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互相照顾,
还没有对丹砂感到羞耻。
痛饮疯狂的歌曲度过一天。
嚣张,为谁横行霸道?
以诗城杜甫的名作《赠李白》赞美李白的狂乱和自叹。
李白曾炼丹,未能成功;杜甫则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惜华盖君已死,怅然而归,写了古风《昔游·昔谒华盖君》以记之,中有“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句。(元)王蒙《葛洪移居图》(局部)
李杜均求仙无成,所以“愧葛洪”,这体现了唐人对葛洪的认识——视其为道士,但葛洪自视为“文儒”。
葛洪任官多年,因战功封侯。晚年隐居,也是为写一本可与《论衡》(作者为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相提并论的巨著。葛洪著作不少,如《抱朴子》《神仙传》《肘后备急方》等,却遭后代儒生鄙夷。
明代大儒宋濂说:“(葛)洪亦奇士,使舍是(指医学著作等)而学六艺(指儒家著作),夫孰御之哉?惜也!”从唐人起,直到明清,历代儒生都不承认葛洪是“文儒”。
据《晋书》记,葛洪活了81岁,但漏洞甚多,他真正寿命可能只有61岁。一代名医,又被人们尊为“神仙”,为何不算长寿?
葛家本是大族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人,生于283年。
葛家本大族,世居陈留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一带),葛家十世葛曩(nǎng)祖曾任荆州刺史,王莽摄皇帝时,葛曩祖辞职,不久兴兵反抗,败后举家迁至山东琅琊。葛洪与诸葛亮或同出一脉。
葛曩祖的儿子葛浦庐(也写作葛庐)因起兵响应刘秀,获封下邳僮县侯,并任骠骑大将军。秦汉最高级的侯是彻侯(为避汉武帝讳,后改称通侯),其次是县侯(名将霍去病即县侯),食邑五千户。葛浦庐的弟弟葛文亦从军,属哥哥的私兵,非国家正卒,葛文的右眼因伤失明,“不得尺寸之报”,葛浦庐遂将封赏转给弟弟,举家迁到句容。
葛洪的爷爷葛系在吴国担任过礼部尚书、辅吴将军,被封为寿县侯。葛洪的父亲葛悌在吴国曾任中书郎(负责编修国史)等职,吴国灭亡后,晋朝任命他为邵陵(今属湖南省邵阳县)太守,病死在任上。
葛悌去世时,葛洪仅13岁,一度困窘到“饥寒困瘁,躬执耕穑”,家中藏书都毁于战火,只能四处求借,为习字,“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却“常乏纸,每所写,反覆有字,人鲜能读也”。
16岁时,葛洪始读《孝经》《论语》《诗经》等,并受学于道士郑隐。郑隐是葛洪堂爷爷葛玄的弟子,葛玄将《太清丹经》《九鼎丹经》传给郑,葛洪“亲事之(指郑隐),洒扫积久”。17岁时,郑隐终于将两部经传给了葛洪。这一年,西晋爆发“八王之乱”,天下大乱,历时达16年。
21岁当上了将军
从早年经历看,葛洪既接受了儒家的经典教育,又得道家传承。出入儒道之间,是葛洪一生的思想底色。
晋太安二年(303年),荆楚地区小吏张昌发动农民起义,葛洪被吴兴内史(相当于太守)顾祕任命为将兵都督,去攻打张昌的别帅石冰。葛洪自称:“救诸军之大崩,(葛)洪有力焉。后别战斩贼小帅,多获甲首,而献捷幕府。”因功被提拔为伏波将军,虽属杂号将军,但名将马援、夏侯惇、满宠等也曾受此号。此时葛洪才21岁。
304年,平定乱局后,葛洪辞官准备去洛阳。恰在此时,“八王之乱”局面恶化,幽州刺史王浚引段氏鲜卑大掠中原,北方震动。恰好广州刺史王毅病逝,嵇含(著名诗人嵇康的哥哥嵇喜之孙)代理此职,嵇与葛洪曾一起讨论学问,遂请葛洪去当参军(即军事参谋)。
葛洪到广州后,第二年嵇含便遭暗杀。葛洪自觉处境危险,便退出仕途,在广东罗浮山隐居,专心修道,娶了老师鲍玄(鲍玄擅炼丹,亦精通医术)的女儿鲍姑为妻。隐居期间,葛洪曾去越南等地传道。
葛洪自己说:“乃计作细碎小文,妨弃功日,未若立一家之言,乃草创子书。会遇兵乱,流离播越,有所亡失,连在道路,不复投笔十余年。”由此推算,他可能隐居了13年。在此期间,葛洪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化学实验,在医学上也有许多贡献。
建兴三年(315年),33岁的葛洪再度出仕,此后20多年都在做官。
再度隐居 不久病逝
出山后,葛洪曾给丞相司马睿当副官,西晋灭亡(316年)后,司马睿成东晋皇帝,赐葛洪为关中侯,“食句容之邑两百户口”。
咸康二年(336年),年已54岁的葛洪再度请辞。《晋书》载:“(葛洪)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阯出丹,求为勾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炼丹。”
这是葛洪第二次隐居罗浮山,所谓“勾漏”,是山名,今属广西北流县,传为道家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二洞天。
葛洪选择此时退出,可能有两个原因。
首先,好友干宝(《搜神记》的作者)去世,此前干宝推荐葛洪任大著作郎。
其次,权臣王导与庾亮矛盾激化。王导深得东晋皇帝司马睿信任,民间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传闻。王导是琅琊人,所用皆是琅琊人,庾亮也是琅琊人,没想到二人发生矛盾,让祖籍琅琊、亦归入琅琊帮的葛洪深感为难。
葛洪隐居后,“优游闲养,著述不辍”,可没多久,他就病逝了。《晋书》说他活到81岁,却又说葛洪去世前曾给邓岳写信。可晋康帝建元元年(343年),司马岳登基,为避讳,邓岳已改名邓岱,葛洪怎敢再称他为邓岳?且在这一年,邓不再任广州刺史,由他的弟弟邓逸接任,葛洪何必再给他写信?
可见,葛洪最多只活到343年,不过61岁,与《太平寰宇记》的记录吻合。
求仙“多为药所误”
葛洪去世较早,据推测,可能与误服丹药有关。
葛洪曾说:“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道教延命分三派,即服饵、房中术、导引术(近似气功),后两者操作难度大,前者较方便,故最为流行。
在古代,炼丹与改制往往并行,前者保证皇帝长寿,后者保证基业长青,二者密不可分,并非个人迷信那么简单。炼丹、改制都是天子独有的权力,只有天子才有权成仙,方士只是帮天子成仙的奴才。可汉代末年时,皇权日渐解体,普通人也有了追求永生的权力,士族丹鼎派因此崛起,追求长寿之外,也为了享受侵占皇权的快感。
丹药走红,还与疫病横行有关。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乃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寒冷期,导致疫病不断,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利于健康,比如每年寒食节,需绝火一个月,导致“残损民命”。曹操曾下《明罚令》,称:“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可五胡十六国时,石勒又下令禁寒食,说明曹操的《明罚令》已失效,而石勒的禁令,很快又取消了。
《古诗十九首》中有这样的名句: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服用石药易中毒
除了丹药,葛洪还用五石散。
《史记》中记录了名医仓公的劝告:“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意思是身体有内热,无法小便,千万不可用五石。此处五石应不是后来的五石散,而是石头制成的药。石药的优点是微量元素含量多,可增强人体抵抗力;缺点是剂量难控制,服用者易中毒。
历史学家余嘉锡称五石散“杀人之烈,较鸦片尤为过之”,据他估算,从魏正始年(240年—249年),到唐代天宝年(742年—756年),“五百年间以散发致死者,无虑数十百万人矣”。
五石散的配方各异,一般由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组成。钟乳石、白石英无毒;硫磺有毒,小剂量服用,一般无碍;赤石脂可能有毒,但要看产地。
单论成分,五石散的原料均无明显毒性。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认为,五石散中有礜石,含剧毒元素砷,但礜石入药需加醋“淬煅”7次,毒性大降,且它不是主料。
学者雷志华、高策提出,问题可能出在紫石英上,紫石英不是紫色的石英(石英无毒),陶弘景说:“今丸散家采择,惟太山最胜。”可见,它是萤石,氟含量高,毒性极强。
氟中毒后,人浑身疼痛,甚至不敢深呼吸、咳嗽。晋朝名医皇甫谧曾服五石散,因体内发热,冬天只能光着身子吃冰,夏天则浑身浮肿,放声哀叫。痛到极点时,皇甫谧多次想自杀,勉强被拦住。从症状看,确像氟中毒。
经药物调理,皇甫谧寿至68岁。葛洪号称“神仙”,为何才活了61岁?
连环画《葛洪》
葛洪身体一直不好
这其中有一个巨大的误会:葛洪被称为“神仙”,不是说他医术高,而因他发明了“人间神仙”学说。
在葛洪之前,人们认为只有羽化飞升后,才能成仙。葛洪则提出:“若夫仙人,以药物养生,以术数延命。”意思是,只要方法对,活人也能成仙,关键看神仙的定义。
葛洪写出《神仙传》,介绍了92位神仙,都是黄帝、彭祖、墨子、淮南王、董奉等凡人,很多人并未学道,但葛洪认为,只要为苍生做好事,自然就是神。葛洪提出,服食金丹能成仙,道德济世也能成仙,立志苦修同样能成仙,“不废民生之事”才是最好的修炼方法。不过,葛洪也在书中夹带了私货,把堂爷爷葛玄批准为神仙。
葛洪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人间神仙”学说将儒道有机结合起来,影响深远,所以后人将葛洪也算成仙人。
葛洪对医学发展贡献巨大,最早提出免疫法,最早记录天花(即虏疮)、疟疾、恙虫病等,并提出治疗方案,但他的身体一直不好。
李光富在《葛洪行实考略》中指出,葛洪先天瘦弱、后天多病,少年时便徒步出行为艰。葛洪自己写道:“禀性尫羸(音如汪雷,意为瘦弱),兼之多疾,贫无车马,不堪徒行。”此外,他“体钝性驽,寡所玩好……掷瓦手搏,不及儿童之群,未曾斗鸡鹜、走狗马。见人博戏,了不目眄,或强牵引观之,殊不入神,有若昼睡。”连棋盘上有几道,他都不知道。
先天不足,又不爱运动,还乱吃药,影响了葛洪的寿命。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蔡辉
流程编辑 邰绍峰
1.《一代名医葛洪,因何折了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代名医葛洪,因何折了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