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是我国和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一个从未中断过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香港和澳门的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
除中国两岸三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北美洲和西欧也有较多分布,如今全世界的汉族人口已接近14亿左右,占全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其实汉族的族源血统并非单一。中华民族的历史其实从来不是单一民族的历史,甚至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本身就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就是鲜卑慕容部建立的大燕国皇族后裔,然而慕容复这一辈人其实早已和中原汉人并无太大的差异。《天龙八部》尽管是一部武侠小说,不过鲜卑慕容部的汉化却是真实的历史。时至今日汉族人口中仍有一部分姓慕容、姓宇文的人祖上是可能有鲜卑血统的。
根据先秦文献记载:汉族的远古先民主要以中原地区为活动范围,分布于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被视为是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大战与涿鹿,正是这一战奠定了以炎黄部族为核心的华夏民族的形成。战败的蚩尤部落分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向南迁徙成为今天苗族的祖先,另一部分在被华夏部落联盟征服后日渐同化。
后来华夏部落又进一步吸收了以东夷为代表的周边部落。华夏族在其形成过程中吸收了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羌、夷、苗、黎等氏族部落集团。从公元前21世纪起中原地区先后出现夏、商、周三个王朝,事实上这三个王朝皆出自不同的氏族部落:夏王朝是大禹之后;商王朝的祖先出自东夷;周王朝自称其先民为夏人的一支,杂居于戎狄之间,与羌人关系密切。
尽管夏、商、周三代都自认为黄帝后裔,实际上却是来自不同部落集团的人。夏、商、周三代的演变就像是摊大饼一样不断吸收融合周边的鬼方、东夷、淮夷、赤狄、白狄、鲜虞等诸多民族,就这样华夏民族的活动区域由最初位于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逐渐拓展到包括华北、东海、长江流域等地,然而广大的南方地区此时依然处于华夏文明覆盖范围之外。
当时生活在今天江南、岭南等地的是百越民族,而在今天的四川盆地则生活着古蜀人、古巴人等远古民族,然而我们知道这些地区如今早已成为以汉族人口居多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在争霸的同时也都不同程度开拓了华夏文明所覆盖的版图:秦霸西戎、灭巴蜀;赵灭中山、征楼烦;楚伐三苗、平山越;燕伐东胡、征朝鲜......这一系列军事行动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版图。
在此之后随着经济和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使这些新开拓的地区日渐同化于中原的华夏文明。战国七雄之间的合纵、连横、争战、兼并形成了诸夏统一的趋势,与此同时进至中原的戎、狄、夷、蛮也逐渐与华夏民族融化。在这一过程中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这一族体分布的区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兼并东方六国,随后秦王朝废分封行郡县,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修筑了通达全国各地的驰道。秦朝把辽阔疆域内的不同族群联结成为了统一的整体。多民族多文化的大一统帝国就此诞生。在这片辽阔的疆域之内原来的戎、狄、夷、蛮部族与中原华夏部族融合形成了崭新的民族共同体。本来这一民族共同体应当称为“秦族”、“秦人”。
事实上这种称呼也确实是存在的:古代波斯帝国就称中国为秦那斯坦(秦人生活的土地)。如今英文中的China就是由古波斯语中的Chin(秦那)音译而来。然而秦王朝的国祚实在过于短促,而在秦朝之后的汉朝前后历经四百余年且国力强盛。汉朝之名逐渐被他族用作称呼华夏民族之名:“汉人”的称呼从这时起就诞生了,但那时的汉人仍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一带。
当时在今天的岭南地区生活的是古越民族。越族内部又分为于越、扬越、瓯越、闽越、南越、骆越等不同支系。如今越族分支大多已融合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而且绝大多数就是融合在了中华主体民族汉族的血脉基因之中。事实上广东省的简称粤在古汉语中和越就是通用的,而今天的广东显然是以汉族人口居多的。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则因为中原人口的南迁;二则因为当地越族的汉化。
中华文明的进程存在一条从北方黄河流域向南方长江流域发展的脉络:夏、商、周等几个早期王朝的都城都位于黄河流域;相比之下江南地区直到秦始皇混一华夏之时还是山越民族聚居之地。整个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是极为缓慢的,直到三国时期东吴政权才对江南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开发,也就是从这时起奠定了日后江南地区的发展基础。
在此之后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变三次大的变乱导致大量黄河流域的士族百姓纷纷南迁。经过东晋、南朝的开发建设之后到隋朝统一南北时中国南方的人口和经济水平已基本接近于北方。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已转移到了南方。南宋以后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到了明清时期朝廷的赋税收入主要来自江南,而历次科举考试中榜者也以江南士人最多。
南迁的汉族百姓与长江及珠江流域的蛮、俚、僚等南方民族日渐融合,由此促成了江南、岭南等地的汉化,如今这些地区的人口已基本以汉族为主。当南迁的汉人与南方民族日渐融合之时从北方入主中原的鲜卑等游牧民族也在与汉族融合: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时代进行了全面的汉化改革,在隋唐之后鲜卑民族几乎是完全融入到了汉民族之中。
如今的汉人中仍有一部分沿用着慕容、宇文、独孤等源自鲜卑民族的姓氏。事实上隋、唐两代的皇室均有鲜卑血统:唐高祖李渊和隋炀帝杨广的母亲就是出自鲜卑独孤氏的亲姐妹,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出自鲜卑纥豆陵氏(后改汉姓窦氏),唐高宗李治的母亲出自鲜卑长孙氏。民族融合在唐代再次迎来高峰:唐太宗李世民灭东突厥后保存其部落风俗,此后大量突厥人开始自动内附。
突厥血统从此逐渐融合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脉之中。盛唐时期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达一百多人,几乎占到五品以上武官的一半。公元630年东北和西域各部族纷纷要求内属大唐王朝,各族首领齐聚长安,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事实上在唐朝获得重用的外族名臣不只有突厥人,还有铁勒人契必何力、靺鞨人李多祚、高句丽人高仙芝、百济人黑齿常之、突骑施人哥舒翰、契丹人李光弼等等。
唐代的长安城中汇聚着突厥人、波斯人、吐蕃人、粟特人、新罗人、日本人,甚至还有皮肤黝黑的昆仑奴。这些人中不乏在中国定居者,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也融入到汉族血脉中。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三代均为沙陀族人建立,然而沙陀族人也和鲜卑人一样基本融入到了汉民族之中。宋朝在政治上与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对峙,然而在文化上契丹人、女真人都接纳了一定的汉文明熏陶。
元朝建立后把治下人民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居住于大漠南北的蒙古各部落(包括兀鲁、忙兀、克烈、札剌亦儿、塔塔儿、斡亦剌等部族)称为"蒙古人";回回、畏兀儿、康里、阿速、秃八、唐兀、哈刺鲁、吐蕃等各族称为"色目人";原金朝统治下的汉、契丹、女真、渤海、高丽以及较早被征服的四川、云南两省人划归"汉人";原居住于南宋境内的各民族人民称为"南人”。
在这一划分标准之下那些久居中原汉化已深的契丹人、女真人逐渐被视为汉人的一部分,而那些居住于原南宋境内的汉人却被冠以"南人”的称呼。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汉人”这个概念并不完全是指民族属性上的汉族人,而是根据蒙古人征服各地区先后顺序人为制造的身份认知。到了明代“南人”的称谓被取消:元朝的南人与汉人在明朝一同被称为“汉族”,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汉族主体。
1.《400多年的汉朝是怎么来的专题之汉民族是如何形成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400多年的汉朝是怎么来的专题之汉民族是如何形成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