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不仅以皇帝和诗人闻名,还以公主闻名。一提到唐朝公主,人们就会说长乐公主,高阳公主。想起了风流,皇室铭文。
然而,同为李世民的女儿,还有那么一位公主深得两朝皇帝喜爱。更甚至,她死后连下葬都是以皇后礼下葬。
公主以“皇后礼”葬这种待遇,历史上少有。那么,这位公主到底谁?又为什么会以皇后葬?
新城公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座古墓,墓主的身份是一个公主,可是她下葬的规格却是“皇后规格”。
对于此事,专家们非常不解。然而,在不久之后,专家们在墓室中发现了一幅壁画,壁画中的侍女全部被弄瞎了眼睛,嘴巴也被损坏了。
结合相关的文献,以及这一幅壁画,专家们揭开了一件长达1000多年不光彩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便是关于新城公主的。
贞观八年,唐太宗第二十一女出生了,对这个新出生的小女儿,李世民可谓是喜爱有加,在她八岁那年,被封为衡山郡公主。
可能有读者不清楚这个称号意味着什么,唐代的礼制中规定: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
这个规定明明白白地写在《唐六典·卷二·尚书部》中,但李世民仍然将她最小的女儿封为衡山郡公主,可见衡山郡公主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
不仅如此,李世民在赐予衡山郡公主封号的同时,还给她直接发了汤沐邑,也就是受封的私人封地。
按照《第十二妹等四人各封长公主制》中的记载,像衡山郡公主这样还未及笄就拿到自己封地的,往往深受皇帝宠重。
作为李世民最小的女儿,衡山郡公主和她一母同胞的哥哥,后来的唐高宗李治相差了六岁,李治对这个小妹妹也十分喜爱。
在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便负责照顾这个衡山郡公主,甚至在衡山郡公主还未守孝满三年的情况下,就想为妹妹主持婚礼。此后还亲自给妹妹改封号为新城长公主,为她增加了五千户的封邑。
俗话说得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深得父兄喜爱的新城公主,她的婚姻却并不是那么如意。
坎坷的婚姻史
在她尚且年幼的时候,唐太宗就带着新城公主一起去看望病重的魏征,并且在魏征病重之际,许诺将新城公主许配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
魏征死后,李世民让所有九品以上的官员去给魏征吊唁,还让魏征葬入昭陵。昭陵是什么地方?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合葬的地方,如此厚待,可见魏征在李世民心里的地位。
只是,后来魏征牵扯上了侯君集和杜正伦的谋反案,新城公主和魏征的儿子婚事也就告吹了。《旧唐书》中记载:“于是手诏停婚,顾其家渐衰矣。”
和谋反案件有牵连,不论李世民是不是相信魏征,都不会公开重用魏征的家族,这样意味着魏叔玉很难给自己的女儿一个幸福的未来。
考虑到新城公主的未来,李世民自然不愿意,将新城公主嫁到一个不会得到重用的家族中。
但女儿总要出嫁,而且公主出嫁也不是小事,尤其是新城公主还是李世民的心头肉,物色驸马的事情便再度被提上了日程。
在新城公主十五岁那年,李世民决定将新城公主嫁给长孙家的长孙诠。唐初的时候,长孙一家深得李世民的宠遇,是一个根深枝茂的大士族。
长孙诠算是长孙皇后的堂弟,也多少是个皇亲国戚,加上长孙一族位高权重,是一个驸马好人选。敲定婚事之后,李世民开始为女儿筹办婚礼。
可惜,李世民没能挺到婚礼筹备完成那一天就去世了,婚礼也得终止。因为李世民去世,新城公主需要守孝三年才能出嫁。
李治登基之后,过了一年就想顺着父亲的心愿,再加上妹妹的青春年华,就想把她嫁出去。可受于礼制,只能让妹妹守满三年。
三年之后,新城公主要出嫁,李治还给她改了封号,足见李治对妹妹的重视。起初,这段婚姻还是幸福美满的,可结婚的第七个年头,长孙家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时,长孙诠因为长孙无忌谋反被牵连,流放到巂州,在狱中被审讯的时候留下一句:“身可死,辞不可枉”,而后便惨死狱中。
后来,李治另给新城公主安排了一桩婚事,她“被”嫁给韦正炬,这也是她死前最后一任丈夫。但这段婚姻并不幸福,新城公主郁郁而终,最后被葬入昭陵。
郁郁而终
除去婚约,新城公主的婚姻实际上有两段。在第一段婚姻中,新城公主和长孙诠婚姻美满,两人的婚后时光是十分幸福的。
长孙诠被流放一事新城无能为力,等到长孙诠被杀害之后,新城公主虽然没有表现出对哥哥的不满,但此后不再梳妆打扮,一个人独守空房,甚至用松柏明志,表示自己从始至终都是长孙诠的妻子。
李治对妹妹十分愧疚,长孙诠的案子在后来被平反,一部分是因为他在狱中坚决不认罪,还被人杀害,一部分也是因为新城公主。
愧疚归愧疚,但李治还是想着给她另寻一门亲事。于是,新城公主便被嫁给了韦正炬,为什么说“被”呢?
因为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新城公主和韦正炬的关系都不是很和谐。在长孙诠死后,她的身体一直不好,经常生病、心中郁结,最终还是早早病逝。
新城公主死后,李治悲痛万分,再加上早有流言说“韦正炬失礼于公主”,便下令彻查韦正炬。有些人可能会疑惑,夫妻之间还有失礼吗?
关于夫妻相处的礼节暂且不表,但驸马和公主相处可是有尊卑之分的,虽说公主有相夫教子的责任,但只要她不愿意做的,驸马不能强迫她做。
当然,这种事情放在明面上来说总归丢脸。不巧的是,新城公主可是李治的亲妹妹,加上长孙诠一事本身就有愧于新城公主,自然站在公主这边。
涉及到公主,韦正炬要怎么证明自己没有对公主越礼呢?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调查未必不能证明,但这个时候李治哪里愿意,不久后便把韦正炬杀了,多少有些“殉葬”的意味。
杀完韦正炬之后,李治冷静下来一想,不管怎么说,妹妹的郁郁而终都和自己脱不了干系。为了表达对妹妹的愧疚,他下令破格将新城公主以皇后之礼下葬。
这在整个大唐也是独一份,当时还有不少官员反对,认为这有违常伦,但李治力排众议,终于还是让新城公主以皇后礼下葬。
话又说了回来,壁画中的侍女为何会被破坏呢?因为在李治看来,她们没照顾好新城公主,死后也不配“有脸见人”,于是便将避免给“弄花”了。
其实,这件悲剧的婚姻归根结底,是因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女性,无法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出生在皇家更是如此。
不论父兄为自己觅得再好的亲事,不能自己做主就无法真正独立,新城在丈夫死后连守寡的权力都没有,说来也有些悲哀。
撕开这高规格葬礼的幕布,是李治无法面对的伤痛,令人叹息的是,这伤痛是他一手造成却又难以明说的,妹妹的幸福成了皇家威严的遮羞布。
在后人看来,这威严竟如此可笑,风光靓丽的葬礼,此刻光彩不再,倒显出几分滑稽。
1.《17岁唐朝公主葬礼看这里!李治为何把亲妹妹以“皇后礼”下葬?千年后谜团揭开:着实不光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7岁唐朝公主葬礼看这里!李治为何把亲妹妹以“皇后礼”下葬?千年后谜团揭开:着实不光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9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