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学生们,所有热爱文化的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能在这个“院子深”的德孝文化院参加“文明会”揭秘和《体乾润物》的颁奖仪式,我感到很荣幸。首先,感谢三振文化进商专门委员会主任、德孝文化院李景耀主任给我这样的机会。第二,祝这次曝光和颁奖仪式圆满成功
刚才,同学们头戴儒士帽、身着儒士服,口诵儒学经典的场景仿佛把我们穿越到481年前即明代嘉靖年间的1539年。五个年轻的小伙子头戴儒士帽、身着儒士服每月六次在孝义市大孝堡村的普化寺中聚会,不是为打王者荣耀的游戏,也不是为搬动三条、六饼的砖块,更不是为胡吃海喝,杯盘狼藉,而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们把各自已写成的文章、诗篇、论策读给其它四人,分享自己的语言、思想与情感,聆听他人给出的批评,吸纳他人提出的修改意见。评者敢言直谏、绝不阿谀奉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听者虚怀若谷,勇于接受批评,不断修正,使各自的文章思路精要、说理精辟、语言精准。这样的聚会, 嘉靖丁未科进士梁明翰在他所作的《重修普化寺记》中把它命名为“文鸣会”,“文鸣会”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不是今天的首创,它已在孝义的文献中静静地躺了437年。
当历经宦海沉浮的五人各自卸任回到生他们养他们的这片热土时,他们老而不倦,还津津乐道于“文鸣会”,心里老想着“文鸣”之盛而不能忘怀,在总结人生成功的经验时,梁老前辈认为“得于会文之功居多”,为什么一个每月六次的聚会,让历经40多年宦海沉浮的老者津津乐道于“文鸣会”,认为是“会文之功”呢?“会文之功”不仅在于 “文鸣会”使他们因文章而闻名天下,让他们走进帝都北京,上了紫禁城的太和殿,见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使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进士题名碑上,矗立在国子监大门的两旁而不朽;衣锦还乡后,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戴着大红花春风得意地走在家乡刚刚撒过黄土的土地上,实现了一个儒士最起码的修身理想。“会文之功”也不仅在于他们家族的门楣上挂上了“进士及第”的匾额,他们的父母、祖父母得到了相应的封号,实现了一个儒士齐家的理想。“会文之功”也不仅在于霍冀升任兵部尚书,张芹任陕西延安府知府,梁明翰升任四川按察使,张艾任山东德平县知县;张文任河南罗山县知府。 “文鸣会”的五人各自在不同的职位实现了他们治国、平天下的梦想。也就是说, 今天我们重提“文鸣会”,除“会文之功”即治学带来的效果外,更在于产生以上效果的过程和方法,“文鸣会”本就是治学的过程和方法。聚在一起的五人既是教师,又都是学生,相互诘问、相互启发,实现教学相长。
放在中外教育的历史来看,“文鸣会”的治学方法正是孔子和苏格拉底两位东西方人类文明的代表、先哲所提倡和使用的。 孔子在教育上倡导的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现代教育理论把它总结为“启发式教学”这两句虽主要表明的是为师之道的主要功能和作用,但也影射出求学者的求知方法。孔子还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就是说“”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在每月六次的文鸣会之前他们已经写成了文章,这叫自主学习;在文鸣会上把他们各自已写成的文章、诗篇、论策分享给他人,聆听他人给出的批评,吸纳他人提出的修改意见,这叫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之后的合作学习,学习是高效的,孔老夫子所提倡的教学相长得到了充分体现。
作为西方文明的先哲,培养出柏拉图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倡导的教学的方式是提问,其教学的过程是反讥——归纳——诱导——定义,通过师生讨论实现对事物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认知上的质的飞跃,一步步逐渐深入,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苏格拉底倡导的提问式教学方式,就是我们现在普遍采纳的问题导学。 五个年轻人对他人的文章提出疑问,对方无论能否解答,但给对方的益处一定是有的。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意思是说“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津津乐道于“文鸣会”的进士梁明翰,告诉后人的不是“进士”这条鱼,而是如何治学考中进士的治学方法,这应该是今天我们从历史的文献中挑选出来重新将” 文鸣会”这三个字悬挂于此的意义之所在。
如果放在孝义参加科举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文鸣会”,“文鸣会”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治学方式所达到的治学效果就更为明显。进士科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1300年的科举时代,全国共有近10万名进士,山西产生了3725名进士(包括户籍在山西和祖籍是山西的人), 孝义,产生了30名进士(其中文进士29名,武进士1名,户籍是孝义的26名,祖籍是孝义的4人),宋辽时期孝义出了5名进士,从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算起的98年间,元代出了5名进士,276年的明代出了17名进士(孝义籍15名,祖籍2名),从清兵入关建立统一的政权算起的268年中,清代出了3名进士(孝义籍2名,祖籍1名)。1300年,孝义本土产生的文进士25名,也就是说,平均52年,孝义本地才能培养出一名文进士。 “文鸣会”中的五人,霍冀首先在1544年中甲辰科进士,三年之后的1547年张芹和梁明翰同登嘉靖丁未科进士,开创了孝义科举历史上同榜两名孝义籍进士的先河,这样的盛况,之后也只出现过一次,即90年之后的1637年,张元辅(张芹的孙子)和田芳同登崇祯丁丑科进士。从1539年算起到1547年的八年时间,孝义产生了3名进士,是孝义1300年间产生进士总数的三分之一,“文鸣会”这种学习方式所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我们把“文鸣会”的牌子立起来,与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教育改革所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相契合,就是要继承先贤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方式,在孝义大地上涌现出更多超越前人的数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如今先人已零落成泥,正滋养着我们这片土地的人民,我相信一定能像先贤梁明翰所期望的那样“闻风而兴起”。
大孝堡,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始创于隋代的临黄塔是全国十九座山西省六座阿育王塔之一,其地宫中保存的佛舍利子, 佛光正普照孝义大地。唐代郑兴以孝闻名于朝,以至于最高统治者把用了千百年的县名永安改为了孝义, “孝义”作为县名,中间虽有短暂变化,但绵延至今,成为极具历史传承、极有文化内涵的我市的符号,也成为这块热土上所有人的精神内核。1552年我的十二世祖进士张冕回乡后修著了第一部《孝义县志》,1539年,我的十二世祖张芹在大孝堡的普化寺学习高中进士,1684年,十五世祖又携子孙来到大孝堡,捐建了真武庙,在建设真武庙的过程中,大孝堡李氏族人和其它族人纷纷捐梁,捐柱,书写了不同族人共同铸造孝义文化的篇章,历经沧桑的庙中那一根根红柱上的黑色签名就是最好的证明。今天,“文鸣会”牌匾悬挂于由李家大院幻化而成的德孝文化园中,既能弘扬“文鸣会”精神,又丰富了德孝文化园的文化内涵,我倍感欣慰。 我们热爱家乡孝义的土地和人民,我们既要继承这块土地上滋生的文化,更要发扬光大我们的文化,这是我们的担当和勇气,使命和职责,这就是对前贤的“大孝”。最后,我以常常自勉的话来结束我今天的发言,那就是北宋大儒张载即张横渠先生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把张载先生的“四为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其实横渠先生并非遥不可及,他的后人就生活在我们孝义这块土地上,那就是下堡镇的张家,“横渠四句”常常激励着我,也希望能激励更多的孝义人,让我们携起手来,走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谢谢大家!
2020年6月12日
1.《【11课元朝的统治 导学案】弘扬光大“文鸣会”精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1课元朝的统治 导学案】弘扬光大“文鸣会”精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2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