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诸侯国起源于分封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徐州时代。
当时土地和连同人民,分别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诸侯国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那么,就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位来说,西周时期,有多少诸侯国是“公爵”呢?
一
首先,根据《礼记·王制》的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公爵是是周朝五等爵的第一等。西周初期,存在“天子三公”的说法,主要指太宰——周公,太保——召公,太师——姜太公,以上三个人的身份就是“公爵”。正所谓“三公九卿”,担任这三大职位的人,通常都会享受到公爵待遇。不过,在周成王、周康王之后,或许是为了扩大统治基础,提拔更多的人才,只要是王室的执政卿士,都能享受到“公”的待遇,比如郑庄公的父亲就在西周末年到东周初期担任了周王室的执政卿士。
二
不过,在周王室因为职位而获得的爵位,除非继承人继续在周王室担任三公或者执政卿士,不然公爵是无法继承下去的。在这一点上,有人认为鲁国是公爵,但笔者更倾向于鲁国是侯爵国家,原因可以比照郑国国君或者齐国国君,尽管姜太公和郑武公在周王室享受公爵待遇,但是后代的齐国国君和郑国国君还是侯爵/伯爵。当然,对于西周时期,还是存在部分公爵诸侯国,而这些国家普遍都是因为“王者之后而获得公爵的”。
三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宋国,作为殷商后裔,宋国被周王室以“客礼”对待,所以在爵位上要比一般诸侯国高贵一点。除了宋国之外,夏禹的后裔被分封在了杞国。至于黄帝、炎帝、尧、舜的四个后代,分别被分封为祝国、焦国、蓟国、陈国。对于以上六个诸侯国来说,因为都是周朝之前的王者之后,所以都在西周时期享受到了公爵待遇。当然,在进入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些国家不仅爵位有所变化,也陆续被周边大国所兼并。
四
最后,除此之外,虢国也是公爵国家,这是因为其开国君主王季子虢仲是周文王的弟弟,对于周武王姬发来说,将自己的叔叔分封为公爵国家,也是对其先辈的尊敬。由此,西周时期共有以上宋国、杞国、祝国、焦国、蓟国、陈国、虢国七个公爵诸侯国。此外,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君的称呼“公”字,比如晋文公、齐桓公等,则是一种尊敬的称呼。比如“太公”在古代是称父亲或尊称他人之父,清朝以来则称曾祖父为太公。
文/情怀历史
(漫谈东周列国志:二百六十二)
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i
1.《西周时期,有多少诸侯国是“公爵”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周时期,有多少诸侯国是“公爵”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