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考试时间:2017年12月11日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①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②苏轼一方面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无论是他在熙宁变法中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

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但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纷扰的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③如果说《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苏轼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有多谈,却更感沉重。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直到苏轼这里,陶潜才被抬高到了独一无二的地步,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④在散文《方山子传》中,苏轼表达了不要富贵,不合流俗的愿望。在当时的“太平盛世”,苏轼却憧憬这种任侠居山、弃冠服仕进的“异人”,不也如同他的诗词一样,表达着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么?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最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了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⑤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到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中国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的文艺成就并不高,但他在文艺史上却影响巨大,是美学史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最喜爱的对象。

B. 苏轼在熙宁变法中的温和保守立场表明了他忠君爱国、谨守儒家思想等特点,这与后代很多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C. 苏轼表达的退隐思想,并不是对政治的退避或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社会的退避和对人生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D. 苏轼自觉表达的人生空漠之感,传达出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阐述了苏轼既忠君爱国又要求彻底解脱这两个方面的思想特征,并由此指出,苏轼的独特性在于后者而并非前者。

B. 作者围绕苏轼的美学意义这一核心话题,深入挖掘了苏轼诗文中表达的“人生空漠之感”的内涵,并指出其对后世影响。

C. 作者列举《方山子传》,是为了说明苏轼在散文中表达的这种不合流俗的愿望与他在诗词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具有一致性。

D. 作者提到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是为了说明苏轼破坏了封建社会的秩序,否定了封建社会制度,从而体现其思想的先驱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是因为苏轼表达的人生空漠之感比前人都要更深刻更沉重,所以他才会表达出对社会的退避和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怀疑。

B. 苏轼将儒、道、佛各家思想相结合,在美学上追求朴实平淡,在生活态度上退避社会,具有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意味。

C. 如果没有苏轼对陶渊明的肯定与褒扬,把陶渊明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位,陶渊明的诗也许会以另外一番面貌流传。

D. 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后期封建美学影响深远,这一影响在元画元曲、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及《红楼梦》中都有所体现。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章内容。A项“并不高”错误,原文说的是“并不太高”。C项“并非是对政治的退避”错误,原文说的是“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D项“自觉表达”错误,原文说的是“尽管不是那么自觉”。

点睛:解答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先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作者观点。苏轼并没有否定封建社会制度,原文说“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曲解文意。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作者观点。因果倒置。原文“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元青花

杨海燕

淮安旧城改造,地下挖出许多古代残瓷碎片。

残瓷碎片虽然不完整,但它们让古玩爱好者们有了更多想象空间,他们据这些瓷片揣度它完整时的器形、补充出缺损的图案。

如同面对断臂维纳斯。

光头强和王大先生是此中高手,只要瞄一眼残瓷碎片,他俩能立马断出年代、窑口、是否有价值。

后来,更多的人加入淘宝大军,但此时旧城改造接近尾声,好的瓷片越来越少。

光头强和王大先生以卖瓷片为生,瓷片的稀少使他们成了冤家对头,他们在工地上互相抢拾瓷片,在文庙摆地摊时相互诋毁。

这天,王大先生的地摊上来了一个大胡子,他看中了王大先生的一个瓷片。

王大先生不急着出价,先夸大胡子好眼力,说这是他才捡的元青花,没有一百块是不出手的。

——古玩界的行话,一百就是一千。

大胡子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欣赏,不还价也不放下。

这时,王大先生的熟客潘老师来了,大胡子手中的片子一下入了他的眼,他弯下腰,拍拍大胡子的肩:“你买不买啊,人家王大先生是做生意的!”

话里的潜台词是你不买我可要下手了。

大胡子抬头看看潘老师:“想买,就是贵了点儿,要一百块呢。”

潘老师已经退休了,一个月好几千退休金,老年人用项少,“一百”块钱对他来说是毛毛雨。

潘老师抖抖索索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卷钱,开始点数,王大先生眼睛活套,连忙对大胡子说:“这个瓷片您就让给潘老师吧,他那么大的岁数——改天我再寻个更好的给您。”

这话让大胡子生了气,他瞪大眼睛:“买东西跟年纪有关?他年纪大,怎么不买航空母舰?”

大胡子从怀里掏出一把钱,数也不数,扔在王大先生的摊子上。

文庙很久没有卖出好瓷片了,很快,王大先生卖出元青花瓷片的消息在淘宝人中传递开来。

元青花在淮安旧城改造中只出现过三五片,淘宝人纷纷去大胡子那里欣赏。

当然也有眼睛毒怪的,人家告诉大胡子:这枚元青花瓷片,呵呵……

是假的。

假的?

大胡子凝了一下神,重新拿在手里掂了掂。

好像比同样大小的重。

再用放大镜看看瓷胎。

胎质好像细了点儿。

过去没有机械,窑工们用手揉的胎,不可能这么细密。

疏松的胎当然不会这么重。

奶奶的,王大先生,他敢骗我!

大胡子也是玩瓷片的高手,高手们买瓷,价格的高低可以不讲究,但若是买到了假的,他的学问就可能被人怀疑——他还怎么在瓷片界混啊?

大胡子是有王大先生电话的,他拨通了:“下周你来摆摊吧?”

淮安就这么大点儿地方,王大先生当然知道了瓷友们的议论,他在电话里一迭声地说:“你要是认为是假的,我就把钱退给你。”

大胡子气得直跳:“我的名誉怎么办——你下周来了再说。”

三天后,大胡子来到了文庙,可是,王大先生连个影儿也看不见。

以挖瓷片为生的王大先生,再也不敢露面了。

大胡子气得直跺脚:“你小子倒躲起来了——只要你在文庙里露面,哼!”

每次来文庙,大胡子都带着那枚“元青花”。

“大胡子,你的元青花,能给我看上一眼吗?”有一天,光头强问。

“你要,送你吧。”大胡子掏出那枚“元青花”,扔给光头强。

光头强淡淡地瞟一眼:“让给我,你确定?”

“哪里是让,送你了——我看着心烦。”

“你是一百买的,我不白拿——我出一百五。”

光头强把那枚瓷片收进口袋里。

“你居然要一枚假瓷片?”大胡子睁大眼睛,“莫非它是真的?”

“既然卖了,就不要问那么多。”光头强拿出一千五百块钱,在阳光下抖一抖,“看好了,可别再说是假钱。”

这枚元青花,很快成了淮安古玩界的一个谜,有人说可能是真的,要不然,光头强怎么可能下手买。

有人说光头强已经卖给一个北京人了——“五百”呢。

有一天晚上,王大先生来到光头强家,“扑通”跪在了光头强面前:“谢谢你帮了我,我再也不卖假货了。”

光头强正在家喝酒,“咱们都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就安安生生地卖瓷片吧。”

光头强拉王大先生入席,一抬手,“噗”,把一样东西扔到窗后的市河里。

(摘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9期)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元青花”贯串全篇,故事因挖瓷片而起,以扔瓷片而终,买卖青花瓷片一波三折:“元青花”是文章的线索。

B. 大胡子怒火中烧,不仅因为王大先生骗了他一千元钱,更因为在古玩行业看走眼是最忌讳的,注定会影响自己的名誉。

C. “既然卖了,就不要问那么多。”光头强的言下之意是大胡子对瓷片的真假将信将疑,做生意和为人都不痛快。

D. 光头强把“一样东西”扔到窗外的市河里,这“一样东西”既指那块假瓷片,也暗指弄虚作假的欺诈行径。

5. 作者详写大胡子和王大先生交易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6. 作者是怎样塑造光头强这一形象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4. C 5. (1)刻画了大胡子的急躁鲁莽和王大先生的精明狡诈;(2)大胡子不理智地买下瓷片,为下文的假货风波埋下伏笔;(3)展示交易的细节,再现生活的真实,让读者觉得可信。

6. (1)直接记叙:光头强和王大先生是此中高手,只要瞄一眼残次碎片,他俩能立马断出年代、窑口、是否有价值。(2)正面描写:通过语言和神态动作的描写刻画了光头强的高超才艺、处世智慧和包容气度;(3)侧面烘托:通过大胡子的鲁莽狭隘和王大先生的见利忘义衬托出光头强的稳重宽容和诚信本分。

【解析】

4.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意,概括内容要点。根据原文“‘你居然要一枚假瓷片?’大胡子睁大眼睛,‘莫非它是真的?’” 做生意和为人都不痛快,理解错误。光头强的言下之意是要大胡子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总在假瓷片的事上纠缠。

5.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结构安排及其作用。做这一题可以从表现人物形象特点、上下文关系、表达效果三个角度思考。详写大胡子和王大先生交易的情节,首先是为了刻画两个人的形象特点的:“这话让大胡子生了气,他瞪大眼睛:‘买东西跟年纪有关?他年纪大,怎么不买航空母舰?’大胡子从怀里掏出一把钱,数也不数,扔在王大先生的摊子上。”从这些语言动作描写来写交易成功,表现大胡子的急躁鲁莽;看到潘老师已经开始掏钱,王大先生让大胡子让给潘老师,既是想早点出手假瓷片,也是想激大胡子下决定,表现王大先生的精明狡诈。第二,与上下文的关系:正因为大胡子买瓷片不理智,不仔细,才有下文因为假货而惹出议论,从而得出“为下文的假货风波埋下伏笔”这一点;第三点谈表达效果:两个人交易的细节刻画传神,如在眼前发生,再现生活的真实,让读者觉得可信,这是一些常用术语,考生平时要积累。

6.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技巧。分析本文可以从作者冷静的叙述和人物描写手法来分析。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相关材料原文搜索“光头强和王大先生是此中高手,只要瞄一眼残瓷碎片,他俩能立马断出年代、窑口、是否有价值。……光头强和王大先生以卖瓷片为生,瓷片的稀少使他们成了冤家对头,他们在工地上互相抢拾瓷片,在文庙摆地摊时相互诋毁。”这是直接记叙,交代身份及人物关系。第二通过故事情节发生过程中正面描写(语言和神态动作的描写):“淡淡地瞟一眼”“在阳光下抖一抖”“一抬手,‘噗’,把一样东西扔到窗后的市河里。”“既然卖了,就不要问那么多。” “看好了,可别再说是假钱。” “咱们都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就安安生生地卖瓷片吧。”刻画了光头强的高超才艺、处世智慧和包容气度;第三其他人物的侧面烘托:通过大胡子的买假货时冲动鲁莽、发现假货后找王大先生、在乎自己名声等狭隘衬托出光头强的稳重宽容,而王大先生的见利忘义卖假货衬托出光头强的诚信本分。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方法归纳:①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②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正面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次要人物和物象衬托)③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④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如果问“中国制造”在海外最闪亮的“名片”是什么?国人大多会想到高铁。中国高铁起步并不算早,然而,在短短10余年间,中国高铁不仅获得国人点赞,也赢得世界惊叹。

2004年,国家确立“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基本方针。我国引进了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从此开启了对动车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

如今,中国高铁已经把版图扩展到了亚、欧、非、美等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并与日本等老牌高铁强国分庭抗礼,甚至技高一筹。在高铁进口国家看来,中国的高铁车辆设计时速高,设备、人力、建设等较发达国家拥有很大的成本优势,而建设工期短,质量高也是中国高铁的强大竞争力所在。同时,中国高铁在标的国家建成后,往往能够对当地的交通和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摘自2017人民网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高铁与世界分享“中国速度”》有改动)

材料二:

材料三:

铁路建设依旧任重而道远。虽然我国铁路目前基本缓解了运能紧张的状况,且在经过跨越式发展后,我国铁路无论硬件、软件水平都有质的提高,但我国更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据介绍,按人均计算的铁路网密度我国约为0.8km/万人,低于美国的7.4km/万人、日本的1.6km/万人、德国的4.1km/万人、法国的4.6km/万人以及英国的2.6km/万人。

完善发达的铁路网,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可靠的动力。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非常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让“说走咱就走”不是梦,让出门旅行有了更多的选择。未来的“八纵八横”不仅仅让回家的路更畅通,更多的是唤醒经济大发展,让旅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摘自新华网《中国铁路版图重修订 让旅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改动)

材料四:

6月25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被命名为“复兴号”。至此,我国铁路技术装备的崭新时代到来。这被视为科技强国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如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经济强国是基础;制造强国是核心,只有制造业强,才能实体经济强;科技创新强国是动力,只有科技强,才能从供给侧推动我国经济强国与制造业强国建设,“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正在实现一大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成果: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发射成功,“中国天眼”即世界首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等等。

当前,中国正在实现从世界科技革命的落伍者、学习者、追赶者向创新者、贡献者、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未来,中国必将在21世纪上半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摘自2017-06-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复兴号”背后的科技强国梦》有改动)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近几年来,只要一有人问到中国在海外最闪亮的“名片”是什么,中国人都会想到高铁。

B. 中国高铁里程数已经达到世界首位,新线投产和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已达历史最好水平。

C. 铁路网不断完善发达,让出门旅行有了更多的选择,人们的旅行生活也将更加丰富多彩。

D. “复兴号”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是中国科技强国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高铁进口国家选择从中国进口高铁,不仅因为中国的高铁车辆时速高,有成本优势,建设工期短,质量高,还因为建成后对当地的交通和经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B.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在春运期间,人们选择高铁出行的比例已有四成多,其中选择乘坐高铁出发的人数以上海、北京为最。

C. 相比其他交通方式,铁路在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加快铁路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 建造世界科技强国,要以科技创新强国为动力,以经济强国为基础,以制造强国为核心,制造业强,实体经济才会强。

E.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完成了从世界科技革命的落伍者、学习者、追赶着向创新者、贡献者、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铁路的发展现状。

【答案】7. A 8. AD

9. (1)基本上缓解了运能紧张的状况,无论硬件、软件水平都有质的提高。(2)高铁迅速发展,从国内延伸到国外,科技含量不断增加。(3)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按人均计算的铁路网密度远低于美德等国。

【解析】

7.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意,概括内容要点。“中国”“中国人都会想到高铁”扩大范围,原文是“中国制造”“国人大多会想到高铁”。

8.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意,概括内容要点。B项,“其中选择乘坐高铁出发的人数以上海、北京为最”错,原文图上数据显示:选择乘坐高铁出发的人数以上海、杭州为最,对象错误。C项,“各个方面”错误,原文是“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扩大范围。E项“已经完成”错误,应该是“正在实现”,时态错误,曲解文意。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共称异。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籍能属文,初不留思。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著《达庄论》,叙无为之贵。文多不录。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选自《晋书·阮籍传》有改动)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

B.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

C.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

D.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辟”意为召见并授与官职,如《后汉书·张衡传》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拜”“除”都可表授职之意。“出”“出宰”则表职位升迁。

B. 古代十日为旬,《逍遥游》中“旬有五日”即十五天,而《滕王阁序》中“十旬休假”则指古代官员十天休息一天的“旬休”。

C.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语。

D. 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阮籍卓尔不群,率性而为,并深受老庄思想影响,其与众不同的表现,很多人认为他很痴,只有族兄阮文业很赏识他。

B. 文章用“不开一言”与“喜怒不形于色”照应,又写阮籍善于避祸自保,凸显了他个性中处事阴险狡猾的一面。

C. 文中写阮籍常常借酒醉远祸、自求东平相旬日而还以及对“杀父乃可”的妙解,表现出他在险恶环境中的生存智慧。

D. 文章对阮籍“母终”时的表现和对裴楷、嵇康、嵇喜的不同态度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对其“不拘礼法”的个性印象深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2)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3)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陈情表》

【答案】10. C 11. A 12. B

13. (1)阮籍以有病为由推辞,躲到乡下。一年多曹爽就被杀了,人们佩服阮籍有远见。(2)到千里之外去,出发前三个月就要准备粮食,这两只小鸟又知道什么呢? (3)我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解析】

10.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梳理大意,然后根据句子整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判断,第二根据主语不同,断开“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根据文意推断“终日不开一言”是阮籍当时的表现,省略主语“阮籍”,而后句省略主语“王昶”,自然就断开此句了。这句大意是:“阮籍曾经跟随叔父到东郡。兖州刺史王昶邀请他见面。阮籍一整天不答一句话,王昶认为阮籍深不可测。”

11.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的识记。A中,“出”“出宰”则表职位升迁。此处错误。“出”“出宰”表外调,降职。

12.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写阮籍善于避祸自保,他个性中处事阴险狡猾的一面”错误,只能表明他谨慎自保。属于曲解文意。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13.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此题注意点为:(1) “以疾辞”:“以有病为由推辞”,“屏”:“退避;隐退”“诛”:“被杀”,被动句。(2)“适”:“到”;“之”:“这”。 “何知”宾语前置句。(3) “不行”:“不会走路”,“成立”:“成人自立”。都是古今异义词。

参考译文:

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不顾自己的行为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曾经跟随叔父到东郡。兖州刺史王昶邀请他见面。阮籍一整天不答一句话,王昶认为阮籍深不可测。太尉蒋济听说阮籍有杰出才华,就召他去做官,派遣士兵迎接阮籍,但是阮籍已经离去,蒋济大怒。于是,乡亲都劝阮籍要想清楚,阮籍才去做了官吏。后来以有病为由辞职回家。后来又做了尚书郎,不久以后又以有病为由不做了。到曹爽辅助皇帝统治,召阮籍做参军。阮籍以有病为由推辞,躲在乡下。一年多曹爽就被杀了,人们佩服阮籍有远见。

阮籍本有济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政之事,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都以大醉而豁免。在文帝(司马昭)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文帝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执掌审判的官员说有儿子杀母亲的案件,阮籍说:“嘻!杀父亲还说得过去,竟然至于杀母亲吗!”在座的人怪他失言。晋文帝说:“杀父亲是天下罪大恶极的,而你认为说得过去吗?”阮籍说:“禽兽认识母亲,不认识父亲,杀父亲,和禽兽同类,杀母亲,禽兽不如!”大家才心悦诚服。

到了司马昭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在伏案醉眠。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难辩,被当时的人所推重。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俗之士,就用白眼相对。等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他。

阮籍会写文章,开始的时候没有留下文字。作咏怀诗八十多篇,被世人重视。著有《达庄论》,阐述无为的可贵。文章大多没有记录下来。景元四年冬天阮籍去世,时年五十四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江行赠雁①

欧阳修

云间征雁水间栖,缯缴②方多羽翼微。

岁晚江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 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谪下夷陵的路上。②缯(zēnɡ)缴(zhuó):猎取飞鸟的射具。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欧阳修被贬,世路正自坎坷,偶尔看到几只南征的大雁栖息于江水之间,显得羽翼衰微,他觉得自己的命运与这些鸟儿是多么地相似啊!

B. 回想过去,固然令人齿冷,而面对前路,又充满乐观的情怀。因此,诗人在心中对雁儿说:请你们同我做个旅伴,一起南行吧!

C. 李诗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透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实写明写别后的思念。

D.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

E. 李诗末句别出巧思,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

15. 两首诗借雁这个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分析。

【答案】14. BC 15. 欧诗写了一只时刻有危险的远飞的征雁。“征”写大雁要飞得很远,辛苦劳累;“缯缴”表明雁经常受到射杀(或:随时有危险)。明写征雁,暗写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被贬的孤寂心境与悲愤情怀。李诗写了行行排列成字的归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表达了希望丈夫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

【解析】

14.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B项,“充满乐观的情怀”错误,是表达凄凉孤寂之情。C项,“实写”错误。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是虚写。

15. 试题解析:此题表面上考查鉴赏作品的思想感情,其实主要考查意象对情感表达的作用。第一首,首先,整体把握整首诗的意思:欧诗是在被贬途中写给雁的诗,是诗人对大雁倾诉自己心声的。抓住注释明确“被贬”之境况,并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孤寂悲愤。然后,分析诗中大雁的特点:“征”突出长途艰辛的鸟儿太疲倦,“缯缴”表明雁经常有危险。最后,分析征雁与自己之间的联系:欧诗是咏物诗,意象“征雁”是刻画中心,具有寓意的,“同是客”,“伴我”表明自己就是一个在危险处境里、漂泊无依的大雁,从而表达自己被贬的孤寂心境与悲愤情怀。第二首:李诗是即景抒情诗,写归雁只是眼中所见景物中的一个,和其他意象组合成群,既渲染氛围,又因大雁这一意象有为思念传信的常有的含义。所以词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是作者因思念而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借此表达了思念和希望丈夫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

点睛:分析意象时注意要两点:一、意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具体的诗篇中,诗人往往借助系列的意象来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活图景,只有整体把握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颇。二、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鉴赏诗歌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象自身的多义性,鉴赏诗歌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

(4) 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 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5) 陶渊明追求个性自由、维护人格尊严,“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李白也在《梦游天姆吟留别》中抒发过相似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水击三千里 (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舟遥遥以轻飏 (4). 风飘飘而吹衣 (5). 出师未捷身先死 (6). 长使英雄泪满襟 (7). 楼船夜雪瓜洲渡 (8). 铁马秋风大散关 (9).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10). 使我不得开心颜

【解析】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飏”“襟”“洲”“渡”“摧眉”。

四、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中国政府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定物价,今年国庆期间,房价青云直上的涨势已经停止,那些准备购房者很是开心。

②这几天,气温骤降,天上飘下碎琼乱玉,大地瞬间披上素装,孩子们可高兴了,纷纷来到室外堆雪人,打雪仗。

③韩国现代起亚汽车9月在华销量缩水一半。报道分析称,“萨德”火势从流通业蔓延至制造业,韩国整个产业界都在战战兢兢。

④俄罗斯艺术代表团奉上的经典《天鹅湖》精彩不断,技艺精湛的舞蹈演员在上千名观众面前腾蛟起凤,翩翩起舞,令大家叹为观止。

⑤久闻黄河九曲的神奇壮观,假期终于有幸亲临其境,岂料长风破浪吹打得我们疲惫不堪,兴趣索然。

⑥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不分伯仲,中国小将能否最终胜出,关键在他们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

A. ②③⑤ B. ①③④ C. ①④⑤ D. ③⑤⑥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与运用。①“青云直上”比喻官职升得很快很高。此处语境形容房价,使用不当,可改为“扶摇直上”。②“碎琼乱玉”比喻地上的雪花。使用正确。③“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使用正确。④“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用在此处不当,不能用在舞蹈上,对象错误。⑤“长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使用不当。望文生义。⑥“不分伯仲”指分不出第一第二,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使用正确。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我们遵守的第一个诺言,就是对朋友的一种感恩:感谢他们的无私陪伴和支持,感谢他们让我们在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给予一双坚强的羽翼。

B. 虽然中国斯诺克“神奇小子”丁俊晖再次无缘世界锦标赛正赛,但通过一系列比赛,他的防守控制能力和坚韧意志均有较大提高。

C. 课堂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和谐,有利于师生双方全身心地投入语文活动,去感受、体验、领会,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开发智力,陶冶性情,收获知识。

D. 少些埋怨,多些担当;少些猜测,多些实干。如果人人都少装糊涂甚至不装糊涂,个个都独立思考而不自以为是,我们的穹顶之下,也许清新的不仅仅是我们共同呼吸的空气。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项句式杂糅,“他们让我们在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给予一双坚强的羽翼”主动与被动杂糅;B项,搭配不当。“坚韧意志”不能和“提高”搭配。C项,语序不当,应为“收获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性情”。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 你我虽相识于大学,却因志趣相投成为竹马之交,建立了一生的友谊。

B. 托人办事时说:“此时至关重要,深望玉成,感激不尽。”

C. 承蒙领导厚爱,让我担此要职,却之不恭,唯有屈就了。

D. 日前喜获麟儿,为答谢各位亲朋好友特设薄宴,欢迎携眷光临。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句子表达的得体。B项“玉成”是敬辞,指“成全,促成”,正确;A项“竹马之交”指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C项“屈就”是敬辞,是请人担任职务的客套话;D项“麟儿”,是对别人家孩子的美称。

20. 下列语段中有三处不合事理,请找出来。

爷爷享年六十九岁,身体健康,养育的三个子女无不勤劳孝顺家业有成,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盛夏的夜晚,幼稚绕膝,陪爷爷看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听他讲过去的故事;寒冬的正午,子孙满堂,为爷爷温点小酒,述说外面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只要爷爷颐养天年,我们就会平安快乐。

【答案】(1)享年六十九岁,身体健康(2)皓月当空,繁星满天(3)只要爷爷颐养天年,我们就会平安快乐

【解析】试题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得体;也是考查逻辑推断题型。享年:敬辞,称死亡的人寿命。爷爷还在世,不可用“享年”。 “皓月当空,繁星满天”,不和逻辑,“皓月当空”,不会“繁星满天”,应该是月朗星稀。“只要爷爷颐养天年,我们就会平安快乐”推断错误,“只要……就……”过于绝对,“爷爷颐养天年”并不能推断出“我们就会平安快乐”。

五、写作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7月11日,在第十届海外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87岁的袁隆平以流利的英语完成了一次长达20分钟的演讲。他卓越的科技贡献和精彩的演讲内容获得了现场观众数次热烈的掌声。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袁隆平堪称“中国骄傲”!

深圳有一个名叫袁媛的7岁小女孩,在家里煤气泄漏、父母昏倒在浴室的危急时刻,她处乱不惊,果断打开浴室门,借助衣架捅开高高的窗户,迅速关上煤气,跑到客厅拨打了110、120求救电话,简洁准确地自报位置,使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从而成功挽救了父母的生命。袁媛也因此当选为年龄最小的“中国骄傲”。

对“中国骄傲”,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

在公安部、团中央等六部委联合主办的2006“中国骄傲”评选活动中,9位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平民英雄赢得“中国骄傲”称号,他们用责任、勇气、智慧和爱心诠释了生命的无畏与精彩。这场没有任何商业色彩的公益推选活动感动了全国亿万民众。

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这种可歌可泣的人物,但将这样崇高的荣誉授予平民英雄尚不多见。在他们当中,有十岁孩童和耄耋老人,有普通民众、乡村干部和部队官兵。这些人如此的平凡,以至于从我们身边经过都不会引起注意,但他们却凭借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救死扶伤,用义举乃至生命照亮了震撼心灵的瞬间。英雄让人们为之骄傲,平凡彰显了伟大的价值。所以,他们成了“中国骄傲”。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从来没有中断过英雄辈出的记录。一说起英雄人物,我们眼前就会浮现出很多光辉的形象。但在现今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下,那种时代催生的英雄毕竟是少数。正鉴于此,我们呼唤平民英雄,因为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主角。只有越来越多的平民成为“中国骄傲”,我们的民族才能越来越成为“世界骄傲”。可以说,这次评选平民英雄的活动,其积极意义大于活动本身,也更值得我们赞许和推崇。 战争年代固然需要英雄,和平建设同样呼唤英雄。因为多一个英雄,我们的生命就多一分尊严与安全,我们的社会就多一分和谐与安宁。但在时下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里,英雄的名字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不再光芒四射。在正义良知遭到践踏,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有的人明哲保身,有的人袖手旁观,有的人临危而退。因此,我们要寻找英雄,崇拜英雄,学习英雄,感恩英雄,让更多英雄的行为成为人们自然而本能的善举。

不可否认,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时机,但我们决不能丧失成为英雄的动机。见义勇为不仅是一种道德义务,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每个人都难免遭遇各种天灾人祸。是谁凭借强烈的责任和爱心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是谁凭借超人的勇气和智慧使您化险为夷?他们正是当今社会最需要也最为缺失的“英雄”。由此可见,英雄并非遥不可及,英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都有成为英雄的潜质。

崇拜英雄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这首歌曾经让许多人为之动容,它寻找着一种永不流逝的英雄精神,颂唱着平民英雄感天动地的光辉。但愿这些平民英雄的事迹真正感动社会,也希望社会能够记住这些平凡的英雄,使其成为广大民众心中永远的骄傲!同时,我们期待通过这种评选,找回一种温暖人心的情感,找回一种无私无畏的人格,找回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篇关注时事的关于中国骄傲,洋溢着民族自信、爱国情怀。没有人是社会的旁观者,不凡的人生、平凡的生命都可以成为英雄,成为中国骄傲。这应该是今天中国社会形象中最宝贵的新符号,我们呼唤每个公民都能尽一己之力服务社会,展现出人性良知、社会责任和高贵精神。

点睛:既然本题是一篇关注现实的评论性的材料作文,所以考生就得关注身边事情,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充分结合现实和实际生活,把握材料的同时也要拓宽对材料的理解,这样才能使作文有深度。

1.《湖南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湖南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91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