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学理论和实践)
第一,家谱是家庭异国的宝物
家谱是父系家族的系谱,也是部落行相尊史的唯一载体。
对一个家族来说,她有益于"宗功尊祖、激励后昆",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传家至宝";对一个国家来说,她是地方史乃至国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族谱的编修是一项既重要又严肃的工程:首先入谱内容必须真实可靠、丰富多彩、简明扼要;还要注意谱法的应用与创新。做到上述两点,才能使所编的族谱既是家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又能为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族文化、地方史乃至国史研究与采用提供朴实的原始史料。二、现代编修族谱存在的缺憾
编修族谱是炎黄子孙寻根溯源,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姓氏文化研究与实践的形式之一。但是解放后的一段时期,民间姓氏文化研究活动,特别是修、编族谱的负面影响被无限夸大、无限上纲上线而中断了;而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尤其是"焚书""破四旧",又使那些逃过改朝换代、天灾人祸幸存下来的族谱几乎化为灰烬。
时过境迁,1978年,中国内地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有了更充实的内容,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恢复,"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国策,推动民间各姓氏兴起编修族谱的热潮。上.0了年纪的平民百姓万分珍惜这一机遇,他们深深懂得:原有族谱严重缺失、残留在脑海中族史记忆将会随着他们离世而消亡,下一代人就不可能拥有一部比较连贯的传家之宝——族谱,中华民族寻根谒祖的优良传统就会被淡化,华人凝聚力也会被弱化。为此,各地姓氏文化研究会、宗亲会纷纷聘请当地有名望的文化人执笔编修本姓氏族谱。
由于种种原因,不少编撰者缺乏谱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也缺少考证之用的史籍,误以为修谱很简单:一是照抄原谱,二是参照旧谱式样,补上近现代族人名字,续修新谱就成了。因此,其编修的族谱往往存在:体例陈旧、浏览不便;半文半白,难明其义;旧谱缺"考",以讹传讹(例如错标郡望、假托或伪造名人谱序、攀龙附凤、夸耀家族势力等);续修部分,内容单调、查检费时;……某些内容甚至与国家现行法规相抵触。为了纠正上述缺憾,拨正治谱的航向、探析历史上各个阶段的谱学理论与实践,便显得十分必要了。
三、族谱的内涵、外延及治谱的四个阶段
同一血统的家族为了生存与发展,都要求其后代血统纯净、尊祖睦族,就需要一种能"崇本、明世系、别长幼"的载体来规范族人行为,于是,族谱也就顺时应运而生了。《辞海》称:族谱是"宗族之谱系",是以姓氏相区分的家族档案,是一姓一氏的生命史。族谱又称家谱、家乘、家史、宗谱、宗簿、房谱、支谱、世谱、全谱、合谱、多姓联谱等。历史上著名的族谱,除皇室的"玉牒"、公侯卿大夫的家谱外,民间谱牒当数北宋年间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的《欧阳氏谱图》和苏询(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世称老松)的《苏氏族谱》了。
族谱、方志、正史是中华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族谱也是地方史乃至国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公元前100年前后,汉代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也参考、借用了大量汉以前的各种谱牒资料。《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称:"维(通惟:考虑;计度。)三代(指夏、商、周)尚(久远)矣,年纪(岁数;年代。)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尔后,《史记》又成为我们今天了解上古时期政权更替、诸侯贵族族史最权威的依据。例如,宋氏多数支派上溯唐以前的先祖,也需要借助《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殷本纪""宋微子世家"以及《魏书》、新旧《唐书》等史书中的相关史料。
在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族谱作用有明显差异,但其主要作用却是一脉相承的,即"尊祖、宗功、睦族、明世系、别长幼"。族谱是华人的凝聚剂。孙中山在《建国方略》(1917-1919年著,分"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部)一书中指出:"族谱记载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运用。"在《关于家族组织》一文中又说:"中国国民和国家结构的关系,先由家族再推到宗族,再然后才是国家……敬宗睦族的观念,深入中国人的脑筋,若遇到亡国灭族的危机,他就怕祖宗血食断绝,不由得不拼命奋斗。有了国族团结,还怕什么外患,还怕不能兴邦吗!"1958年3月,毛泽东在成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历史研究时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1975年1月,周恩来在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与淮安代表座谈时说:"一个爱祖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于 1984年11月20日发出的国档会字(084)7号通知中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某些工作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并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的谱学理论与实践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唐宋之前、宋元时期、明清直至20世纪70年代和现代(20世纪70年代之后)。
四、编修族谱必备的相关知识
谱学是一门继承与发展的学科,编修族谱又是一个庞大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特殊系统工程。现代人为了研读、引用古谱,除了熟悉一般常用文言文和宸章、奏疏等特殊文体外,了解下述相关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1. 姓、氏与姓氏
《辞海》称:"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为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古时女子称姓,男子称氏"《通鉴·外纪》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则是"姓与氏的合称"。
《左传·隐公八年》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zuò, 赐)之土而命之氏。"例如契(xiè),亦作偰、卨,他是帝喾(kù)之子,商的始祖,母为简狄。相传他是简狄吞玄鸟(燕)卵所生,卵亦称"子",因生赐以"子"姓。微子名启(避汉景帝刘启讳,后史书改称开),是商纣王之庶兄、契之裔孙,当然就姓"子"了(子也是古爵位名,《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启是商帝乙的庶长子,封于微(畿内国名。今山西潞城市东北),为纣子爵卿士,因而称微子启。微子启又是周代宋国的始祖,其子孙及族人遂以国为"氏",这就是中华"宋"氏的来源。当然微子启的后裔也有"微"氏的,也有"子"姓的。南宋史学家郑樵 (1104-1162,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学者称夹际先生)《通志·氏族略·以姓为氏》载:"汤有天下,微子基宋,世为子姓,或以为氏。"
《通志·氏族略序》载:"三代(夏、商、周)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郡望)明贵贱"。秦汉以后,姓氏无区别,或言姓,或言氏,或兼言姓氏。正如明清之际的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思想家、学者)《日知录·氏族》所载: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司马迁)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
就宋氏、微氏而言,他们同姓,都姓"子"。但是《五代史》记载的"辰州蛮酋宋邺",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宋氏,还有个别外姓因生存环境所迫,不得已而改为宋氏的,这些"宋氏"就与微子之后的宋氏不同姓了。但有的书把宋嘉树一支说成是"冒姓",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嘉树的母亲是宋氏子女,后来他又给堂舅当养子,事实上就是宋氏的子孙。
2. 名、字、号、排行及其作用
姓、名、字、号、排行的结合是我国姓名的完整结构,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不同阶层的人,并非都是如此。只有人始生而有名是一定的,即《管子·心术上》所说的"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字又称"表字"或"表德",与名之涵义相关,以表德行、特性。即《颜氏家训·风操》所说的"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字"本为名和字的合称,后来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
古代礼仪规定:"幼名,冠字""童子无字"。《礼记·冠义》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古代男子到20岁时要结发加冠取字。取"字"之后,可以娶妻立室进行社交活动了;女子到15岁时举行笄(jī)礼(别上簪子束发)时取字,表示可以许嫁婚配 。"待字闺中"即表示女子未成年。取字一般只限于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阶层,一般平民百姓通常有名无字。旧时,名和字的使用十分讲究。儿时称乳名,长大称学名;自称用名,他称用字。长辈对晚辈,位高者对位卑者可直呼其名。位卑者对位尊者,或平辈尊称对方应称字;取字后若叫了名,尤其是称呼乳名,便是对该人的不敬或侮辱;如果是位高者对位低者,长辈对晚辈称其字,则是一种殊荣,即所谓"字之为有可贵焉"。
名与字可以连说或连写。但在春秋战国、先秦时,是先称字后接名,如孔父嘉(宋氏,名嘉,字孔,"父"是当时对成年男子的美称);汉开始,则是先称名后接字,如称孔融文举(孔氏,名融,字文举)。不懂得这一点,就容易在续修族谱时把一个的人名、字或名号或字号变成两个人名了。例如,《××宋氏族谱》就将九世祖的"完/子固、寓/子器"点校成四个人了。新版的《八闽通志》也把宋朝艾轩林光朝(字谦之)点校成两个人了。
讲到名时,还要注意"避讳称名"。讳的意思是隐瞒;避忌。即"所隐为讳"。封建时代对于君王和尊长的名字,避免说出或写出,而改用他字,叫做"避讳",而亦以指所避讳的名字。因此"名讳"合用时意同"名字";分用时,"活时曰名,死后曰讳"。族谱里经常会看到"公讳……"之类的文字,即是此意。
人的"号"或"别号",指人名字以外的称谓。陶潜《五柳先生传》:"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也就是说,号与名、字一般无意义上的联系,常用以寄意。人的号可分为自号、赠号、谥号、封号、绰号、年号、庙号等。如果称人的号,表示特别客气尊重。如颜真卿为宋璟撰写的:"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赠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但应记住以下二点:一是不论在口头称呼或书面表达,都得加上"公""翁""先生"等敬词。二是注意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应用概况,例如,宋人称父祖之号的还少见,元、明就多一些,清末、民国初,是"号"大行其道的时候。因此同一份族谱,经常在谱图、纪实等不同地方,对同一个人时而用名,时而用字,时而用号,时而名字或名号联用,后人阅读时,常会误解成不同名字的几个人。
"排行"在族谱文化中是指"兄弟姊妹依长幼排列的次序"。了解"排行""行辈字",对治谱有益。排行方式多种多样。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载:"兄弟二名而用其一字者,世谓之排行,如德宗、德文,义符、义真之类……单名以偏旁为排行,始见于刘琦、刘琮,此后应璩、应玚,卫瓘、卫玠之流踵之而出矣。"这种始于汉代的一家一户的行辈意识,后来成了一个宗族的意识,于是同一祖先的族亲,便共同拟出若干个含有特定个意的"行辈字",排定顺序又有整体的涵义,依序逐辈共用一个"行辈字"组成同辈族亲的个人"专名",也表现出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有的地方把行辈字叫做"昭穆",这是"昭穆"原义的引申用法。有的地方叫"表德字"。使用行辈字系统完整、时间最长,当称孔子一族。但是孔氏前44世也缺统一行辈字,45世至55世多采用同一偏旁部首或同一字作"行辈字"。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作为"行辈字",从56世起排;明崇祯二年(1629)又立十字(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清同治二年(1863),再立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七年(1918)76代衍圣公孔令贻拟订新的行辈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报请中华民国内务部核准备案,于民国八年(1919)颁布,孔氏行辈字可续排至105世。
治谱者了解姓、氏、姓氏、字、号以及排行的相关知识,在续修族谱时,对旧有不同朝代的族谱,才能做出正确的整合,就不会闹出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的笑话了,也敢大胆地删去私谥之号。
3. 郡望、堂号及其作用
许多姓氏谱牒标有郡望,但细加考证,会发现不少失误之处。例如,闽、台两地宋璟后裔的族谱,有些把郡望标示为"京兆",这是错误的。因此探讨什么是郡望、堂号,以及它们的社会功能也是必要的。
(1) 郡望内涵、外延及其作用
《辞海》郡望条: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族,称为郡望,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如清河崔氏、太原王氏等。《辞源》称郡望是郡中显贵的氏姓。换句话说,"郡望"主要是标明一个姓氏或家族的地域来源或血统所出,而且同一郡望的不同姓氏也有等级高低之分。
郡是一种行政建制或地方行政区划。郡始成于春秋,一直延至隋唐。在郡的发展过程中,秦朝是一个重要时期,秦统一时所确立的郡县制度,是后来出现"郡望"一说的行政区划依据。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改郡为州,郡作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的历史也就结束了,因而也就没有新的"郡望"了。后来人们称"郡望",只是对先祖辉煌历史的追忆,"郡望"也逐渐被籍贯所代。
"郡望"产生还必须是经当时王朝认可的"望族"。宋人沈括说:"自后魏据中原(约493年后),此俗(指标榜郡望)遂盛于中国。……定以博陵崔、范阳卢、陇西李、荥阳郑为甲族。陇西李氏乃皇族,亦自列第三,其重族望如此。其俗至唐末方衰息。"
郡望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A、在当时,是某姓氏贵族身份的标志,即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里所说的:"以地望明贵贱"。如唐代李稹官至司封郎中、怀州刺史,"与人书札惟称陇西李稹而不衔"。B、在当时,是政治地位的保障。例如,当时朝中最显赫的官位只能由来自最著名郡望的人来担任。即使是同姓有才华的人,但由于不是来自著名郡望,也不能担当同样的官职。武则天的男宠冯小宝出身寒微,没有郡望可标,武便命其改姓薛名怀义,与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合族,标河东郡望,冒充贵族。C、在当时,婚嫁也看重郡望。例如南朝梁宰相侯景曾向皇帝请求与当时最著名郡望的琅琊王氏或陈郡谢氏通婚,但由于景出身不是著名郡望,皇帝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拒绝了他的请求。
崇尚郡望之风历史悠久,这也是后世许多姓氏都喜欢标榜郡望的主要原因之一。久而久之,也会出现在他郡却不是来自望族的人为了抬高自己家族和地位,有意"虚引他邦,冒为己邑"。另外一种是修谱人缺乏相关历史知识,犯了无意"冒附同姓郡望"的错误,也为"以讹传讹"提供了原始材料。
错标郡望还与错用历史史料有关。唐太宗时,高士廉编修了姓氏郡望的《氏族志》。北宋初年的《百家姓》,到了明代加注了"郡望",如:王相的《百家姓考略》、黄周星的《百家姓新笺》。可是有的《百家姓》每姓只加注一个郡望。例如,《郡名百家姓》中,宋姓也只注"京兆"一个郡望,这就为宋璟后裔治谱者错标郡望提供了"依据"。唐肃宗乾元以前,一个姓氏往往有多个郡望,例如陈姓有颍川、河南、下邳、会稽、洛阳、晋安等;林姓有西河、晋安、博陵、济南、南安等;黄姓有江夏、栎阳、汉东、房陵、上谷等;郑姓有荥阳、陇西、南阳、洛阳、会稽等;吴姓有延陵、渤海、濮阳、陈留、武昌等;李姓有陇西、渤海、河南、京兆等;张姓有清河(今河北濮阳)、太原、南阳、京兆、范阳等;蔡姓有济阳、南阳、陈留、丹阳、高平等;王姓有太原、琅邪、东海、京兆、天水、陈留等;刘姓有彭城、弘农、河间、中山、丹阳等。宋姓最有名的6个郡望分别是:A、汉唐时的西河介休:名人有汉壮武侯宋昌、隋南宫令宋景、唐殿中侍御史宋务光等。B、东汉时的扶风平陵:名人有东汉章帝的宋贵人,其四个兄弟衍、俊、盖、暹在朝为官,长兄封为盛乡候。东汉灵帝宋皇后(?- 178),皇后之父宋酆官执金吾,封不其乡侯。宋果官并州刺史。C、汉唐时的京兆:名人有西汉少府宋尚,其子东汉大司空、宣平侯宋弘,河南尹宋嵩,东汉太仆宋汉,太尉宋由,颍州太守宋登,鄢陵令宋则等。D、汉时的河南南阳:名人有汉五官中郎将宋伯,东汉尚书令、河内太守宋均,辽东太守宋京,司隶校尉宋意,司空宋俱等。E、汉晋及南北朝时的敦煌:名人有前凉都尉宋矩,北魏太武帝时河西王左丞相加安远将军宋繇,北齐西兖州刺史宋显等。F、汉唐时的广平:名人有东汉尚书殿中郎中宋弁,洛州刺史宋维,前燕河南太守宋恭,北魏尚书吏部郎宋隐,中书博士宋温,济北太守宋演,河南尹宋飜,后魏荥阳太守宋世景,北齐秘书监宋钦道,北魏清河太守宋世良,北齐大理少卿宋世轨,北齐御史中尉、太府卿宋游道,北齐黄门侍郎宋士素,后燕卫将军司马宋畿,后魏尚书宋洽,唐名相宋璟,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申锡等。而宋姓最有名的六个郡望中,唐《元和姓纂》称:以"广平"为天下宋氏郡望之首。
当我们清楚什么是郡望,并且知道唐末之后,郡望已失去原有门阀政治意义,只剩下是某一支派源于何方、历史久远、名人辈出的标志,就不要太刻意去使用它了。以闽台宋璟后裔这一支派为例,只标示某某地方的宋氏即可,实在想标郡望的话,也只能标"广平"。
(2) 堂号及其作用
堂号往往是祠堂名或某一祠堂的特称,是一个家族或家族中某一支派的共同标识。例如陈有以郡望命名,又有三恪、德星、德聚等;林姓有以郡望命名,又有九牧、双阙、崇本、永泽等;黄姓有以郡望命名,又有紫云、种德、孝友、敦睦、思敬等;郑姓有怀德、承志、昌世、济美等;吴姓有以郡望命名,又有三让、三德、让德、种德等;李姓有以郡望命名,又有三友、四平、五经、百忍等;张姓有清河、世英、敦和、敬谊、追远等;蔡姓有以郡望命名,又有垂裕、崇本、笃亲、福谦、追远等;王姓有以郡望命名,又有三槐、四柏、五孝、植本、仰德等;刘姓有以郡望命名,又有兴藜、敦本、念祖、思孝、德馨等;宋姓的总堂号是"广平堂",各支派的堂号有"笃庆堂""荔山堂""荔园堂""莲幕堂"等。闽侯宋氏的总堂号是"赋梅堂"。堂号从血缘与地望相结合上构成家族文化特色,也是一个房族新的繁衍迁徙辐射源的标识,因此也是外迁游子寻根认同的最重要依据之一。
五、民间谱学理论与实践的四个阶段
1. 唐宋之前
在文字未产生之前,人类的祖先就普遍采用结绳、口述或两者兼用的形式来记述包括家谱内容在内的各种大事了。我国以文字记载的族谱最早可追溯到殷商的甲骨文时代。在传世不多的甲骨文中,经专家确认的就有三件是专门记载世系的家谱。其中一块藏大英博物馆,陈梦家先生在其《殷虚卜辞综述》一书中对该甲骨文释文为"儿先祖曰吹,吹子曰
,
子曰
,
子曰雀,雀子曰壹,壹弟曰启,壹子曰丧,丧子曰养,养子曰洪,洪子曰御,御弟曰
,御子曰
,
子曰
。"说明这件刻在牛肩胛骨上的族谱已记录了商代这个显贵家庭11代的世系。据考证,这件甲骨片是商武丁王时代所刻,距今约有3200余年了。在现存的甲骨文中,还有不少显贵家族祭祀谱,这些祭祀谱是族谱的重要组成之一。
从远古直至唐宋之前,记录家族世系是由官府掌控的,皇帝的家族事务由"宗正"管理。显贵家族在周朝由春官修谱;春秋战国时的屈原任三闾大夫,主要掌管楚国昭、景、屈三族子弟教育事务,及编制三姓家谱。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三代世表》中有如下的记载:"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颇可著。"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谍。东晋贾弼等"广集百氏谱记,专心治业",研究谱牒遂成专门之学谱学。到唐朝时,私人修谱才渐渐多起来。族谱的形式有皇室的玉牒、"众姓之谱"以及显贵家族的自家谱。汉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唐代的《氏族志》《姓氏录》《元和姓纂》等属"众姓之谱","自家谱"也是为"官修谱牒"而备的,如《林氏支谱》(唐贞元十六年邵武刺史林蕴作序)、《徐氏唐入莆原序》(唐光化元年徐寅作序)等。唐五代以后,门阀制度衰落,谱学亦衰。
唐宋之前,谱牒所记内容也简单,《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谱牒独记世谥,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但在仕途、婚姻方面起着重要的政治作用。例如,三国时代的魏王曹丕就以士人的籍贯、门第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唐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的《姓氏录》,把五品以上的官宦全部入谱;南朝梁宰相侯景与别姓通婚时,也只能"王谢门高非偶""朱张以下访之"。令人遗憾的是,唐及唐以前为数不多的自修家谱除若干残本、残页例外,早已不复存在。
孔氏拥有中国历史上谱龄最长、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族谱,从孔子至今2500多年的时间里传承了80多代。从拥有较完整谱乘来说,就是中国的所有帝王将相等显贵家族也无此福份。最初的孔氏族谱也只录载世袭奉祀的宗子名字,即每代只录一人,以抄本传世。直到北宋元丰八年(1085),第46代起,才将孔族嫡、支子孙一并收录,正式镂版印刷。但此后的改朝换代、天灾人祸,孔氏族谱也常常无法按时续修或正式刊刻。且明天启之前的谱乘也已亡佚。因此现代修谱人千万别误以为中国古代所有姓氏或某一姓的所有人都有上谱的机会。
2. 宋元时期
唐末黄巢起义,摧毁了门阀士族制度,族谱的政治作用不复存在。到了宋朝,"郡"行政区划也被取消,官民户籍都填祖籍而不写郡望,官府谱学消失。正如北宋苏询在《嘉祐集·谱例》中指出的那样:"盖自唐衰,谱学废绝,士大夫不讲,而世人不载"。除皇室玉牒外,官修谱牒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但事实上,谱学并未"废绝",而是开始装备新的理论与实践。
宋朝建立(960年)初期,家谱的纂修还很衰落。直到北宋仁宗皇祐、至和年间(1049-1055年),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洵,根据中国封建社会"五代亲尽"的宗法规定,提出新的谱学理论,虽然都有"追根溯源"之述,但基本上都以五世祖作为家族始祖编写了各自的家谱,史称"小宗之法"。他们两人的治谱范式,被后人尊称为欧阳式和苏式谱例。欧阳式谱法,除图谱序之外,前谱图,即每图上下五栏,父子相继,仅写名字及子嗣数;兄弟横排,长幼自右向左。表后文字简介成员的字、排行、功名、享年、配偶、葬地等信息。苏式谱法上下代直行下垂(垂珠体),兄弟横排,成员仅标人名、功名、卒年、享年、配偶等。
族谱已沿革成一种以表图和文字记载同一血缘关系的家族或宗族繁衍生息、重要行实的特殊文献资料。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也提出新的理论。在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下,民间私家修谱才渐成普遍,炎黄子孙的民族世系才得以较全面的展示。族谱的内容也丰富了,除了名谥、享年外,增加了婚嫁、官封、行实、墓葬、迁徙等。族谱政治作用方面大大弱化了,而在"尊祖重本""睦宗收族"方面的作用却得到强化。为了标榜和抬高家族的尊贵,不少族谱请名臣硕儒作序或赐写赞词,甚至用伪作冒署他们之大名。宋代的苏洵、朱熹、文天祥就曾为福建刘、陈、林、赖、方等诸姓撰写谱序。南宋初期郑樵《通志》著录谱系六种、一百七十部;至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时,所存不过数家。到现代,宋、辽、金、元时的族谱存世无几。
苏洵后又提出《大宗谱法》理论,"以尽谱之变"。宋、元之后,《大宗之法》修谱实践才得以大行其道。
3. 明、清直至20世纪70年代
明清时期,民间编修族谱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谱学理论和实践都有长进,最著名的谱学专家当推清代的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会稽人,史学家)。那时,不按时修谱,其族人要承担"不孝"之名。清代还涌现出一批对姓氏进行考证的书籍,如张澎的《姓氏寻源》《姓韵》《姓氏辨误》《古今姓氏书目考证》,陈廷炜的《姓氏考略》,黄本骥的《姓氏解纷》。清代还出现了《名媛氏族谱》、《历代名媛烈女姓谱》。民国时期,谱学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史学大师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潘公旦、罗香林、杨殿、谭其骧等对谱学也做了有建树的研究。这个时期(包括1949-1978年,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人的治谱实践),族谱内容增加了家规、家训、述著、传记、祠堂、子女婚嫁,还规定了辈份字、续修家谱年限等。族谱除了"敦亲睦族、慎远思源"外,更重视提高本家族在社会上的声望、地位。明朝开始,为了"由谱而知其先以及其旁子弟,以传于后世(苏洵语)",修谱普遍选用"大宗之法",即把族史上溯数十代甚至是上百代。但不少修编谱牒者既没有考证的意识,也存在迎合"光宗"的思想倾向,或者为了壮大本姓在当地的大族地位,在治谱时必然尽量找些古帝王将相作为先祖,甚至把同姓的所有名人都塞进去,有的还错标郡望。当然这里面,也有少数是有意"冒通显要",出发点也是为了在繁杂的社会里避免招人欺凌。例如莆田宋氏存谱就存在错标郡望的错误。又如明弘治乙丑(1505)年四月十五日,兴化陈氏各派各支一致议定,不论本支出自何派、何时入莆,均尊陈迈为入莆始祖,随意把入莆陈氏不同支派的始祖接续成上下代世系。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民国时的陈道中先生在编著《玉湖陈氏家乘》时,一是把陈氏血缘先祖丢失十二世;二是把陈润尊为玉湖陈"入闽始祖"、陈迈尊为"入莆始祖",这种自诬其祖的族谱只能给玉湖陈后裔蒙羞!现在存世的姓氏古族谱多系明清及民国中的手抄本或刻本。
4. 现代
"现代"指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即改革开放以来的谱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时期。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大陆存在无限夸大谱牒及谱学研究缺憾面的领导意识,不但造成谱学理论与实践销声匿迹,而且幸存于世的绝大部分古族谱也毁于"破四旧"。
1978年,随着"两个凡是"让位于重新确立的"实事求是"原则,大陆人民一度不敢问津的传统史学文化之一的谱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又勃发生机。80年代,报刊上又有了谱牒研究的文章。1984年11月,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文肯定家谱在学术研究和统战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广泛征集家谱目录。1988年山西成立了"中国谱牒学研究会"和"中国家谱资料中心"。继后召开了全国性谱牒学术研究会,出版了《谱牒学研究》。1998年11月,"全国谱牒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图书馆召开。 2001年2月7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政府的重视与推动,在老一辈谱学专家的引领下,涌现出一批谱学研究新秀,他们提出大量的新见解以及各种修谱新法,推动民间搜集旧谱、续修新谱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六、宋氏谱法
多年来,笔者一方面潜心钻研我国各个阶段的谱学理论与实践,一方面拜读诸多新旧族谱。这个基础上,催生了"宋氏谱法"。宋氏谱法核心内容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理论上认为谱学是中国古代至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认为现代谱学理论要为现代的谱牒实践和对历史上谱牒资源研究与应用提供指导与支持。为了使族谱兴趣者对五千年来的谱学理论与实践史的沿革有个清晰的基本了解,有意把它粗略地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唐宋之前、宋元时期、明清直至20世纪70年代、现代。
现代族谱主要作用应是"追根溯源,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尊祖宗功,激励后昆;为精英立传,为平民存史;为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提供相对系统的人口学、历史学、民俗学、遗传学等领域的朴实素材",特别强调谱牒要"为平民存史"。在远古时代,平民有名无姓,即使有名有姓,也无缘上谱;宋元以来,平民男子如能上谱,也只上个名、记下生卒年月、子嗣而已;平民女孩不上谱,作为配偶也仅有姓氏及生卒年月,民国以后部分族谱才上名字。基于此,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资料"的结论就很难"名副其实"。家谱只有真正做到为平民(男、女)存史,才能成为"史界瑰宝"。海内外华人热心修谱也是冲着能"名留青史"、给后代一个"交代"的良好愿望而"动作"的。事实上,谱乘是平民存史的唯一载体。
编修谱牒采用"泛大宗之法"。该法强调在尊重史实、重视考证的前提下"追根溯源",保障所修谱牒"信以存信,疑以存疑""宁缺勿假"。并且提出用统计学原理找出缺失先祖的大约代数。治谱采用"坐标多节点斜坡式",即采用世系图与行状(简历)相结合来展写枝叶。建议把世系图和行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血缘先祖",第二部分"姓氏远祖",第三部分"开基祖及直下子孙"。世系图不拘泥于几世一提,而以房支划分为主。世系图上下设有"下转"、"上承"页码,便于快速查阅。对世系图和行状中的"血缘先祖"、"姓氏远祖"部分宜简略,只标述与本支或可供本支断代的相关世系就可以了。族人简介紧随该世系图之后,便于对相关族人的全面了解。
编撰谱乘时,应对古谱内容先加考证,去伪存真,尽量做好点校评注。因为族谱是平民"名留青史"的唯一载体,是每家每户的"传家至宝",是要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因此,新编或续编近现代谱乘内容要符合国家法规要求,做到男女平等都上谱;内容要增添族人的文化程度、职业及业绩等,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增加健康信息等。
新编修的族谱是要给现代人传阅的。因此族谱中的现代部分应用现代语体文、标点符号、横式排版。新编修的族谱世系图及行状(简历或小传)不避讳,宜直书名、字、号、排行,既与"泛大宗之法"相适应,又有利梳理不同历史时期名、字、号的用法差异,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差错。
"宋氏谱法"是现代众多新谱法之一种。她是在继承传统的谱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的"泛大宗之法"。她与其他的治谱新法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正确应用"宋氏谱法",可使新编修的族谱既是一部符合史实又能方便查阅的传家至宝。一部优秀的族谱能弘扬祖德、勉励后代爱家、爱族、爱国,有利姓氏文化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更有利和谐社会的构建。
七、信则存信 疑则存疑——编修族谱的最高准则
众所周知,国史、方志、族谱是中华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它们之间还有史料相互引用的特殊关系。《史记·太史公自序》称:"维三代尚矣(考虑夏、商、周历史久远),年纪(年代)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说明汉代司马迁在编纂《史记》时也参考、借用了各种谱牒史料。尔后《史记》又成为各姓氏了解上古先祖传承的权威依据之一。例如我宋氏多数支派上溯西汉以前的姓氏远祖、血缘先祖往往需要借助《史记》中的"宋微子世家""殷本纪""五帝本纪"等篇章。正因为历史需要绝对真实,这就要求所有纂修国史、地方史、族谱的撰稿人都必须遵循修史的最高准则:信则存信、疑则存疑。"信"此处意为"确实,信而有征"。"征"此处意为"证验;证明"。也只有依此准则,才会尽可能减少编撰时的失误。
1、宋氏文化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传统文化得以新生,宋氏文化研究活动也得以恢复:各地纷纷成立宋氏文化研究机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2003年12月成立的"中国商丘宋氏文化研究会"于2004年8月20日出版、发行《宋氏文化》报,并开设了网站;2005年11月初,"世界宋氏首届恳亲会"在宋氏发祥地商丘召开,举办了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商丘媒体广泛采访并全面报道此次盛会;会后还刊发了《世界宋氏第一届恳亲会暨文化研究研讨会(专刊)》。浙江平阳于2008年1月出版《平阳宗氏志》。山东分会于2008年12月出版《宋氏文史》一书。许多地区或多或少存有古谱、并编修了新谱。海内外一些宋氏宗亲还开设了"宋氏文化"网站。上述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受到各地宋氏宗亲的热烈欢迎与支持。但是细细研读之后,就会发现上述报、刊、网、谱中有些重要史料记述偏离了"信则存信,疑则存疑"的治史原则。如果不及时匡谬,错误的记述就会"以讹传讹",遗害无穷。本文仅就宋璟公支派普遍存在的缺误为例详加释辩,目的有二:一可抛砖引玉,二可促各地宗亲引以为戒。
2、先祖尊称与世系断代
(1)先祖的正确尊称
族支所有先祖通常分为三个部分:血缘先祖、本姓远祖、本支先祖。本支血缘先祖自一世祖黄帝至微子启之父共33世。宋姓远祖的一世祖根据不同情况应有不同的尊称:(1)如果是微子启的后裔族支,当尊称启公为始祖,世系自在启公子孙之列;(2)如果是微仲衍的后裔族支,当尊称衍公为始祖,世系自在衍公子孙之列;(3)如果远祖一世祖是启公,或衍公,或其他宋国族人尚不清楚,只能尊称微子启公为"传代始祖",世系暂应掛在两公及宋国族人子嗣某支之后。只有这样处理,才不致于自诬其祖(参阅《莆田、永春、宁德宋氏联谱》,以下简称《联谱》P.198)。启公是殷商帝乙庶长子,子姓,始封于畿内国微(今山西潞城县东北),子爵;子又是古代男子的美称或尊称,故称微子启。
(2)世次的正确推断
宋姓以国为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上不时发生的天灾瘟疫、内乱外扰、以及改朝换代的丁世兵燹或政令等诸多原因,导致谱牒散失或无法正常续修族谱,这就使现在大部分族支谱乘或多或少会出现断代现象。在暂时无法找回相关史料之前,我们只好采用"比照法"或"统计法",祘出某一历史时期大约缺失的代数,并在世次图表上预留相应位置,以期将来获得相关史料时补入。下面是几个实例:
A. 本支宋氏远祖信息不详,只能借用"比较法",以宋国传26世推断本支最早远祖约传26世,平均每代相差约30年。这时切记不可以某一世在位时间长短来确定所有代差时间,如宋国第8代哀公只在位1年,而26代剔成、王偃俩在位88年,我们不能由此得出代差只有1年或88年的结论。
B. 璟公的先祖义公,史书只记载宋义是王偃为君时公族之裔,因此义会绝不是王偃的嫡子孙。也由义公在楚任职时间的综合推断(王偃前286年亡国、宋义前207年遇害,相差约80年)代差约三代。因此把义公暂定为29世祖为好,但世系不可直接掛在王偃之后,正确掛法参阅《联谱》P199。
C. 《儒林宋氏族谱》内载:一世璟公(663-737);二世昇公(705-755);三世易公(787-873),昇公与易公代差82岁。很明显,昇公与易公之间有缺代。后从其他相关史料查明,昇公之子是荇公(745-805)、荇公之子才是易公,这就使缺代得以补全(参阅《联谱》P204)。
D. 《镜江宋氏族谱》是居台宗亲宋玉水先生乐捐台币32万元、组织镜江老家十位宗长编纂而成的,但谱中却把约10代先祖遗漏。国强先生曾当面向玉水先生及部分编纂人员播出,他们也认识到确实存在这一重大失误,感动无限的懊恼与遗憾。因为明嘉靖乙卯(1555)年镜江宋氏十四世孙德阶所撰的"续修镜江宋氏族谱序"中称:"镜江之宋自二十六公始者。盖公之先世自五季时避梁开平(907-910)之难,由光州固始入闽居於雪峰后林村(约传10代后——作者注),至公(二十六公)于宋朝中期(1124年前后——作者注)始卜迁于水西镜江之地,故镜江之宋实自公(二十六公)肇之也。……抑公之所自出未审也,兹非不欲溯而求之以昭示后世。……若必远引旁通,未免支离 合,冒通显要以自诬其祖。"这部《镜江宋氏族谱》今后必须重修才可避免"以讹传讹"之害(参阅该谱)。
3、正确对待商榷之处
开展宋氏文化研究及其治谱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许多需要商榷之处,这时相应的注释是必要的;对错漏部分也应随时勘误。所有这些做法,均有益"信则存信,疑则存疑"修史原则的坚持。
(1) 先祖史实方面
先祖史料如有不同记述,均应注明出处。如不同史籍有不同叙述,可增加注释。例如:
A. 宋氏血缘先祖史料引自《史记》。可补记王国维先生《殷卜辞中所见先王先公考》与《史记》不同的7世、9至13世史料。第28世,《史记》记做"太丁"。"太丁"与咸汤之子同名,显然有误,当遵《竹书纪年》,改为"文丁"(参阅《联谱》P197)。
B. 宋氏远祖部分中,微子启公卒葬处有两种不同说法。义公及其子孙,《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与《会稽典录》、《魏书》宋隐传和宋弁传部分记载不同(参阅《联谱》P199-200)。
C. 本支1世祖璟公的先祖以及他的子嗣与顺序,《旧唐书》《新唐书》《元和姓纂》《全唐文》、宋氏各房支族谱的记载也有不同。在治谱或撰写述著时,需商榷之处,都应加注释。参阅《联谱》P195-201。
(2) 郡望标示方面
以璟公为一世祖的宋氏支派所编修的新旧族谱大多错标郡望,即把"广平"错标为"京兆"。错标原因是编谱者(1)对何为郡望不甚了解;(2)错误理解《郡望氏族考》中的"京兆"之义;(3)明代出版每姓加注1个郡望的《百家姓》,宋姓仅选"京兆"。误解宋姓只有"京兆"郡望。
郡望主要是标明一个姓氏或家族的地域来源或血统所出,它必须具备二个条件:一是地方行政建制为"郡",二是经当时王朝认可的"望族"。宋姓最有名的郡望是:西河介休,名人有宋昌等;扶风平陵,名人有衍、俊等;京兆,名人有宋尚等;南阳,名人有宋伯等;敦煌,名人有宋矩等;广平,名人有宋弁、宋璟等。只有一世祖是京兆望族之裔的,才标郡望"京兆"。而一世祖宋璟公是广平望族名人,璟公之后裔如需标郡望,则应标"广平"。详阅《联谱》P5-P7,P202。本文仅举上述数例证明开展宋氏文化研究、编修族谱都应尊重史实、善于考证、不出"以讹传讹"的弊病。
2008年元月8日,《宋氏文化》报道出征集"宋氏文化资料"启事,2009年6月1日,商丘宋氏文化研究会发出关于出版《中国宋氏文史通鉴》《中国宋氏通谱》征集资料的公开信。这是关乎宋氏宗亲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历史文化是否确凿、准确的浩大文化工程。在编纂过程中,将出现大量商榷之处,也需要做繁多的考证工作。因此,祈愿所有参与编撰人员时时、处处都应遵循"信则存信,疑则存疑"的准则,编纂出国内一流的《中国宋氏文史通鉴》和《中国宋氏通谱》。
4、"宋氏谱法"赞
《莆田永春宁德宋氏联谱》出版发行后,谱牒行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我们特别赞颂《联谱》所采用的编谱新法——"宋氏谱法"。
众所周知,宋朝建立初期,民间家谱的纂修还很稀少。直到北宋仁宗皇祐、至和年间,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苏询根据中国封建社会"五代亲尽"的宗法观念,提出新的谱学理论。他们所修的家谱虽然都有"追根溯源"之述,但基本上都以五世祖作为家庭始祖编写了各自的家谱,内容也十分简单,如录男不录女,即使显者简介也缺生卒年。这种治谱之法史称"小宗之法"。苏洵后又提出《大宗谱法》理论。宋、元之后《大宗之法》修谱才得以推行,族谱的内容也渐趋丰富。
在继承欧阳式"横行体"、苏式"垂珠体"的谱法基础上,近现代又涌现出诸如"宝塔式""牒记式"或上述二法结合一起的"塔图牒记"修谱之法。上述种种修谱法都有一定的优点,也都存在较多的缺憾。宋国强先生创新的"宋氏谱法"及其编谱实践解决了原有各种修谱之法所存在的缺憾。"宋氏谱法"有如下特色:
(1)理论上认为谱学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是历史学的一门分支;现代谱学理论要为现代的谱牒实践和对历史上的谱牒资源研究与应用提供指导与支持。(2)建议整个谱系分三大部分:血缘先祖、姓氏远祖、本支世系。血缘先祖与姓氏远祖文字要简短。(3)存世古谱内容要重考证,剔除不实部分,做到"信以存信、疑以存疑,宁缺勿假"。提出行文不避讳,文言文需点校。并用统计学原理或"比对法"找出缺失先祖的大约"代"数。(4)修谱格式采用坐标"多节点斜坡式"世系图与族人简介相结合的模式,不拘泥于"几世一提"。新增世系总图及分派、分支总图设计。这些设计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能使阅谱者对这个姓氏上下世系有个"全貌"的认识。(5)提出录入近现代家族成员时,男女平等,一律收录,兄弟姐妹按出生前后顺序排位。(6)在为精英立传的基础上,提出为平民存史的新理念。每个被收录的成员都有生(卒)年月日、文化程度、职业与业绩、配偶信息等。所编修成的族谱能为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提供相对系统的人口学、历史学、民俗学、遗传学等领域的朴实素材。(7)"宋氏谱法"有完善的检索体系设计:除目录、页眉说明外,每页世系图都有"上承""下转"页码,族谱末页是"本户成员世系及简介检索表"。因为有完善的检索系统设置,族谱中的每一位成员的上下代、同辈关系一目了然。按相关检索提示,就能轻易做到"一翻就到",上溯黄帝,下及子孙。
"宋氏谱法"确是目前所有修谱法中最科学,查阅最方便、最快捷的一种。这也是我们赞颂"宋氏谱法"的主要理由。(郑光炫、方金泰文,刊于2010年7月20日莆田晚报)
1.《【100年前汉朝】莆田历史考证之六》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0年前汉朝】莆田历史考证之六》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6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