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幼年,如梦一般。过去像流水一样,没有痕迹,心中有思念,有香气,眼睛里有海洋,也很亲切。(莎士比亚)。
无论生活如何上演,总有人持一颗平和之心,看待人生的浮浮沉沉,将心力赋予理想,且与信念共前行。任红尘扰扰,依然坚守心中道义,守一处花开,享一方清静。
廖真武的巨幅油画《民国事城图》
(作品展出后,画家依旧不断完善画作,历时10年)
通古今之变、知兴衰之理、明运行之道,是历史存在的学问价值。艺术在承载视觉美感的同时,亦承担着讲述历史文化的要责,且其生动直观的展现并不显得冷峻。艺术家廖真武立足于民国动荡的38年岁月,以历史文化为经,以地域人文为纬,创作出《民国事城图》巨幅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解构历史相关细节,进而达至宏阔的艺术之境。
廖真武的《民国事城图》
《民国事城图》是廖真武花费十年时间(2011年-2020年)创作的4米x30米巨幅作品,集中讲述了20世纪初到30年代民国38年间的人文历史,他将一个个看似分散、孤立的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其中涵盖了百姓的发型服饰、城市建筑形态、交通工具等,揭示了相互间的内在逻辑,为观者直观还原了民国发展变迁的人文历史。
廖真武《民国事城图》布面油画
3000x400cm 2011-2020(横屏看)
作品完成后,廖真武先后在北京、济南和上海举办巡回展及研讨会,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气势恢宏的艺术场景赢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著名艺术批评家杨卫这样评价《民国事城图》:“廖真武打破了既定的绘画标准,这恰恰是他作品的意义所在。否则,就变成通常的历史画题材,成为某种主流叙事。他将许多人对民国的理解集中起来,消化并转换成了他笔下的民国。这个过程不仅是廖真武,也是我们大家一起赋予民国意义的过程。”
廖真武《民国事城图》(局部)
布面油画 2011-2020
在4米x30米的巨大平面上,廖真武将城市建筑、交通发展、人文服饰的发展变迁作为画面的叙述线索,地域从江南横跨到中原,囊括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徽派建筑、苏式园林与西南小镇等城市风貌亦融合在其中。再细看,还有中国传统的人力抬轿、人力三轮车、马车、轿车、蒸汽火车等交通工具穿插在不同的时间线内。百姓的发型服饰也从清末民初的长辫、长袍帽饰到短发、西服洋装不断变化,直观诠释了上世纪初30年间人文服饰发生的巨大变化。
廖真武的《民国事城图》
2018年在北京耀悦体育馆首次发布
廖真武的《民国事城图》
2019年在济南市美术馆展出
廖真武的《民国事城图》
2020年在上海马利美术馆展出
展现如此繁杂宏伟的场景,并非一日之功,为了更好地真实还原当时的人物、事件、风貌及场景,廖真武不断通过博物馆、实地考察及网络等途径搜集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并于2013年完成1米x7.5米的创作初稿(现被上海图书馆收藏),此后在4米x30米的宽阔平面上不断丰富相关细节。尽管相隔了百年的时空,廖真武依旧紧紧围绕历史语境,将精神内蕴契入至艺术叙事中,达到某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契合。
廖真武《民国事城图》(局部)
布面油画 2011-2020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除了保证内容的精准呈现,作品的尺寸问题也是廖真武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在创作的十年时间里,廖真武因多次工作室搬迁及作品的尺幅问题,其创作空间先后从北京318国际艺术营搬到罗马湖艺术区再到龙塘文创园工作室,每一次作品的搬运于廖真武而言,都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但他都坚持了下来,此般坚毅非常人所能及。
艺术应当是表达自己
纵观《民国事城图》,整体色调偏灰暗、冰冷,带有水彩的韵味,朦胧水雾游走在雕塑般的人体周围,这是一种带有反省意味的视觉艺术语言,所有的人、物、景汇合成一幅宏伟的社会全景图,一切过往仿佛在一点点消逝,但好像一直就在那里。静心品味《民国事城图》,如一碗浓汤,不失细腻且耐人寻味,又如一杯清茶,入口虽苦却回味无穷。
廖真武《民国事城图》(局部)
布面油画 2011-2020
《民国事城图》巨幅画作的完美呈现,是廖真武艺术造诣的集中展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论是艺术语言的视觉凝练,还是有关人文景观的艺术表达,都需要画家前期不断经过积累,后期才能发生质变。
廖真武《民国事城图》(局部)
布面油画 2011-2020
廖真武从小便对绘画有着极大的兴趣,早年求学于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再到上世纪90年代廖真武选择下海经商,丰富的社会经历使得其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到2005年,40岁的廖真武决定“弃商从艺”,去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前往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材料绘画语言创作高研班进修艺术。
廖真武《民国事城图》(局部)
布面油画 2011-2020
从广袤的成都平原到文化底蕴浓厚的北京,廖真武的语言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也从原来的风景题材逐步转向人文题材,但如何切入依然是个难题。2005年廖真武到北京后创作了“摩托车”“时代标签”“冥之物语”等系列作品。直到2010年在今日美术馆做完“见证”个展后,便对《民国事城图》的创作思路有了初步的想法。
廖真武《时代标签》
300x180cm 布面油画
廖真武首先从艺术语言中寻求转变,其在不断实践中逐渐将水彩画和油画的特点相结合,最终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语言。而在内容表达上,廖真武以城市文化橱窗作为切入点,于是就有了后面气势恢宏的《民国事城图》。
廖真武《时空物色 》
150x150cm 布面油画 2021
廖真武《时空物色 》
150x150cm 布面油画 2021
谈及传统与创新,廖真武认为应该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传统与创新并非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就如自己前面20多年的水彩创作经验,在很大程度地奠定了自己后续的油画风格。
廖真武《时代标签》
150x150cm 布面丙烯 2021
廖真武《时代标签》
180x180cm 布面丙烯 2021
关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廖真武表示,除了要看艺术语言以外,还要看作品的精神内涵,故而,艺术作品在反映时代的同时也应当去表达自己,让更多观者看到多维的精神表达。
坚守艺术理想不断前行
人类的艺术史证明,艺术源自生活的同时,亦在反映生活。若艺术与生活脱了节,则会使艺术失去光彩,生活永远是艺术可参照、可借鉴的创作动力源。纷繁的艺术形态,寄寓了丰富的思想意识,人类社会也将因此愈加文明和充实。廖真武潜入至历史长河中寻找艺术对话的语境,兴许这是他独特的精神表达方式。
《时代标签》150x150cm 布面丙烯 2020
艺术的创造,除了与艺术家本身有关,还与当下的艺术环境息息相关,国家政策、社会发展都在不同层面上影响艺术的发展。廖真武指出,艺术家能做的,就是不断修炼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活的起伏,并将自己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看到更远的地方。
廖真武与好友打高尔夫剪影
在生活中,除却艺术创作,廖真武还喜欢与三两好友结伴去打高尔夫,以此与朋友保持深入的联络,并在运动中感受生活的灵动与鲜活。春花秋月,繁起浮落,每个人的人生故事都是跌宕起伏的,往事总是惹人回味。在艺术创作上,廖真武始终将人文历史与自身的生活感受密切结合在一起,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幻,其始终坚守艺术理想,在探索中不断前行。
廖真武简介
廖真武 | Liao ZhenWu
廖真武,1964年生于中国四川,中国美协会员,先后就读于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十四届助教研修班、第九届材料绘画语言创作高研班,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和成都。
1.《【2020是民国多少年】专题艺术故事 | 廖真武的《民国事城图》:跨越时空的人文凝视与对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20是民国多少年】专题艺术故事 | 廖真武的《民国事城图》:跨越时空的人文凝视与对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2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