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又名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称号,通常是给唐世皇还活着的父亲的,但这是扩张意义,一开始的太上皇名字和谥号差不多,只授予已经去世的人。(莎士比亚)。

而皇权斗争历来残酷,当老皇帝的权力被架空,新皇帝(或者权臣拥立傀儡)急于上位的时候,往往就会尊老皇帝为太上皇,显得自己名正言顺。

这一类太上皇属于被逼无奈,还有一类是自己退位的,但他们只是换了个名号而已,权力依旧掌握在他们手中。此类又可再分,一种是纯粹想体验一下太上皇生活的,另一种是想放开了玩乐或者躲避恶名的。

1、秦庄襄王。

太上皇这个词是由皇帝的创作者秦始皇发明的,他统一六国当上皇帝以后,对自己的几位祖先进行了追封,其中,他的父亲秦庄襄王享受到了最高的待遇。

因为秦始皇自己废除了谥号制度,所以庄襄王这个称号不能再用,而且他一个皇帝,他的父亲怎么能只是大王呢?于是秦始皇又费了点神,发明出太上皇帝这个称呼,专指自己的老爹,而此时,他的老爹已经归天很多年了,所以说太上皇原本是用来追尊逝去先人的。

秦庄襄王成了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有一即有二,第二位太上皇正在飞速赶来,他是活的。

2、刘太公。

谁也没想到,仅仅十五年,强盛一时的大秦王朝就灰飞烟灭了,刘邦在赢得楚汉争霸后建立了汉朝,成了皇帝。但很快,一个问题凸显出来,刘邦很能活,只比秦始皇小三岁的他却比秦始皇长寿十几年,但他老爹刘太公更能活,即便经过秦末乱世,还被项羽抓走过,刘太公依然坚强地活在世上。

那么问题来了,刘邦是皇帝,刘太公只是一介平民,刘太公应该向刘邦行礼,可是刘邦是儿子,刘太公是老爹,儿子应该向父亲行礼才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邦就向秦始皇学习,封老爹刘太公为太上皇(不是太上皇帝)。刘太公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太上皇,也是唯一一位自己没当过帝王的太上皇,从此以后,太上皇就由追尊变成了生尊,以后的太上皇都是活的。

3、晋惠帝。

刘太公以后,下一个太上皇是晋惠帝司马衷。这是一个弱智皇帝,在位期间就没掌过权,先是外戚兼顾命大臣专权,接着他的悍妇皇后贾南风夺权专政,然后他的那些藩王亲戚不甘为臣,先后作乱,是为“八王之乱”。

其中赵王司马伦胆最肥,直接逼宫将司马衷赶下皇位,自己称帝,为了舆论还尊司马衷为太上皇,尽管司马衷是他的孙辈。后来司马伦败亡,司马衷复位,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当了两次皇帝的人。但战乱还远未终结,司马衷最后还是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了,由此成为第一个死于非命的太上皇。

4、后凉太祖。

后凉是十六国之一,由前秦将领吕光建立,吕光原本忠于前秦,但是在苻坚死后前秦乱成一锅粥,吕光则趁机割据凉州,于396年称天王,建立后凉。吕光在位十年,晚年病重时立太子吕绍为天王,自称太上皇帝,依旧大权独揽。虽然吕光不久就去世了,但他是第一个掌权的太上皇。

5、北魏献文帝。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作为一个皇帝,并不出名,但他的儿子很有名。拓跋弘12岁即位,但却长期处于冯太后的摄政之下,并无太大权力,拓跋弘非常不满,奈何满朝都是太后的党羽,他无力反抗,压抑久了,竟然信了佛,所以想禅位给他的叔叔京兆王拓跋子推,然而群臣一致反对,他只得作罢。

又忍了几年以后,拓跋弘实在不想忍了,就禅位给皇太子拓跋宏,自己做了太上皇,他的儿子就是鼎鼎有名的北魏孝文帝。

虽然退位,但并不代表拓跋弘完全放弃了权力,事实上,退位可能只是他用来麻痹冯太后的幌子,后来北魏有重大战事的时候,他这个太上皇还曾御驾亲征。由于拓跋弘的种种动作,冯太后决定先下手为强,将拓跋弘毒死,他死时年仅23岁。

6、北齐武成帝。

北齐武成帝高湛是一个十足的昏君,他在位五年后接受佞臣和士开的建议,将皇位传给十岁的太子高纬,上尊号为太上皇帝,依旧手握大权,但是却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荒淫玩乐。过度的淫乐导致高湛于天统四年(568年)驾崩,年仅三十二岁,当了四年的太上皇。

7、北齐后主。

北齐后主高纬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荒废政事、贪图玩乐,胡作非为更胜其父高湛,导致国家无比衰落,被北周一败再败。眼见北周军队已经逼近邺都,为了方便逃走,高纬传位于八岁的太子高恒,自尊为太上皇帝。随着北周兵锋渐进,高纬先跑到了青州,留下儿子顶缸。

有其父必有其子,高恒也不是傻的,看到老爹跑了,他也跑,就禅位给大丞相、任城王高湝,尊老爹为无上皇,自封守国天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比太上皇还高的称呼,却反映出这对父子的无耻与软弱,,没几天,这对父子就都落到了北周军队的手里。

8、北周宣帝。

天道好轮回,老天饶过谁,北周武帝宇文邕雄才大略,灭掉了北齐,谁承想他的儿子宇文贇(yūn)一点都不像他,倒像是隔壁北齐的种,绝对的昏君。宇文赟是善于学习的人,为了充分享乐,他向高湛学习,即位第二年就传位于年仅七岁的太子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其实跟太上皇没什么两样),依旧掌权。

由于纵欲过度,宇文赟于次年去世,年仅二十二岁。他死后两年,北周亡。

9、唐高祖。

唐朝是个盛产太上皇的朝代,近三百年的历史有4个太上皇,可谓高产。

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年)称帝,并统一中国大部。武德九年(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下诏立他为太子。

两个月后,李渊见大势已去,干脆下诏传位于李世民。李世民尊李渊为太上皇,一直养他到死,李渊也很识相地放弃了权力,获得一个善终。

10、唐睿宗。

唐睿宗李旦,因为哥哥唐中宗李显被母亲武则天废了,才成为皇帝,后来武则天称帝,他被降为皇嗣,之后成为藩王,武则天晚年立李显为皇太子,封李旦为相王。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李显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韦后妄图掌权,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李旦即位,李隆基被立为太子。

李旦这个皇位是白捡的,所以他很识相地在先天元年(712年)传位给李隆基,自称太上皇帝,但他不舍得放权,只是给了儿子三品以下的处事权,三品以上则掌握在太平公主手里(李旦的权力并不大)。

李隆基岂是常人,又一场政变干掉了姑姑太平公主。先天二年(713年),李旦下令归政于皇帝,开元四年(716年),李旦死于百福宫,终年55岁。

11、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是个抛物线皇帝,前期英明,后期昏庸。天宝十五年(756年),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逃出长安,当大军行至马嵬时,父老请太子李亨留下讨贼,李隆基同意了。于是李亨正式脱离老爹,独领一军,后来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尊李隆基为上皇天帝(其实也就是太上皇)。

至德二载(757年),李亨收复两京,迎李隆基归京。宝应元年(762年),李隆基去世。

12、唐顺宗。

唐顺宗李诵,是唐德宗长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即位,但即位不久就病倒,于是就立广陵王李纯为皇太子,令皇太子全权处理军国政事。第二年,唐顺宗又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李纯即位。元和元年(806年),李诵病死,享年46岁。

13、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他在位期间,彻底葬送了北宋,但为了不当亡国之君,他在宣和七年(1125年)禅位给太子赵恒,自称道君皇帝。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汴京,俘获徽、钦二帝北归。在熬了八年以后,宋徽宗终于死了。

14、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但是一点也不英武,反而四处逃跑,可能他也像父亲宋徽宗一样担心成了亡国之君,所以就禅位给养子赵眘(shèn),依旧掌权。淳熙十四年(1187年),宋高宗去世,终年81岁。

15、宋孝宗。

宋孝宗赵眘是南宋最有为的君主,但是北伐失败以后心灰意冷,所以在淳熙十六年(1189年)下诏传位太子赵惇,自称太上皇。

16、宋光宗。

宋光宗赵惇性格软弱,被皇后李凤娘吓来吓去竟然患上了精神病,经常发作难以处理国事。由于李凤娘的挑拨,宋光宗跟父亲宋孝宗的关系很僵,甚至宋孝宗去世时,宋光宗也不出席葬礼。

群臣忍无可忍,最后拥立嘉王赵扩为皇太子,随即密请太皇太后,于宋孝宗出殡那天命赵扩即位,尊光宗为太上皇。

庆元六年(1200年),宋光宗去世。

17、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之变被瓦剌部也先俘虏,危难时刻,皇太后命明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随后立其为帝,朱祁钰遥尊哥哥为太上皇。

景泰元年(1450年),明英宗回到京城,被弟弟幽禁在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钰病重,石亨、徐有贞等人迎英宗复位。

18、清高宗。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在位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传说他在即位之初曾经祷告是只要在位六十年就传位给儿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弘历册立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宣布次年逊位,次年年初颙琰即位,尊乾隆皇帝为太上皇帝,乾隆皇帝依然大权在握。

嘉庆四年(1779年),最后一位太上皇弘历死于养心殿,终年89岁。

1.《716汉朝宫案例专题之盘点历史: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太上皇,第一个竟然是死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716汉朝宫案例专题之盘点历史: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太上皇,第一个竟然是死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1260.html