顼高阳氏。《离骚》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史记•楚世家》云,“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帝喾高辛氏族裔有可能沿着太行两翼文明走廊迁徙。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帝喾又称帝干,都于亳(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帝干高辛,姬姓也。其母生见其神异,自言其名曰岌。龆龀有圣德,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位,都亳,以人事纪官也”。《路史•国名纪》云,帝喾高辛氏曾经居于棘城,“然棘城实为高辛氏之虚”。《十六国春秋•前燕录》云,帝喾少子曾经居于紫蒙之野(在今辽宁省朝阳市西北紫蒙川),“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越以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云,云其后为慕容氏。”

帝尧陶唐氏族裔有可能大体沿着太行两翼文明走廊迁徙。《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涿鹿山在妫州东南五十里,山侧有涿鹿城,即黄帝、尧、舜之都也。”唐国,“今定州唐县也”。如果此说属实,那么黄帝、尧、舜皆曾建都涿鹿。《汉书•地理志》记载,“晋阳本唐国,尧始都于此。”汉代郑玄《诗谱》云,“尧始居晋阳,后迁河东。”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尧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在今定州。后徒晋阳。”“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八称唐县“即古唐侯国,尧初封于此,今定州北有故唐城”。《诗•唐风》疏引皇甫谧曰,“尧始封于唐,今中山唐县是也。后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则唐国为平阳也。”清代阎若琚《尚书疏证》云,“尧为天子实先都晋阳,后迁平阳府。”唐尧族裔曾经南下丹水(在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进而南下荆湘盆地。《六韬》云,“尧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吕氏春秋·召类》云,“尧战丹水以服南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山海经•海内南经》云,“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帝舜有虞氏族裔有可能经由晋楚文明走廊南下荆湘盆地。《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巡游至于湘山(今洞庭湖君山),“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汉代刘向《列女传》云,“舜既嗣位,升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封象于有庳,事瞽叟犹若初焉。天下称二妃聪明贞仁。舜陟方,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帝舜都于蒲阪(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分封其弟象沿着晋楚文明走廊南下建立有鼻。唐代李泰《括地志•蒲州•河东县》云,“河东县南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井及二妃坛。”《孟子•万章上》云,“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云,“舜封象于有鼻,死不为置后,以为暴乱之人不宜为太祖。”《汉书•邹阳传》云,“昔者,舜之弟象日以杀舜为事,及舜立为天子,封之于有卑。”唐代颜师古注:“地名也,音鼻,今鼻亭是也,在零陵。”帝喾、帝尧、帝舜族裔有可能皆沿晋楚文明走廊南迁荆湘盆地。《山海经•大荒南经》云,“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郭璞注:“叔均,商均也。舜巡狩,死于苍梧而葬之,商均因留,死亦葬焉。基(墓)在今九疑之中。”《山海经•大荒南经》又云,“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郭璞注:“岳山,即狄山也。”《山海经•海外南经》又云,“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夏族有可能经由太行西翼文明走廊南下中原以后建立夏朝,进而南下湘赣地区。夏族先民曾经居于山西盆地。周成王分封唐叔虞于夏墟,建立唐国,后来改称晋国。《左传•定公四年》云,“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康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杜预注:“夏虚,大夏,今太原晋阳也。”《史记•郑世家》集解引服虔语:“大夏在汾浍之间,主祀参星。”《史记•郑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史记•晋世家》记载,“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唐代张守节正义:“大夏,太原晋阳县。”《括地志》云,“大夏,今并州晋阳及汾、绛等州是。昔高辛氏子居之,西近河。”周武王曾封虞仲于夏墟,建立虞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夏族先民曾经居于洛阳盆地和嵩山周围地区。《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云,“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夏族先民曾经居于豫中、豫西地区。《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颍川、南阳,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颍川敦愿。秦末世,迁不轨之民于南阳。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宛亦一都会也。俗杂好事,业多贾。其任侠,交通颍川,故至今谓之夏人。”《汉书•地理志》记载,“颍川、南阳,本夏禹之国。夏人上忠,其敝鄙朴。”夏禹曾经南征三苗,到达鄱阳湖和洞庭湖流域。《墨子•非攻下》云,“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吴起云,“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

商族有可能经由太行东翼文明走廊南迁,抵达黄渭文明带东段以后建立商朝。《尚书•商书》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国语•周语下》云,“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晋代杜预《春秋释地》云,“宋、商、商丘三名一地,梁国睢阳县也。”商族先民曾经居于辽河源头。《世本》云,“昭明居砥石”。《荀子•成相》云,“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淮南子•地形训》云,“辽出砥石”。高诱注:“山名,在塞外,辽水所出。”商族先民曾经居于易水流域。《竹书纪年》卷上记载,“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世本•作篇》云,“相土作乘马,迁都于商邱。”汉朝时期太行山东赵国故地仍有商纣遗风。《汉书•地理志》云,“巨鹿,《禹贡》大陆泽在北。纣所作沙丘台在东北七十里。”“赵、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乱余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忼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

北石峁遗址有可能为夏族先民故都遗址。《淮南子•修务训》云,“禹生于石,契生于卵,史皇产而能书,羿左臂修而善射。”《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蜀王本纪》云,“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引《括地志》云,“茂州汶川县石纽山在县西七十三里”。《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云,“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绎史》引《隋巢子》云,“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涂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崇高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左传•隐公八年》记载众仲云,“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夏禹、夏启皆生于石,所以姓石,通假为姒。《管子•小匡》云,“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尹知章注:“四者国之本,犹柱之石也,故曰石也。”夏族经由山西盆地南下洛阳盆地以后,实现了从石城文明向土城文明的转型。夏族领地曾被称为土方。《诗•商颂•长发》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楚辞•天问》云,“禹降省下土方”。甲骨卜辞记载,商王武丁曾经“登人三千呼伐土方”,“共人五千伐土方”,“王省土方”。

本来炎帝后裔共工后土父子南下平治水土,后被黄帝后裔鲧禹父子取代。《山海经•海内经》云,“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夏鲧、夏禹为黄帝后裔,共工、四岳为炎帝后裔,夏鲧治水重蹈共工覆辙以后,夏禹改弦更张,在四岳辅助下治水成功。《国语•周语下》记载太子晋云,“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此一王四伯,岂繄多宠?皆亡王之后也。唯能厘举嘉义,以有胤在下,守祀不替其典。有夏虽衰,杞、郐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

社神后土、谷神后稷本来出自炎帝后裔,后被黄帝后裔夏禹、周弃取代。汉代蔡邕《独断》云,“社神,盖共工氏之子勾龙也,能平水土。帝颛顼之世举以为土正,天下赖其功。尧祠以为社。凡树社者,欲令万民加肃敬也。各以其野所宜之木以名其社,及其野位在未地。稷神,盖厉山氏之子柱也,柱能殖百谷,帝颛顼之世举以为田正,天下赖其功。周弃亦播殖百谷以稷五谷之长也,因以稷名其神也。社稷二神功同,故同堂别坛,俱在末位。土地广博不可徧覆,故封社稷。露之者必受霜,露以达天地之气,树之者尊而表之,使人望见则加畏敬也。先农神:先农者,盖神农之神。”《淮南子•氾论训》云,“禹劳力于天下,死而为社。”《汉书•郊祀志下》云,“圣汉兴,礼仪稍定,已有官社,未立官稷。遂于官社后立官稷,以夏禹配食官社,后稷配食官稷。”颜师古注引臣瓒曰:“高帝除秦社稷,立汉社稷,《礼》所谓太社也。时又立官社,配以夏禹,所谓王社也。见《汉祀令》。而未立官稷,至此始立之。世祖中兴,不立官稷,相承至今也。”

前燕都城经由太行山东文明走廊南下迁徙,相继建都棘城(在今辽宁省义县)、龙城(在今辽宁省朝阳市)、蓟城(在今北京市西北)和邺(在今河南省安阳市北、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南),大体重经商族南迁建立商朝之路。东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十一月,辽东公慕容皝自立燕王,建立前燕,都于棘城;咸康八年(342年)迁都龙城。东晋穆帝永和六年(350年)燕王慕容儁迁都蓟城;永和八年(352年)十一月称帝。东晋穆帝升平元年(357年),前燕迁都于邺。

北魏都城经由太行山西文明走廊南下迁徙,相继建都盛乐(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平城(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大体重经夏族南迁建立夏朝之路。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鲜卑拓跋珪重建代国,定都盛乐;同年四月,改称魏王。东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六月,拓跋珪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七月,迁都平城,称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延五年(439年)统一北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十七年(493年)迁都洛阳。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孝静帝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受禅建立北齐。西魏恭帝三年(557年)正月,宇文觉受禅建立北周。西魏、北周建都长安,东魏、北齐建都于邺(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皆在黄渭文明走廊上。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记载,愚公移山,矢志打通东经文明走廊,最后感动上帝,得偿所愿,“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发现西经文明走廊

周族父系始祖周弃为黄帝姬姓后裔,母系始祖姜嫄为炎帝姜姓后裔,说明周族为正宗炎黄子孙,周族先祖有可能曾经居于陕北黄帝陵一带,陕北石峁遗址有可能为周族先祖故都遗址。周弃分封于邰(在今陕西省武功县),其后不窋北上居于不窋城(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史记•周本纪》云,“(帝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公刘迁居于豳(在今陕西省彬县、旬邑县一带),古公亶父迁居周原。周族曾经南下成都平原。《山海经•海内经》云,“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明代杨慎《山海经补注》云,“黑水都广,今之成都也。”

蜀王蚕丛从岷山南下迁徙成都平原。汉代扬雄《蜀都赋》南宋章樵注引《蜀王本纪》云,“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蜀王本纪》记载,杜宇从朱提(在今云南省昭通市)北上,利从岷江源头岷山南下,与杜宇结为夫妻,然后杜宇自立蜀王,建都于郫(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蜀王本纪》记载,“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有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东晋时期成汉常璩《华阳国志》记载,梁利从朱提北上与蜀王杜宇联姻,“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诸王,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秦灭蜀国以后,蜀国后裔南下,建立安阳国,建都封溪(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东英县古螺)。《史记•南越列传》索引引《广州记》曰:“交趾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人,有骆王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铜印青绶,即今之令长也。后蜀王子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治封溪县,后南越王尉他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趾、九真二郡人。”

秦国东征西讨受阻以后,南征北战战果显著,北上获取上郡(郡治在今陕西省绥德县),可达黄河北河,南下攻取巴蜀盆地,率先基本实现了自陕而西秦陇地区和自峡而西巴蜀地区的统一,为东向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缪公死后人殉众多,于是君子曰:“秦缪公广地益国,东服强晋,西霸戎夷,然不为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弃民,收其良臣而从死。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况夺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复东征也。”秦惠文君前“六年,魏纳阴晋,阴晋更名宁秦。”“八年,魏纳河西地。”“十年,张仪相秦。魏纳上郡十五县。十一年,县义渠。”“使张仪伐取陕,出其人与魏”。秦惠文君后“五年,王游至北河”;“九年,司马错伐蜀,灭之”。秦代李斯《谏逐客书》云,“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受封汉王,据有巴蜀汉中,随即北定三秦,统一陕河峡江以西地区以后东向争夺天下。《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王元年(前206年)“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黄河河套可以分为东套、西套和北河北套、北河南套,北套又分前套和后套,皆在黄河北河以北,北河以南、毛乌素沙地以北则为北河南套,毛乌素沙地以东、晋陕黄河以西的陕北地区为东套,大体属于秦朝上郡辖区,毛乌素沙地以西、贺兰山脉以东地区为西套,大体属于秦朝北地郡辖区。三面环绕黄河河套谷地,南面横亘渭河谷地,围合成为鄂尔多斯高台山地。长城文明先民既可以沿着黄河东套文明走廊南下,又可以沿着黄河西套文明走廊南下。匈奴首领赫连勃勃曾以统万城(在今陕西省靖边县白城子)为都、以陕北为中心建立大夏,史称匈奴夏国或称胡夏,党项首领李元昊曾以兴庆府(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为都、以西套平原为中心建立大夏,史称党项夏国或称羌夏。胡夏赫连勃勃据有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台地,进而南下占据关中地区,大体重走了周族从长城文明带南下关中地区的迁徙道路。东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号大夏,建元龙升。义熙九年(413年)赫连勃勃改元凤翔,下令修建统万城作为都城。义熙十四年(418年)赫连勃勃在长安称帝,改元昌武,置南台于长安。党项首领李继迁初都夏州(治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北白城子),也曾据有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台地大部分地区。因为先祖和本人曾被封为西平王,北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党项首领李继迁夺取灵州以后,升灵州为西平府(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西南),次年自胡夏故都夏州迁都西平府。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党项首领李德明改怀远镇(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为兴州,定为都城。北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李元昊又升兴州为兴庆府。北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自立为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号称东京,以西平府为西京。胡夏赫连勃勃以统万(在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北白城子)为都城,以长安为南台,统万、长安皆在鄂尔多斯东翼文明走廊上,相对而言,羌夏以兴庆府(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为都城,西平府为西京,兴庆府、西平府皆在鄂尔多斯西翼文明走廊上。从实际扩张结果来看,胡夏主要是自北而南,从鄂尔多斯高原向关中盆地扩张;羌夏南下未果,主要是自东而西,沿着长城文明走廊经由河西走廊扩展。

九、发现各大文明走廊的

扩展与延伸、交汇与开放

黄渭文明和黄渭文明带不断扩张成为黄河文明和黄河文明带,覆盖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黄渭文明走廊相应扩展成为黄河文明走廊。《后汉书•东夷传》云,“秦并六国,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江岷文明和江岷文明带不断扩张成为长江文明和长江文明带,覆盖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地区,江岷文明走廊相应扩展成为长江文明走廊。《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长城文明走廊、黄渭文明走廊、江岷文明走廊在陇山地区交汇。西来文明经过河西走廊以后可以分别沿着黄渭文明走廊、江岷文明走廊传播,也可以分别沿着长城文明走廊、横断山谷文明走廊传播,进而通过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中华文明古道体系扩散开来;反之亦然。比如三苗从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迁徙三危(今甘肃省敦煌市三危山一带)地区。《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唐代张守节正义:“吴起曰:‘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以天子在北,故洞庭在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正义引《括地志》云,“三危山有三高峰,故曰三危。”又如姜戎、允戎从瓜州(在今甘肃省敦煌市)经由河西走廊迁徙伊洛地区。姜戎曾经协助晋军在崤山之战中消灭秦军。《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知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诘朝之事,尔无与焉!与将执女!’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翦弃。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殽之师。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晋代杜预注:“瓜州,地在今敦煌。”《左传•昭公九年》记载詹桓伯云,“先王居梼杌于四裔,以御螭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使逼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戎有中国,谁之咎也?”晋代杜预注:“允姓,阴戎之祖,与三苗俱放三危者。瓜州,今敦煌。”梁启超1901年在《中国史叙论》中曾经以为,“黄帝起于昆仑之墟,即自帕米尔高原,东行而入中国,栖于黄河沿岸,次第蕃殖于四方。”

河西走廊沟通西域地区,既是内地与蒙疆、藏疆的交汇地区,又是长城文明走廊、黄渭文明走廊、江岷文明走廊和藏东横断山谷文明走廊的扭结地区。辽西走廊沟通满洲地区,既是内地与蒙疆、满疆三部的交汇地区,又是沿海文明走廊、长城文明走廊和太行山东文明走廊的扭结地区。滇桂地区则是沿海文明走廊、藏东横断山谷文明走廊和江岷文明走廊的扭结地区。长城文明走廊、黄渭文明走廊、江岷文明走廊和藏东横断山谷文明走廊交汇,以经过西域以中亚地区为漏斗。乌孙、月氏及其后裔昭武九姓皆由西域迁往中亚地区。西晋动荡特别是西晋灭亡以后,许多内地居民避乱河西地区。《晋书•张轨传》记载,西晋末年,“轨以时方多难,阴图据河西,筮之,遇《泰》之《观》,乃投策喜曰:‘霸者兆也。’于是求为凉州。公卿亦举轨才堪御远。永宁初,出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秘书监缪世征、少府挚虞夜观星象,相与言曰:‘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耳。张凉州德量不恆,殆其人乎!’”“及京都陷……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分武威置武兴郡以居之。”长城文明走廊与太行东翼文明走廊、沿海文明走廊交汇,以朝鲜半岛为漏斗。箕子曾率部分商朝移民经由辽西走廊进入朝鲜半岛。《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汉书•地理志》云,“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朝鲜王朝安鼎福《东史纲目》卷一记载,“箕子之来,中国人随之者五千。诗、书、礼、乐、医、巫、阴阳、卜筮之流,百工技艺,皆从焉。”燕人卫满亡命建立朝鲜,建都王险(在今朝鲜平壤市西南大同江南岸)。《史记•朝鲜列传》记载,“燕王卢绾反,入匈奴,(卫)满亡命,聚党千余人,魋结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鄣,稍役属真番、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王之,都王险。”集解引臣瓒云,“王险城在乐浪郡浿水之东。”秦朝流民曾经居于朝鲜半岛。《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云,“陈胜等起,天下叛秦,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燕人卫满,魋结夷服,复来王之。”《北史•新罗传》记载,“新罗者,其先本辰韩种也。地在高丽东南,居汉时乐浪地。辰韩亦曰秦韩。相传言秦世亡人避役来适,马韩割其东界居之,以秦人,故名之曰秦韩。其言语名物,有似中国人,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皆为徒,不与马韩同。又辰韩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传,辰韩不得自立王,明其流移之人故也。恒为马韩所制。辰韩之始,有六国,稍分为十二,新罗则其一也。或称魏将毋丘俭讨高丽破之,奔沃沮,其后复归故国,有留者,遂为新罗,亦曰斯卢。”沿海文明走廊与横断文明走廊、东经文明走廊与西经文明走廊在广西与云南一带交汇,皆以中南半岛作为漏斗。越南史籍记载,百越始祖为炎帝神农氏后裔泾阳王之子崇缆与帝来之女妪姬所生百男。根据中国上古女性称谓方式,帝女妪姬姓姬,应为黄帝后裔。百越父系始祖源出炎帝,母系始祖源出黄帝,属于炎黄子孙。炎帝后裔沿着晋楚文明走廊南下五岭以南直至越南。《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之一•鸿厖氏纪》记载,“泾阳王讳禄续,神农氏之后也。壬戌元年初,炎帝神农氏三世孙帝明,生帝宜。既而南巡至五岭,接得婺仙女,生王。王圣智聪明,帝明奇之,欲使嗣位。王固让其兄,不敢奉命。帝明于是立帝宜为嗣,治北方,封王为泾阳王,治南方,号赤鬼国。王娶洞庭君女,曰神龙,生貉龙君。”“貉龙君讳崇缆,泾阳王之子也。君娶帝来女,曰妪姬。生百男(俗传生百卵),是为百粤之祖。一日谓姬曰:‘我是龙种,儞是仙种。水火相尅,合并实难。’乃与之相别。分五十子从母归山,五十子从父居南。封其长为雄王,嗣君位。”“分国为十五部,曰交趾、曰朱鸢、曰武宁、曰福禄、曰越裳、曰宁海、曰阳泉、曰陆海、曰武定、曰怀驩、日九真、曰平文、曰新兴、曰九德,以臣属焉。其曰文郎,王所都也。置相曰貉侯,将曰貉将(貉将后讹为雄将)。”

蜀国遗民曾经南下越南地区。周慎王五年(前316年),秦国灭蜀。《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周慎王五年秋,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败绩。王遁走,至武阳(在今四川省彭山县)为秦军所害,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山。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蜀国遗族在安治王蜀制的带领下辗转南下越南北部,称为南岗部。其子蜀泮统一十部,周赧王五十八年(前257年),蜀泮率军攻打文朗国雄王,雄王国破自杀,蜀泮建立瓯雒国,建都古螺城(在今越南河内市东北东英县),自号安阳王。约汉高祖元年(前206年),南越武帝赵佗灭亡安阳国。《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卷之一•蜀纪》记载,“甲辰元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王既并文郎国,改国号曰瓯貉国。初王屡兴兵攻雄王。雄王兵强将勇,王屡败。雄王谓王曰:‘我有神力,蜀不畏乎?’遂废武备而不修,需酒食以为乐。蜀军逼近,犹沉醉未醒,乃吐血堕井薨,其众倒戈降蜀。王于是筑城于越裳,广千丈,盘旋如螺形,故号螺城,又名思龙城。”《交州外域记》记载,“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雒民,设雒王、雒侯,主诸郡县。县多为雒将,雒将铜印青绶。后蜀王子将兵三万来讨雒王、雒侯,服诸雒将,蜀王子因称为安阳王。后南越王尉佗举众攻安阳王,安阳王有神人皋通下辅佐,为安阳王治神弩一张,一发杀三百人……南越进兵攻之,安阳王发弩,弩折遂败。安阳王下船迳出于海……越遂服诸雒将。”

文化与文明可以传导、对流和辐射,族群可以越过边界迁徙。秃发鲜卑在经由长城文明走廊从幽朔一带到达河西走廊以后曾经建立南凉政权,南凉覆灭以后秃发鲜卑遗民有可能经由后世唐蕃古道南下,融合发展成为吐蕃,继续保持游牧文明风俗。窣勃野、鲜卑同音异译,吐蕃、秃发、拓跋同音异译。《旧唐书•吐蕃传》记载,“吐蕃,在长安之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也。其种落莫知所出也,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也。利鹿孤有子曰樊尼,及利鹿孤卒,樊尼尚幼,弟傉檀嗣位,以樊尼为安西将军。后魏神瑞元年,傉檀为西秦乞佛炽盘所灭,樊尼招集余众,以投沮渠蒙逊,蒙逊以为临松太守。及蒙逊灭,樊尼乃率众西奔,济黄河,逾积石,于羌中建国,开地千里。樊尼威惠夙著,为群羌所怀,皆抚以恩信,归之如市。遂改姓为窣勃野,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其后子孙繁昌,又侵伐不息,土宇渐广。历周及隋,犹隔诸羌,未通于中国。”《新唐书•吐蕃传》记载,“或曰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二子,曰樊尼,曰傉檀。傉檀嗣,为乞佛炽盘所灭。樊尼挈残部臣沮渠蒙逊,以为临松太守。蒙逊灭,樊尼率兵西济河,逾积石,遂抚有群羌云。”《册府元龟》记载,“南凉秃发樊尼率众西奔,济黄河,逾积石,于羌中建国,开地千里,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

长城以北游牧族群可以越过长城南下迁徙,成为农耕族群,长城以南农耕族群也有可能越过长城北上迁徙,成为游牧族群。《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记载,“明年春,上(汉高祖刘邦)以韩信材武,所王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乃诏徙韩王信王太原以北,备御胡,都晋阳。信上书曰:‘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上许之,信乃徙治马邑。秋,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信恐诛,因与匈奴约共攻汉,反,以马邑降胡,击太原。七年冬,上自往击,破信军铜鞮,斩其将王喜。信亡走匈奴。”“使樊哙击燕。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四月,高祖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

大陆居民有可能迁徙海岛,走上海岛迁徙之路和海上文明之路。徐福又作徐巿,曾经带领童男童女三千人留居海岛。《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既已,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记载,黄龙二年(230年),“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数千人还。”宋代欧阳修《日本刀歌》认为徐福定居日本,“昆夷道远不复通,世传切玉谁能穷。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鍮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禳妖凶。传闻其国居大岛,土壤沃饶风俗好。其先徐福诈秦民,采药淹留丱童老。百工五种与之居,至今器玩皆精巧。前朝贡献屡往来,士人往往工辞藻。徐福行时书未焚,逸书百篇今尚存。令严不许传中国,举世无人识古文。先王大典藏夷貊,苍波浩荡无通津。令人感激坐流涕,锈涩短刀何足云。”楚汉战争时期,韩信率领汉军消灭齐国以后,齐王田横投奔彭越;刘邦称帝以后,田横率部亡命海岛。《史记•田儋列传》记载,“(田)横闻齐王死,自立为齐王,还击婴,婴败横之军于嬴下。田横亡走梁,归彭越……后岁余,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以彭越为梁王。田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清世祖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一直坚持抗清斗争的南明延平王郑成功收复台湾,招徕沿海居民开发台湾。《清史稿•郑成功传》记载,“(郑)成功自江南败还,知进取不易,桂王入缅甸,声援绝,势日蹙,乃规取台湾。”“成功乃号台湾为东都,示将迎桂王狩焉。以陈永华为谋主,制法律、定职官、兴学校。台湾周千里,土地饶沃,招漳、泉、惠、潮四府民辟草莱、兴屯聚。”

明朝灭亡以后,清兵入关,南明政权大体在沿海文明带迁徙,后与从四川盆地南下云贵地区的大西民军余部联合抗清。明毅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监国,随后称帝,改元弘光。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南京陷落,弘光帝被清军俘虏。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顺治三年(1646年)八月,隆武帝被清军杀害。十月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监国,十一月称帝,以次年为永历元年,随后在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一带不断迁徙,坚持抗清。明毅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大举入川,大西皇帝张献忠战死,余部由孙可望和李定国等率领进军云贵地区,联合南明永历政权抗清。顺治二年(1645年),潞王朱常淓在杭州、伪太子王之明在南京、益王朱慈炲在抚州、靖江王朱亨嘉在桂林等曾先后宣布监国,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唐王朱聿鐭曾在广州称帝,以次年为绍武元年,但皆迅速败亡。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占领昆明,永历帝逃往缅甸。

到了清朝,古代中国早已超越了《尚书•禹贡》《礼记•王制》九州五民的狭小视野,形成了九域五部的总体格局。清朝三大移民浪潮走西口——以陕北、晋北、河北居民穿越长城文明走廊出塞进入蒙古高原谋生创业甚至迁徙为主体,闯关东——以华北居民出关进入东北地区谋生创业甚至迁徙为主体,下南洋——以沿海居民出海进入南洋地区谋生创业甚至迁徙为主体,皆为环秦文明走廊再次对外开放的表现,成为安土重迁的内地居民走出环秦文明走廊、走进伟大边疆、走向整个世界的伟大壮举。

作者|柳士发

编辑|毛豆

1.《1073江西发现商朝专题之发现长城天山文明走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73江西发现商朝专题之发现长城天山文明走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1782.html

上一篇

关于1506年是周朝还是明朝我想说明朝皇帝顺序表

下一篇

【3000多年前周朝数学家】专题他的质疑引发了 2000 多年的数学危机,差点将数学扼杀在摇篮

1073江西发现商朝看这里!地理历史简介——江西

1073江西发现商朝看这里!地理历史简介——江西

1073江西发现商朝相关介绍,江西省,中国省级行政区被称为间城(G N),被称为间浦大地,是江南“母亲的故乡”,古时候被称为“小杜初美、广东湖南民政”。 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江西...

【1073江西发现商朝】河北南部小村地下,为何有战国之后唯一被彻底摧毁的中原王朝首都

【1073江西发现商朝】河北南部小村地下,为何有战国之后唯一被彻底摧毁的中原王朝首都

1073江西发现商朝相关介绍,由于我国历史上生产力不发达,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仍然很低,他们生活的集结地必须随着气候、猎物、自然灾害等外部条件的变化不断移动。 甚至就连国都也是这样,除了夏朝国都依然具有争议或者不可考之外,商都就是经...

1073江西发现商朝?总结很全面速看!山西省最南端的一个县,人口超40万,建县历史超1400年!

1073江西发现商朝?总结很全面速看!山西省最南端的一个县,人口超40万,建县历史超1400年!

1073江西发现商朝相关介绍,陕西省会太原市居住在太行山以西,被称为“秦”,也被称为“三秦”。 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1073江西发现商朝看这里!廖氏人物志「公元前2900年-公元2013年部分」

1073江西发现商朝看这里!廖氏人物志「公元前2900年-公元2013年部分」

1073江西发现商朝相关介绍,吴济夏商周秦汉时期(公元前2900年——年公元219年) 淑安利亚先生的姓是始祖。 帝颛顼后裔,夏朝时受封于飂(又作蓼)国,为今河南省唐河汝南固始即濮阳东南一带。传至37世伯廖将“飂”改为“廖”字。春...

【1073江西发现商朝】专题山西省一个县,地处三省交界处,总人口超40万!

【1073江西发现商朝】专题山西省一个县,地处三省交界处,总人口超40万!

1073江西发现商朝相关介绍,陕西省省会太原市居住在太行山以西,被称为“秦”,也被称为“三秦”。 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

1073江西发现商朝专题之山西省一个县,地处三省交界处,总人口超40万!

1073江西发现商朝专题之山西省一个县,地处三省交界处,总人口超40万!

1073江西发现商朝相关介绍,陕西省省会太原市居住在太行山以西,被称为“秦”,也被称为“三秦”。 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

1073江西发现商朝?终于找到答案了山西运城苪城历史由来

1073江西发现商朝?终于找到答案了山西运城苪城历史由来

1073江西发现商朝相关介绍,隶属于陕西省运城,位于陕西西南端黄河中游,位于晋、晋、豫三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4 36 '-48 ', 地处山西省最南端的晋、秦、豫三省交界处,是山西的南大门。北隔中条山与永济市...

关于1073江西发现商朝我想说山西运城苪城历史由来

关于1073江西发现商朝我想说山西运城苪城历史由来

1073江西发现商朝相关介绍,隶属于陕西省运城,位于陕西西南端黄河中游,位于晋、晋、豫三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4 36 '-48 ', 地处山西省最南端的晋、秦、豫三省交界处,是山西的南大门。北隔中条山与永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