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看看宋仁奥科的《藏海诗话》。
杜木智《河湟》时运:“袁在公曾经借用筷子,宪宗皇帝也注意了。
”一联甚陋。唐人多如此。小杜《河湟》一篇第二联‘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极佳。为‘借箸’一联累耳。”
宋人认为第一联直白浅陋,第二联用典极妙,既承接第一联,又有转折。关于宋人对于前二联的好恶不作讨论。
本文要说的是这首诗的转折之妙,可谓步步惊心,句句反转。
一、七律《河湟》
安史之乱后,驻守在河西、陇右的军队调回平叛,于是吐蕃乘机进占河湟地区,陷落百年后,到唐宣宗(810年 -859年 )即位后才收复河湟。不过,收复河湟不是靠唐朝军队,而是靠以张义潮为代表的河湟起义军。
在收复河湟之前,杜牧(803-853)有感于晚唐内忧外患,写了不少诗篇,《河湟》是其中的一首。
杜牧《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二、首联与颔联的承接与转折
律诗有所谓的起承转合,但是古人作诗,并不完全拘泥于此。杜牧的这首诗的起,是第一联,但是第二联不但是承,而且也有转折的作用。
第三句承接第一句,元载相公曾借箸,旋见衣冠就东市。
借箸用张良的典故,类似于今天的沙盘演练。《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对刘邦说: “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元载字公辅,作过唐代宗时为宰相。他在大历八年(773年)曾上书代宗,对河湟地区提出一些建议。但是四年(777年)后,元载因事下狱自杀。 这里既承接又转折。
第四句承接第二句,也是既承接又转折:宪宗皇帝亦留神,忽遗弓剑不西巡。
元载死后两年,唐代宗驾崩,唐德宗李适即位,6年后,唐顺宗即位,不到一年,唐宪宗李纯(805年―820年在位),即位。
元载相公借箸,在773年,到唐宪宗即位,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然而这个中兴之帝唐宪宗在位十五年后,被宦官谋杀。
因此杜牧用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说唐宪宗和元载一样,收复河湟的想法还没有付诸行动,就”遗弓剑不西巡“了
第二联承接第一联,同时各有转折。
三、颈联反对与转折
《文心雕龙·丽辞》篇关于对偶时说到:
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这首诗的第三联,就是标准的反对: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而且这个反对,也是上下句的转折。虽然河湟地区(有点像殖民地区)的人民穿着“戎服”,但是改变不了他们汉家子民的丹心。
四、 通篇的转折
七律和五律的第七句,很像绝句的第三句。真正的转折应该放在第七句。
《河湟》的第七句就是通篇的转折处: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前面三联说了那么多,君臣想收复河湟,沦陷区的百姓向往回归中土,但是这个理想并没有实现。关于河湟,只有歌舞流传到中土而已。
土地没有回来,人民没有回来,河湟的娱乐项目却回来了。
尾联的转折,是感叹,也是讽刺。
从安史之乱后(756年开始)河湟陷落,到唐宪宗不西巡(820年),将近七十年,差不多经过了三代人。唐代司空图(837~907)在《河湟有感》中曾经写道:
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而杜牧的笔下,还是有很多”白发丹心“的汉家臣子。正是这些人揭竿而起,推翻了吐蕃的统治。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率众在沙州发动了起义。三年以后, 张议潮向长安派出使团,献上瓜、沙等十一州图籍。除凉州外,河西地区复归唐朝。
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年),张议潮克复凉州,陷于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湟重归大唐。
结束语
杜牧的这首诗,没有景语,而是以叙事和议论为主。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停地反转,有点像看剧情片。
颔联承接首联,写大唐这一方。颈联则转到对面,写沦陷区的百姓。前三联从两个角度写收复河湟的愿望 。前两联先扬后抑,第三联先抑后扬,尾联又抑。
尾联最反映晚唐诗人的特点,空有理想抱负,但是现实中却内忧外患,只剩下哀叹和无奈。河湟重归大唐的时候,杜牧已经去世8年。而河湟的收复,并没有挽救大唐王朝的衰落。
@老街味道
云随宛溪水,雁过敬亭秋,老街游宣城小记
1.《【520免费唐朝小闲人txt】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杜牧此诗步步惊心句句反转》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520免费唐朝小闲人txt】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杜牧此诗步步惊心句句反转》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0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