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招聘人才是从隋朝开始的。隋文帝杨坚统一天下后,为了使各地人才脱颖而出,采用了考试方法。
公元587年,文帝定制,每州每岁贡士三人,州县保荐贡士的标准是文章华美者。公元599年,隋文帝又以志行修谨 (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两科举人。这个制度,到了其子隋炀帝杨广执政时,又有了发展。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即进士科, 提倡文人以诗赋获取功名。剧照
开科取士的制度在唐朝被巩固下来。唐太宗李世民规定学士和乡贡受吏部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等。其中明经与进士两科,为考生们所热衷。明经主要考帖经,进士主要考诗赋。由于诗赋的形式活泼,考生可以自由发挥,显示自己的才华,当时不少名人往往从进士登第而入仕途。故而,尽管明经科取士是十人中取一二,但考生仍然拥向进士科考场。 隋唐兴科举取人才,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用人制度的一大进步。
1.《关于1 隋朝开创科举制的意义我想说以科举取人才,始于隋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 隋朝开创科举制的意义我想说以科举取人才,始于隋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9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